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7676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提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袋器。



背景技术:

提袋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提袋子,特别适合于老年人,方便人们省力地提袋,方便人们的生活。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简单的提袋器,其挂钩的位置不能调节,人的身高存在差异性,导致有些人使用不方便,省力效果差,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提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提袋器,包括手把、承重架、挂钩,手把可拆卸设置在承重架上部,挂钩连接设置在承重架的下部,承重架为中空的框架结构,其包括上承重杆、下承重杆,上承重杆的两端与下承重杆的两端相连接,且上承重杆的中部与下承重杆的中部之间存在间隙,上承重杆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环,下承重杆中间设置有连接孔;

挂钩包括钩体以及与钩体相连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环、圆挡环,连接杆的杆部匹配穿过连接孔,且杆部能在连接孔中上下移动,第二固定环、圆挡环位于上承重杆、下承重杆之间,卡头可匹配穿过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将承重架、挂钩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手把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的是,手把上设置有防滑橡胶结构。

进一步的是,下承重杆的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是,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形状为圆形,卡头的形状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轴承座、轴承,轴承座匹配设置在连接孔中,轴承匹配设置在轴承座中,连接杆的杆部匹配设置在轴承中。

进一步的是,钩体上设置有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重架为中空的框架结构,其包括上承重杆、下承重杆,挂钩可固定在上承重杆上,也可固定在下承重杆上,使挂钩的高度可以调节,提袋器根据使用人的要求改变挂钩的高度,方便使用,省力效果明显,结构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手把1、承重架2、上承重杆21、下承重杆22、第一固定环23、挂钩3、钩体31、连接杆32、第二固定环33、圆挡环34、卡头4、轴承座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袋器,包括手把1、承重架2、挂钩3,手把1可拆卸设置在承重架2上部,挂钩3连接设置在承重架2的下部,承重架2为中空的框架结构,其包括上承重杆21、下承重杆22,上承重杆21的两端与下承重杆22的两端相连接,且上承重杆21的中部与下承重杆22的中部之间存在间隙,也即是上承重杆21、下承重杆22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上承重杆21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环23,下承重杆22中间设置有连接孔;

挂钩3包括钩体31以及与钩体31相连的连接杆32,连接杆3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环33、圆挡环34,连接杆32的杆部匹配穿过连接孔,且杆部能在连接孔中上下移动,第二固定环33、圆挡环34位于上承重杆21、下承重杆22之间,也即是第二固定环33、圆挡环34穿不过连接孔,圆挡环34的宽度大于连接孔的宽度,使挂钩3通过圆挡环34固定在下承重杆22上,卡头4可匹配穿过第一固定环23、第二固定环33将承重架2、挂钩3连接在一起,使挂钩3固定在上承重杆21上。

本实用新型的提袋器的挂钩3可固定在下承重杆22上,也可固定在上承重杆21上,使挂钩3的高度可以调节,提袋器根据使用人的要求改变挂钩3的高度,方便使用,省力效果明显,结构简单,利于推广。

具体的,为了防止手把1在使用是出现手滑的情况,在手把1上设置有防滑凸起,也可在手把1上设置有防滑橡胶结构。

为了提高提袋器的外观和强度,下承重杆22的形状为圆弧形,圆弧形受力均匀,提高其寿命。为了便于使用,第一固定环23、第二固定环33的形状为圆形,卡头4的形状为圆柱形。还可设置轴承座5、轴承,轴承座5匹配设置在连接孔中,轴承匹配设置在轴承座5中,连接杆32的杆部匹配设置在轴承中,这样设置连接杆32的杆部很方便地上下移动,不需要多少力,且效果好。钩体31上还可设置有定位凹槽,袋子的挂带可匹配放置在定位凹槽中,防止袋子出现滑动。卡头4的一端与上承重杆21相连接,再不用卡头4的时候,方便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