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的鞋类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3830发布日期:2019-06-21 23:4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鞋子鞋面的制造可以涉及缝合并粘附许多个片料(pieces)和或鞋面部分以得到能够接纳穿着者的足部的三维容积。用于切割并固定单独的片料或鞋面部分的制造资源可能是高成本的并损害所得到的鞋子鞋面的质量。然而,尽管整合多个片料可能增加制造资源的负担,但是在鞋子鞋面的制造中可以使用多种片料和/或部分以赋予鞋子鞋面所需要的物理特性。发明概述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zone)的编织材料,该不同的功能分区具有不同的拉伸程度。编织材料可以包括多个编织单元(wovencells),该多个编织单元由它们相应的周界界定。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被包围在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物理上独特的区域,其中物理上独特的区域可以包括不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诸如此类的性质,或者换句话说,响应于外部刺激可以是可逆地或大体上不可逆地反应的。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大体上不可逆的可以描述物理和/或化学改变,其中经历改变的材料由于例如正常的磨损而可能不完全恢复到其(暴露于外部刺激之前的)原始状态。例如,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两个区域,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每个编织单元的拉伸性的量可以部分地由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所占据的面积来确定。在另一示例中,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仅包括被包围在其中的第一区域,其中每个编织单元的拉伸性的量可以部分地由每个相应编织单元中的第一区域所占据的面积来确定。每个编织单元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占据的面积在编织材料中的不同位置处可以不同,并因此,包括例如较大的第一区域的编织单元可以比包括较小的第一区域的编织单元更可拉伸。换句话说,将不同的编织单元放置在具有不同拉伸性的编织材料上在编织材料中提供了具有不同的拉伸程度的功能分区。具有带有不同的拉伸程度的不同的功能分区的编织材料可以被制造成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或者替代地,编织材料可以根据最终产品(例如,鞋类鞋面、上身服装、下身服装、手套、帽子以及诸如此类的)的规格形成为离散的材料片料。例如,鞋类鞋面可以由编织材料(不同的功能分区整体地形成在其中)的切割区段(如果形成为成卷的制品的话)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可以是具有不同拉伸程度的被策略性地定位的分区,当包括由编织材料形成的鞋类鞋面形状的鞋类物品被穿着者穿着时,该策略性地定位的分区可以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鞋类鞋面可以以大体上平面的鞋面开始,该大体上平面的鞋面可以经历加工以形成为具有可以被穿用者的足部占据的容积的三维鞋面。因此,具有整体形成的功能分区的鞋面可以在单次编织操作中形成,该单次编织操作在共同的制造过程中整合不同的功能分区,而无需利用后加工联接技术来整合功能分区。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精髓。本概述不意图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图用作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附图简述下面参考所附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案,所附附图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在附图中:图1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图2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从图1中所描绘的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上切下的织物/纺织品区段;图3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2中的织物区段,其中在织物/纺织品区段上显示了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轮廓;图4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根据图3中所描绘的鞋面形状轮廓从织物/纺织品片料上切下的鞋面形状;图5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由图4中所描绘的鞋面形状以三维状态形成的鞋面的自底向上的视图;图6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织物/纺织品片料上的编织单元的特写视图;图7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沿图6中描绘的线7-7的处于第一物理状态的织物/纺织品特写横截面代表图;图8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第二物理状态的图8中的织物/纺织品的特写横截面代表图;图9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穿着构型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该鞋类物品包括分区的拉伸鞋面;图10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由图9中的区10包围的鞋类物品的部分的特写视图;图11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穿着构型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该鞋类物品包括分区的拉伸鞋面,还包括增强部分;图12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织物/纺织品的示例性构造;图13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织物/纺织品的另一示例性构造;图14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织物/纺织品的另外的示例性构造;图15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由织物/纺织品构建鞋类物品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图;图16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织物/纺织品区段,其中在织物/纺织品区段上显示了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轮廓;图17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穿着构型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该鞋类物品包括分区的拉伸鞋面;以及图18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由图17中的区18包围的鞋类物品的部分的特写视图。发明的详细描述本文中具体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本专利的范围。而是,发明人已经预期,所要求保护的主题还可以结合其它目前的技术或未来的技术而以其它方式具体化,以包括不同元件或与本文件中所描述的元件类似的元件的组合。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编织材料。编织材料包括多个编织单元,至少当在外表面上观察时,该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包括周界,周界包括至少第一纱线,该周界界定该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的边缘。此外,该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具有至少第二纱线的反应区域(reactiveregion)。在另一示例中,每个编织单元可包括具有第二纱线的反应区域和至少具有第一纱线的非反应区域(non-reactiveregion)。根据本文的方面,周界和非反应区域可以包括共同的组成和/或编织图案,如将在下面参照附图的讨论而变得更加明显。反应区域和非反应区域被包围在周界内,其中如果提供非反应区域,则反应区域可以构造成围绕非反应区域。换句话说,反应区域邻接编织单元的周界。每个编织单元中的反应区域构造成当编织材料暴露于外部刺激时经历从第一物理状态到第二物理状态的物理改变。非反应区域(当被提供时)被构造成当编织材料暴露于外部刺激时保持不变。多个编织单元可以在编织材料中形成例如嵌套的编织单元阵列。换句话说,至少两个编织单元可以共用上面所描述的周界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编织单元可以包括例如顺应于嵌套的形状。