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款贴身针织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676发布日期:2018-08-07 21:5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裙,尤其是一种长款贴身针织裙。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针织长裙一般设计为宽松型或者A字型,主要是为了适应多数消费者的身材。但是这种针织裙的穿着后贴身效果欠缺,保暖性不足,和外套搭配穿着显得臃肿不协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款贴身针织裙。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的针织长裙一般设计为宽松型或者A字型,穿着后贴身效果欠缺,保暖性不足,和外套搭配穿着显得臃肿不协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衣身、裙身和衣袖;所述的衣身由前片和后片相接构成;所述衣袖的上端口与衣身相接。所述的衣身和裙身的连接处设有腰身;所述的腰身为罗纹针织结构;所述前片包括左前片和右前片,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的门襟处为倾斜边结构,左前片和右前片的门襟处相互叠加。

进一步地,所述腰部的宽度小于裙身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的门襟处为波浪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衣身与衣袖相接处设有可拆卸结构;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衣身袖口处的扣环和衣袖上端口的纽扣。

进一步地,所述衣身袖口处还设有延伸的遮挡环边。

进一步地,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叠加的相对面上设有连接的暗扣。

进一步地,所述裙身的两侧边设有开叉口。

进一步地,所述裙身两侧边的开叉口处设有拉链或者暗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修身、贴身效果好,保暖效果佳;

2.腰部利用罗纹针织结构进行收缩和拉伸,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作用;

3.裙身的宽度大于腰身的宽度,正好适合臀部位于裙身处。

4.裙身两侧的开叉口是为了便于行走时裙身的舒展,开叉口的大小依据个人行走的习惯可利用调节带进行调节。

5.衣袖与衣身为可拆卸式,衣袖拆卸后,衣身构成马甲式,形成两种穿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可拆卸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裙身;10.开叉口;2.衣袖;3.衣身;30.左前片;31.右前片;32.后片;33.倾斜边结构;4.第一暗扣;5.罗纹针织结构;6.可拆卸结构;60.扣环;61.纽扣;62.遮挡环边;7.第二暗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衣身3、裙身1和衣袖2。衣身3由前片和后片32相接构成。衣袖2的上端口与衣身3相接。衣身3和裙身1的连接处设有腰身,腰身为罗纹针织结构5。腰部的宽度小于裙身1的宽度。腰部利用罗纹针织结构5进行收缩和拉伸,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作用。

前片包括左前片30和右前片31,左前片30和右前片31的门襟处为倾斜边结构33,左前片30和右前片31的门襟处相互叠加。左前片30和右前片31的门襟处为波浪结构。左前片30和右前片31叠加的相对面上设有连接的第一暗扣4。由于左前片和右前片的门襟处是相互叠加的,没有缝合,所以需要利用第一暗扣4将两者结合。倾斜边结构设计以及门襟的叠加使得针织裙的保暖效果佳,又便于穿着。领口由左前片30和右前片31叠加自然而然形成。

衣身3与衣袖2相接处设有可拆卸结构6。可拆卸结构6包括衣身3袖口处的扣环60和衣袖上端口的纽扣61。当衣袖被拆下后,针织裙整体构成了背心裙,形成了两种穿法。衣身3袖口处还设有延伸的遮挡环边62。遮挡环边62用于遮挡开拆卸结构,从外表看,衣袖2与衣身3为一体结构。

裙身1的两侧边设有开叉口10,裙身1两侧边的开叉口10处设有拉链或者第二暗扣7。利用拉链或者第二暗扣7可自由调节开叉口10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穿着者的行走习惯和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