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拉胀结构的双层鞋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9148发布日期:2018-11-09 17:3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具有拉胀结构的双层鞋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施例总体涉及鞋类物品,并且具体涉及具有鞋面和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

鞋类物品总体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可由多种材料制成,这些材料缝合或粘接在一起以形成鞋内的空隙,该空隙用于舒适且稳定地接收脚。鞋底结构固定到鞋面的下部并且总体定位在脚和地面之间。在包括运动鞋类型的许多鞋类物品中鞋底结构通常包括内底、中底和外底。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鞋类物品的鞋底系统,该鞋类物品包括鞋面和鞋底系统。鞋底系统包括第一拉胀层(auxeticlayer)和第二拉胀层,其中第一拉胀层包括孔形式并表现出第一拉胀行为,并且其中第二拉胀层包括突起形式并表现出第二拉胀行为。第一拉胀层设置在第二拉胀层的顶面上。而且,第一拉胀层的孔形式被构造用于接收第二拉胀层的突起形式,并且第一拉胀行为被构造为与第二拉胀行为独立地发生。

在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鞋类物品包括鞋面和具有内底和外底的鞋底结构。内底包括底面,其中内底的底面包括多个孔。而且,外底包括顶面,其中外底的顶面包括多个突起。内底的底面设置为邻近外底的顶面,以使多个突起中的每个突起构造成当内底的底面设置为邻近外底的顶面时向上延伸并且进入多个孔的相应孔中。此外,内底具有第一内底侧壁和第二内底侧壁,其中第一内底侧壁成锥形并且第二内底侧壁成锥形。内底构造成装配在外底的腔内,其中腔具有第一腔侧壁和第二腔侧壁,第一腔侧壁成锥形,并且其中第二腔侧壁成锥形。第一腔侧壁在内底设置在腔中时与第一内底侧壁接触,第二腔侧壁在内底设置在腔中时与第二内底侧壁接触。而且,通过第一内底侧壁和第一腔侧壁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二内底侧壁和第二腔侧壁之间的接触将内底固定在鞋类物品内。

在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其包括鞋面和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括第一拉胀层和第二拉胀层。鞋底结构、第一拉胀层和第二拉胀层以各自具有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为特征。第一拉胀层包括孔形式,并且构造成当在横向方向上向鞋底结构施加拉力时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扩展。而且,第一拉胀层构造成当在纵向方向上对鞋底结构施加拉力时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扩展。第二拉胀层包括突起形式,并且构造成当在横向方向上对鞋底结构施加拉力时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扩展。此外,第二拉胀层构造成当在纵向方向上对鞋底结构施加拉力时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扩展。第一拉胀层设置在第二拉胀层的顶面上。孔形式包括第一孔,并且突起形式包括第一突起,其中第一孔具有内表面,并且其中第一突起具有外表面。此外,第一孔具有第一几何形状,并且第一突起具有对应的第二几何形状。第一孔被构造用于接收第一突起,并且当第一突起被第一孔接收时,第一突起的外表面与第一孔的内表面隔开,以在对鞋底结构施加拉力时允许第一孔和第一突起独立地扩展。

在研究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之后,实施例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本发明内容中,包括在实施例的范围内,并受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实施例。附图中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说明实施例的原理上。此外,在附图中,贯穿不同视图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分。

图1是鞋类物品的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其包括由第一层和第二层组成的鞋底结构;

图2是处于初始状态的拉胀材料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在沿给定方向施加拉力时拉胀材料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处于初始状态的拉胀材料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在沿给定方向施加拉力时拉胀材料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第一层的孔如何接收第二层的突起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接收突起的孔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鞋底结构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其包括鞋底结构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9是鞋底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0是鞋底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1是鞋底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2是鞋底层的实施例的仰视等距视图,其包括鞋底结构的两个部分的两个放大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3是鞋类物品和鞋底层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等距视图,该鞋底层插入鞋类物品,具有放大的横截面图;

图14是处于中立构造的鞋类物品的构造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处于展开构造的鞋类物品的构造的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16是鞋类物品的实施例的等距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说明和附图公开了用于鞋类物品100鞋底结构104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这里关于鞋类物品和鞋底结构所说明的措施可以结合到各种其他种类的鞋中,包括但不限于篮球鞋、登山鞋、英式足球鞋、美式足球鞋、胶底运动鞋、跑鞋、交叉训练鞋、橄榄球鞋、划艇鞋、棒球鞋以及其他各种鞋类。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关于鞋类物品100所说明的措施可以结合到各种其他类型的非运动相关的鞋类中,这包括但不限于拖鞋、凉鞋、高跟鞋和乐福鞋。相应地,本文公开的构思适用于各种鞋类。

出于清楚的目的,以下详细描述讨论了鞋类物品100(也简称为物品100)的特征。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相应的鞋类物品(例如,当物品100是右侧鞋类物品时,左侧鞋类物品),其可以共有这里所描述和在附图中示出的物品100的一些且可行的全部的特征。

为了辅助和阐明各种实施例的后续描述,在此限定了多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以下限定适用于整个说明书(包括权利要求)。

为了一致性和方便性,在对应于所示实施例的该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方向性形容词。在贯穿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纵向”是指部件(例如鞋面或鞋底部件)长度的延伸方向。纵向方向可以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纵向轴线自身在部件的前足部分和足跟部分之间延伸。术语“向前”用于表示脚点的脚趾的总体方向,术语“向后”用于表示相反的方向,即脚的足跟面向的方向。术语向前和向后可用于描述元件沿着鞋底结构相对于彼此的位置。

另外,在贯穿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横向”是指沿着部件的宽度延伸的方向。横向方向可以沿着横向轴线延伸,横向轴线本身在部件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延伸。换句话说,横向方向可以在鞋类物品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延伸,鞋类物品的外侧是背向另一只脚的表面,并且内侧是面向另一只脚的表面。

此外,贯穿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竖直”是指沿竖直轴线延伸的方向,竖直轴线本身总体垂直于横轴和纵轴。例如,在物品平放在地面上的情况下,竖直方向可以从地面向上延伸。该具体实施方式在描述物品和包括鞋面、中底结构和/或外底结构的物品的各种部件中利用这些方向形容词。

贯穿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竖直”是指总体垂直于横向和纵向两者的方向。例如,在鞋底平放在地面上的情况下,竖直方向可以从地面向上延伸。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方向形容词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应用于鞋底的各个部件。术语“向上”指的是远离地面的竖直方向,而术语“向下”指的是朝向地面的竖直方向。类似地,术语“顶部”、“上部”(当并非用在鞋类物品的鞋面部件的情况下时)和其他类似术语是指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基本上离地面最远的部分,并且术语“底部”、“下部”和其他类似术语是指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基本上最接近地面的部分。