例如,具有直线的几何形状,诸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六边形、八边形、五边形,是顺应于嵌套的,或者换句话说,顺应于在整个表面上形成特定形状的均匀阵列,其中形状之间没有不规则的开口间隙(即,例如,当在表面上布置片状物时,每个片状物均是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其它需要的形状可以是例如拉胀形状,例如,诸如表现出负泊松比的拉胀六边形。拉胀形状可以为根据本文的方面描述的编织材料的拉伸性提供额外的维度。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编织材料能够经历物理变形,这赋予编织材料至少纬线方向上的独特的拉伸性质。编织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用于编织该编织材料的材料类型和编织图案的类型和/或用于编织该编织材料技术的类型来实现。换句话说,编织材料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纱线,每种类型纱线的特定特性,以及编织材料中的编织结构(多个编织单元)可以为编织材料提供不同的需要特性。根据它们相应的材料组成和/或纹理,纱线可以是例如纺纱和/或单丝纱线。不同类型的纱线可包括合成材料(例如聚酯、人造丝、尼龙、诸如热塑性聚氨酯的热塑性塑料、诸如弹性纤维的弹性体或弹性材料、橡胶以及诸如此类的)的组合、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的组合、仅天然材料(例如棉花、麻、丝绸等)以及诸如此类的。根据本文的方面,不同的纱线可以彼此交织以在编织材料中形成多个编织单元。出于本文的目的,用于编织的材料被描述为纱线,纱线被设想为包括线、线绳、绳、单丝以及诸如此类的。此外,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纱线可包括被加捻、编结、纺制、熔纺、缠结等的纤维或丝材,而不偏离本文中所描述的各方面。此外,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纱线可以包括单一材料,或者在替代方案中,纱线可以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合成材料、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两者形成的多组分纱线。在示例性方面中,编织材料中的经纱可以包括例如聚酯纱线,聚酯纱线具有以旦尼尔(d=克/9000米)计的在50d-600d、100d-570、110d-450d、130d-330d、140d-200d、150d-180d等之间的重量。经纱存在于编织材料的整个长度上,无论编织材料被编织成离散的服装片、鞋类片以及诸如此类的,还是编织材料被编织成成卷的制品(即,每卷x米的织物/纺织品)。编织材料中的纬纱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纱线,其组成可以在编织材料的特殊性质中发挥作用。纬纱存在于编织材料的整个宽度上,并且可以包括例如涂覆有热塑性聚氨酯(tpu)的聚酯纱线、涂覆有硅酮的聚酯纱线、涂覆有橡胶的聚酯纱线、弹性体纱线(例如弹性纤维、合成橡胶(例如硅橡胶、聚丙烯酸橡胶)、天然橡胶(例如树胶))、包括不同程度芳族聚酰胺纤维(例如)的纱线、类似于上面描述的聚酯纱线的涂覆尼龙纱线,以及诸如此类的纱线。以上描述的纱线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设想的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纱线可以包括与以上面所描述的纱线不同的组成。例如,设想的是,纱线可以是单丝纱线或多组分纱线,其包括与上面所描述的材料不同类型的材料。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最终织物/纺织品中所需要的特定性质而不同。由于在编织过程中在纬线方向上具有更大的柔性,故纬纱可用于基于最终编织产品/材料的需求、视觉吸引力、固有特性、表面暴露、纹理、回弹性、弹性以及诸如此类的性质将不同的特性引入编织织物/纺织品中。然而,还设想的是,经纱也可以用于赋予编织材料在经线方向上的不同特性。例如,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编织材料可包括第一纬纱,例如,诸如具有以旦尼尔计的在200d-400d、220d-380d、240d-360d、260d-340d、280d-340d、300d-320d之间的重量的聚酯纱线。编织材料还可以包括第二纬纱,例如,诸如涂覆有tpu的聚酯纱线,其具有以旦尼尔计的在300d-700d、350d-650d、400d-600d、450d-550d之间的重量。此外,编织材料可以包括第三纬纱,例如,诸如包覆弹性纱线(具有弹性材料的芯和例如聚酯的包覆层,例如弹性纤维),第三纬纱具有以旦尼尔计的在50d-300d、60d-290d、70d-280d、80d-270d、90d-260d、100d-250d、110d-240d、120d-230d、130d-220d、140d-280d、140d-250d之间的重量。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可赋予编织材料不同的特性,并且更具体地,赋予编织材料中的每个编织单元不同的特性。例如,第一纬纱可以为多个编织单元内的每个编织单元提供维度上的坚固性(即锁定(lock-down)),第二纬纱可以为编织材料提供例如耐磨性,并且第三纬纱可以为编织材料提供拉伸性/弹性。此外,不同纱线中的每一种以其被整合以形成例如单层、多层、空隙区以及诸如此类的技术也可以赋予编织材料不同的特性。例如,通常具有至少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编织材料可以被编织以在最终编织材料(即编织的织物/纺织品或编织形式,诸如,例如鞋类鞋面)的不同区段/区/部分暴露第一表面中的某些材料(即纱线)和第二表面中的不同材料。另外地或替代地,至少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例如对外部刺激(诸如温度)是敏感的,当暴露于外部刺激时,导致纱线经历物理改变、化学改变或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两者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示例性外部刺激可以包括例如温度、压力、湿度以及诸如此类的。例如,如果纱线对温度敏感,则纱线可能对特定的温度范围敏感,其中当暴露于特定的温度范围时,纱线可以响应于特定的温度范围而发生物理改变、化学改变或物理化学改变。换句话说,纱线可以包括阈值温度,其中纱线处于低于这样的阈值温度的第一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状态中,并且当暴露于等于或接近该阈值温度的温度(即,可能存在±15℃裕度、±10℃裕度、±5℃裕度以及诸如此类的裕度)时,纱线可以被诱发进入第二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状态。根据编织该编织材料中所使用纱线的材料组成,阈值温度可以在例如在100℃-150℃、105℃-145℃、110℃-140℃、115℃-135℃、120℃-130℃和125℃-135℃之间的范围中。在示例性构造中,编织材料可以在100℃和150℃之间的温度下暴露于蒸烘处理,在示例性方面中,150℃的上限范围被限制为保持一种或更多种所设想材料(即纱线)的物理和化学完整性,在与敏感材料(即纱线)相比较时,该一种或更多种所设想材料在暴露于外部刺激时被认为更稳定和/或无反应。因此,在示例性方面中,温度范围可以允许对预期材料进行热加工,而不引起未预期被热加工的材料的意外劣化。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改变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可以是可逆的改变或大体上不可逆的改变(即,该改变可以在约49%-0%之间是可逆的、40%可逆的、35%可逆的、30%可逆的、25%可逆的、20%可逆的、15%可逆的、10%可逆的、5%可逆的等)。当改变是不可逆的时,纱线可保持其第二状态,而与随后的加工无关(例如,即使当暴露于类似或不同的外部刺激时)。当变化是可逆的时,纱线可以响应于时间、第二外部刺激,诸如水分(例如通过洗涤)以及诸如此类的从第二状态返回到第一状态。根据本文的方面,响应于外部刺激而能够经历物理改变的纬纱可以设置在编织的织物/纺织品中。纬纱可以是例如在特定阈值温度下或高于特定阈值温度时维度上不稳定的温度敏感纱线。例如,阈值温度可以在100℃和150℃之间,并因此,当暴露于阈值温度(例如,120℃、115℃、100℃、137℃以及诸如此类的温度)时,纬纱的长度可以不可逆地从第一长度减少到第二长度。换句话说,当暴露于特定的阈值温度时,纬纱可以在物理上变得更短。根据本文的方面,纱线中的这种不可逆的物理改变可用于为织物/纺织品提供独特的三维特性(即纹理(例如,大体上平面的制品中的z方向的改变)),这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提供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在示例性的方面中,设想的是,任何类型和组合的制造技术可以被实施。例如,设想的是,大量的织物/纺织品可以形成为成卷的制品或用于鞋类物品的大体上平面的鞋面可以在织机中形成,织机用于交替一个或更多个区域中所采用的不同材料和编织技术。类似地,设想的是,针织机可以被实施以形成如本文中所提供的大体上平面的材料。传统上,编织采用纱线/线/纤维/丝材的两个不同的方向性的组,它们彼此正交地交错以形成所得到的织物/纺织品。例如,沿所得到的织物的第一方向的第一方向性的组可以被称为经线组,或简称“经线”。与经线成直角交错的是第二方向性的组,称为纬线组,或简称“纬线”。以不同方式阐述,编织物品的纵向元件(例如,线、纱、纤维以及丝材)是经线,并且横向元件是纬线。取决于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所得到的织物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织物的尺寸、形状、触感、外观、纹理、冲击吸收/衰减/响应、抗水性/吸水性、热能隔离/消散、拉伸性以及类似性质。被设想为影响特性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经线与纬线如何交织。