一种全气垫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417阅读:3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气垫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气垫鞋底,属于体育用品技术领域,特别属于鞋部件鞋底技术的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或市场上的鞋子的鞋底90%是无弹力的鞋底,这90%范围具体包括橡胶底、PU底、EVA底等,橡胶底的缺点是重量较重,环保性差;PU缺点是易变黄、裂变、延伸性差、不耐水、易腐烂;EVA缺点是易吸水,不易腐烂降解,易脏。当然,少数有弹力功能的鞋底,最好的也是由PU气垫生成,其弹力不大,相应的,缓震也不强。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关于鞋底产品或工艺缺点汇总为重量较重、易变黄、易裂变、无缓震或缓震很小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机构,采用更多的气囊结构,提高鞋底的减震效果和吸震效果,此外,以预置气囊的方式,降低后期鞋底加工对其寿命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气垫鞋底,包括上鞋底层、中鞋底层和下鞋底层;所述中鞋底层包括前掌部、后跟部及连接前掌部与后跟部的弹性连接部;在前掌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减震部,前掌部和后跟部内分别设有多个的吸震气腔,相邻吸震气腔内可相互连通,吸震气腔通过进气通道连通上鞋底层并通过出气通道连通外部环境。

以上结构中,通过吸震气腔的设计有效吸收部分反作用力,减轻足部负担,穿着更轻松舒适;吸震气腔利用气囊的原理利用所保流下的空气以提供弹力,减低运动时的震荡;而气垫的设计是为了减缓每日步行时脚踝和地面撞击造成的震荡,还能提供额外避震和承托力。

进一步,各吸震气腔内填充有弹性垫体。弹性垫体为海绵或泡沫颗粒。利用弹性垫体进一步增加鞋底内吸震气腔的复原能力,提高其吸震效果。

进一步,在前掌部和后跟部内分别设有复数个吸震气腔,相邻吸震气腔之间通过导管连通。采用复数个吸震气腔,避免相邻两个吸震气腔内气压不均匀对减震效果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在进气通道内设有单向阀结构,该进气通道的进气流量小于出气通道的出气流量。通过单向阀的设计,能够抽吸鞋底上层的空气,从而提高鞋内的透气性。

进一步,所述上鞋底层为反弹力垫层,所述下鞋底层为防滑硬胶。

进一步,上鞋底层为TPU材料层,中鞋底层为塑胶材料层,下鞋底层为硬质的橡胶层。

进一步,所述弹性连接部呈扁平的波纹管状并水平连接于前掌部和后跟部之间,具有五个凸梁并在相邻凸梁之间形成凹槽,弹性连接部一侧的相邻凸梁间距宽于其对侧2mm。该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前掌部与后跟部之间的减震,提高减震效果。

进一步,所述中鞋底层一体成型,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分别位于前掌部的左右两侧并缓冲沿中鞋底层长度方向的力。该结构中,由于中鞋底层一体成型,并自然形成吸震气腔,从而避免后期加工时对鞋底寿命的影响,此外,由于减震部的设计,从而使前掌部能够承受更多的沿其长度方向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通过吸震气腔的设计有效吸收部分反作用力,减轻足部负担,穿着更轻松舒适;吸震气腔利用气囊的原理利用所保流下的空气以提供弹力,减低运动时的震荡;而气垫的设计是为了减缓每日步行时脚踝和地面撞击造成的震荡,还能提供额外避震和承托力;

2、本鞋底的设计简单,采用更多的气囊结构,提高鞋底的减震效果和吸震效果,预置气囊的方式,降低后期鞋底加工对其寿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气垫鞋底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鞋底层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气垫鞋底整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气垫鞋底整体侧视图。

附图标记:1-上鞋底层,2-中鞋底层,21-后跟部,22-弹性连接部,23-前掌部,24-第一减震部,25-第二减震部,3-下鞋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气垫鞋底,包括上鞋底层1、中鞋底层2和下鞋底层3;上鞋底层1为反弹力垫层,所述下鞋底层3为防滑硬胶;上鞋底层1为TPU材料层,中鞋底层2为塑胶材料层,下鞋底层3为硬质的橡胶层。

中鞋底层2包括前掌部23、后跟部21及连接前掌部23与后跟部21的弹性连接部22;在前掌部2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减震部,前掌部23和后跟部21内分别设有复数个的吸震气腔,各吸震气腔内填充有弹性垫体,弹性垫体为海绵或泡沫颗粒。相邻吸震气腔内可通过导管相互连通,吸震气腔通过进气通道连通上鞋底层1并通过出气通道连通外部环境;在进气通道内设有单向阀结构,该进气通道的进气流量小于出气通道的出气流量。中鞋底层2一体成型,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部24和第二减震部25,第一减震部24和第二减震部25分别位于前掌部23的左右两侧并缓冲沿中鞋底层2长度方向的力。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一种全气垫鞋底结构,其弹性连接部22呈扁平的波纹管状并水平连接于前掌部23和后跟部21之间,具有五个凸梁并在相邻凸梁之间形成凹槽,弹性连接部22一侧的相邻凸梁间距宽于其对侧2mm。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