鞋的“内部”指的是当鞋被穿着时由穿着者的脚占据的空间。鞋板或其他鞋元件的“内侧”指的是鞋板或元件在完成的鞋中定向为朝向鞋内部(或将朝向鞋内部)的一面。元件的“外侧”或“外部”指的是元件在完成的鞋中定向为背离(或将要定向为背离)鞋内部的一面。在一些情况下,元件的内侧可以具有位于内侧和完成的鞋的内部之间的其他元件。类似地,元件的外侧可以具有位于外侧和完成的鞋的外部空间之间的其他元件。另外,术语“近侧”指的是更靠近鞋类部件的中心的方向,或者在鞋被使用者穿上时脚插入鞋中时更靠近脚的方向。同样地,术语“远侧”指的是更远离鞋类部件或鞋面的中心的相对位置。因此,术语近侧和远侧可以被理解为提供总体相反的术语来描述鞋类层的相对空间位置。

而且,贯穿下列描述中,可以参考近侧和远侧来描述鞋底结构104的各种层或部件。在鞋底结构104包括多个层(如下面将进一步讨论的)的实施例中,近侧面指的是指定层面向鞋面和/或面向形成于物品中的足部接收内腔的表面或一侧。此外,远侧面指的是层的与层的近侧相对的一侧。在一些情况下,层的远侧与最外表面或侧面相关。因此,近侧可以是鞋底结构104的层构造为向上朝向脚或鞋面部分的一侧。远侧可以是鞋底结构104的层构造为在物品使用期间面向地面的表面侧。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当参考鞋类物品使用时,前述方向术语应当指代处于直立位置时的鞋类物品,其中鞋底面向地面,即,如同当被站在基本上水平面上的穿着者穿着时的定位。

另外,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固定附接”应指的是以使部件(例如在不破坏部件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情况下)不容易分离的方式接合的两个部件。固定连接的示例性形式可包括利用耐久性粘合剂、铆钉、缝线、钉子、u形钉、焊接或其他热粘合或其他连接技术连接。另外,两个部件可以通过例如在模制过程中整体形成而“固定附接”。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可拆卸地附接”或“可拆卸地插入”应指两个部件或部件和元件以使两个部件固定在一起但可以容易地彼此分离的方式连接。可拆卸附接机构的示例可以包括钩环紧固件、摩擦配合连接件、过盈配合连接件、螺纹连接件、凸轮锁定连接件、一种材料与另一种材料的压合件以及其他这种易于拆卸的连接件。

图1是鞋类物品100的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如上所述,为了一致性和方便性,贯穿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方向性形容词。物品100可沿纵向轴线180分成三个总体区域:前足部分105、中足部分125和足跟部分145。前足部分105总体包括物品100与脚趾和连接跖骨与趾骨的关节对应的部分。中足部分125总体包括物品100与足部的足弓区域对应的部分。足跟部分145总体对应于包括跟骨的脚的后部。前足部分105、中足部分125和足跟部分145并非旨在划分物品100的精确区域。前足部分105、中足部分125和足跟部分145是旨在表示物品100的总体相对区域以帮助以下讨论。由于物品100的各种特征延伸超出物品100的一个区域,因此术语前足部分105、中足部分125和足跟部分145不仅适用于物品100,而且适用于物品100的各种特征。

参考图1,为了参考的目的,物品100的横向轴线190以及与物品100相关的任何部件可以在脚的内侧165和外侧185之间延伸。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轴线180可以从前足部分105延伸到足跟部分145。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方向形容词中的每一个也可以应用于鞋类物品的各个部件,例如鞋面和/或鞋类组件。此外,竖直轴线170指的是垂直于由纵向轴线180和横向轴线190限定的水平面的轴线。

物品100可以包括鞋面102和鞋底结构104。总体上,鞋面10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鞋面。具体地,鞋面102可以具有任何设计、形状、尺寸和/或颜色。例如,在物品100是篮球鞋的实施例中,鞋面102可以是高帮鞋面,其被成形为在脚踝上提供高支撑。在物品100是跑鞋的实施例中,鞋面102可以是低帮鞋面。

可以由产生各种鞋面结构的各种不同制造技术制作鞋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鞋面可以具有编织结构、针织(例如经编)结构或一些其他编织结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鞋面102可以是针织鞋面。如图1所示,鞋面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材料元件(例如,网眼、纺织品、针织物、编织物、泡沫、皮革和合成皮革),其可被连接以限定构造用于接收穿着者的脚的内部空隙。材料元件可以被选择和布置为赋予如重量轻、耐用性、透气性、耐磨性、柔韧性和舒适性之类的性质。鞋面102可以包括开口,穿着者的脚可以通过该开口被接收到内部空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鞋面102还可以包括鞋舌(未示出),其提供脚背上的缓冲和支撑。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紧固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鞋带、线绳、带子、纽扣、拉链以及本领域已知的用于紧固物品的任何其他措施。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带可以应用在鞋面102的紧固区域处。

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在脚下方延伸的鞋面,从而在脚的一些区域处提供360度覆盖。然而,其他实施例不需要包括在脚下方延伸的鞋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鞋面可以具有与鞋底结构和/或鞋垫连接的下周边。

鞋底结构10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固定地附接(例如,利用粘合剂、缝合、焊接或其他合适的技术)到鞋面102,并且可以具有在鞋面102和地面之间延伸的构造。鞋底结构104可以包括用于减弱地面反作用力的措施(即,在竖直和水平加载期间缓冲和稳定脚)。此外,鞋底结构104可以构造为提供抓地力(traction),赋予稳定性,以及控制或限制各种脚部运动,例如内旋、旋后或其他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可以构造用于为物品100提供抓地力。除了提供抓地力之外,鞋底结构104可以在行走、跑步或其他走动活动期间在脚和地面之间被压缩时减弱地面反作用力。鞋底结构104的构造可以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明显变化,以包括各种传统或非传统结构。在一些情况下,鞋底结构104的构造可以根据鞋底结构104使用时所在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地面来构造。