另外,根据经线和/或纬线中采用的元件相对于其它经线和/或纬线的尺寸影响了所得到的织物的特性。形成元件的个体(或组)的材料的类型(例如,捻合的纤维、合成丝、多材料丝材以及类似物)也可影响特性。反应和其它在线活动(in-lineactivities)或后加工活动(例如,向反应材料或反应材料的部分引入刺激)可以影响所得到的织物特性。在编织过程期间被操纵的其它变量也可以影响所得到的特性(例如,张力、织机类型、织机特性、温度以及类似特性)。诸如成卷的制品或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的编织产品的形成可以在类似织机的设备上发生。在示例性的方面中,当纬向的线以重复的或非重复的方式交错时,织机将经向的线保持在合适的位置。还设想除了传统织机以外的其它设备可以被实施以形成编织产品。例如,设想了薄片编织(tabletweave)技术、后束带(back-strapping)技术以及其它技术。如下面将更详细讨论和描述的,实施任意数目的编织技术是可能的。在平纹编织中,经线和纬线被对齐,因此它们形成简单的十字交叉图案,其可以被平衡,使得每英寸存在相同数目的端部(即,经线)并且每英寸存在相同数目的拾取部(即,纬线)。本文设想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编织图案是斜纹编织(twillweave)。在斜纹编织中,斜线平行的罗纹(也称为凸条纹)的图案可以是可见的。罗纹通过将纬线在一根或更多根经线上穿过并且然后在两根或或更多根经线下穿过来形成。接下来的一排纬线随后从前一排偏移一根或更多根经线,提供了阶梯状图案。此外,设想了缎纹编织(satinweave)。缎纹编织可以具有浮在单根经线上的四根或更多根纬线,或反之亦然。所采用的编织过程的类型并不限于平纹、斜纹或缎纹,而相反它们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且可以形成构建块,最终的编织过程从该构建块选择。除了传统的编织技术,还设想多臂机、提花机或其它机构可以被实施以用于操纵综丝或通丝(harness),控制一根或更多根经线的位置以形成所得到的编织物品。因此,任意组合的编织技术可以被实施。在替代的编织中,还设想大体上平面的鞋面可以采用针织技术来形成。在示例性的方面,诸如鞋子鞋面的针织物品是通过使连续排的环(例如,线迹)与随后的排的环整合的方法形成的物品。在此示例中,随后的排中的新环被拉动经过前一排的现有的环。在针织纱/纤维/线/丝中,遵循形成对称地在纱线的平均路径之上和之下的对称环(即,绳圈)的路线。多种针法(例如,针织或反针(purl)、跳针费尔岛针法(slip-stitchfair-isle)、漏针)可以被实施以提供不同的功能(例如,弹性)、维度效果(例如,罗纹、贴边(welting)、方平组织(basketweaving))和美观结果。在本文的一个或更多个方面中,材料与缝合技术的任何组合可以被实施。单个纺纱可以被原样针织,或其可以被与别的纱线交错编织或合股。在合股时,两根或更多根纱线被纺在一起。当被纺在一起时,纺的方向可以与纱线最初被纺的方向(如果有的话)是相反的;例如,两根z-捻纱线可以与s-捻纱线合股。相对的捻可以缓解纱卷曲的倾向中的一些并产生更厚的、平衡的纱线。合股纱线本身可以被合股在一起,产生成缆线式纱线或多股纱线。有时,合股的纱线以不同的速率供给,使得一根纱线围绕另一根纱线打环,正如在毛圈花式线(bouclé)中的。现在参考附图,示例性方面是编织的大体上平面的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其中经纱在经线方向106上行进,纬纱在纬线方向108上垂直于经纱行进,如图1中所示,该制品织物/纺织品100包括多个编织单元110,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由周界120界定,其中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第一编织单元111和第二编织单元112共用周界110的至少一个共同部分121。此外,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物理上独特的区域。例如,在示例性方面中,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包括反应区域130和非反应区域140,非反应区域140被包围在反应区域130内。然而,还设想的是,在其它示例性方面中,可以仅存在反应区域(如下面参考图16至图18中所示出和讨论的),或者反应区域可以被包围在非反应区域内,或者反应区域和非反应区域可以在编织织物/纺织品中存在于相邻的单元中,或者在同一单元中并排出现,或者在纬线方向上呈分区地出现,或者经线方向上呈分区地出现。此外,尽管本文给出的示例讨论了大体上被包围在周界内的单元,但是可以想象反应区域和非反应区域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例如,不具有用周界标记特定形状的划定边界)。反应区域130和非反应区域140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多个编织单元110的每个编织单元中。在替代方案中,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的第一区150中的第一编织单元111可以包括反应区域130,该反应区域130大于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的第二区152中的不同编织单元113。如图2中所示,反应区域130和非反应区域140的比例改变可以是从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的第一端部160到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的第二端部170的渐变(即,产生梯度)。转到图2,示出了从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切下的一块织物/纺织品200的二维视图。在图2中更清楚地看出,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是相同尺寸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为六边形),并且可以由周界120界定,其中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两个相邻的编织单元共用周界120的共同部分。例如,第一编织单元230和第二编织单元240共用周界120的共同部分220。此外,如图2中更佳地描绘的,由非反应区域140占据的面积从第一端部160到第二端部170逐渐减小,从而在经线方向106上产生梯度210,然而,尽管未示出,在不脱离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纬线方向108上产生梯度。还设想的是,代替梯度210,非反应区域140可以在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中占据均匀的面积,或者替代地,梯度210可以较少地渐变,而是呈更多分区(即,具有:第一分区,其中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编织单元的第一部分具有由非反应区域140占据的第一面积;第二分区,其中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编织单元的第二部分具有由非反应区域140占据的不同相对尺寸的第二面积;第三分区,其中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编织单元的第三部分具有由非反应区域140占据的又一不同相对尺寸的第三面积,等等)。另外,或者替代地,在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中由非反应区域140占据的面积可以根据特定图案,或设计结构,或者梯度210和设计结构的组合而不同。在不脱离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情况下,在多个编织单元1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中由非反应区域140占据的面积中的任何变化和所有变化都是可能的。如图1中所示,当织物/纺织品被编织成连续材料并形成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时,可以从其上切下多个片料以形成需要的最终产品。例如,如图3中所示,多个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wovenfootwearupperforms)310可以由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形成和/或由从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切下或割下的织物/纺织品片料300形成。在图3中所示的非限制性具体示例中,织物/纺织品片料300包括两个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两个示例性轮廓320。如在图3中进一步描绘的,以这样的方式提供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轮廓320: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鞋跟端部340位于织物/纺织品片料300的第一端部160附近,而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鞋头端部330位于织物/纺织品片料300的第二端部170附近。将非反应区域140的梯度210布置成从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鞋跟端部340处最大以及在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鞋头端部330处最小的这种特定向例如可以形成在鞋类鞋面中具有不同的特性的功能上合适的鞋类鞋面,该不同的特性由本文中所描述的梯度构造引入。如上面在特定示例中所描述的定向的具体特性在下面参照图4至图7的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明显。