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鞋跟延伸件的鞋类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5338发布日期:2018-10-23 23:0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3月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第15/063,968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美国申请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教导大致包括鞋类物品。

背景

鞋类通常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构造成定位在穿着者足部下方,以将足部远离地表面或地板表面隔开。尤其是运动鞋类有时在鞋底结构中使用聚氨基甲酸酯泡沫、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以提供缓冲。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教导的鞋类物品的以内侧面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该鞋类物品包括具有鞋跟延伸件的鞋底结构。

图2是图1的鞋类物品的以后部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

图3是图1的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的鞋底结构的局部以外侧面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

图5是在图2中的线5-5处截取的图5的鞋底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其中鞋面未示出。

图6是图3的鞋底结构的以局部倒置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其中鞋跟延伸件定位成抵靠竖直表面移动。

图7是图1的鞋跟延伸件的以平面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

图8是图1的鞋跟延伸件的以仰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

图9是在图8中的线9-9处截取的图8的鞋跟延伸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10是图1的鞋跟延伸件的以前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

图11是鞋类物品的以内侧面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该鞋类物品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具有根据本教导的选择性方面的鞋跟延伸件,且其中鞋面以虚线示出。

图12是图11的鞋类物品的以外侧面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且其中鞋面以虚线部分地示出。

图13是图11的鞋类物品的以后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

图14是图11的鞋类物品的鞋跟延伸件的示意性透视图示。

图15是在图14中的线15-15处截取的图14的鞋跟延伸件的示意性横截面的且局部的图示。

图16是在图12中的线16-16处截取的图12的鞋类物品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17是根据本教导的可选择方面的鞋类物品的另一实施方案的以局部透视图示出的示意性图示,该鞋类物品包括具有鞋跟延伸件的鞋底结构。

描述

鞋类物品的多种实施方案被提供,该鞋类物品包括在鞋类物品的鞋跟部分处突出的相对硬的、光滑的鞋跟延伸件。如本文所讨论的,鞋跟延伸件比鞋类物品的相邻部件延伸更远并且是更硬的,以在多种活动期间接触并提供鞋跟部分在表面上的容易移动。例如,鞋跟延伸件构造成在倒壁俯卧撑练习期间接触竖直壁表面。另外,诸如当在举重期间穿着时,诸如通过限制中底层在重负载下的向外变形,鞋跟延伸件用作限制鞋类物品变形的保持壁。鞋类物品还包括多种其他特征,使得其适合于在不同的活动中使用,包括体育活动,诸如但不限于跑步、绳索攀爬和举重。

更具体地,鞋类物品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具有鞋跟部分,该鞋跟部分具有后部、外侧面和内侧面。鞋类物品包括鞋跟延伸件,该鞋跟延伸件具有设置在鞋跟部分的后部处的后部区段、设置在鞋跟部分的外侧面处的外侧臂和设置在鞋跟部分的内侧面处的内侧臂。内侧翼部部分从内侧臂向上延伸,并且外侧翼部部分从外侧臂向上延伸。鞋跟延伸件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确立鞋类物品的最靠后的极限。鞋底结构具有第一硬度,并且突出部具有大于第一硬度计硬度的第二硬度。换句话说,鞋底结构是相对软的,并且突出部是相对硬的。硬度可以根据多种压痕硬度测试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邵氏D硬度计测试。硬度是鞋底结构和鞋跟延伸件的材料性能。因此,鞋底结构和鞋跟延伸件可以是不同的材料,或者可以是具有提供不同硬度值的不同密度的相同材料。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内侧翼部部分固定到鞋面的内侧,该鞋面可操作地固定到鞋底结构。外侧翼部部分固定到鞋面的外侧面。翼部部分有助于在鞋跟部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处提供鞋跟延伸件的更大覆盖,从而增加鞋跟延伸件作为保持壁的能力,并且在鞋类物品的位置的更广范围内提供鞋跟延伸件的低阻力特征。

鞋跟延伸件可以具有在鞋类物品上的多种构造、形状和位置。例如,突出部可以是确立最靠后的极限并且具有如所描述的后部区段、外侧臂和内侧臂的任何形状。突出部可以具有带斜面的形状,其可以包括单个斜面(即,单个成角度表面)或两个斜面(即,具有诸如上斜面和下斜面的两个成角度表面的双带斜面的)。可选择地,其他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具有圆拱形形状的突出部,或者包括确立后部区段、内侧臂和外侧臂的一系列离散突出部的突出部。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外侧臂和内侧臂与后部区段相接并从后部区段延伸。例如,后部区段、外侧臂和内侧臂可以以C形状构造。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具有基部和带斜面的外表面,带斜面的外表面具有从突出部倾斜到基部的上斜面和从突出部倾斜到基部的下斜面中的至少一个。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突出部是在上斜面和下斜面之间。突出部可以是鞋类物品在内侧臂处的向内侧最远的极限,以及鞋类物品在外侧臂处的向外侧最远的极限。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包括凸缘,并且鞋底结构包括鞋面和外底。鞋跟延伸件的内表面固定到鞋面。鞋跟延伸件在凸缘处的外表面固定到外底,使得凸缘是在外底和鞋面之间。