例如,所公开的构思可适用于构造用于各种表面中的任何一种(包括室内表面或室外表面)的鞋。鞋底结构104的构造可以基于物品100使用时预期所在的表面的特性和状况而变化。例如,鞋底结构104可以根据表面是硬还是软而变化。此外,鞋底结构104可以定制用于潮湿或干燥状况。此外,鞋底结构104可以不同地构造以用在不同活动类型的不同表面上,例如用于硬的室内表面(例如硬木);柔软的天然草皮表面;或在坚硬的人造草皮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可以构造用在多种不同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可以构造用于特别专门的运动活动或事件。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可以构造为针对特定的足底压力或使用类型提供支撑、缓冲、刚性、稳定性和/或抓地力。而且,鞋底结构可以包括用于在鞋底结构的不同部分中分配力的措施。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可以包括用于形成具有多个层的鞋底系统的措施,所述多个层可被定制、裁制或以其他方式构造以提供特定的缓冲效果和响应,同时保持高度的稳定性。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可以包括多个层,多个层可单独地或共同地为物品100提供多种属性,例如支撑、刚度、柔韧性、稳定性、缓冲、舒适性、减轻的重量或其他属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的鞋底系统可以是分层结构。出于本公开的目的,鞋底层或“层”是指鞋底结构的片或部分,其沿水平方向延伸或设置在鞋底结构的基本相似的水平面内。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层可以被比作地球中的地层。换句话说,层可以是鞋底结构的水平布置的部分,其可以设置在其他相邻材料层之上、之间或之下。每个层可以包括相对于鞋底结构104中的其他层增加或减少的扩展特性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可以包括为穿着者增强缓冲或支撑的各种结构特征。在其他实施例中,层可以包括构造用于改善沿鞋底结构施加的力的分布的材料或几何形状。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可以包括向近侧(即向上)或向远侧(即向下)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或突出部。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孔或凹部,如下面将进一步讨论的。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固定到鞋面102并且在物品100被穿着时在脚和地面之间延伸。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可以包括不同的部件或层,例如接触地面的外底、中底、内底和/或另一鞋底组件。在一些情况下,这些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底可以具有纹状模式,或者可以具有防滑钉、鞋钉或其他接合地面的突起。

在图1的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具有两个主要部件: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是用于物品100的内底或中底。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内底部件或中底部件可以总体包含与内底或中底相关的各种措施。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底或中底可由聚合物泡沫材料制成,该聚合物泡沫材料在行走、跑步和其他走动活动期间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即,提供缓冲)。在各种实施例中,内底或中底部件还可以包括例如进一步减弱力、增强稳定性或影响脚的运动的流体填充的腔、板、调节器或其他元件。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可以是物品100的外底。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底和/或中底部件的密度可以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可以具有比中底部件更高的密度,从而允许第二层120的耐用性和耐磨性增加。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层120的密度可以等于中底部件的密度,或者可以小于中底部件的密度。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具有相对于包括第二层120的材料降低的硬度或刚度,以便在物品100被穿着时为设置成相对更靠近脚的层中的足部提供更大的缓冲。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的刚度可以基本相似。

如第二层120中所示的外底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示例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橡胶(例如碳橡胶或发泡橡胶)、聚合物、热塑性塑料(例如热塑性聚氨酯)以及其他可行的材料。相比之下,中底部件(例如第一层110)总体可以由聚氨酯、聚氨酯泡沫、其他种类的泡沫以及其他可行材料制成。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包括制造要求和所需性能特征在内的各种因素来选择用于外底和中底(或内底)部件的材料的类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将用于外底和中底的合适的材料选择为确保外底具有比中底更大的摩擦系数。

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层110位于第二层120上方。具体地,第一层110位于鞋面102绝大部分和第二层120之间,以使第一层110设置为相对于第二层120更靠近鞋面102。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层110位于第二层120的内侧(或近侧),向内的方向指向鞋类物品100内腔的内侧。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可以定位在第一层110的内侧或第一层110可以包括物品100的外底。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出于参考的目的,第一层110包括第一近侧112和设置为与第一近侧112相对的第一远侧114。类似地,第二层120包括第二近侧122和设置为与第二近侧122相对的第二远侧12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包括多个孔130(也简称为孔130)。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0可以布置为沿着第二层120的前足部分105、中足部分125和足跟部分145。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孔130可以仅布置在第二层120部分的特定区域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孔130可以仅沿前足部分105和足跟部分145形成。

总体上,孔130可以包括以各种取向布置以及布置在第一层110上或通过第一层110的各种位置中的各种开口或孔。例如,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包括孔130,孔130沿着总体与竖直轴线170对齐的方向延伸穿过第一层110的第一厚度140。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0可以被理解为从第一远侧114上的远端136开始并且向上朝向第一近侧112延伸到近端(未示出)。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孔130包括沿第一层110的外表面的一系列开口(即,孔、间隙或断裂处)。在图1中,第一远侧114包括外表面,在该外表面中形成一系列开口(在下面的图2和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如下面将参考图8-11进一步讨论的,孔130可以从与远端136相关的初始开口(沿第一远侧114的外表面形成)延伸穿过第一层110的第一厚度140,以形成包括不同尺寸和长度的通道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孔130可以包括多边形孔。例如,一个或多个孔130可以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形状(其中横截面是沿着与第一层110的表面平行的平面截取的)。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孔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几何形状,包括具有连接相邻顶点的非线性边缘的几何形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孔130表现为三点星(在本文中也称为三角星或三星),其由第一组多个鞋底元件132(也简称为第一鞋底元件132)围绕。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鞋底元件132是三角形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孔可以具有其他几何形状,并且可以由具有其他几何形状的鞋底元件围绕。例如,鞋底元件可以是几何特征。在图1中示出的鞋底元件132的三角形特征是这种几何特征的一个示例。可用作鞋底元件的几何特征的其他示例是四边形特征、梯形特征、五边形特征、六边形特征、八边形特征、椭圆特征和圆形特征。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顶点134处的接合部用作铰接部,其允许三角形鞋底元件132在鞋底处于拉力下时旋转。当鞋底的一部分处于拉力状态时,该动作允许处于拉力下的鞋底部分在拉力方向和鞋底平面中与拉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扩展。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具有拉胀结构,如将关于图2和图3所讨论的。

而且,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可以包括多个指向上方或朝上的突起150。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150可沿第二层120的前足部分105、中足部分125和足跟部分145布置。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突起150可以仅布置在第二层120的部分的特定区域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突起150可以仅沿前足部分105和足跟部分145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突起150的尺寸可以设定成进入第一层110第一远侧114对应部分中的孔130内和/或被孔130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150的外表面形状可以成形为总体与限定相应孔的部分的周边的形状相适应。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突起150的形状可以成形为与孔130的远端136的形状相适应。将进一步关于图6-11讨论形成在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之间的相应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0的至少一些部分由薄的、柔性的、弹性的和可拉伸的材料制成,当第一层110弯曲、压缩和/或屈曲时,该材料可以拉伸、弯曲和屈曲。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150可以是中空的(参见图16),以在第一层110屈曲和弯曲时使突起150可以容易地闭合或打开。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具有在其顶点144处连接的第二组多个鞋底元件(“第二鞋底元件”)142形成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可以具有拉胀结构,如将关于图4和图5所讨论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鞋底元件142和顶点144与第一层110中的对应的第一鞋底元件132和顶点134相适应。顶点134和顶点144可用作铰接部,允许第一层110中的第一鞋底元件132与第二层120中的第二鞋底元件142相对于彼此旋转地邻接,从而允许材料在与拉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一些扩展。在该实施例中,突起150在其整个高度上具有基本上三点星(或三星)形的横截面形状,其从基部118延伸并在顶端116达到顶点(在下面的图4和图5中进一步讨论)。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突起150可以包括任何多边形横截面形状(其中横截面是沿着与第二层120的表面平行的平面截取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鞋底层相对于第二鞋底层可以改变厚度。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比第二层120厚。例如,第一层110具有第一厚度140,第二层120具有第二厚度145。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厚度140大于第二厚度145以有助于为穿着者提供额外的缓冲。

