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鞋的具有泡沫的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9215发布日期:2019-06-28 22:2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用于鞋的具有泡沫的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9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5/808,422的美国申请和于2016年11月1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420,972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

本公开涉及鞋制品,该鞋制品包括具有用于增强鞋在跑步运动和跳跃运动期间的推进力的鞋板和泡沫的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了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该背景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鞋制品通常包括鞋帮和鞋底结构。鞋帮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以接纳、固定及支撑鞋底结构上的脚。鞋帮可以与鞋带、带子或其他紧固件配合,以调节鞋帮在脚周围的适合度。鞋帮的靠近脚的底表面的底部部分附接至鞋底结构。

鞋底结构通常包括在地面与鞋帮之间延伸的层状布置。鞋底结构中的一层包括外底,该外底提供耐磨性和与地面的附着力。外底可以由橡胶或其他赋予耐久性和耐磨性且增强与地面的附着力的材料形成。鞋底结构中的另一层包括设置在外底与鞋帮之间的中底。中底为脚提供缓冲,并且通常至少部分地由聚合物泡沫材料形成,该聚合物泡沫材料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以通过减弱地面反作用力来保护脚。中底可以在一侧上限定与外底相对的底表面并在相反侧上限定鞋床,鞋床可以定轮廓成与脚的底表面的轮廓相符合。鞋底结构还可以包括增强舒适性的内底或鞋垫,该内底或鞋垫位于靠近鞋帮的底部部分的空间内。

已知脚的跖趾(mtp)关节在该跖趾关节在跑步运动和跳跃运动期间通过屈曲而挠曲时吸收能量。由于在脚推离地面之前脚不会通过跖屈来移动,因此mtp关节几乎没有返回其吸收的能量来向前推动脚,因此,这被称为能量在田径运动比如跑步运动和跳跃运动期间消耗的来源。已知在鞋底结构内嵌入具有纵向刚度的平坦且刚性的板来增大鞋底结构的整体刚度。平坦的板的使用可以增加脚的脚踝跖屈的机械需求,从而增大脚推离地面时产生的合成冲量。当脚推离地面时产生更大的水平冲量可以增大在水平跳跃期间行进的距离。还已知的是,在鞋底结构内嵌入弯曲和刚性的板来增大鞋底结构的整体刚度并减小对脚的脚踝跖屈的机械需求。尽管弯曲的板可能特别适合于在跑步运动期间提高脚的效率,但是当脚在田径运动期间向前推进时,增大弯曲的板的关于脚的mtp关节的曲率可能会缩短水平跳跃距离。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选定构型的目的,并且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制品的俯视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鞋制品的分解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鞋板;

图3是沿着图1的线3-3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鞋板;

图4是图1的鞋制品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外底和缓冲构件,外底和缓冲构件各自限定孔口,所述孔口彼此对准以使设置在缓冲构件上的鞋板露出;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制品的俯视立体图;

图6是图5的鞋制品的分解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鞋板;

图7是沿着图5的线7-7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鞋板;

图8是图5的鞋制品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外底和缓冲构件,外底和缓冲构件各自限定孔口,所述孔口彼此对准以使设置在缓冲构件上的鞋板露出;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制品的俯视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鞋制品的分解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缓冲构件和流体填充室上的鞋板;

图11是沿着图9的线11-11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缓冲构件和流体填充室上的鞋板;

图12是图9的鞋制品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外底和缓冲构件,外底和缓冲构件各自限定孔口,所述孔口彼此对准以使设置在缓冲构件上的鞋板露出;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制品的俯视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鞋制品的分解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缓冲构件上和结合有拉伸元件的流体填充室上的鞋板;

图15是沿着图13的线15-15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衬垫的底表面之间的缓冲构件上和结合有拉伸元件的流体填充室上的鞋板;

图16是图13的鞋制品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外底和缓冲构件,外底和缓冲构件各自限定孔口,所述孔口彼此对准以使设置在缓冲构件上的鞋板露出;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制品的俯视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鞋制品的分解图,其示出了插入到由鞋帮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落入式中底和鞋板;

图19是沿着图17的线19-19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由鞋帮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的落入式中底与衬垫之间的鞋板;