突出部可以包括沿着后部区段、外侧臂和内侧臂中的每一个延伸的连续脊。例如,连续脊可以在突出部的上斜面和下斜面之间。上斜面可以从连续脊向上且向前倾斜到基部,并且下斜面可以从连续脊向下且向前倾斜到基部。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鞋底结构包括在鞋跟部分的后部处具有斜面的外底。外底的斜面和鞋跟延伸件的带斜面的外表面的下斜面与竖直轴成相同的角度倾斜。

鞋跟延伸件可以是具有不同性能的多种不同材料。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可以具有在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的从约60至约70的硬度值。鞋跟延伸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至少部分是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金属(例如铝)、尼龙、陶瓷材料、竹子或木材的材料。此外,突出部可以具有第一平均表面粗糙度,并且鞋底结构可以具有大于第一平均表面粗糙度的第二平均表面粗糙度。突出部的光滑度(即,下表面粗糙度)可以通过抛光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例如,鞋跟延伸件28可以是抛光的TPU,并且鞋底结构可以是未抛光的、不太光滑的材料,诸如聚合物泡沫和橡胶材料。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鞋类物品包括鞋面和支撑鞋面的鞋底结构。鞋面和鞋底结构确立鞋类物品的鞋跟部分。鞋类物品包括鞋跟延伸件,其具有设置在鞋跟部分的后部处的后部区段、设置在鞋跟部分的外侧面处的外侧臂和设置在鞋跟部分的内侧面处的内侧臂。鞋跟延伸件具有连续脊,该连续脊在后部区段处、在外侧臂处和在内侧臂处充分突出,以沿着该连续脊确立鞋类物品的最外周界。内侧翼部部分从内侧臂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的内侧面,并且外侧翼部部分从外侧臂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的外侧面。鞋跟延伸件具有大于鞋底结构的硬度的硬度,诸如但不限于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具有基部和带斜面的外表面,该带斜面的外表面具有从突出部倾斜到基部的上斜面和从突出部倾斜到基部的下斜面,其中突出部在上斜面和下斜面之间。鞋底结构包括外底,该外底在脚鞋跟部分的后部处具有斜面,其中在鞋跟部分的后部处的斜面以与下斜面相同的角度倾斜。

参考附图,其中贯穿若干个视图,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图1是包括鞋底结构12的鞋类物品10的内侧面视图。鞋底结构12具有外底14、也称为外部中底的外中底层16和也称为插入式中底的内中底层18(如图3中所示)。鞋面15一般在鞋底结构12上方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鞋底结构12。鞋底结构12具有鞋跟部分20,鞋跟部分20具有后部22、外侧面24和内侧面26。鞋底结构12具有固定到鞋底结构12的鞋跟部分20的鞋跟延伸件28。更具体地,鞋跟延伸件28固定到外中底层16的外表面30,使得鞋跟延伸件28在鞋跟部分20上暴露。

如图1中最佳所示,鞋底结构12具有鞋跟部分20、鞋中部部分32和鞋前部部分34。鞋中部部分32是在鞋跟部分20和鞋前部部分34之间。鞋跟部分20大致包括鞋底结构12的对应于包括跟骨并且具有对应于鞋类物品10的尺寸的人类足部的后部部分的部分。鞋前部部分34大致包括鞋底结构12的对应于具有对应于鞋类物品10的尺寸的人类足部的脚趾以及将跖骨与趾骨连接起来的关节的部分。鞋中部部分32大致包括鞋底结构12的对应于具有对应于鞋类物品10的尺寸的人类足部的足弓区域的部分。部分20、32、34旨在表示鞋底结构12相对于彼此的大致区域,以在下面的讨论期间提供参考框架,并且还适用于并用于描述鞋类物品10的部分或鞋类物品10的任何部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鞋类物品10或鞋类物品10的部件的外侧面(诸如鞋底结构12的外侧面24)是对应于鞋类物品10的穿着者的足部的大致更远离穿着者的另一足部的侧面(即,更靠近穿着者的第五脚趾的侧面)的侧面。第五脚趾通常被称为小脚趾。鞋类物品的部件的内侧面(诸如鞋类物品10的内侧面26)是对应于穿着者的足部的内侧区域并且大致更靠近穿着者的另一足部(即,更靠近穿着者的足部的拇趾的侧面)的侧面。拇趾通常被称为大脚趾。鞋跟部分20的后部38在外侧面24和内侧面26之间延伸,并且鞋前部部分34的前部40在外侧面24和内侧面26之间延伸。