实施例可以包括在动态运动期间促进鞋底结构的扩展和/或适应性的措施。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可以构造有拉胀措施。具体地,鞋底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层或部件能够进行拉胀运动(例如扩展和/或收缩)。在与拉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及在拉力的方向上扩展的结构被称为拉胀结构。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些公开的实施例,图2和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孔130及其周围的第一鞋底元件132的几何形状如何使形成第一层110(参见图1)的第一拉胀材料250的一部分产生第一类型的拉胀行为(“第一行为”)。图2和图3示出了当第一拉胀材料250在一个方向上处于拉伸时,第一拉胀材料250的一部分的双向扩展。图2示出了第一拉胀材料250的一部分,其在初始(无应力)状态200中具有初始宽度210和初始长度220。在其无应力状态下,第一拉胀材料250的部分具有由第一鞋底元件132围绕的孔130。每对第一鞋底元件132在其顶点134处接合,留下多个开口(“开口”)234。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孔130是三角星形孔,第一鞋底元件132总体是三角形特征,开口234表示三角星形孔130的内部。如放大视图中最佳示出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234的特征是当第一拉胀材料250的部分未处于拉力下时,其具有相对小的锐角。

图2和图3进一步提供了第一拉胀材料250在其无应力初始状态200(图2中示出)与第一拉胀材料250在其纵长方向上在拉力下处于应力状态或合力状态204时(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比较。在图3中,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向第一拉胀材料250施加拉力使邻近的第一鞋底元件132旋转,这增加了相邻的第一鞋底元件132之间的相对间距。例如,由图2和图3中看到的,相邻鞋底元件132之间的相对间距(以及因此的孔130的尺寸)随着拉力的施加而增加。由于相对间距的增加发生在所有方向上(归因于孔的原始几何形式的几何形状),这导致拉胀材料沿着拉力方向和沿着与拉力方向正交的方向扩展。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200,第一拉胀材料250具有沿一个方向(例如纵向方向)的初始长度220,以及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例如横向方向)的初始宽度210。在应力状态或合力状态204(参见图3),第一拉胀材料250具有在拉力方向上增加的所得长度214,以及在与拉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增加的所得宽度21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拉胀材料250的扩展不限于在拉力方向上的扩展。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的鞋底结构104可以具有拉胀层,该拉胀层可以用作内底或中底呈现表现出第一拉胀行为。在一个实施例中,拉胀层可以构成鞋底结构中的中底,当鞋类物品撞击地面时,该中底提供缓冲并且吸收冲击力。

虽然孔130在图1-3中示出为具有三点星的形状,但总体上,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多个孔130中的每个孔可以具有任何种类的几何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可以具有多边形几何形状,包括凸形和/或凹形多边形几何形状。在许多情况下,孔的几何形状可以表征为具有指向内侧的边的多边形。例如,在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孔130的几何形状可以表征为具有并非是直的边的三角形,该边在边的中点处具有指向内侧的顶点。由这些指向内侧的顶点形成的角度被称为“凹”角。在这些指向内侧的顶点处形成的凹角可以在179度(当边几乎是直的时)到例如120度或更小的范围内。

其他几何形状也是可行的,包括各种多边形和/或弯曲几何形状。可与一个或多个孔130一起使用的示例性多边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规则多边形形状(例如,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以及不规则多边形形状或非多边形形状。其他几何形状可以描述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和八边形或具有凹入边的其他多边形形状,或者甚至可以具有向内弯曲的边。如上所述,限定孔的鞋底元件可以是几何特征,例如三角形特征、四边形特征、梯形特征、六边形特征、八边形特征、椭圆形特征和圆形特征。

尽管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被示出为具有近似多边形几何形状的孔,孔包括近似点状顶点,边或边缘在顶点处邻接,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些或全部孔可以是非多边形的。具体地,在一些情况下,一些或所有孔的外边缘或边可以不在顶点处接合,而是可以连续地弯曲。例如,孔可以具有三个顶点,其中三个向内弯曲的边接合三个顶点。而且,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几何形状的孔,所述几何形状包括经由顶点连接的直边缘以及没有任何点或顶点的弯曲或非线型边缘。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具有拉胀层的内底或中底的拉胀结构可以在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上拉伸。然而,在本申请中讨论的用于包括由几何部分围绕的几何孔的拉胀结构的构造提供了可以沿着施加拉力的任何第一方向以及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扩展的结构。而且,应该理解的是,扩展方向,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总体可以与拉胀结构的表面相切。具体地,这里讨论的拉胀结构总体可以基本上并非在与拉胀结构的厚度相关的竖直方向上扩展。

如上所述,在与拉力方向正交的方向以及在拉力方向上扩展的结构被称为拉胀结构。图4和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突起150的几何形状及其周围的第二鞋底元件142如何使形成第二层120(参见图1)的第二拉胀材料450的一部分产生第二类型的拉胀行为(“第二行为”)。图4和图5示出了当第二拉胀材料450在一个方向上处于拉伸时第二拉胀材料450的一部分的双向扩展。图4示出了第二拉胀材料450的部分,该部分在初始(无应力)状态400下具有初始宽度410和初始长度420。

在其无应力状态下,第二拉胀材料450的部分具有由第二鞋底元件142围绕的突起150。每对第二鞋底元件142在其顶点144处接合,留下多个面(“面”)434。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突起150是三角星形突起,第二鞋底元件142是三角形的特征,而面434表示三角星形突起150的边。

图4和图5进一步提供了第二拉胀材料450的实施例的一部分在其未受应力的初始状态400(图4中示出)与第二拉胀材料450的相同实施例的一部分在其处于纵长方向的拉力下(如图5所示,即应力状态或合力状态404)时的比较。在图5中,在由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向第二拉胀材料450施加拉力使相邻的第二鞋底元件142旋转,这扩大了第二拉胀材料450的尺寸。由于尺寸的增加发生在所有方向上(由于突起的原始几何形式中的几何形状的影响),这使得拉胀材料沿着拉伸方向并且沿着与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扩展。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400,第二拉胀材料450具有沿一个方向(例如纵向方向)的初始长度420以及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例如横向方向)的初始宽度410。在应力状态或合力状态404(参见图5)下,第二拉胀材料450具有在拉力方向上增加的所得长度414,以及在与拉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增加的所得宽度412。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拉胀材料450的扩展不限于在拉力方向上的扩展。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的鞋底结构104可以具有拉胀层,该拉胀层表现出第二拉胀行为,其可以用作外底。在一个实施例中,拉胀层可以包括鞋底结构中的外底,当鞋类物品撞击地面时,该外底提供抓地力和地面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拉胀行为可以与第一拉胀行为不同(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拉胀行为可以基本上类似于第二拉胀行为。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暴露于各种力也可以产生第二层120中的一个或多个突起150的形状或几何形状、尺寸和/或高度的变化(参见图1)。例如,在图4中,第一突起408具有处于第一高度460的顶点412。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点412相对于第一突起408的基部418的高度总体位于第二拉胀材料450的竖直平面中并且从第二拉胀材料450的第二近侧122向上延伸。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力506施加到第一突起408时,第一突起408的高度可以改变。在图5中,第一突起408的顶点412的高度减小到第二高度560。在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第二高度560小于第一高度460。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不同的力施加到鞋底结构时,第二高度560可以基本上类似于或大于第一高度460。取决于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面积或形状的变化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力可以允许突起的扩展。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扩展发生在水平方向上。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层可以暴露于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压缩力,从而产生大于第一高度460的第二高度560。

