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打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5166发布日期:2018-09-28 18:15阅读:19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扣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半自动打扣机。



背景技术:

打扣机是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单一、操作方便且价格低廉的服装加工设备,其主要用于各种金属钮扣﹑装饰扣﹑工字扣等扣件和气眼的装订,因此在服装厂及皮包类加工企业里被广泛使用。

公告号为CN2047080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四合扣半自动打扣机,包括机架、支架、气缸和支撑座,机架和支架之间设有机台,支架顶端的气缸下端连接有冲杆,机台上的支撑座顶端设有铰座,铰座上的压杆一端连接的提升套位于冲杆外侧,支撑座下端的支撑台上设有滑座,滑座通过滑轨连接有滑台,压杆另一端铰接的连接杆穿过套杆连接有脚踏杆,机架上的滑槽内安装有手控杆。

但是工作人员在使用该半自动打扣机进行扣件的装订时,需要人工拾取扣件进而进行后续的装订,进而降低工作人员对扣件进行装订的工作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打扣机,该半自动打扣机具有自动进料,进而显著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自动打扣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操作台,所述机架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进料槽道,所述进料口的下端连接有进料道,所述进料道的下端通向所述操作台,所述进料槽道同时仅供一个扣件通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扣件放置在进料口内,进而令扣件沿着进料口的进料槽并通过进料道向操作台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加工用的扣件,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并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槽道的一侧设置有转柱,所述转柱连接有驱动所述转柱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转柱朝向所述进料槽道的一侧向上端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转柱转动,从而疏动堆积在进料槽槽口的扣件,避免扣件卡入进料槽内而影响到扣件的在进料道内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在相应所述进料口内的转柱通过同一个驱动件同时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进料口用于输送不同扣件的部分,从而起到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一个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分别位于相应进料口内的转柱转动而降低能量的损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蜗轮以及位于所述蜗轮两侧的送料动轮,所述转柱穿出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送料转轮,所述送料转轮与所述送料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蜗轮啮合有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的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进而令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在蜗轮转动的同时位于蜗轮两侧的送料动轮转动,进而通过皮带的传送带动送料转轮转动,从而达到令转柱转动的目的,结构简单且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通过螺栓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移动架在机架上的位置进而起到调节送料动轮与送料转轮之间的皮带的张紧度,从而避免皮带经长久使用后发生形变而在送料动轮和送料转轮之间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转轮,所述从动转轮的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主动转轮转动后通过皮带传动而使得从动转轮转动,进而使得从动转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蜗杆转动,达到令转柱转动的目的,且其结构简单并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延长该半自动打扣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固定板在机架上的位置,进而起到调节主动转轮与从动转轮之间的皮带的张紧度的作用,从而避免皮带经长久使用后发生形变而在送料动轮和送料转轮之间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道的下端设置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过观察窗观察进料道内的扣件数量,进而在扣件即将用完时向进料口添加扣件,从而起到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进料口以及进料道为工作人员直接提供扣件,从而节省工作人员拾取扣件进而进行加工的时间,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利用可调节的固定板以及移动架,从而避免皮带经长久使用发生形变后在该自动打扣机内发生打滑,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操作台;12、下压膜;121、进料槽;13、固定板;2、进料道;21、进料口;22、进料槽道;23、观察窗;3、移动架;4、电机;41、主动转轮;5、从动转轮;51、从动轮;52、蜗杆;6、送料机构;7、送料转轮;71、送料动轮;72、蜗轮;73、转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半自动打扣机,包括机架1以及位于机架1中间部位的操作台11。除此之外,在操作台11上设置有用于对扣件进行装订的下压膜12。在下压膜12内还设置有进料槽121,进料槽121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扣件原料。

如图1所示,在机架1的上端中间部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移动架3,进而在旋开螺栓后移动移动架3,并在移动移动架3后旋紧螺栓,即可改变移动架3在机架1上的位置。在机架1相对于移动架3的两端均设置有进料口21。在进料口21的下端连接有通向进料槽121的进料道2。进而在将扣件原料放入进料口21后,扣件原料将通过进料道2移动至进料槽121内,进而为工作人员不断地提供扣件原料进行扣件的装订,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需要提及的是,在进料道2上设置有观察窗23,进而透过观察窗23可观察进料道2内的扣件数量,从而在扣件原料即将用完时可及时向进料口21添加扣件原料,起到显著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机架1的下端中间部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进而在旋开螺栓后移动固定板13,并在移动固定板13后旋紧螺栓,即可改变固定板13在机架1上的位置。与此同时,在固定板1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后端设置有主动转轮41,主动转轮41通过皮带连接有位于主动转轮41正上方并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从动转轮5,进而在电机4运行时,主动转轮41将带动从动转轮5转动。

如图2、图3所示,从动转轮5朝向机架1的一端连接有从动轮51,进而在从动转轮5转动时带动从动轮51转动。在从动轮51相背于从动转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杆52。蜗杆52的上端啮合有蜗轮72。蜗轮72转动连接在移动架3上且在蜗轮72的两端均设置有送料动轮71。送料动轮71通过皮带连接有插接在进料口21内的送料转轮7。进而在从动轮51转动后使得蜗杆52转动,进而令与蜗杆52啮合的蜗轮72转动,从而带动送料动轮71和送料转轮7转动,其结构简单并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起到延长该半自动打扣机使用寿命的作用。需要提及的是,在机架1的后端还设置有送料机构6,进而起到为工作人员送料的作用。

如图4、图5所示,在进料口21内设置有转柱73以及位于转柱73一侧的进料槽道22。需要提及的是,进料槽道22在同一时间仅供一个扣件原料通过。转柱73与送料转轮7固定连接,从而在送料转轮7转动时带动转柱73转动,且转柱73朝向进料槽道22的一侧向上端运动,起到疏动堆积在进料槽道22槽口的扣件原料的作用,避免扣件卡入进料槽道22内而影响扣件在进料道2内的移动。

使用时,通过改变移动架3和固定板13在机架1上的位置,从而分别起到改变送料转轮7与送料动轮71之间的皮带张紧力和主动转轮41与从动转轮5之间的皮带张紧力的作用,并降低工作人工的工作强度,从而起到显著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