如图2和图7中最佳所示,鞋跟延伸件28包括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后部22处的后部区段42、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外侧面24处的外侧臂44和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内侧面26处的内侧臂46。鞋跟延伸件28是整体的一件式部件。内侧臂46和外侧臂44从后部区段42连续延伸。鞋跟延伸件28包括突出部52,该突出部52确立鞋类物品10的最靠后的极限54。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突出部52也是鞋跟部分20在内侧臂46处的向内侧最远的极限,以及鞋跟部分20在外侧臂44处的向外侧最远的极限。这在图8的仰视图中被最佳图示,其中外底14的周界以虚线表示。

为了图示的目的,竖直平面P可用于表示后部区段42、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竖直平面P垂直于鞋跟延伸件28的纵向中线LM并绘制在鞋跟延伸件28的暴露部分处。平面P在图4和7中表示,并在点P1处与突出部52的外边缘相交。线L1被绘制在点P1处与突出部52相切。平面P还在点P2处与突出部52的外边缘相交。线L2被绘制在点P2处与突出部相切。后部区段42可以被界定为鞋跟延伸件28在点P1处垂直于线L1的线L3和在点P2处垂直于线L2的线L4之间的部分。外侧臂44可以被界定为鞋跟延伸件28在线L3和鞋跟延伸件28的第一端部56之间的部分。内侧臂46可以被界定为鞋跟延伸件28在线L4和鞋跟延伸件28的第二端部58之间的部分。大致地,在图1的内侧面视图中,内侧臂46是图1中平面P的左边的整个部分。在图4的外侧面视图中,外侧臂44是鞋跟延伸件28的在平面P的右边的整个部分。鞋跟延伸件28在平面视图中大致是C形状,如图7中所表示,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凹的内边界48和凸的外边界50。

外底14的外周界49在图8中以虚线示出。突出部52比外底14突出得更远,因为它沿着整个内侧臂46是向内侧最远的极限,沿着整个外侧臂44是鞋底结构12的向外侧最远的极限,并且沿着整个后部区段42是向后部最远的极限(即最靠后的极限),如图8中所示。另外,突出部52分别沿着整个内侧臂46、外侧臂44和后部区段42也是包括鞋面15的整个鞋类物品10的向内侧最远的极限、向外侧最远的极限和向后部最远的极限。

通过确立鞋类物品10的最靠后的极限、向内侧最远的极限和向外侧最远的极限,突出部52被构造成在鞋类物品10相对于邻近表面的广大的位置和角度范围上代替鞋底结构12或鞋面15与邻近表面(诸如相对平坦的平面表面)接触。例如,如图6中所示,当鞋类物品10倒置并向上和/或向下竖直移动(如通过双面箭头60所表示)时,其中鞋跟延伸件28靠在壁62上,诸如当在反向墙上俯卧撑期间穿着时,只有鞋跟延伸件28将与壁62接触。鞋跟延伸件28将接触壁62,而不是鞋底结构12或鞋面15将接触壁62。在图6的实施方案中,角度范围是至少90度。

类似地,鞋跟延伸件28可以抵靠另外的表面(诸如地板)定位,用于需要鞋跟部分20沿着地板或其他表面滑动运动而鞋底结构12和鞋面15不与地板接触的移动。鞋跟延伸件28将是鞋类物品10抵靠地板或其他表面的唯一部件。

鞋跟延伸件28或至少鞋跟延伸件28的突出部52比鞋底结构12的部件更硬。更具体地,鞋底结构12的部件具有至多第一硬度,并且突出部52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硬度是压痕硬度,并且硬度值可以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或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另外的硬度测试或标度来测量。例如,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第二硬度可以是比第一硬度更硬至少44点的硬度值。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内中底层18和外中底层16可以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泡沫。可选择地,中底层16、18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由作为流体填充的囊元件的鞋底的层替代或与作为流体填充的囊元件的鞋底的层结合使用,该囊元件可以是聚合物的流体保持材料。例如,囊元件可以具有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层,该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层与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层交替,第二层在本文中也称为阻隔层、气体阻隔聚合物或气体阻隔层,其包括乙烯和乙烯醇(EVOH)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对于包含在其中的加压流体是不可渗透的,如Bonk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082,025号中所公开的,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外底14可以是热塑性橡胶或其他耐用材料。用于外底14的材料可以被选择以提供耐用性和柔性的期望的组合。包括突出部52的鞋跟延伸件28可以至少部分是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金属、尼龙、竹子、木材或陶瓷材料。另外,突出部52可以被抛光、成型或以其他方式提供有第一平均表面粗糙度,而鞋底结构12具有大于第一平均表面粗糙度的第二平均表面粗糙度。换句话说,突出部52比鞋底结构12更光滑。