因此,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拉胀材料450可以经受不同类型的力。在穿着期间,足部和地面力可沿总体竖直方向压缩第二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可以扩展或经受力,以使突起150的几何形状向外张开。这可以在竖直压缩期间发生,例如,当穿着者将他或她的重量施加在物品上时。水平张紧或拉力也可以有助于接合地面的构件的扩展。例如,当突起经受由于与地面的摩擦而引起的水平拉力时,突起可以在拉力方向上以及在与拉力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因此,第二拉胀材料450的拉胀特性可允许第二层的各种水平的扩展,从而增加其在水平平面中的尺寸。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具有拉胀层的外底的拉胀结构可以在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上拉伸。然而,在本申请中讨论的用于由几何部分围绕的几何突起组成的拉胀结构的构造提供了可以沿着施加拉力的任何第一方向以及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扩展的结构。而且,应该理解的是,扩展方向,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总体可以与拉胀结构的表面相切。具体地,这里讨论的拉胀结构总体可以基本上不在与拉胀结构的厚度相关的竖直方向上扩展。

关于拉胀结构的各种行为的附加信息可在下列专利中获得:2016年6月9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2016/0157553(先前于2014年1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564,694)名称为“具有柔性拉胀地面接合组件的鞋”的专利,2016年6月9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2016/0157558(先前于2014年1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565,143)名称为“具有拉胀地面接合组件的鞋”的专利,2016年6月9日公开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2016/0157557(先前于2014年1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564,797)名称为“具有柔性拉胀鞋底结构的鞋”的专利,2015年9月3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2015/0245683(先前于2015年3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643,254)名称为“具有相应内部或外部衬里的拉胀鞋底”的专利,以及2015年3月19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2015/0075033(先前于2013年9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030,002)名称为“拉胀结构以及具有带拉胀结构的鞋底的鞋”,每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可以将突起的绝大部分接收在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层的底部或远侧表面设置为邻近第二层的顶部或近侧表面时,第二层的多个突起中的每个突起可构造成向上延伸并进入多个孔的相应孔中。图6是描述第二层120的一部分的第二突起610如何进入第一层110的一部分中的相应第二孔620并被其接收的示意图。如图7的放大视图中所示的,第二突起610在第二突起610的整个高度上的基本水平的平面中具有基本上三点星形的横截面形状。第二突起610也可以表征为具有沿边缘(例如,第一部分613和第二部分614之间的边缘612,如图7所示)接合的三个金字塔形部分(第一部分613、第二部分614、第三部分615,如图7所示)。所有三个金字塔形部分的顶峰形成第二突起610的顶点650。如在图7中看到的,第二突起610的每个金字塔部分或“臂”还包括两个“面”。例如,可以看到第一部分613具有第一面621和第二面622,它们沿着上边缘623接合。

返回到图6中所示的较大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0的每个突起可以与第一层110中的对应孔相关。具体地,如图7中所示,第一层110包括用于接收第二突起610的第二孔620。出于参考的目的,突起150的每个突起具有对应于每个突起的外部(例如面向外的边或面)的外表面。而且,孔130的每个孔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对应于每个孔的内部(即,延伸穿过第一厚度140的表面,如图6所示)。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装配”、“结合”或“配合”的使用应被理解为指代突起进入孔的概念。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紧密、靠近或固定,以便将突起描述为装配在相应的孔内或与相应的孔相适应。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在突起插入孔中并且由孔接收之后,突起的外表面保持为与相应孔的内表面基本上或完全隔开时,突起装配到孔中。换句话说,突起的外表面不需要物理地接触孔的内表面的任何区域,以便将两个部分装配或结合在一起。将关于图8进一步讨论该结合。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突起150的每个突起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设计为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装配到相应的孔中。例如,参考图7,第二突起610具有外表面616,外表面616界定或限定第一体积。此外,第二孔620由第二层120的第一厚度140内的内表面626界定(参见图6),内表面626界定或限定在远端624与近端625之间延伸的第二体积(在图7中以虚线示出)。第一体积看起来大于第二体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体积基本上大于第二体积,以至少在鞋底结构处于无应力或初始状态时使第二突起610的外表面616保持为与第二孔620的内表面626隔开。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620和第二突起610可构造成在向鞋底结构施加拉力时独立地扩展和/或收缩。换句话说,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的第一拉胀行为可以构造为独立于第二层120的第二拉胀行为而发生。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110接合到第二层120,但其拉胀性能不一定与第二层120的拉胀性能相结合、相似或相互作用。

此外,第二突起610的外表面616可具有与第二孔620的内表面626的轮廓基本相似(或相适应)的几何形状,以使这两个部分总体对齐或彼此对应,如图7所示。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突起610的几何形状可以与第二孔620的几何形状不同,以使两个层与基本上不同的拉胀行为相关。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形状差异可以防止突起被孔接收,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突起可以保持足够小以被相应的孔接收。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相对于突起改变孔的形状而将第一层110的第一拉胀行为构造为与第二层120的第二拉胀行为独立地发生。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与拉胀结构的每个形式相关的取向可以变化,以使两个层与基本上不同的拉胀行为相关。例如,第一层110可以包括第一形式的孔130,第二层120可以包括第二形式的突起15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形式的孔130可以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二形式的突起150可以沿着与第一取向不同的第二取向布置。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不对准可以防止突起被孔接收,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突起可以保持足够小或紧密对齐到足以被相应的孔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的第一拉胀行为可以通过孔或突起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的取向的变化而被构造为与第二层120的第二拉胀行为独立地发生。