如图4中所示,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可以通过例如模切、手动切割(即,用剪刀、刀以及诸如此类的)、激光切割、修剪、剪切、蚀刻、燃烧、熔化和其它已知技术从图3中所示的一块织物/纺织品片料300上切下。采用切割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高温方法,诸如激光切割,可以有利于密封边缘或周界470,其中当围绕每个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轮廓320切割时,密封的边缘或周界470可以同时形成。周界470,一旦被密封,可防止来自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编织织物/纺织品的任何松散的股线散开,使得在随后的加工步骤中更容易操作。在不同的示例中,周界470可以可选地构建成具有与鞋类鞋面形状310的其它部分/区域不同的特性。例如,设想的是,周界470可以被形成为多层密度编织区域。与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其它区域相比,周界470可以具有相对低的弹性模量。另外,周界470可以具有多个层以用于增强抵抗撕扯、撕裂、散开以及其它潜在的破坏性的特性。在示例性的方面中,周界470可以用高密度编织技术形成,该技术可以整合不同的材料(例如,低拉伸合成纤维)。另外,设想的是,周界470以用多层编织技术形成。由于周界470可以是其中机械紧固(例如,缝合、结合、钉扎(tacking)等等)可以被实施以将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转变成三维的鞋类鞋面的区域,因而可以实现增强的抗变形性。图4还示出了从例如图3中所描绘的处于大体上平面的定向的织物/纺织品片料300切下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设想的是,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还可以形成为整体地制造的物品。术语“大体上平面的”意指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未形成为具有足部可以插入其中的内部容积的足部接纳形式。“大体上平面的”并不意味着没有厚度或深度上的变化。相反,大体上平面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被设想为在大体上平面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内具有不同维度的区域。通常的针织或编织物品在其离开制造机器(例如,织布机)时可以是片状形式,除了三维针织和编织技术。虽然这些物品呈片状状态,但是它们可以基于所使用的材料和/或所实施的技术上的差异而具有厚度变化。因此,在示例性的方面中,大体上平面的物品可以包括具有维度厚度变化的片状物品。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是大体上平面的且包括多个功能上不同的区域。换句话说,编织的鞋类鞋面202由采用不同技术的常见机器形成以赋予功能区域和维度特性。这与通常的鞋结构形成对比,通常的鞋结构需要多个顺序的制造过程以将一个或更多个部件联接到下面的基底以获得不同的功能分区。例如,切割和缝合(或结合)方法可以用在通常的鞋面构造中,其中多个切割片料在一系列活动中用缝合和/或粘接剂来机械连接。与常规的鞋子制造过程相比,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编织的鞋类鞋面的优点可以包括例如:减少劳动、减少时间、更强的通用性、更高的质量控制以及诸如此类的。虽然为了方便,在本文中将使用术语“内侧”和“外侧”,但旨在是并应理解每一个术语可以替换另一个术语。或者,在替代方案中,应理解通用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可替换内侧或外侧。该替换部分地考虑到了右鞋类物品结构和左鞋类物品结构。类似地,设想的是,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一些部分可以替代地(整体地或机械地)联接到相对侧(例如,在示例性的方面中,鞋跟部分420a可以整体地联接内侧面部分450a并且鞋跟部分420b可以整体地联接外侧面部分450b)。从图4的底部最左侧部分开始,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包括外侧鞋跟边缘422b。外侧鞋跟边缘422b可以形成为与内侧鞋跟边缘422a机械地联接以形成三维鞋面。外侧鞋跟边缘422b是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周界470的一部分。外侧鞋跟边缘422b从周界470的外侧下部鞋跟边缘472b延伸到周界470的踝部边缘474b。类似地,在示例性方面中,内侧鞋跟边缘422a从周界470的内侧下部鞋跟边缘472a延伸到周界470的踝部边缘474a。从外侧下部鞋跟边缘472b继续,周界延伸至外侧鞋跟翼片边缘(lateralheelflapedge)476b。外侧鞋跟翼片边缘476b在朝向鞋头的方向上并入外侧翼片边缘478b中。外侧翼片边缘478b形成至外侧鞋头翼片边缘480b中。组合外侧鞋跟翼片边缘476b、外侧翼片边缘478b以及外侧鞋头翼片边缘480b部分地界定了外侧鞋底翼片430b。在示例性的方面中,外侧鞋底翼片430b可以沿外侧翼片边缘478b与相对的内侧鞋底翼片430a联接以形成鞋类物品900的内部903的底部部分(图9中示出)。换句话说,外侧鞋底翼片430b和内侧鞋底翼片430a可以被机械地联接以部分地形成三维容积的底表面,如下面将在图9中所图示的。类似地,设想了外侧鞋跟翼片边缘476可以与外侧下部鞋跟边缘472b联接以同样部分地形成内部903的三维容积。此外,设想了外侧鞋头翼片边缘480b和外侧鞋头边缘482b可以被联接以同样部分地形成内部903的三维容积。在后加工步骤中,编织的鞋类鞋面310中对应的边缘可以被机械地联接(例如被缝合、密封、结合、粘附)在一起以形成三维容积。外侧鞋头边缘482b作为周界470的部分从外侧鞋头翼片边缘480b相交部围绕鞋包头410向鞋头延伸。外侧鞋头边缘482b并入内侧鞋头边缘482a。内侧鞋头边缘482a和外侧鞋头边缘482b共同形成界定鞋包头410的周界的鞋头边缘。内侧鞋头边缘482a与内侧鞋头翼片边缘480a相交。内侧鞋头翼片边缘480a与内侧翼片边缘478a相交,内侧翼片边缘478a向鞋跟跟方向延伸至内侧鞋跟翼片边缘476a。内侧翼片边缘478a之前被讨论为作为与外侧翼片边缘478b相连接的联接边缘。内侧鞋跟翼片边缘476a并入内侧下部鞋跟边缘472a,内侧下部鞋跟边缘472a先前被讨论为与外侧鞋跟边缘472b互补地形成。内侧鞋头翼片边缘480a、内侧翼片边缘478a以及内侧鞋跟翼片边缘476a共同地至少部分界定内侧鞋底翼片430a的周界。内侧鞋头翼片边缘480a和内侧鞋头边缘482a被设想为部分地联接以由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形成三维容积。类似地,设想的是,内侧鞋跟翼片边缘476a和内侧下部鞋跟边缘472a被设想为部分联接以由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形成三维容积。如前面讨论的,内侧鞋底翼片430a和外侧鞋底翼片430b可以被联接以在呈三维构造时由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形成下部部分(例如,类似鞋底的表面),如下面的图5中所图示的。在示例性的方面中,设想了内侧鞋底翼片430a和外侧鞋底翼片430b与图9的鞋底902机械地联接。例如,设想了由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形成的鞋面901至少部分地通过内侧鞋底翼片430a和外侧鞋底翼片430b与鞋底902相联接。还设想了内侧鞋底翼片430a和外侧鞋底翼片430b可以定位在插入到鞋类物品900的内部903中的鞋内底与鞋底902的顶表面之间。此外,还设想了内侧鞋底翼片430a和外侧鞋底翼片430b可以定位在鞋底902的鞋底夹层部分的底表面与鞋底902的鞋外底部分的顶表面之间。还设想了可以实施用于将鞋面901联接至鞋底902的替代的和/或另外的机构。图5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从所制造的大体上平面的状态形成的呈三维状态的装配好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仰视透视图500。所描绘的透视图不具有附接的鞋底,从而允许看到被机械地联接以形成鞋面的三维形式的多个边缘。具体地,描绘了外侧鞋底翼片430b和内侧鞋底翼片430a,使得外侧翼片边缘478b与内侧翼片边缘478a相联接,从而连接两个鞋底翼片。类似地,图示了外侧鞋跟翼片边缘476b和内侧鞋跟翼片边缘476a,并且虽然没有明确地描绘,但是外侧鞋跟翼片边缘476b和内侧鞋跟翼片边缘476a分别联接到外侧下部鞋跟边缘472b和内侧下部鞋跟边缘472a。此外,图示了外侧鞋头翼片边缘480b和内侧鞋头翼片边缘480a,并且虽然没有明确地描绘,但是外侧鞋头翼片边缘480b和内侧鞋头翼片边缘480a分别联接到外侧鞋头边缘482b和内侧鞋头边缘482a。内侧鞋底翼片430a还可以包括内侧翼片边缘484a,内侧翼片边缘484a位于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内侧面上,处在内侧鞋底翼片430a和内侧面部分450a的会聚处,当足部被接纳在内部903内时,内侧翼片边缘484a接近足部的足弓位置。对应的外侧鞋底翼片430b还可以包括外侧翼片边缘484b,外侧翼片边缘484b位于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外侧面上,处在外侧鞋底翼片430b与外侧面部分450b的会聚处。设想了在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形成具有鞋底(诸如鞋底902)的三维形式时,内侧翼片边缘484a和外侧翼片边缘484b用于适应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形状。在示例性的方面中,适应策略性位置和所提供的几何形状的能力可以增加由大体上平面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制造三维物体的容易度。