突出部52的形状和硬度有助于减小鞋跟延伸件28与壁62的接触面积。例如,鞋跟延伸件28是足够硬的,以致当突出部52与壁62或其他表面接触时,鞋跟延伸件28在预期的负载范围下不会显著变形。光滑度与硬度一起有助于当鞋跟延伸件28在诸如壁62的表面上移动时提供鞋跟延伸件28的相对低的摩擦系数。鞋跟延伸件28比鞋底结构12和鞋面15两者都更硬并且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因此,通过将鞋类物品10构造成使得其可以被定位成使鞋跟延伸部28作为鞋类物品10的与鞋类物品10在其上移动的表面接触的唯一部分,使鞋类物品10在壁62上移动所需的力低于鞋底结构12(包括外底14和中底层16)或鞋面15与壁62接触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28是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具有高度抛光的表面和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为66的硬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突出部52的硬度可以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为从60至70。

当负载在后部、外侧和内侧方向上产生力时,鞋跟延伸件28相对于中底层16的硬度还提供鞋类物品10的鞋跟部分20的所需要的硬挺性和刚性。诸如当在举重期间穿着时,鞋跟延伸件28用作限制中底层16在重负载下的向外变形的保持壁。因为鞋跟延伸件28具有如所描述的后部区段42、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所以鞋跟延伸件28从后部22、外侧面24和内侧面26围绕鞋跟部分20,并且能够限制中底层16在向后、外侧和内侧方向上的向外变形。

在本教导的范围内的鞋跟延伸件可以具有提供如所描述的突出部的多种形状和构造。例如,在图1-10的实施方案中,后部区段42、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以C形状构造,具有凹的内边界48和凸的外边界50,其中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与后部区段42相接并从后部区段42延伸。

在图1-10的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28具有形成突出部52的带斜面的外表面66。如图4和5中最佳所示,带斜面的表面66包括的第一斜面68和第二斜面70,第一斜面68布置成上斜面并称为上斜面68,第二斜面70布置成下斜面并称为下斜面70。鞋跟延伸件28具有基部72,基部72是鞋跟延伸件28的最靠近鞋底结构12并且设置在鞋底结构12上且固定到鞋底结构12的一部分,并且更具体地,在中底层16的外表面30上。突出部52与基部72间隔开。更具体地,突出部52在突出部52的顶点处具有从基部72离开的连续脊74。顶点是突出部52的从基部72离开最远的部分,不一定是突出部52的最高部分。

连续脊74沿着后部区段42、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中的每一个延伸。连续脊74是在上斜面68和下斜面70之间。当外底14是在地表面上时,突出部52和连续脊74大致水平地设置,其中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大致在距外底14相同的高度处。连续脊74在后部区段42处、在外侧臂44处和在内侧臂46处充分突出,以确立鞋类物品10沿着连续脊74的最外周界。外边界50在连续脊74处,并且是鞋跟延伸件28的最外周界,如图8中所示。

当外底14在图1、4和5的位置中(例如,在地表面上)时,上斜面68从突出部52倾斜到基部72,并且更具体地,大致从突出部52的脊74向上且向前倾斜到基部72。当外底14在图1、4和5的位置中时,第二斜面70也从突出部52倾斜到基部72,但是大致从突出部52的脊74向后且向前倾斜到基部72。

所示实施方案中的突出部52的带斜面的外表面66是带双斜面的(即,具有两个斜面68、70)。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仅提供斜面中的一个。例如,如果仅下斜面70被提供,则最靠后的极限54仍将比外底14和中底层16突出得更远,并且仍将是鞋类物品10的与图6中的壁62接触的唯一部件。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28可以在代替上斜面68提供的部分处具有任何其他形状。如果仅上斜面68被提供,则最靠后的极限54仍将比外底14和中底层16突出得更远,并且鞋跟延伸件28仍将是鞋类物品10的与图6中的壁62接触的唯一部件。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28可以在代替下斜面70提供的部分处具有任何其他形状。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本教导的范围内的突出部可以具有另外的没有斜面的形状,且代替地可以是圆拱形脊、方形脊或大致以突出部的C形状布置的一系列离散突起。

外底14也可以具有斜面,该斜面确保鞋跟延伸件28在鞋跟延伸件28相对于壁62的广大的位置范围内单独接触壁62或其他表面。如在图4-6中是明显的,外底14在鞋跟部分20的后部22处具有斜面80。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斜面80也延伸到外底14的内侧面26和外侧面24。可选地,如图所示,斜面80和鞋跟延伸件28的下斜面70相对于竖直轴以相同的角度A1延伸,该竖直轴例如为图7中所示的平面P和纵向中线LM的交叉点处的竖直轴(其可以由图4中的平面P表示)或图5中的竖直轴VA。

可选地,外底14可以替代地构造成具有这样的斜面,该斜面与斜面70直接对准并连续延伸,如图4中通过虚线81所表示,该虚线81表示可选择的斜面。换句话说,虚线81处的斜面将跟随下斜面70的倾斜。斜面80(或81)减小了外底14在外底14的后部末端处的厚度,诸如从图4中的厚度T1减小到厚度T2。这允许鞋类物品10相对于图6中的壁62以比如果外底14在外底14的末端后部处具有全厚度T1的情况下将可能的角度更高的角度向上倾斜,而外底14不接触壁62。因为斜面80(或81)也在鞋跟部分20的内侧面26和外侧面24上延伸,所以当鞋跟延伸件28的内侧臂46或外侧臂44邻近壁62而不是后部区段42邻近壁62时,鞋类物品10相对于壁62或其他表面(在其上外底14不会干扰鞋跟延伸件28,其中鞋跟延伸件28是鞋类物品10的与表面接触的唯一部分)的角度和位置的范围增大。