如上所述,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每个孔130和每个突起150的尺寸可以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0可以是盲孔,其中每个孔的仅一端(即,远端)是开放的或暴露的,而每个孔的相对端(即,近端)保持为封闭在层的厚度内。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孔的一端可以沿着层的外表面暴露。在其他实施例中,孔130可以是通孔,其中孔的一端沿着层的第一外表面开放或暴露,并且相同孔的相对端也沿着该层的相对外表面开放或暴露(参见图12)。换句话说,通孔延伸穿过层的整个厚度。此外,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层可以利用通孔和盲孔的组合。当通孔延伸穿过鞋底层的厚度时(参见图11),通孔可以具有变化的或不规则的宽度,或者宽度可以在鞋底层的整个厚度上是基本均匀的(参见图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两个层之间发生结合时,一个层的第一侧可以与另一层的第二侧齐平。在图8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110的第一远侧114的部分可以设置为与第二层120的第二近侧122的部分齐平或抵靠该部分设置,以使每侧的部分彼此物理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的基本整个第一远侧114可以与第二层120的第二近侧122的部分齐平。在第一鞋底结构800的横截面视图830中描述了示例,其中第一层110的一部分被示出为设置在第二层120的一部分上方并且与该部分直接相邻。此外,可以看出,第一孔852接收了第一突起862,第二孔854接收了第二突起864,第三孔856接收了第三突起866,第四孔858接收了第四突起868。而且,第一层110的第一上表面872可以接触第二层120的第一下表面882,第一层110的第二上表面874可以接触第二层120的第二下表面884,并且第一层110的第三上表面876可以接触第二层120的第三下表面886。然而,应该理解的是,齐平构造不需要第一层110的第一远侧114与第二层120的第二近侧122之间的不间断或连续的物理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突起150基本完全或整体插入相应的孔130中来实现“齐平构造”,如在横截面图830中示出的,而第一远侧114和第二近侧122的两个表面没有完全彼此压靠。而且,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在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彼此齐平的实施例中,每个突起的高度总是小于相应的孔,允许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之间的平滑互连。

在图9中,示出了第二鞋底结构900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具有孔的第一层902和具有突起的第二层904设置为彼此邻近并且基本上彼此齐平。第二鞋底结构900包括接收第五突起912的第五孔910、接收第六突起922的第六孔920、接收第七突起932的第七孔930、以及接收第八突起942的第八孔940。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0的每个尺寸可以变化。例如,孔可以具有变化的相应深度,其中每个深度可以理解为从孔的近端952延伸到远端954。在图9的实施例中,第五孔910具有第一深度911,第六孔920具有第二深度921,第七孔930具有第三深度931,第八孔940具有第四深度941。而第一深度911和第二深度921基本相似,第四深度941大于第一深度911或第二深度921。而且,第三深度931大于第一深度911、第二深度921和第四深度941中的每一个。此外,可以看出第五孔910、第六孔920和第八孔940各自是盲孔,第七孔930是通孔并且延伸穿过第一层110的厚度917。在每种情况下,四个孔的深度基本上大于插入孔的腔或通道内的相应突起的高度。

而且,在图9中,可以看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鞋底结构900的其他尺寸可以变化。例如,第六孔920具有第一宽度992,第六突起922具有比第一宽度992更小的第二宽度993。类似地,第八孔940具有第三宽度998,第八突起942具有比第一宽度992更小的第四宽度999。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孔的宽度可以基本上大于另一个孔的宽度。如图9所示,第六孔920的第一宽度992大于第八孔940的第三宽度998。然而,在图9中,第六突起922的第二宽度993基本上类似于第八突起942的第四宽度999。

在图10中,示出了第三鞋底结构1000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具有孔的第一层1002和具有突起的第二层1004设置为彼此邻近并且基本上彼此齐平。第三鞋底结构1000包括接收第九突起1012的第九孔1010、接收第十突起1022的第十孔1020、接收第十一突起1032的第十一孔1030、以及接收第十二突起1042的第十二孔1040。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的每个尺寸可以变化。例如,突起可以具有变化的相应高度,其中每个高度可以被理解为从突起的基部1052延伸到顶点1054。在图10的实施例中,第九突起1012具有第一高度1013,第十突起1022具有第二高度1023,第十一突起1032具有第三高度1033,第十二突起1042具有第四高度1043。而第二高度1023和第三高度1033基本相似,可以看出,第一高度1013大于第二高度1023或第三高度1033。而且,第四高度1043大于第一高度1013、第二高度1023和第三高度1033中的每一个。此外,在每种情况下,四个孔的深度基本上大于插入孔的腔或通道内的相应突起150的高度。

而且,在图10中,可以看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鞋底结构1000的其他尺寸可以变化。例如,第十突起1022具有第五宽度1098,第十一突起1032具有第六宽度1099,第六宽度1099大于第五宽度1098。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的宽度可以彼此相似(如图9所示),或者它们可以不同。

现在参考图11,示出了第四鞋底结构1100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具有孔130的第一层1102和具有突起150的第二层1104设置为邻近彼此并且基本上彼此齐平。第四鞋底结构1100包括接收第十三突起1112的第十三孔1110、接收第十四突起1122的第十四孔1120、接收第十五突起1132的第十五孔1130、以及接收第十六突起1142的第十六孔1140。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孔130的每个尺寸可以变化。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突起的尺寸也可以变化。例如,在第四鞋底结构1100中,孔可以具有变化的相应深度,并且突起也可以具有变化的高度。在图11的实施例中,第十三孔1110具有第五深度1111,第十四孔1120具有第六深度1121,第十五孔1130具有第七深度1131,第十六孔1140具有第八深度1141。而第五深度1111和第六深度1121基本相似,第八深度1141大于第五深度1111或第六深度1121。而且,第七深度1131大于第五深度1111、第六深度1121和第八深度1141中的每一个。此外,可以看出,第十三孔1110、第十四孔1120和第十六孔1140均为盲孔,而第十五孔1130是通孔。在每种情况下,四个孔的深度基本上大于插入孔的腔或通道内的相应突起150的高度。还可以看出,第十三突起1112具有第五高度1113,第十四突起1122具有第六高度1123,第十五突起1132具有第七高度1133,第十六突起1142具有第八高度1143。而第五高度1113和第六高度1123基本相似,第七高度1133和第八高度1143基本相似,可以看出第七高度1133和第八高度1143都大于第五高度1113或第六高度1123。

而且,在图11中,可以看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鞋底结构1100的其他尺寸可以变化。例如,第十五孔1130具有第七宽度1196,第十五突起1132具有小于第七宽度1196的第八宽度1197。此外,第十五孔1130的第七宽度1196基本上大于与第十三孔1110、第十四孔1120和第十六孔1140相关的任何宽度。类似地,在图11中,突起可以包括不同的宽度。例如,第十四突起1122具有第九宽度1195,第十六突起1142具有第十宽度1199。如图11所示,第九宽度1195和第十宽度1199基本相似。然而,第八宽度1197大于第九宽度1195和第十宽度1199中的任一个。