根据示例性方面,粘合剂或其它结合剂可以施加到装配的编织的鞋类鞋面310的表面部分,用于将其固定到底部单元(诸如鞋底或鞋底夹层)的表面。因此,在示例性的方面中,设想的是,可以用于形成鞋面和/或用于将鞋面固定至鞋底的缝合和/或粘附还可以有助于增强外侧鞋底翼片430b和内侧鞋底翼片430a的联接。在示例性的方面中,设想的是,任何类型的楦鞋结构(lastingconstruction)可以被实施。例如,设想的是,在各方面中,可以利用斯创贝尔鞋楦(strobellast)(例如,材料沿大致匹配鞋底夹层周界的周界部分与鞋面联接)。此外,设想的是,可以采用结合了两种或更多种楦鞋技术的复合鞋楦。复合楦鞋的示例可以包括在足部的足跟区域中采用斯创贝尔鞋楦,而在足部的跖骨区域中采用套楦(sliplast)。如上面所讨论的,大体上平面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可以由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来制造,或者以具有不同的材料(例如,有机的、合成的)、不同的制造技术(例如,不同的编织技术)、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弹性模量、冲击衰减)以及不同的几何性质(例如,形状、维度、厚度)的片状方式来制造。应当注意,虽然提供了示例性的编织鞋面形状310,但是在不脱离本文的方面的情况下,另外的构造也是可能的和可以被实施的。例如,内侧鞋面部件和外侧鞋面部件可以被切割成单独的片料,内侧面可以比鞋面形状的外侧面包括更多的鞋面部分(即,鞋跟侧部、鞋面前片(vamp)、鞋包头,以及诸如此类的),反之亦然。此外,尽管在本文中描述了与鞋类物品相关的方面,但是其它类型的服装也可以受益于在本文中描述的技术,诸如,例如服装、帐篷、覆盖物以及诸如此类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还包括不同功能的区域。不同功能的区域是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部分,这些部分具有与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其它部分不同的物理特性。不同的物理特性可以包括不同的弹性模量。如本文中使用的,弹性模量是在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的拉伸能力的度量。例如,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可以包括“非拉伸”部分、“标准拉伸”部分以及“拉伸”部分。术语不旨在被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而是旨在提供弹性的相对度量。因此,拉伸部分可以具有比非拉伸部分低的弹性模量。这并不意味着非拉伸部分不具有拉伸;而是,这意味着非拉伸部分比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的标准部分或拉伸部分在拉伸上更受限。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编织织物/纺织品可以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纱线编织,每种类型的纱线包括每种纱线特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或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编织织物可包括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纬纱和至少一种类型的经纱。具体地,经纱可以例如包括聚酯纱线。更具体地,经纱可以包括例如重量在50d-600d之间的聚酯纱线。纬纱可以包括例如聚酯纱线、热塑性涂覆聚酯纱线、包覆弹性芯纱、弹性芳族聚酰胺纱线以及诸如此类的纱线。根据本文的方面,在编织材料的示例性方面中,具有不同材料组成的不同纬纱可以插入在编织该编织材料的编织机(织机)中。例如,纬纱可以包括200d-400d的聚酯纱线、300d-700d的涂覆有热塑性聚氨酯(tpu)的聚酯纱线、50d-300d的聚酯包覆弹性芯纱(例如弹性纤维芯纱)。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可以具有策略性地放置的功能区域,诸如穿过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中的多个编织单元形成的拉伸区域,如图4中所图示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特定的编织图案,该特定的编织图案通过将特定类型的纱线不同地暴露于编织纺织品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来策略性地改变每个编织单元的性质。编织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例如包括150d的聚酯经纱、300d的第一聚酯纬纱、550d的第二涂覆有tpu的聚酯纬纱、140d的第三弹性纤维芯/聚酯包覆纬纱。经纱和纬纱中的每一种可以包括它们的相应的弹性模量,其中第三纬纱具有最低的弹性模量,因为它是具有最高固有弹性的材料。另外,第三纬纱可以响应于外部刺激(例如,温度)而对温度敏感(即,是维度上不稳定的,换句话说,第三纬纱的长度可以在维度上减小)。出于本文的目的,当暴露于影响第三纬纱的外部刺激时,其它纱线,即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可以比第三纬纱至少在维度上更稳定。如图6中所描绘的,每个编织单元600可以被包围在周界610内。尽管本文的方面设想了在周界610内的大体上包围,但是可以想象,每个编织单元600可以在5%和100%之间被包围、10%被包围、15%被包围、20%被包围、25%被包围、30%被包围、35%被包围、40%被包围、50%被包围、55%被包围、60%被包围、65%被包围、70%被包围、75%被包围、80%被包围、85%被包围、90%被包围、95%被包围,以及诸如此类的,并且仍具有可分辨的离散单元。此外,每个编织单元60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独特的区域,例如,每个编织单元600可以包围反应区域620和非反应区域630,非反应区域被包围在每个反应区域620内(如所示)。如图7中所描绘的,图7是沿线7-7、在周界610处和在非反应区域630处的编织单元600的横截面的特写视图,经纱(未示出)、第一纬纱710、第二纬纱720和第三纬纱730当在反应区域620中时可以彼此交织,经纱中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纬纱720交织以形成第一层702,第一纬纱710可以被允许“浮动”以形成第二层704(即中间层),替代地,经纱中的一部分(每个反应区域620中的一根或更多根经纱)可以被允许与第一纬纱相互作用(即交织)以形成第二层704,并且经纱中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三纬纱730交织以形成第三层706。设想的是,仅包括反应区域的编织单元的横截面视图将与图7中所示的横截面视图大体上相同,除了图6中的线7-7将延伸以切割穿过整个编织单元600,与所示出的部分形成对照。换句话说,在每个编织单元内仅包围反应区域的示例中,诸如在图16至图18中所示出的,横截面视图将包括与其中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交织的周界610等同的周界部分,以及与其中经纱中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纬纱(例如纬纱720)交织以形成第一层(例如第一层702)的反应区域620等同的反应区域。第一纬纱(例如,第一纬纱710)可以被允许“浮动”以形成第二层(例如,第二层704/中间层)。替代地,可以允许经纱中的一部分(例如,每个反应区域620中的一根或更多根经纱)与第一纬纱相互作用(即,交织)以形成第二层(例如,第二层704),并且经纱中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三纬纱(例如,纬纱730)交织以形成第三层(例如,第三层706)。然后,在第二周界部分中,所有的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可以被示出为交织,等同于例如在图7中作为非反应区域630示出的那样。根据本文的方面,在将诸如图3中描绘的织物/纺织品片料300的编织材料暴露于外部刺激之前,如上面所描述,编织材料可以包括具有厚度740的大体上平面的构造,如图7中所示。织物/纺织品片料300,并且更具体地,处于该第一物理状态(即,在暴露于外部刺激之前)的第三纬纱730可以包括例如反应区域中的第一长度760。然而,一旦暴露于外部刺激(例如,100℃或100℃以上但在150℃以下的温度下的水分(即,蒸汽),第三纬纱730可以在反应区域中收缩至第二长度770,如图8中所示。由于第一纬纱710和第二纬纱720相对于第三纬纱730大体上在维度上更加稳定,并且由于可选的tpu涂敷而可以包括一些硬度,响应于外部刺激,第一层702可以被导致升高到大体上平面的表面之上,从而至少在反应区域620中将织物/纺织品片料300的厚度增加到第二厚度750。此外,由于响应于外部刺激,形成第二(中间)层704的第一纬纱710相对于第三纬纱730在维度上也更加稳定,所以第二层704中的第一纬纱710可以被导致弯曲或折叠,如所示出的。如从图7和图8中观察到的,编织材料包括第一表面780和第二表面790。第一表面780暴露由第二纬纱720编织的第一层702,该第二纬纱720可以在每个编织单元600的每个反应区域620中涂覆有热塑性材料(例如,tpu),并且第二表面790暴露由第三纬纱730编织的第三层706,该第三层706可以在每个编织单元600的每个反应区域620中包括弹性芯(例如,弹性纤维)。因此,由暴露于外部刺激引起的第三层706的维度上的改变在至少第一表面780中进一步引起从大体上平面的转变为具有凹槽和脊部的纹理化的,如将在稍后参考图10所讨论的。因为在例如蒸烘后的这种纹理化,由于热塑性涂覆材料暴露在反应区域620的第一层702中,编织材料可获得维度上的视觉吸引力,第一表面780可用作外表面(暴露于鞋类物品外的外部环境),并且第二表面790可用作内表面(当鞋类物品被穿着时,内表面面向穿着者的足部)。