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气防水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是一种穿在脚上,以便行走的生活用品,通常包括有鞋底和鞋帮。人们穿的鞋子一般都较为紧密地包裹着脚部,加上袜子的包裹,使得鞋内空气不易流通,由于在行走过程中,脚会产生汗液,时间一长,鞋内变得又湿又粘,容易产生香港脚、汗臭等令人难以忍受的脚部问题。为此,很对人对鞋或鞋底或鞋垫进行了很多改造,使其得以透气。另外,根据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以脚后跟先着地,在着地初期地面给予脚部的冲击力达到穿着者自身体重的3-8倍,假若鞋底的减震性能不佳,不能有效分散该冲击力则易导致运动疲劳和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防水减震鞋底,具有良好的透气防水性能和减震保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透气防水减震鞋底,包括鞋底底面、鞋底顶面及连接鞋底底面和鞋底顶面的鞋底侧面,所述鞋底顶面上设有脚型盲槽,所述脚型盲槽内设有多个贯穿至鞋底底面的减震孔;所述脚型盲槽底壁适配覆盖设置有TPU支撑层,所述TPU支撑层与各减震孔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分别相对各减震孔的孔壁内凸设置;所述TPU支撑层的上方适配覆盖设置有金属丝编织层,所述金属丝编织层的上方适配覆盖设置有防水透气布层,所述防水透气布层的上方连接有防滑软垫层,所述防水透气布层顶面与鞋底顶面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脚型盲槽与脚后跟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贯穿至鞋底底面的第一减震孔,所述脚型盲槽与第一跖趾关节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贯穿至鞋底底面的第二减震孔,所述脚型盲槽与中足及前脚掌外侧相对应位置处前后间隔设有4个第三减震孔,所述第一减震孔、第二减震孔和第三减震孔构成所述减震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孔和第二减震孔均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贯穿孔的孔壁相对各减震孔的孔壁内凸2mm~4mm。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编织层为钢丝网编织层或银丝网编织层。
优选地,所述防滑软垫层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防水透气布层的横截面面积,且所述防滑软垫层的边缘与防水透气布层的边缘之间留有间隔。
优选地,所述鞋底底面的中足两侧分别结合有TPU稳定片,各所述TPU稳定片的后端分别延伸至鞋底后跟的相应侧且呈开口朝后的U型框体,两个所述U型框体内夹设有减震块,所述且所述U型框体的闭合端由下及上呈向前上方倾斜且U型框体的闭合端与减震块之间留有变形空间。
优选地,所述U型框体的闭合端转折处呈圆弧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鞋底顶面设有脚型盲槽并在脚型盲槽内设有TPU支撑层、金属丝编织层、防水透气布层及防滑软垫层,且脚型盲槽内还设有贯穿至鞋底底面的减震孔,如此可通过减震孔、贯穿孔、金属丝编织层和防水透气布层的网眼实现鞋底内外环境的空气流通,达到良好的透气性能,可保证鞋内腔环境干爽,同时具有良好的减震保护性能。本实用新型可通过TPU支撑层增强鞋底的支撑稳定性和缓震效果,通过金属丝编织层提升鞋底的防穿刺能力和防尘石进入并不影响空气的循环流通,通过防滑软垫层提升与足底的柔性触感及避免在运动中脚底滑动产生的不适感。另外,通过TPU稳定片的U型框体和减震块的辅助作用增强本实用新型鞋底后跟部的减震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所示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鞋底后跟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鞋底底面;102、鞋底顶面;103、减震块;10、脚型盲槽;11、第一减震孔;12、第二减震孔;13、第三减震孔;20、TPU支撑层;21、贯穿孔;30、金属丝编织层;40、防水透气布层;50、防滑软垫层;60、TPU稳定片;61、变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防水减震鞋底,包括鞋底底面101、鞋底顶面102及连接鞋底底面101和鞋底顶面102的鞋底侧面,所述鞋底顶面102上设有脚型盲槽10,所述脚型盲槽10底壁适配覆盖设置有TPU支撑层20,所述TPU支撑层20的上方适配覆盖设置有金属丝编织层30,所述金属丝编织层30的上方适配覆盖设置有防水透气布层40,所述防水透气布层40的上方连接有防滑软垫层50,所述防水透气布层40顶面与鞋底顶面102相平齐。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编织层30为钢丝网编织层或银丝网编织层,所述脚型盲槽10、TPU支撑层20、金属丝编织层30、防水透气布层40及防滑软垫层50之间分别通过胶粘剂结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型盲槽10内设有多个贯穿至鞋底底面101的减震孔,具体的:所述脚型盲槽10与脚后跟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贯穿至鞋底底面101的第一减震孔11,所述脚型盲槽10与第一跖趾关节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贯穿至鞋底底面101的第二减震孔12,所述脚型盲槽10与中足及前脚掌外侧相对应位置处前后间隔设有4个第三减震孔13,所述第一减震孔11、第二减震孔12和第三减震孔13构成所述减震孔。所述TPU支撑层20与各减震孔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贯穿孔21,且所述贯穿孔21的孔壁分别相对各减震孔的孔壁内凸设置,如此增强TPU支撑层20以上各层结构的抗压强度和支撑强度,同时增强TPU支撑层20的稳定支撑及赋予一定的缓震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孔11和第二减震孔12均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孔结构,所述贯穿孔21的孔壁相对各减震孔的孔壁内凸2mm~4mm。所述防滑软垫层50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防水透气布层40的横截面面积,且所述防滑软垫层50的边缘与防水透气布层40的边缘之间留有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底底面101的中足两侧分别结合有TPU稳定片60,各所述TPU稳定片60的后端分别延伸至鞋底后跟的相应侧且呈开口朝后的U型框体,两个所述U型框体内夹设有减震块103,所述减震块103的顶面连接有EVA中底,所述减震块103的底面连接有橡胶外底,所述且所述U型框体的闭合端由下及上呈向前上方倾斜且U型框体的闭合端与减震块103之间留有变形空间61,所述U型框体的闭合端转折处呈圆弧过渡结构,如此通过减震块103和U型框体以及第一减震孔11和TPU支撑层20赋予本实施例鞋底后跟部的优异减震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