中底层16还被构造成确保鞋跟延伸件28在鞋类物品10相对于壁62的广大的位置范围单独接触壁62或其他表面。中底层16邻近上斜面68的外表面30与上斜面68平行,如通过图4的侧面视图最佳表示的,其中外表面30的部分83与上斜面68平行。外表面30可以说在部分83处与上斜面68平行地倾斜。

中底层16还构造成如果中底层16与壁62的接触发生在鞋跟延伸件28的前方,则最小化与诸如壁62的表面的接触面积。如图4中所示,中底层16在外侧面24处具有第一脊84,该第一脊84沿着中底层16延伸并且与外侧臂44上突出部52的脊74对准。中底层16还在内侧面26处具有第二脊86,第二脊86沿着中底层16延伸并且与内侧臂46上突出部52的脊74对准。脊84、86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上斜面和下斜面分别相对于竖直轴以与上斜面68和下斜面70大致相同的角度设置。由于脊84、86,外侧臂44前方的中底层16和内侧臂46前方的中底层16继续斜面68、70的倾斜,从而从斜面68、70连续地倾斜。

中底层16和鞋跟延伸件28协作地构造成彼此配合。如图7中所示,鞋跟延伸件28在基部72处具有内表面88,内表面88具有从内侧臂46到外侧臂44的第一凹面,如通过鞋跟延伸件28的C形状和凹的内边界48所表示的。鞋跟延伸件28的内表面88还具有从后部区段42的上极限90到后部区段42的下极限92的第二凹面,如图9中所示。第二凹面继续到本文讨论的鞋跟延伸件28的凸缘104。

如图3中所示,中底层16具有凸的外表面30。鞋跟延伸件28的内表面88的凹面构造成与中底层16的凸的外表面30齐平。换句话说,整个内表面88与中底层16的凹的外表面30接触。凹的内表面88可以用粘合剂固定到凸的外表面30,或者可以热结合到中底层16。在中底层16是流体填充的囊元件的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28可以热结合到流体填充的囊元件。

另外,参考图3,中底层16在外表面30处具有凹部94。凹部94的尺寸设置成匹配鞋跟延伸件28的外部极限的形状。这使得鞋跟延伸件28能够被嵌套在凹部94中。鞋跟延伸件28的上极限90邻近凹部94的上极限96或上边缘装配在凹部94中。鞋跟延伸件28的内边界48邻近凹部94的下极限98或下边缘装配在凹部94中。如图1中所表示,鞋跟延伸件28的第一端部56邻近凹部94的内侧极限100或内侧边缘装配。如在图3和4中是明显的,鞋跟延伸件28的第二端部58邻近凹部94的外侧极限102或外侧边缘装配。当固定到中底层16时,整个鞋跟延伸件28在中底层16的上极限95下方。

如图9中最佳示出的,鞋跟延伸件28包括凸缘104,该凸缘104从后部区段42向前延伸并确立内边界48。当鞋跟延伸件28固定到中底层16的外表面30时,凸缘104设置在中底层16和外底14之间。换句话说,凸缘104夹在中底层16和外底14之间,并且在图1的组装的鞋类物品10中是不可见的。凸缘104可以粘附和/或热结合到中底层16和外底14。以这种方式将凸缘104限制在外底14和中底层16之间有助于将鞋跟延伸件28锚定和固定到鞋底结构12。

内中底层18不粘附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鞋类物品10的任何部件,从而防止不期望的刚性。内中底层18不像外中底层16那么硬,以增强用于跑步或其他活动的缓冲,而同时外中底层16和外底14为诸如举重的活动提供稳定性。此外,外底14包括图1和3中所示的内侧足弓部分21和外侧足弓部分23,内侧足弓部分21沿着鞋面15的内侧面26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15的内侧面26,外侧足弓部分23沿着鞋面15的外侧面24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15的外侧面24,以为诸如绳索攀爬的活动提供摩擦力。

图3示出了外中底层16仅在鞋跟部分20上和鞋中部部分32中的一些上延伸。内中底层18由外中底层16和外底14支撑,但不固定到外中底层16和外底14。换句话说,内中底层18不粘附、缝韧、结合、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鞋类物品10的任何其他部件。替代地,内中底层18在由鞋面15和斯创贝尔(strobel)单元限定和界定的腔内简单地安置在斯创贝尔单元(未示出)上。斯创贝尔单元缝制到鞋面15,并且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可选择地,热缝合、结合或将鞋面15固定到斯创贝尔单元的其他方法可以被使用。斯创贝尔单元还在鞋跟部分20处直接粘附或结合到外中底层16的面向上的表面、粘附或结合到鞋中部部分32的未被外中底层16覆盖的部分、以及在鞋前部部分34处直接粘附或结合到外底14的面向上的表面。鞋面15可以包括多个分离的件和材料,诸如织物、纺织品、皮革、塑料等。