此外,尽管上面参考第一纬纱710、第二纬纱720和第三纬纱730描述了特定材料,但是设想的是,在不脱离本文的方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具有其它或类似性质的其它不同材料。在不偏离本文的方面的情况下,例如,芳族聚酰胺、聚酯、棉花、丝线以及诸如此类的可用于代替第一纬纱710或第二纬纱720。因此,根据本文的方面,编织材料的拉伸性质可以根据纱线的类型和存在于每个单独的编织单元中的反应区域的量来控制。换句话说,单个编织单元中反应区域所占据的面积越大,编织单元变得越有弹性。然而,由于分别存在于第一层702和第二层704中的第一纬纱710和第二纬纱720的较高弹性模量(与第三纬纱730相比),特定编织单元的拉伸量可以被“锁定”,或者换句话说,被限于在第二层704中浮动的第一纬纱710的拉伸长度和/或图6中的距离640(或图7中所示的第一长度760),其可以被界定为在非反应区域630的边缘642和邻接每个单元中的反应区域620的周界610的边缘644之间(如所示),或者在没有非反应区域的情况下,从第一周界边缘到位于第一周界边缘对面的第二周界边缘(如所示出的)。根据本文的方面,当例如图4中的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形成用于鞋类物品900的鞋类鞋面910,诸如在图9中所示的鞋类鞋面910时,包括较大反应区域620的编织单元920可以位于鞋包头区940附近,并且包括较大非反应区域630和/或较厚周界的编织单元930可以位于鞋类物品的鞋跟或后帮区(quarterarea)950附近。这种特定定向可以是策略性的,因为较高的拉伸水平可以设置在最需要的位置,以提供鞋类物品,诸如鞋类物品900,其能够舒适地适应穿着者的足部,并同时经由内置在每个编织单元的“锁定”机构中为足部提供支撑。因此,图9中描绘的处于穿着位置的鞋类物品的鞋类鞋面910,该鞋类鞋面910是多分区的(multi-zonal)。根据本文的鞋类物品900的结构可以具有运动型鞋的基本结构。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新颖概念可用于其它类型的鞋类、服装或包括织物/纺织品的而不必是服装类型的物品(例如窗帘、地毯、室内装饰件以及诸如此类的)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制造物品。由于鞋类物品900的结构的很大程度地与常规的运动鞋的结构相同,因此本文将仅概括性地描述结构的常规特征。另外,本文将采用相对位置的术语。例如,术语“接近”旨在意指在......上、围绕、附近、旁边、邻近、处于以及诸如此类的。因此,当一个特征接近另一个特征时,在一些方面中,该特征紧密地靠近,但不一定正好在所描述的位置处。鞋类物品900包括鞋底902,鞋底902可以由通常用于运动鞋的鞋底结构中的弹性材料构建。鞋底902可以被构建成具有鞋外底、鞋底夹层以及插入件,如常规的一样。鞋底902包括底表面和相对的顶表面,底表面用作鞋的附着摩擦表面(如所示)。鞋类物品900的尺寸包括从鞋底的后部鞋底跟部端部906延伸到鞋底902的前部鞋头端部904的长度。鞋底902包括在鞋底902的内侧面(未示出)与外侧面908之间延伸的宽度。鞋类鞋面910可以固定至鞋底902并且从鞋底902,诸如从鞋底顶表面向上延伸。鞋类鞋面910可以由柔性材料,诸如本文中描述的编织材料来构建。鞋类鞋面910被构建成具有鞋跟或后帮区950,该鞋跟或后帮区950在后部鞋底鞋跟端部906处围绕鞋底902延伸。鞋跟或后帮区950从鞋底902向上延伸至部分地界定了踝部开口962的踝部边缘960。踝部开口962提供了进入鞋内部的入口。从鞋跟或后帮区950,鞋类鞋面910具有沿相应的鞋底的内侧面和鞋底的外侧面908延伸的内侧面部分(未示出)和鞋面外侧面部分970。鞋面内侧面部分从鞋底内侧面向上延伸至鞋面内侧面边缘(未示出)。鞋面外侧面部分970从鞋底外侧面908向上延伸至鞋面外侧面边缘972。如在附图中图示的,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972从鞋包头区940的相对的侧向后延伸,组合地形成鞋面边缘942。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972的长度界定鞋类鞋面910中的通向鞋内部903的鞋前部开口974。鞋类鞋面910也构建成具有在前部鞋头端部904处围绕鞋底顶表面并跨过鞋底顶表面延伸的鞋包头区940。鞋包头区940连接在鞋面内侧面部分与鞋面外侧面部分970之间且包围鞋内部903的邻近前部鞋头端部904的部分。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972从鞋包头区940向后延伸。多个系带机构990设置在鞋面内侧面部分上和鞋面外侧面部分970上。系带机构可以是孔,线绳或鞋带预期穿过该孔。还设想了其它系带机构,诸如钩、环、一体的纤维/线绳以及诸如此类的。例如,系带机构990可以是通常由紧固件的一部分(诸如在鞋类物品900的鞋前部开口974上闭合鞋类鞋面910的系带)占据的系带开口。系带机构990可以是孔眼或索环型孔、线绳或带状环,以及诸如此类的。如常规的一样,系带机构990沿鞋面内侧面部分和鞋面外侧面部分970成直线地布置。如附图中所图示的,系带机构990可以大体上延伸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972的整个长度。然而,还设想的是,鞋类鞋面可以不包括鞋前部开口974,而是被包围,诸如在类似于休闲鞋类型结构的鞋类物品中。鞋类鞋面910包括定位在鞋包头区940后部的鞋面前片944或鞋喉部,以及可以从鞋面前片944向后延伸穿过鞋前部开口974的可选的鞋舌946。可选的鞋舌946沿鞋面内侧面部分和鞋面的外侧面部分970的长度延伸至鞋舌的靠近踝部开口962的远侧端部。鞋舌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使鞋舌侧边缘定位在鞋面内侧面部分和鞋面外侧面部分970下方,并且可以可选地使鞋舌在鞋类物品900的鞋前部开口974上方延伸。图10显示了图9中所示的圆圈10内的区域的特写视图1000。如所看出的,鞋类物品900由编织材料或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310来制造,例如,用外部刺激(例如,温度在100℃和150℃之间的蒸汽)进行后处理,以在反应区域620中引起第三纬纱的维度上的改变。如图10中所示,每个编织单元600可以通过周界610与相邻的编织单元隔开,并且包括反应区域620和非反应区域630。如图10中所示,每个编织单元600的反应区域620形成“脊部”1020,并且包括周界610的非反应区域630形成“凹槽”1010,从而赋予鞋面910纹理化的外表面。如上面参考图7所描述的,反应区域620中的第一表面780包括第一层702中的第二纬纱,并且第二表面790包括第三层706中的第三纬纱,并且第二层704包括第一纬纱。因此,根据本文的方面构建的鞋类鞋面910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鞋类鞋面可以进一步用例如热和压力来处理,以在鞋类鞋面910的特定位置上形成增强层,用于增加的耐用性。例如,如图11中所示,鞋类物品900的鞋包头区940可以进一步包括增强件1110,增强件1110接近鞋底902的前部鞋头端部904围绕鞋包头区940延伸。增强层可以设置在其中的另一个区是鞋类物品900的后帮区950,如同增强件1120。增强件1110和增强件1120可以延伸直到覆盖整个鞋类鞋面910,邻接鞋底902的鞋类鞋面910的下部部分,或者如所示出的,可以包裹外侧、中央和鞋包头区940的区域。增强层(即,在本示例中的1110和1120)可以通过仅在需要增强层的区上对鞋类物品900施加热和压力来形成。当施加热和压力时,存在于每个编织单元600的反应区域620的至少第一层702中的热塑性材料可以被熔化或热成形,并允许通过在增强区中冷却而凝固。因此,热塑性材料将形成膜状增强层,其被硬化以抵抗磨损等。此外,由于增强件1110和增强件1120中的编织单元将通过膜状增强层被进一步“锁定”在适当位置中。在图1至图11中的示例性编织材料和鞋类结构中所描绘的编织单元,诸如编织单元600,已经被示出为包括六边形。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最终编织产品所需要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可以使用许多其它可堆叠的形状。例如,图12示出了包括多个正方形编织单元1210的编织材料1200,多个编织单元12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由周界1220界定。此外,多个编织单元12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独特的区域。例如,多个正方形编织单元12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包括反应区域1230和包围在反应区域1230内的非反应区域1240。此外,如所示,编织单元1210内的相应的反应区域1230和非反应区域1240所占据的面积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从而赋予编织材料1200分区的拉伸性,其中与具有非反应区域1240与反应区域1230的较大面积比的单元相比,具有反应区域1230与非反应区域1240的较大面积比的编织单元1210具有更大的拉伸性。类似地,图13示出了包括多个三角形编织单元1310的编织材料1300,多个三角形编织单元13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由周界1320界定。此外,多个三角形编织单元13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独特的区域。例如,多个三角形编织单元13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包括反应区域1330和包围在反应区域1330内的非反应区域1340。此外,如所示,由编织单元1310内的相应的反应区域1330和非反应区域1340所占据的面积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从而赋予编织材料1300分区的拉伸性,其中与具有非反应区域1340与反应区域1330的较大面积比的单元相比,具有反应区域1330与非反应区域1340的较大面积比的多个三角形编织单元1310具有更大的拉伸性。此外,图14示出了包括多个拉胀六边形编织单元1410的编织材料1400,多个拉胀六边形编织单元14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由周界1420界定。