图20是图1至图19的鞋板的侧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抛物线状鞋板的侧视图;以及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杠杆鞋板的侧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构型进行更全面地描述。提供了示例构型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的,并且充分地将本公开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阐述了具体细节比如具体部件、装置及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构型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必采用具体细节,示例构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这些具体细节和示例性构型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性构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进行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该”可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括有”、“包含”和“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定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除非特别标识为执行的顺序,否则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被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讨论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可以采用附加的步骤或替代性步骤。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层”、“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附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地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地接合、连接、附接或者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地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地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层”、“直接地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直接地附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直接地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能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的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可以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当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之类的术语并不暗示序列或顺序。因此,下面所论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构型的教示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具有鞋帮的鞋制品的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括:外底,该外底限定第一孔口;缓冲构件,该缓冲构件设置在外底上并限定第二孔口;以及板,板设置在缓冲构件与鞋帮之间。板包括最前点和最后点,最前点设置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设置成比最前点更靠近鞋底结构的脚跟区域。板还包括跖趾(mtp)点和前弯曲区域,跖趾(mtp)点设置在最前点与最后点之间,前弯曲区域具有曲率半径,前弯曲区域延伸穿过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和中脚区域并且包括前脚弯曲部分和中脚弯曲部分,前脚弯曲部分从mtp点延伸至最前点,中脚弯曲部分从mtp点朝向最后点延伸。在使用期间,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的重叠部分使板的区域露出。

本公开的实现形式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下述可选特征。在一些实现形式中,最前点和最后点是共面的。板可以包括设置在鞋底结构的脚跟区域内的后弯曲区域,最后点位于后弯曲区域内。中脚弯曲部分可以从mtp点延伸至后点,后点在鞋底结构的中脚区域内设置在mtp点与最后点之间。后点和最前点可以是共面的。最后点的平面范围可以相对于后点和最前点的平面范围偏移。鞋底结构还可以包括混合部分,该混合部分设置在前弯曲区域与后弯曲区域之间并连接前弯曲区域和后弯曲区域。混合部分可以包括基本上恒定的曲率。

在一些示例中,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包括设置在鞋底结构的中脚区域内的顶点。第二孔口可以包括从顶点沿着鞋底结构的外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顶点沿着鞋底结构的内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的外侧部段和内侧部段可以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内限定半岛区域。

在一些示例中,由外底限定的第一孔口可以包括设置在鞋底结构的中脚区域内的顶点、从顶点沿着鞋底结构的外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顶点沿着鞋底结构的内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由外底限定的第一孔口的顶点可以设置成比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的顶点更靠近鞋底结构的脚跟区域。由外底限定的第一孔口的不与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重叠的部分可以操作成使缓冲构件露出。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鞋底结构包括设置在板与外底之间的流体填充囊状件。流体填充囊状件可以设置在穿过缓冲构件形成的切除区域内。切除区域的未被流体填充囊状件占据的部分可以限定第二孔口。mtp点可以定位成与最前点相距板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前弯曲区域的曲率半径的中心可以位于mtp点处。

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包括衬垫,该衬垫附接至鞋帮以限定内部空间。板可以在内部空间内设置在衬垫上。通过由鞋帮在脚跟区域中限定的脚踝开口能够看到板。脚踝开口可以构造成提供进入内部空间的通路。鞋底结构还可以包括中底,该中底由鞋帮的内部空间接纳并与板相对。衬垫可以限定第三孔口,该第三孔口与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的重叠部分重叠,以使板露出。板的被露出的区域包括前弯曲区域。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鞋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衬垫附接至鞋帮,该鞋帮限定内部空间并限定提供进入内部空间的通路的脚踝开口;提供外底,该外底限定第一孔口;将缓冲构件附接至外底,该缓冲构件限定第二孔口;以及将板定位在缓冲构件与鞋帮之间。板包括最前点和最后点,最前点设置在鞋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设置成比最前点更靠近鞋的脚跟区域。板还包括跖趾(mtp)点和前弯曲区域,跖趾(mtp)点设置在最前点与最后点之间,前弯曲区域具有曲率半径,前弯曲区域延伸穿过鞋的前脚区域和中脚区域并且包括前脚弯曲部分和中脚弯曲部分,前脚弯曲部分从mtp点延伸至最前点,中脚弯曲部分从mtp点朝向最后点延伸。在使用期间,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的重叠部分使板的区域露出。

本公开的实现形式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下述可选特征。在一些实现形式中,最前点和最后点是共面的。板可以包括设置在鞋的脚跟区域内的后弯曲区域部分。最后点可以位于后弯曲区域内。中脚弯曲部分可以从mtp点延伸至后点,后点在鞋的中脚区域内设置在mtp点与最后点之间。后点和最前点可以是共面的。最后点的平面范围可以相对于后点和最前点的平面范围偏移。