如图9中所示,内中底层18是全长中底层,使得当内中底层18放置在鞋面15内的足部接纳腔中时,内中底层18在鞋跟部分20、鞋中部部分32和鞋前部部分34上延伸。因此,内中底层18可以选择性地插入腔或从腔中移除,并且被称为插入式中底。因为内中底层18没有固定到鞋类物品10的任何部件,所以在一些负载力下,它可以表现出相对于鞋底结构12的一些最小的相对移动。这降低了刚性,并且在穿着期间产生柔性的感觉。然而,内中底层18由外中底层16和外底14支撑,并且相对地由外中底层16和鞋面15限制。例如,如图4和5中最佳示出的,外中底层16构造成在鞋跟部分20处围绕内中底层18的周界。如本文还讨论的,鞋跟延伸件28为鞋跟部分20中的外中底层16提供附加的周界支撑。

外中底层16比内中底层18可以是更硬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硬度在邵氏D硬度计标度上测量时,外中底层16比内中底层18是更硬七点的。内中底层18和外中底层16两者都可以是聚合物泡沫,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泡沫。内中底层18可以是比外中底层16重量更轻、密度更低的泡沫。内中底层18构造成具有大体上均匀的硬度,该硬度在穿着者的足跟下提供适当的缓冲和顺从性,而周围的外中底层16更硬以在鞋跟区域36处提供外侧支撑、弹性和能量吸收。

此外,外底14包括图1、2、3和6中所示的内侧足弓部分21和外侧足弓部分23。内侧足弓部分21沿着鞋面15的内侧面26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15的内侧面26。外侧足弓部分23沿着鞋面15的外侧面24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15的外侧面24。内侧足弓部分21和外侧足弓部分23具有多个间隔开的突起27,该突起27构造成为诸如绳索攀爬的活动提供摩擦力。突起27大致上越靠近外底14的底部部分突出越远,并且越靠近底部部分越宽。

外底14具有底部部分,该底部部分确立接触地的表面。外底14不具有均匀的硬度。底部部分可以具有拥有第一硬度的第一部分和拥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在鞋前部部分34中的仅一些上延伸,并且第二部分围绕第一部分并在外底14的剩余部分上延伸。较软的第一部分增加了在鞋前部部分中的摩擦力。

具体地,图3示出了大致将外底14的第一部分17与外底14的第二部分19分离的边界H。第一部分17在鞋前部部分34中的仅一些上延伸,并且大致与穿着者的足部的趾球下方的承压区域重合。第二部分19包括外底14的整个剩余部分。第一部分17具有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的小于第二部分19的硬度的硬度。较软的第一部分17具有相对于地表面比第二部分19的较硬的橡胶相对于地表面更大的摩擦系数。因此,第一部分17既更加顺从又诸如在横向移动和/或攀爬期间相对于从穿用者的足部的趾球通过鞋前部部分34传送的力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图11-16示出了具有鞋类物品10的特征中的许多的鞋类物品21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同样的附图标记用于与鞋类物品10的部件和特征相同的部件和特征。鞋类物品210具有鞋底结构212,鞋底结构212具有鞋跟部分20,鞋跟部分20具有后部(在后部区段242处)、外侧面24和内侧面26。鞋底结构212包括外底214和插入式内中底层18。鞋底结构212不具有外中底层,并且因此与鞋底结构12不同,在鞋跟部分20处没有外中底层被暴露。相反,外底214是鞋底结构212的在鞋跟部分20处暴露的唯一部分。

鞋类物品210包括鞋跟延伸件228,其具有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后部处的后部区段242、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外侧面24处的外侧臂244和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内侧面26处的内侧臂246。外侧臂244和内侧臂246与后部区段242相接并从后部区段242延伸。后部区段242、外侧臂244和内侧臂246大致以C形状构造,如图14中是最明显的。

鞋跟延伸件228不像鞋跟延伸件28那样在内侧臂246和外侧臂244处终止。相反,鞋跟延伸件228包括内侧翼部部分231和外侧翼部部分233。内侧翼部部分231从内侧臂246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215的内侧面26,如图13中最佳所示。外侧翼部部分233从外侧臂244向上延伸并固定到鞋面215的外侧面24。除了由后部区段242、内侧臂246和外侧臂244提供的支撑和稳定性之外,翼部部分231、233在鞋跟部分20处提供外侧和内侧支撑,诸如在举重期间。翼部部分231、233具有比鞋跟延伸件228的剩余部分更高度抛光的区域235。本文所讨论的区域235、翼部部分231、233、后部区段242、内侧臂246、外侧臂244、突出部252和凸缘204都一体地形成为整体的单件式鞋跟延伸件228的一部分。