此外,多个拉胀六边形编织单元14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独特的区域。例如,多个拉胀六边形编织单元1410中的每个编织单元包括反应区域1430和被包围在反应区域1430内的非反应区域1440。此外,如所示,编织单元1410内的相应的反应区域1430和非反应区域1440所占据的面积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从而赋予编织材料1400分区的拉伸性,其中与具有非反应区域1440与反应区域1430的较大面积比的单元相比,具有反应区域1430与非反应区域1440的较大面积比的多个拉胀六边形编织单元1410具有更大的拉伸性。拉胀六边形编织单元1410的拉胀形状可进一步为编织材料1400提供拉胀的另一维度,这是拉胀材料所固有的,其中拉胀材料包括负泊松比,这意味着当被拉伸时,拉胀材料在垂直于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上变得更厚或更宽。转到图15,提供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由动态织物/纺织品构建鞋类物品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图。织物/纺织品是动态的,因为它能够经历从第一物理状态(大体上平面的)到第二物理状态(三维的,即纹理化的)的物理改变。在步骤1510中,织物/纺织品可以被编织,织物/纺织品包括多个离散的编织单元,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通过周界与相邻单元隔开,周界可以包括单层结构,单层结构通过将至少第一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此外,每个编织单元可以被编织成包括反应区域,反应区域大体上被包围在周界内(在5%至100%之间被包围、10%被包围、15%被包围、20%被包围、25%被包围、30%被包围、35%被包围、40%被包围、50%被包围、55%被包围、60%被包围、65%被包围、70%被包围、75%被包围、80%被包围、85%被包围、90%被包围、95%被包围,以及诸如此类的),并且可选地,每个编织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非反应区域,非反应区域大体上被包围在反应区域内,(在5%至100%之间被包围、10%被包围、15%被包围、20%被包围、25%被包围、30%被包围、35%被包围、40%被包围、50%被包围、55%被包围、60%被包围、65%被包围、70%被包围、75%被包围、80%被包围、85%被包围、90%被包围、95%被包围,以及诸如此类的)。反应区域可包括三层结构,其中每层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或第三纬纱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纬纱可以包括例如聚酯纱线,第二纬纱可以包括热塑性涂覆纱线,并且第三纬纱可以包括弹性纱线,第三纱线在暴露于外部刺激(例如蒸汽)时是维度上不稳定的。根据本文的方面,反应区域的第一层可以通过将第二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反应区域的第二层可以主要包括第一纱线,并且可以通过浮动第一纱线而形成,并且第三层可以通过将第三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非反应区域,当存在时,可以包括单层结构,该单层结构通过将至少第一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类似于周界的结构或以与周界的结构相同的方式形成。优选地,周界(和非反应区域)可以通过交织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和经纱的所有纱线来形成。在步骤1520中,可以从成卷的制品切下在步骤1510中所编织的织物/纺织品的一部分。在步骤1530中,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轮廓可以可选地通过例如绘画、镂花(stenciling)以及诸如此类的设置在织物/纺织品的一部分上。在步骤1540中,可以沿轮廓从织物/纺织品部分切下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或者替代地,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可以被模切或激光切割,而不执行步骤1530。诸如激光切割的高能切割方法的优点在于,切割时可以同时在所切割的边缘周围形成密封,从而防止鞋面形状例如散开。这在使用合成纱线或合成纱线与天然纱线的组合时特别有用。在步骤1550中,从织物/纺织品部分切下的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可以被蒸烘或以其它方式暴露于外部刺激,以使每个编织单元的反应区域中的维度上不稳定的第三纬纱收缩(长度减少),从而改变织物的纹理。换句话说,当第三纱线从第一物理状态(正常状态)改变到第二物理状态(收缩状态:例如纵向长度上减少)时,反应区域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可以从大体上平面的状态改变到弯曲状态。然而这里描述的蒸烘步骤发生在从织物/纺织品片料上切下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之后。设想的是,蒸烘步骤可以发生在切割步骤之前,例如,在织物/纺织品部分从成卷的制品上切断之后,但是在鞋面形状从织物/纺织品部分上切下之前。在步骤1560中,一个或更多个蒸烘的鞋类鞋面形状可以被楦制以形成一个或更多个鞋类鞋面。在步骤1570中,鞋底可以附接到一个或更多个楦制的鞋类鞋面,以形成一个或更多个鞋类物品。在步骤1575中,一个或更多个鞋类物品的结构可以通过实施诸如系带以及诸如此类的收尾工作来完成。可选地,如果在一个或更多个鞋类物品的易于擦伤的特定区(例如,鞋包头区、后帮区)中需要增强件,则在步骤1580中,可以将遮蔽件(mask)施加到不需要增强件的区,仅使需要增强件的区处于暴露状态。在步骤1590中,可以对鞋类物品施加热和压力,以熔化每个编织单元的反应区域的第一层中的热塑性材料,从而在暴露区中形成硬化的膜状覆盖物。增强件的另一个优点是在增强区中“锁定”编织单元(在增强区中没有拉伸)。尽管该增强步骤被讨论为在一个或更多个鞋类物品被构建之后发生,但是设想的是,当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仍然处于其“平坦”构造(例如,大体上平面的)时,该增强步骤可以在楦制一个或更多个鞋面形状之前执行。然后,如步骤1575中所示,一个或更多个鞋类物品的构建可以通过实施收尾工作来完成。应当注意,在用蒸烘来处理织物/纺织品以引起第三纬纱的维度上的改变之前,根据本文的方面,织物/纺织品可能在拉伸方面受到限制(相对于后蒸烘),并且其弹性模量可以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确定。然而,在引起第三纬纱的维度上的改变之后,可以推断织物部分的总尺寸,并且特别是在纬纱方向上织物部分的尺寸会减小。如上面所描述的,由于反应区域的第三层中的第三纬纱的维度上的改变,反应区域的稳定的第二层和第一层可能变得弯曲或凸起(例如,在纺织品上形成维度上的纹理化表面),因为这些层至少在与第三纬纱相同的限度/程度上不经历维度上的改变(收缩),从而产生具有凹槽(非反应区域和周界)和脊部(反应区域)的纹理化表面。此外,因为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在反应区域中被分成它们自己的层,所以织物/纺织品可以变得可拉伸,并且其弹性模量可以部分地由第三纱线的弹性模量界定。因此,整体编织的织物/纺织品的弹性模量可能降低,或者换句话说,在第三层中引起维度上的改变之前编织织物/纺织品的弹性模量可以大于在第三层中,并且更具体地在第三纱线中引起维度上的改变之后的整体编织的织物/纺织品的弹性模量。此外,因为每个编织单元的反应区域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固有地具有不如第三层的拉伸性(即,具有比第三层更高的弹性模量),所以编织织物/纺织品的纬线方向上的拉伸量可能受到每个编织单元中的反应区域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拉伸性的限制。换句话说,织物/纺织品在纬线方向上的拉伸量(即,织物/纺织品可以拉伸的程度)可以被第一层和/或第二层限制或“锁定”,因为一旦动态区域的第一层和/或第二层返回到它们的原始状态(被拉直),整体织物/纺织品将不再拉伸。图16描绘了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其可以从例如成卷的制品织物/纺织品100(例如,如图1中所示)上切下。如所示出的,多个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1610可以由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形成。在图16中所示的非限制性具体示例中,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包括两个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1610的两个示例性轮廓1620。此外,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1610的轮廓1620以这样的方式提供: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1610的鞋跟端部1640位于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的第一端部1660附近,而编织的鞋类鞋面形状1610的鞋头端部1630位于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的第二端部1670附近。由每个编织单元中的反应区域形成的梯度1650从鞋跟端部1640附近的最小梯度变成鞋头端部1630处的最大梯度。这种构造允许鞋头端部1630附近的更大拉伸性。