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55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多折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多折伞中棒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多折伞的中棒一般都是由2至5节管件按照管件大小内外滑动套接而成,目前现有的中棒基本上都是采用圆形横截面的管件,相应地,伞下巢的中棒孔的横截面也是圆形的,开伞后,由于中棒管件与下巢的中棒孔之间无定位结构,在遇到外力的情况下中棒与下巢之间容易发生旋转扭曲的现象,造成伞骨架的使用寿命缩短,有时伞骨架会突然自动收拢,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旋转扭曲的多折伞中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多折伞中棒,包括:内外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的横截面均具有两条长边以及两条或以上的短边,所述短边分布于两条长边的两侧,且所述外管横截面的长边平行于内管横截面的长边。

本实用新型的中棒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一根或以上的中管,所述中管的横截面具有两条长边以及两条或以上的短边,其中短边分布于两条长边的两侧,且该中管横截面的长边平行于外管和内管横截面的长边,相邻管件的横截面长边相互贴近。

所述中管和内管的管壁上设有沿该管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相邻的两管件中,内层管件上的凹槽数比外层管件的凹槽数多一个,且两相邻管件上的凹槽相互配合。

对于三折伞,所述中管有一根,该中管上的凹槽设有一个,位于该中管横截面的其中一条长边上;所述内管上的凹槽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设在内管的一条横截面长边上与中管凹槽位置对应处。

对于四折伞,所述中管有两根,由外至内分别为第一中管和第二中管;所述第一中管上的凹槽设有一个,位于该第一中管横截面的其中一条长边上;所述第二中管上的凹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该第二中管横截面的两条长边上;所述内管上的凹槽设有三个,分别位于该内管横截面的两条长边和一条短边上。

对于五折伞,所述中管有三根,由外至内分别为第一中管、第二中管和第三中管;所述第一中管上的凹槽设有一个,位于该第一中管横截面的其中一条长边上;所述第二中管上的凹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该第二中管横截面的两条长边上;所述第三中管上的凹槽设有三个,分别位于该第三中管横截面的两条长边和一条短边上;所述内管上的凹槽设有四个,分别位于该内管横截面的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上。

所述外管和内管的横截面均具有六条短边,该六条短边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的两侧。

设有中管时,所述外管、中管和内管的横截面均具有六条短边,该六条短边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的两侧。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的各节管件的横截面均设有相互平行的长边,可增加各节管件之间的旋转阻力,中棒与伞下巢的中棒孔之间具有足够的定位面,由此使得中棒与下巢之间以及各节管件之间配合紧密,不会相对转动,不易脱落,避免了现有多折伞中棒的容易旋转扭曲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折伞中棒在折叠状态下的横向剖面图;

图2为所述外管的横向剖面图;

图3为所述第一中管的横向剖面图;

图4为所述第二中管的横向剖面图;

图5为所述第三中管的横向剖面图;

图6为所述内管的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可适用于两折到五折的中棒,以下以五折中棒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中棒的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由五节管件滑动套接而成,该五节管件由外至内依次为:外管1、第一中管2、第二中管3、第三中管4和内管5。 如图2至图6所示,这五节管件的横截面均具有两条长边以及两条或以上的短边,所述短边分布于两条长边的两侧,且相邻管件的长边相互平行相互贴近。由此,相邻管件之间配合紧密,避免了相对旋转扭曲的问题,也使得中棒与伞下巢的中棒孔之间具有足够的定位面,防止中棒与伞下巢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从而造成伞骨架容易自动收起脱落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每节管件均具有两条长边以及六条短边,该六条短边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的两侧,且相邻管件的两条长边以及六条短边所围成的形状相互匹配。

另外,为了减少相邻管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及增强管件的抗弯强度,所述第一中管2、第二中管3、第三中管4和内管5的管壁上设有沿该管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相邻的两管件中,内层管件上的凹槽数比外层管件的凹槽数多一个,且两相邻管件上的凹槽相互配合。

下面分别对各节管件的横截面结构描述如下:

如图2所示,所述外管1的横截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条长边11以及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11的两侧的六条短边12。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中管2的横截面同样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条长边21以及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21的两侧的六条短边22,该第一中管2上设有一个凹槽23,该凹槽23设置在该第一中管2横截面的其中一条长边21上。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中管3的横截面同样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条长边31以及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31的两侧的六条短边32,该第二中管3上设有两个凹槽33和34,该两凹槽33和34分别设置在该第二中管3横截面的两条长边31上。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中管4的横截面同样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条长边41以及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41的两侧的六条短边42,该第三中管4上设有三个凹槽43、44和45,这三个凹槽43、44和45分别设置在该第三中管4横截面的两条长边41和其中一条短边42上。

如图6所示,所述内管5的横截面同样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条长边51以及左右各三条对称分布于两条长边541的两侧的六条短边52,该内管5上设有四个凹槽53、54、55和56,这四个凹槽53、54、55和56分别设置在该内管5横截面的两条长边51和其中两条短边52上。

以上是五折中棒的结构实施例,对于两折中棒,其两节管件可采用以上五折中棒的任意两节相邻管件的结构;对于三折中棒,其三节管件可采用以上五折中棒的任意三节相邻管件的结构;同样,对于四折中棒,其四节管件可采用以上五折中棒的任意四节相邻管件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