鞋跟延伸件228在后部22处固定到鞋面215和外底214两者,如图16中最佳所示。更具体地,鞋跟延伸件228的内表面288固定到鞋面215。鞋跟延伸件228包括在图15中最佳示出的凸缘204。鞋跟延伸件228在凸缘204处的外表面289诸如用粘合剂或通过热结合固定到外底214。凸缘204因此夹在外底214和鞋面215之间并且不暴露。

鞋跟延伸件228包括突出部252,该突出部252确立鞋类物品210的最靠后的极限254。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突出部252也是鞋跟部分20在内侧臂246处的向内侧最远的极限,以及鞋跟部分20在外侧臂244处的向外侧最远的极限。通过确立最靠后的极限、向内侧最远的极限和向外侧最远的极限,突出部252被构造成,取决于鞋类物品210相对于邻近表面的位置和角度,代替鞋底结构212或鞋面215与邻近表面(诸如相对平坦的平面表面)接触,如关于图6的鞋跟延伸件28所描述的。

鞋跟延伸件228而不是鞋底结构212或鞋面215将接触图6的壁62。鞋跟延伸件228或至少鞋跟延伸件228的突出部252比外底214更硬。更具体地,外底214具有至多第一硬度,突出部252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硬度值可以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或另外的标度测量。例如,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第二硬度可以是比第一硬度硬至少44点。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第二硬度可以是从约60至约70。外底214可以是热塑性橡胶或其他耐用材料。用于外底214的材料可以被选择以提供耐用性和柔性的期望的组合。包括突出部252的鞋跟延伸件228可以至少部分是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金属、尼龙、竹子、木材或陶瓷材料。另外,突出部252可以被抛光、成型或以其他方式提供有第一平均表面粗糙度,而外底214具有大于第一平均表面粗糙度的第二平均表面粗糙度。换句话说,突出部252比外底214更光滑。突出部252也比鞋面215更光滑且更硬。与鞋底结构212和鞋面215相比,突出部252和整个鞋跟延伸件228的硬度和光滑度提供了在诸如壁62或地板的表面上的减小的摩擦和低阻力。

如图15中所示,鞋跟延伸件228具有基部272和带斜面的外表面266,带斜面的外表面266具有称为上斜面268的第一斜面和称为下斜面270的第二斜面。带斜面的外表面266形成突出部252。基部272是鞋跟延伸件228的最靠近鞋面215的外表面并设置在鞋面215的外表面上并固定到鞋面215的外表面上的一部分。突出部252与基部272间隔开。突出部252包括沿着后部区段242、外侧臂244和内侧臂246中的每一个延伸的连续脊274。连续脊274是在上斜面268和下斜面270之间。连续脊274在后部区段242处、在外侧臂244处和在内侧臂246处充分突出,以确立鞋类物品210沿着连续脊274的最外周界。鞋类物品210的最靠后的极限254位于连续脊274处。

当外底214是在图11和12的位置中(例如,在地表面上)时,上斜面268从突出部252倾斜到基部272,并且更具体地,大致从突出部252的脊274向上且向前倾斜到基部272。当外底214是在图11和12的位置中时,第二斜面270也从突出部252倾斜到基部272,但是大致从突出部252的脊274向后且向前倾斜到基部272。

所示实施方案中的突出部252的带斜面的外表面266是带双斜面的(即,具有两个斜面268、270)。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提供斜面中的一个。例如,如果仅下斜面270被提供,则最靠后的极限254仍将比外底214突出得更远,并且仍将是鞋类物品210与图6中的壁62接触的唯一部件。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228可以在代替上斜面268提供的部分处具有任何其他形状。如果仅上斜面268被提供,则最靠后的极限254仍将比外底214突出得更远,并且鞋跟延伸件228仍将是鞋类物品210与图6中的壁62接触的唯一部件。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鞋跟延伸件228可以在代替下斜面270提供的部分处具有任何其他形状。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本教导的范围内的突出部可以具有另外的没有斜面的形状,而是可以是圆拱形脊、方形脊或大致以突出部的C形状布置的一系列离散突起。

外底214也可以具有斜面,该斜面确保鞋跟延伸件228在鞋跟延伸件228相对于壁62的广大的位置范围内单独接触壁62或其他表面。如在图11、12和16中是明显的,外底214在鞋跟部分20的后部处具有斜面280。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斜面280也延伸到外底214的内侧面26和外侧面24。可选地,如图所示,鞋跟延伸件228的斜面280和下斜面270相对于竖直轴VA(图12和图15中所示)以相同的角度A2延伸。