还可以看出,图8-11中描述的每个突起的外表面保持与突起延伸进入的相应孔的内表面基本上或完全隔开。换句话说,突起的外表面不需要物理地接触其相应孔的内表面的任何区域,尽管这些层以齐平构造连接。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鞋类物品可以包括用于允许鞋底结构的两层连接在一起和/或设置为彼此邻近的措施。例如,下层可以包括被构造用于接收上层的腔或凹部。此外,上层可以包括构造为由下层接收的整体形状。图12是包括两个放大的横截面视图的第一层110的示意性等距视图。在图12的实施例中,物品100的第一层110包括多个通孔130。换句话说,如前所述,在第一层110中形成的每个孔延伸第一层110的整个厚度。因此,孔130包括沿着第一层110的面向下的下表面1225形成的开口以及沿着第一层110的相对的面向上的表面形成的相应的开口或凹部(参见图13)。

而且,在图12中,第一层110具有层侧壁1200,其对应于从第一近侧112延伸到第一远侧114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锥形部分,包括侧壁、部分和/或表面。如在第一横截面图1210和第二横截面图1220所示的,层侧壁1200包括第一外侧壁1202和第一内侧壁120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侧壁1202的部分可以具有锥形几何形状。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侧壁1204的部分可以具有锥形几何形状。在图12的实施例中,第一外侧壁1202和第一内侧壁1204都具有锥形几何形状。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锥形”是指每个侧壁的成角度或倾斜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侧壁可以以近似线性的方式成锥形。具体地,每个侧壁可以是近似直的表面,其相对于插入部的顶部和/或底部形成非直角。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侧壁可以以非线性方式成锥形。具体地,每个侧壁可以以突起和/或凹入的方式成型,或者可以由突起和/或凹入轮廓的组合构成。侧壁成锥形的程度或方式可以构造成与相应的腔(例如在鞋类物品的下层或鞋面中的)适应或对准。

关于锥形结构的使用的附加信息可以在2015年10月15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公开号为2015/0289590(先前于2014年4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248,431)名称为“具有可拆卸的插入件的鞋类系统”(目前代理人案卷号51-4034)的专利申请中找到。

如在第一横截面图1210和第二横截面图1220中所示的,第一外侧壁1202和第一内侧壁1204可以相对于第一层120的顶部1260和底部1262成角度。在该示例性构造中,第一外侧壁1202与底部1262形成第一角度1291,第一外侧壁1202与顶部1260形成第二角度1292。同样地,第一内侧壁1204与底部1262形成第三角度1293,第一内侧壁1204与顶部1260形成第四角度1294。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291、第二角度1292、第三角度1293和第四角度1294的值可以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291和第三角度1293都可以具有大约在90度至150度之间的范围内的值。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291和第三角度1293可以是钝角。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角度1292和第四角度1294都可以具有大约在20度至90度之间的范围内的值。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角度1292和第四角度1294可以是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291和第二角度1292可以近似相同,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291和第二角度1292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同样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角度1292和第四角度1294可以近似相同;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角度1292和第四角度1294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外侧壁1202成锥形、斜面或倾斜的程度可以与第一内侧壁1204成锥形、斜面或倾斜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锥形、斜面或倾斜的差异导致第一角度1291和第三角度1293的不同值以及第二角度1292和第四角度1294的不同值。在朝向一侧(例如外侧)或朝向另一侧(例如内侧)倾斜时,第一外侧壁1202和第一内侧壁1204之间的锥形差可以提供支撑的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插入部侧壁的锥形程度可以在插入部的整个长度上变化。例如,如图12中所示的,第一层110可以具有位于前足部分105处的第一横截面区域1240和位于足跟部分145处的第二横截面区域12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截面区域1240和第二横截面区域1242可以基本相似。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横截面区域1240和第二横截面区域1242可以基本不同。在图12的实施例中,第一横截面区域1240和第二横截面区域1242基本上不同。

尽管所示实施例将顶部1260和底部1262示为近似平坦的,但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部1260和/或底部1262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几何形状。例如,可以想到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顶部1260和/或底部1262可以具有带突起和/或凹入部分的轮廓。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层110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可以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截面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任何近似几何形状,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几何形状、直线几何形状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几何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具有近似梯形的横截面几何形状,该横截面几何形状由顶部1260和底部1262的近似平行布置以及第一外侧壁1202和第一内侧壁1204的锐角/钝角取向产生。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这种近似梯形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可以产生第一层110的楔形构造,其可以对应并紧密地配合到在不同鞋底层中形成的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中所示,第二层120可以包括腔,该腔构造用于接收一层或多层鞋底结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可以构造用于接收第一层110。在图13中,第一层110包括通孔130,如沿着第一层110的上表面1325形成的多个孔所示的。每个孔对应于图12中所示的在第一层110的下侧形成的孔。图13包括位于中足部分125中的第二层120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示意图,其提供腔1300的一部分的图示。总体上,第二层120的腔1300可沿第二层120的第二近侧122设置或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腔1300可以延伸穿过第二层120的前足部分105、中足部分125和/或足跟部分1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腔1300从第二层120的前足部分105延伸穿过中足部分125并到达足跟部分145。

参考图13,具体是放大的横截面图,腔1300可以包括与第二层120的第一侧周边部分1312相关的第一腔侧壁1302。此外,腔1300可以包括与第二层120的第二侧周边部分1314相关的第二腔侧壁1304。此外,腔1300可以包括与第二层120的底部1316相关的下腔表面130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腔表面1306近似平行于第二层120的第二远侧124。在一个实施例中,下腔表面1306可以与鞋底结构104接触地面的表面(例如外底的外表面)大致平行。而且,如下面关于图16更详细地讨论的,第二远侧124可以包括多个凹部1600,其对应于沿下腔表面1306形成的每个突起。

腔1300的几何形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变化。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腔1300的几何形状可以被构造用于容纳鞋底结构104的不同层。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腔1300的几何形状可以被构造用于接收第一层110的锥形插入部的侧壁。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侧壁1302可以具有锥形几何形状。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腔侧壁1304可以具有锥形几何形状。在图13的实施例中,第一腔侧壁1302和第二腔侧壁1304都具有锥形几何形状。侧壁成锥形的程度或方式可以构造成与相应的插入部适应或对准,例如,图12中所示的第一层110的锥形侧壁。

如在图13的放大横截面图中所看到的,第一腔侧壁1302和第二腔侧壁1304可以相对于腔1300的下腔表面1306成角度。在图13中,第一腔侧壁1302与下腔表面1306形成第一角度1390。同样地,第二腔侧壁1304与下腔表面1306形成第二角度1391。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390和第二角度1391的值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390和第二角度1391都可以具有大约在90度至150度之间的范围内的值。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390和第二角度1391可以是钝角。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390和第二角度1391可以都基本上大于10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390和第二角度1391可以近似相同;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角度1390和第二角度1391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第一腔侧壁1302的成锥形、斜面或倾斜的程度可以与第二腔侧壁1304的成锥形、斜面或倾斜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成锥形、斜面或倾斜的差异导致第一角度1390和第二角度1391的不同值。第一腔侧壁1302和第二腔侧壁1304之间的锥形差可在向一侧(例如外侧)或向另一侧(例如内侧)倾斜时提供支撑的变化。

