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42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鞋工艺中,鞋底鞋面压合工艺一般为:在鞋面及鞋底均匀刷胶水,再使用气袋式或三维块式压紧机压底,压底时,作业人员应注意到压底机的使用正确性、压着时间、压力的控制。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全包式鞋底鞋面压合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3709385 U),其包括一工作台面,工作台面顶端左、右侧分别设有左压力仓、右压力仓,工作台面底端设有底部压力仓,左压力仓的底面及右面、右压力仓的底面及左面、底部压力仓的顶面均为皮囊,将待加工鞋子放置于底部压力仓的皮囊上,左压力仓及右压力仓在主汽缸的牵引下相互靠拢,使鞋子完全被皮囊包覆,此时,用液体或气体通过进仓孔往左压力仓、右压力仓及底部压力仓内加压,令皮囊及鞋子产生贴合动作,达到完美的压合效果。

该专利虽然能不受鞋型及鞋件大小码数的限制,完全免用鞋模或其他模具,但是操作麻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始终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鞋底鞋面压合装置操作麻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限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包括胶皮袋,所述胶皮袋内具有可容纳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的空腔;所述胶皮袋上还具有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以及通孔,所述开口可供所述鞋底鞋面穿过,所述通孔上连接有抽真空管,该抽真空管外接抽真空设备;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拉链,拉合所述密封拉链能够使所述空腔呈密封状态;所述胶皮袋的外侧还包覆有一压缩气囊,往所述压缩气囊内充气能够使该压缩气囊膨胀并对该胶皮袋施压。

进一步的,所述胶皮袋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该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的边缘通过密封胶粘合并留有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的边缘还通过牛皮线缝合。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胶皮上,所述抽真空管为橡胶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气囊为橡胶气囊。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胶皮袋,使得用户要将鞋底鞋面压合时,仅需将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放入胶皮袋内,拉合上密封拉链,再对胶皮袋进行抽真空,便可借助外部的气压对鞋底鞋面施压,再对压缩气囊充气,便能够使得压缩气囊对胶皮袋施压,双重压力之下,大大提高了鞋底和鞋面的压合效果;本实用新型无需鞋模,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设备成本,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使得抽真空时,第一胶皮与第二胶皮之间能有相向的压合力,鞋底与鞋面受力均匀,提高了压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胶皮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胶皮袋内容纳有鞋底鞋面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所述胶皮袋内容纳有鞋底鞋面时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包括胶皮袋1,胶皮袋1内具有可容纳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5的空腔2;胶皮袋1上还具有分别与空腔2连通的开口3以及通孔4,开口3可供该鞋底鞋面5穿过,通孔4上连接有抽真空管6,该抽真空管6外接抽真空设备(图未示出);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拉链7,拉合该密封拉链能够使空腔2呈密封状态;胶皮袋1的外侧还包覆有一压缩气囊8,往压缩气囊8内充气能够使该压缩气囊8膨胀并对该胶皮袋1施压。通过设置胶皮袋1,使得用户要将鞋底鞋面压合时,仅需将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5放入胶皮袋1内,拉合上密封拉链7,再对胶皮袋1进行抽真空,便可借助外部的气压对鞋底鞋面施压,再对压缩气囊8充气,便能够使得压缩气囊8对胶皮袋1施压,双重压力之下,大大提高了鞋底和鞋面的压合效果;本实用新型无需鞋模,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设备成本,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具体的,胶皮袋1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胶皮11与第二胶皮12,该第一胶皮11与第二胶皮12的边缘通过密封胶粘合并留有上述开口3,该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5应以鞋底51朝下、鞋面52朝上的角度穿过开口3并容置于空腔2内。通过设置第一胶皮11与第二胶皮12,使得抽真空时,第一胶皮11与第二胶皮12之间能有相向的压合力,鞋底与鞋面受力均匀,提高了压合的效果。此外,第一胶皮11与第二胶皮12的边缘还通过牛皮线缝合,从而提高第一胶皮11与第二胶皮12之间相连的稳定性,胶皮虽然具有质轻、耐压力强的特性,不会在抽真空时开裂,但密封胶却存在开裂的可能性, 因此通过牛皮线缝合可进行加固。

另外,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上述通孔4开设于第一胶皮11上,抽真空管6为橡胶软管,抽真空设备为真空泵。压缩气囊8为橡胶气囊,其上设有充气管81,橡胶气囊不充气时柔软可收缩,任意折叠、卷曲,充气膨胀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能够对胶皮袋施加足够的压力,提高压合效果。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胶皮袋1放置于工作台面上,并使该胶皮袋1中的第一胶皮11和第二胶皮12呈上下布置,第二胶皮12置于工作台面上,连接有抽真空管6的第一胶皮11位于上方。

2、将已粘合在一起的鞋底鞋面5放到胶皮袋1内,并使鞋底51朝下、鞋面52朝上;该鞋底51和鞋面52之间粘合的胶水可以采用聚氨酯树脂。

3、在胶皮袋1的外侧包覆一压缩气囊8,同样使压缩气囊8上的充气管81朝上,便于充气。

4、将胶皮袋1上的密封拉链7拉合,使该胶皮袋1的空腔2呈密封状态;本实施例中的密封拉链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水气密封拉链,其用防水布带(或涤纶带等)加双面齿咪啮合,双齿咪中间加二条镶于布带边缘的凸凹型密封条密封,靠拉头开合。

5、启动抽真空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胶皮11上的抽真空管6对空腔2进行抽真空。

6、待对空腔2抽完真空后,对压缩气囊8充气使其膨胀并对胶皮袋1施压,充满后,保持10~20s,其中,以15s为最佳。

7、将该压缩气囊8内的气卸掉,拉开密封拉链7,将鞋底鞋面5取出,压合完成。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