斜面280减小了外底214在外底214的后部末端处的厚度,允许鞋类物品210相对于图6中的壁62以比如果外底214在外底214的末端后部处具有全厚度的情况下将可能的角度更高的角度向上倾斜,而外底214不接触壁62。因为斜面280也在鞋跟部分20的内侧面26和外侧面24上延伸,所以当鞋跟延伸件228的内侧臂246或外侧臂244邻近壁62而不是后部区段242邻近壁62时,鞋类物品210相对于壁62或其他表面(在其上外底214不会干扰鞋跟延伸件228,鞋跟延伸件228是鞋类物品210的与表面接触的唯一部分)的角度和位置的范围增大。

图17示出了具有鞋类物品10的特征中的许多特征的鞋类物品31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同样的附图标记用于与鞋类物品10的部件和特征相同的部件和特征。鞋类物品310具有鞋底结构312,鞋底结构312具有鞋跟部分20,鞋跟部分20具有后部、外侧面24和内侧面26。鞋底结构312包括外底314和图3的插入式内中底层18(图17中未示出)。鞋底结构312具有在鞋跟部分20处暴露的外中底层316,如同在鞋底结构12中。鞋面315大致在鞋底结构312上方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鞋底结构312。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鞋面315包括第一部分311以及鞋跟板313,该第一部分311围绕足部并且可以是针织材料或其他构造,该鞋跟板313比第一部分311更硬并且大致在鞋跟部分20处支撑第一部分311。

鞋类物品310包括鞋跟延伸件328,鞋跟延伸件328与跟部延伸件28相同,除了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的锥度是不同的,使得第一端部356和第二端部358以不同于鞋跟延伸件28的端部56、58的方式成形。更具体地,臂44、46朝向端部356、358向上逐渐变细,使得外中底层316的一部分317在臂44、46中的每一个的下方设置在鞋跟延伸件328和外底344之间。鞋跟延伸件328包括后部区段42、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外侧面24处的外侧臂44和设置在鞋跟部分20的内侧面26处的内侧臂46,其中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与后部区段42相接,并且鞋跟延伸件328大致以C形状构造。外侧臂44在图17中用隐藏线示出。

鞋跟延伸件328包括确立鞋类物品310的最靠后的极限54的突出部52,以及具有从突出部52倾斜到基部的第一斜面68和第二斜面70的带斜面的外表面66(图17中未用附图标记表示,但与图9的基部72相同)。连续脊74在突出部52的顶点处,并且沿着后部区段42、外侧臂44和内侧臂46中的每一个延伸。突出部52还确立鞋类物品310在内侧臂46处的向内侧最远的极限,并且确立鞋类物品310在外侧臂44处的向外侧最远的极限。换句话说,突出部52比鞋底结构312的部件和鞋面315的部件向后延伸更远,并且分别在内侧臂46和外侧臂44处比鞋底结构312的部件和鞋面315内侧地和外侧地延伸更远。

鞋跟延伸件328可以固定到中底层316的外表面330,并且可以包括定位在中底层316和外底314之间的类似于图15的凸缘104的凸缘。中底层316被模制成具有上斜面327和下斜面329,斜面327和329之间具有脊331。整个下斜面329、上斜面327和脊331在鞋跟延伸件328的内部。鞋跟延伸件328具有如关于鞋跟延伸件28描述的相同的材料、硬度和粗糙度中的任何一种。例如,鞋跟延伸件328可以高度抛光,具有小于鞋底结构312的部件的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并且可以具有硬度值(即,第二硬度),该硬度值基于邵氏D硬度计标度比鞋底结构312的部件(第一)硬度硬至少44点。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教导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以下用于实施本教导的模式的详细描述中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a)”、“一个(an)”、“该(the)”、“至少一个”和“一个或更多个”可互换使用,以表示项目中的至少一个是存在的。除非在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多个这样的项目可以是存在的。在本说明书(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参数(例如,量或条件)的所有数值应当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均由术语“约”修饰,不管“约”是否实际出现在该数值之前,除非鉴于上下文另外明白地或清楚地指出。“约”表示所述的数值允许一些轻微的不精确性(有些靠近该值的准确性;大约或适度地接近于该值;几乎)。如果由“约”所提供的不精确性在该领域中没有另外用这种普通含义被理解,那么本文所用的“约”至少表示可能由测量和使用这样的参数的普通方法引起的变化。另外,范围的公开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内的所有值和进一步划分的范围。所提及的所有参考文献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术语“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或添加。步骤、工艺和操作的顺序可以在可能的时候被改变,并且可以采用另外的或可选择的步骤。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包括相关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的组合。术语“…中的任何”应理解为包括参考项目的任何可能组合,包括参考项目中的“任何一项”。术语“…中的任何”应理解为包括所附权利要求的参考权利要求的任何可能的组合,包括参考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诸如“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底部”等术语可以相对于附图进行描述性使用,而不代表对如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尽管用于实现本教导的许多方面的几种模式被详细描述,但是熟悉这些教导所涉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用于实践本教导的多种可选择方面。旨在在上述描述中包含的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应被解释为仅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