在可插入的鞋底层具有几何形状(例如倾斜度或长度)在层的长度上变化的侧壁的不同实施例中,腔1300可以包括以相应方式变化的腔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壁角度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变化,并且总体上可以选择为用于容纳由相应的可插入鞋底层的侧壁形成的角度。

在图13中描述的实施例中,下腔表面1306看起来总体是平的。具体地,下腔表面1306的近似深度(示意性地表示为腔深度1339)在第一腔侧壁1302和第二腔侧壁1304之间(在横向方向上)可以近似恒定。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下腔表面1306可以是波状表面,其包括突起和/或凹入部分。在这样的其他实施例中,下腔表面1306的近似深度可以是可变的。而且,腔深度1339可以在第二层120的纵向方向上变化。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腔1300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可以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截面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任何近似的几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几何形状、直线几何形状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几何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腔1300可以具有近似梯形的横截面几何形状,该横截面几何形状由具有下腔表面1306的第一腔侧壁1302和具有下腔表面1306的第二腔侧壁1304的倾斜布置产生。此外,与第一层110一样,腔1300可以具有在其长度上变化的横截面几何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可以插入到物品100中并由腔1300接收。在图13中,第一层110插入鞋类物品100的开口1350中。图14和图15示出了鞋类物品100的构造,鞋类物品100具有当物品100被组装时设置在腔1300内的第一层110。参考图14,第一层11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在插入时可以与鞋类物品100内部的部分接触。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鞋面102的部分可以接触或延伸到腔1300中(参见图13),并且因此可以接触第一层110的外侧壁1202、内侧壁1204和/或底部部分1262。此外,如图12和图14所示,第一层110的底部1262可以与腔1300的下腔表面1306接触。

此外,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鞋面102的下部可以设置在第一层110的底部1262和腔的下腔表面1306之间。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鞋面102的部分可以并非延伸到腔中,和/或可以仅部分地延伸到腔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侧壁1202可以与第一腔侧壁1302直接接触。同样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侧壁1204可以与第二腔侧壁1304接触。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腔1300(参见图13)和层侧壁1200(参见图12)的锥形构造可以提供将第一层110固定在第二层120内的手段并帮助形成鞋底结构104。这种机构可以提高两层中每一层表现出独立的拉胀响应或行为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些粘合剂或其他附接机构。然而,锥形固定系统的使用允许第一层110相对于第二层120移动并且潜在地小幅度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层110被压缩并呈现出第一拉胀行为时,孔周围的鞋底元件可以朝向孔的中心移动并“闭合”或减小孔的开口的尺寸,而第二层120可以保持为基本上不受第一拉胀行为的影响。换句话说,第一拉胀行为不一定塑造或影响第二层120的拉胀响应。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层110的一部分可以经受拉力并表现出不同的拉胀行为,以使孔周围的鞋底元件在该区域旋转,从而如上面参考图2所讨论的打开孔,而第二层120可以保持为基本上不受第一拉胀行为的影响。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层120被压缩时,压缩区域可以扩展,使得突起在第二拉胀行为中向外“展开”,这可以与第一层110的第一拉胀行为基本上独立地发生。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层120的一部分经受拉力时,该部分可以收缩,以使突起向内收紧并且高度增加。该拉胀行为也可以与第一层110的第一拉胀行为基本上独立地发生。

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的构造和/或拉胀行为的可行变化的一个示例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在图14中是“静态”构造,其中物品100处于中立或未张紧构造。例如,图14表示当用于低冲击活动时的物品100,低冲击活动是例如在相对低的冲击力被施加到鞋底结构104的情况下的站立或行走。第一层110设置并搁置在第二层120的腔内,如上面在图13中所述并且示出的。在该构造中,鞋底结构104具有第一横向宽度1450。

现在参考图15,呈现“动态”构造,其中较高的冲击力施加到鞋底结构104。具体地,通过(例如)脚施加到第一层110的大致向下的力导致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的向下压缩。当第一层110被竖直压缩,第一层又相应地压缩第二层120时,每层的拉胀特性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拉胀行为或响应。在图15中,鞋底结构104扩展到第二横向宽度145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和/或第二层120中的每一个的扩展响应可以与这里描述的不同。

因此,图15示出了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的拉胀几何形状在鞋底结构104处于拉力(由箭头指示的拉力)下时如何变化的一个示例。因为鞋底结构104处于竖直和/或纵向拉力下,所以突起150在第二层120中被压缩的区域响应地纵向和横向地扩展。而且,第一层110中具有孔130的区域也可以响应于纵向或竖直拉力纵向和横向地扩展。虽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展可以协同发生,但由于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之间的松结合或装配,拉胀行为总体可以彼此独立地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相关的扩展程度可以大于第二层120的扩展程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相关的扩展程度可以小于第二层120的扩展程度。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的一个特定区域相关的扩展程度可以大于与第二层120的相同区域相关的扩展程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相关的扩展程度可以基本类似于第二层120的扩展程度。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相关的收缩程度可以大于第二层120的收缩程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相关的收缩程度可以小于第二层120的收缩程度。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的一个特定区域相关的收缩程度可以大于与第二层120的相同区域相关的收缩程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由图15中的拉力所产生的与第一层110相关的收缩程度可以基本上类似于第二层120的收缩程度。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拉胀响应(例如扩展或收缩)可以仅发生在第一层110中,而不发生在第二层120中。在另一实施例中,拉胀响应(例如扩展或收缩)可以仅发生在第二层120中,而不发生在第一层110中。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可以包括提供不同拉胀响应的多层的鞋底系统。当第一层110表现出第一拉胀行为时,第二层120可以以与第一拉胀行为无关的方式表现,并以不同的第二拉胀行为响应。拉胀鞋底系统可以在缓冲和支撑方面为穿着者提供不同程度的覆盖。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4向使用者提供允许对脚的各种运动进行动态响应的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中的每一个的弯曲和扩展可以响应于由穿着者使用而产生的不同的和动态的压力分布而发生。

图16提供了在组装的物品100中的鞋底结构104的图示。如图16中所示的,第二层120提供物品100中的最外层。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0可以被构造为鞋类物品的外底。可以进一步看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0的外表面1650可以包括与在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突起相对应的凹区1600(例如,中空区域、凹部等),如本文前面所讨论的。而且,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物品100和鞋底结构104可以包括在“拉胀结构以及具有带拉胀结构的鞋底的鞋类”应用中描述的拉胀形式、结构、特征和/或行为。

虽然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旨在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尽管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讨论了许多可行的特征组合,但所公开特征的许多其他组合是可行的。除非特别限制,否则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组合使用或替代它们。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与任何合适的组合一起实施。相应地,实施例不受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之外的限制。而且,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