换句话说,梯度1650的适当定向允许在鞋类鞋面中形成功能上适当的鞋类鞋面,该鞋类鞋面具有由本文中描述的梯度1650的梯度构造引入的变化特性。换句话说,编织材料的拉伸性质可能受每个编织单元中存在的反应区域的量的影响,这是由于反应区域相对非反应区域中的纱线的特定构造,如以上关于图6、图7和图8在处理之前和处理之后(用于使编织织物/纺织品变得纹理化)所描述的。一旦鞋面形状1610从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上切下(例如通过模切、手动切割、激光切割、修剪、剪切、蚀刻、燃烧、熔化或任何其它已知技术),每个鞋面形状1610将产生大体上平面的鞋面形状1610,其具有与上面参考图4和图5所描述的鞋面形状310相同的特性。具体而言,如在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中可以看出的,织物的分区的特性通过具有编织单元1680和编织单元1690来提供,编织单元1680具有被周界1682包围的较大的反应区域,周界1682靠近鞋头端部1630被构造为非反应区域;编织单元1690具有被周界部分1692包围的较小的反应区域,周界部分1692靠近鞋跟端部1640与非反应区域1694相连续或与非反应区域1694相“融合”。换句话说,代替在每个单元内包围非反应区域的反应区域,如以上关于图3中的织物/纺织品片料300所示的,例如在织物/纺织品片料1600中,非反应区域包围每个编织单元内的反应区域,其中每个编织单元由周界界定,并且其中形成织物/纺织品的多个编织单元的周界互连。因为周界是非反应性的,并且与非反应区域类似地来构建,所以在示例性织物/纺织品1600中,随着每个单元中的反应区域的尺寸逐渐增大,界定每个编织单元的周界在梯度1650的方向上可能看起来逐渐变薄。图17描绘了与图9中描绘的鞋类物品类似的示例性鞋类物品1700,但是根据本文的方面,其由例如鞋面形状1610构建,其中没有非反应区域设置在每个编织单元的反应区域内。因此,鞋类物品1700在穿着构型中包括至少鞋面1710,鞋面1710是多分区的。如所示出的,包括最大反应区域1722的编织单元位于鞋包头区1720附近,并且包括最小反应区域1732的编织单元位于鞋跟或后帮区1730附近。如关于图9中的鞋类物品900所描述的,这种定向是策略性的,因为它在最需要舒适感觉的位置提供更高水平的拉伸,然而同时经由内置在每个编织单元的“锁定”机构中提供足够的支撑。鞋类物品1700包括鞋底1740,鞋底1740可以由通常用于运动鞋的鞋底结构中的弹性材料构建。如常规的一样,鞋底1740可以被构建成具有鞋外底、鞋底夹层以及插入件。鞋底1740包括底表面和相对的顶表面,底表面用作鞋子的附着摩擦表面(如所示)。鞋类物品1700的尺寸包括从鞋底的后部鞋底跟部端部1742延伸到鞋底1740的前部鞋头端部1744的长度。鞋底1740包括在内侧面(未示出)与外侧面1746之间延伸的宽度。鞋类鞋面1710可以固定至鞋底1740并且从鞋底1740,诸如从鞋底顶表面(未示出)向上延伸。鞋类鞋面1710可以由柔性材料,诸如上文所描述的编织材料来构建。鞋跟或后帮区1730从鞋底1740向上延伸至部分地界定了踝部开口1752的踝部边缘1750。踝部开口1752提供了进入鞋内部的入口。从鞋跟或后帮区1730,鞋类鞋面1710具有沿相应的鞋底的内侧面和鞋底的外侧面1746延伸的内侧面部分(未示出)和鞋面外侧面部分1770。鞋面内侧面部分从鞋底内侧面向上延伸至鞋面内侧面边缘(未示出)。鞋面外侧面部分1770从鞋底外侧面1746向上延伸至鞋面外侧面边缘1772。如在附图中图示的,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1772从鞋包头区1720的相对的侧向后延伸,组合地形成鞋面边缘1774。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1772的长度界定鞋类鞋面1710中的通向鞋内部1702的鞋前部开口1760。鞋类鞋面1710的鞋包头区1720连接在鞋面内侧面部分与鞋面外侧面部分1770之间并且包围鞋内部1702的邻近鞋包头区1720的部分。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1772从鞋包头区1720向后延伸。多个系带机构1790设置在鞋面内侧面部分上和鞋面外侧面部分1770上。系带机构可以是孔,线绳或鞋带1792预期穿过该孔。还设想了其它系带机构,诸如钩、环、一体的纤维/线绳以及诸如此类的。例如,系带机构1790可以是通常由紧固件的一部分(诸如在鞋类物品1700的鞋前部开口1760上闭合鞋类鞋面1710的系带)占据的系带开口。系带机构1790可以是孔眼或索环型孔、线绳或带状环以及诸如此类的。如常规的一样,系带机构1790沿鞋面的内侧面部分210和鞋面的外侧面部分1772被布置成一排。如附图中所图示的,系带机构1790可以大体上延伸鞋面内侧面边缘和鞋面外侧面边缘1772的整个长度。然而,还设想的是,鞋类鞋面可以不包括鞋前部开口1760,而是诸如在类似于休闲鞋类型结构的鞋类物品中被包围。鞋类鞋面1710包括定位在鞋包头区1720后部的鞋面前片1780或鞋喉部,和可以从鞋面前片1780向后延伸穿过鞋前部开口1760的可选的鞋舌1782。可选的鞋舌1782可以沿鞋面内侧面部分和鞋面的外侧面部分1770的长度延伸至鞋舌的靠近踝部开口1752的远侧端部。鞋舌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使鞋舌侧边缘定位在鞋面内侧面部分和鞋面外侧面部分1770下面,并可以可选地使鞋舌在鞋类物品1700的鞋前部开口1760上方延伸。图18显示了图17中所示出的圆圈18内的区域的特写视图1800,例如,用外部刺激(例如,温度在100℃和150℃之间的蒸汽)进行后处理,以在每个编织单元1810的反应区域1812中引起维度上的改变。如图18中所示,每个编织单元1810可以通过周界1820与相邻的编织单元隔开。设想的是,如上面所描述的,在用外部刺激处理之前,织物/纺织品是大体上平面的(即平坦的,没有变化的厚度或纹理)。如图18中看出的,处理后,每个编织单元1810的反应区域1812形成突出部(脊部),其在非反应区域/周界1820(谷形部)上方延伸一高度1830,从而导致织物/纺织品变成纹理化的。在图16至图17中的示例性编织材料和鞋类结构中所描述的编织单元,诸如编织单元1810,已经被示出为包括六边形。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最终编织产品所需要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可以使用许多其它可堆叠的形状。例如,图12至图14中所示的形状,正方形、三角形和六边形也可适用于图16中所示的这些示例性织物或纺织品。图16中的织物/纺织品可以被编织,织物/纺织品包括多个离散的编织单元,多个编织单元中的每个编织单元通过周界与相邻单元隔开,周界可以包括单层结构,单层结构通过将至少第一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每个编织单元可以被编织以包括大体上包围在每个编织单元的周界内的反应区域。如上面简要描述的,由于每个编织单元的周界和非反应区域实质上彼此连续或合并,被包围在每个编织单元内的非反应区域可以增大周界的厚度,例如增大0%和100%、10%、15%、20%、25%、30%、35%、40%、50%、55%、60%、65%、70%、75%、80%、85%、90%、95%,以及诸如此类的,并因此,被每个编织单元的周界内的反应区域所占据的面积可以成比例地减少。因此,如果需要梯度,则反应区域与非反应区域的比率可以相应地成比例地变化,以便达到需要的梯度。如前所描述的,反应区域可包括三层结构,其中每层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或第三纬纱中的至少一种(见图7)。第一纬纱可以包括例如聚酯纱线,第二纬纱可以包括热塑性涂覆纱线,并且第三纬纱可以包括弹性纱线,第三纱线在暴露于外部刺激(例如蒸汽)时是维度上不稳定的。根据本文的方面,反应区域的第一层可以通过将第二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反应区域的第二层可以主要包括第一纱线,并且可以通过浮动第一纱线而形成,并且第三层可以通过将第三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非反应区域,当存在时,可以包括单层结构,该单层结构通过将至少第一纬纱与经纱交织而形成,类似于周界的结构或以与周界的结构相同的方式形成。优选地,周界(和非反应区域)可以通过交织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和经纱的所有纱线来形成。此外,一旦形成,图16中所示的鞋类物品可以进一步用热源来处理,以进一步在例如鞋类物品的鞋头区和鞋跟区中产生锁定或熔解区段,以用于提高耐用性和保护。替代地,涂层或覆盖物可以被施加或以其它方式附接到需要的区,以用于提供增加的耐久性和保护。整个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面旨在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阅读本公开之后,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替代方面对于在与所描述的方面相关的领域中实践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此外,该技术的方面适合于实现贯穿本公开阐述的某些特征和可能的优点,以及固有的其它优点。应当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具备实用性,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它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使用。这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涵盖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许多不同的产品可以由本文中描述的编织材料制成,所以应当理解,本文阐述的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应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应以限制性的意义来解释。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