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108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童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童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童鞋种类很多,但是很少有起到保健按摩作用的童鞋,儿童运动量较大,新陈代谢旺盛,导致脚部比成人更容易出汗,由于鞋内空气不流通,容易使鞋体内滋生大量细菌,从而影响儿童的足部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环保、抗菌、吸湿、透气的保健鞋。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保健童鞋,包括鞋面、鞋垫和鞋底,所述鞋面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鞋垫和鞋底上均设置有位于后脚跟处呈椭圆形结构的穿孔,所述穿孔内嵌设有纽扣垫体,所述纽扣垫体呈与穿孔相适应的椭圆形结构,所述纽扣垫体由药块和包裹药块的棉布组成,所述药块的形状与纽扣垫体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鞋垫和鞋底之间还设有纳米抗菌层和活性碳纤维层,所述活性碳纤维层上设有排气槽。

进一步的,所述鞋垫的前脚掌部设有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为弹性材料,所述按摩凸起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鞋面采用无铬鞣剂材料制成,通过降低帮面材料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材料的无毒、无害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鞋垫前掌部的按摩凸起和后跟部设置的药块,可以对脚底进行有效按摩,有利于缓解疲劳,改善血液循环,穿着更加舒适;所述按摩凸起为弹性材料,起到了很好缓震的效果,所述按摩凸起之间均布有通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层设置于活性碳纤维层上方,所述鞋底与鞋垫之间所设置的抗菌层和活性碳纤维层通过鞋垫上的通气孔对鞋体内起到抗菌、吸湿的效果,鞋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与鞋垫所设通气口起到了很好的透气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鞋底的周边设有排气孔,所述鞋底上设有防滑纹,所述排气槽连接着鞋底的周边的排气孔。

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脚底进行有效按摩,有利于缓解疲劳,改善血液循环,穿着更加舒适,按摩凸起为弹性材料,起到了很好缓震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透气,排气功能,鞋内不会留有异味。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鞋底;2-鞋面;3-鞋垫;4-透气孔;5-纽扣垫体;6-通气口;7-排气槽; 8-纳米抗菌层;9-活性炭纤维层;10-排气孔;11-防滑纹;12-按摩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健童鞋,包括鞋面2、鞋垫3和鞋底1,所述鞋面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4,所述鞋垫3和鞋底1上均设置有位于后脚跟处的穿孔,所述穿孔嵌扣有纽扣垫体5;所述纽扣垫体5由药块和包裹药块的棉布组成,所述药块的形状与纽扣垫体5相一致,所述鞋垫3上还均匀设置有按摩凸起12;所述鞋垫3和鞋底1之间分别设置有纳米抗菌层8 和活性碳纤维层9;所述活性碳纤维层9上设有排气槽7。

所述鞋面2采用无铬鞣剂及配套鞣制工艺技术制备的帮面材料,通过降低鞋面材料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材料的无毒、无害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鞋垫3和鞋底1的后脚跟部设有一个穿孔,所述穿孔嵌扣有纽扣垫体5;所述纽扣垫体5由药块和包裹药块的棉布组成,所述药块的形状与纽扣垫体5相一致,将预定重量的52kg橡胶、15kg钛粉、20kg 锗粉和13kg电气石粉投入搅拌机中搅拌,使钛粉、锗粉和电气石粉均匀分布在橡胶中,然后放入成型机成型,成型工艺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即制得钮扣垫体5;通过混入钛粉、锗粉和电气石粉的大钮扣垫体3,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能够稳定人体内的混乱电流,舒缓肌肉紧张,提高脊柱及中枢神经的稳定性和身体柔韧性,舒缓精神压力,非常适合人体能量平衡;在常温下能持续释放负离子(空气维他命),平衡人体在工作生活中及因环境影响而携带的过多的正离子(疲劳因子),激发细胞活力,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由于电气石粉可以随温度而转化,因此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的帮助,电气石含有独特的放电作用而使人体受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鞋底1中的活性碳纤维层9可以吸附鞋内的臭气,通过排气槽7和鞋底1的排气孔10排出,所述鞋底上设置有防滑纹11,增加鞋子的防滑性能,所述鞋垫3的前脚掌部上设有按摩凸起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鞋底1与鞋垫3之间所设置的纳米抗菌层 8与活性碳纤维层9通过鞋垫3上的通气口6对鞋体内起到抗菌、吸湿的效果,鞋面2设置有多个透气孔4与鞋垫3所设通气口6起到了很好的透气效果。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