在一些示例中,板还可以包括混合部分,该混合部分设置在前弯曲区域与后弯曲区域之间并连接前弯曲区域和后弯曲区域。混合部分可以包括基本上恒定的曲率。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可以包括设置在鞋的中脚区域内的顶点。第二孔口可以包括从顶点沿着鞋的外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顶点沿着鞋的内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的内侧部段在鞋的前脚区域内限定半岛区域。

由外底限定的第一孔口可以包括设置在鞋的中脚区域内的顶点、从顶点沿着鞋的外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顶点沿着鞋的内侧部朝向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由外底限定的第一孔口的顶点可以设置成比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的顶点更靠近鞋的脚跟区域。由外底限定的第一孔口的不与由缓冲构件限定的第二孔口重叠的部分可以操作成使缓冲构件露出。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包括将流体填充囊状件定位在板与外底之间。定位流体填充囊状件可以包括将流体填充囊状件定位在穿过缓冲构件形成的切除区域内。切除区域的未被流体填充囊状件占据的部分可以限定第二孔口。

在一些示实现方式中,mtp点定位成与最前点相距板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前弯曲区域的曲率半径的中心可以位于mtp点处。定位板可以包括将板在衬垫下面定位在缓冲构件上。定位板还可以包括将板在内部空间内定位在衬垫上。通过脚踝开口能够看到板。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中底在内部空间内定位在板上。衬垫可以限定第三孔口,该第三孔口与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的重叠部分重叠,以使所述板露出。板的被露出的区域包括前弯曲区域。

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阐述了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现形式的细节。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而明显。

在跳跃运动期间,鞋的提供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作用点位于鞋的前脚部分中。鞋的作用点与脚的跖趾(mtp)关节相对。运动员的踝关节与提供推离力的作用点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限定了关于脚踝的杠杆臂长度。对脚踝跖屈肌(例如,小腿肌腱单元)的机械需求可以基于通过在推离力作用的时间间隔内对推离力进行积分而确定的施加点处的冲量。由于推离力是矢量,因此冲量也是与推离力相同方向上的矢量。刚性且平坦的鞋板通常增加了脚踝处的机械需求,这是由于刚性平坦的板导致与地面的作用点向前移动。结果,由于对脚踝跖屈肌的机械需求的相应增加,杠杆臂距离增加并且在作用点处的合成冲量(例如,竖向冲量和水平冲量的总和)增加。通常,在推离力的作用点处增加水平冲量增大了鞋的推进力和加速能力,从而提供更长的跳跃距离。本文的实现方式涉及通过提供包括与mtp关节相对的平坦且刚性部分的刚性鞋板来增大杠杆臂距踝关节的长度,以增加在鞋的作用点处的合成冲量的水平冲量部分。

参照图1至图4,提供了鞋制品10,并且该鞋制品10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鞋制品10可以分成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各部分可以包括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在鞋10的使用期间,前脚部分12可以与脚趾以及将脚的跖骨与趾骨连接的关节相对应。前脚部分12可以与脚的mtp关节相对应。在鞋制品10的使用期间,中脚部分14可以与脚的足弓区域相对应,并且脚跟部分16可以与脚的包括跟骨的后部部分相对应。鞋10可以包括外侧部18和内侧部20,外侧部18和内侧部20分别与鞋10的相反两侧相对应并且延伸穿过部分12、14、16。

鞋帮100包括限定内部空间102的内部表面,内部空间102在鞋制品10的使用期间接纳并固定脚,以将脚支撑在鞋底结构200上。脚跟部分16中的脚踝开口104可以提供进入内部空间102的通路。例如,脚踝开口104可以接纳脚以将脚固定在空间102内并便于脚进入内部空间102以及从内部空间102移出。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更多个紧固件106沿着鞋帮100延伸以调节内部空间102在脚周围的适合度且同时适应脚进入内部空间102以及从内部空间102移出。鞋帮100可以包括接纳紧固件106的孔口比如孔眼和/或诸如织物环或网状环之类的其他接合特征。紧固件106可以包括鞋带、绑带、线绳、钩环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紧固件。

鞋帮100可以包括在内部空间102与紧固件106之间延伸的鞋舌部分110。鞋帮100可以由缝制或以粘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内部空间102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鞋帮的合适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纺织品、泡沫、皮革和合成皮革。材料可以选择并定位成赋予耐久性、透气性、耐磨性、柔性和舒适性的性能。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鞋底结构200包括以层状构型设置的外底210、缓冲构件250和衬垫220。鞋底结构200(例如,外底210、缓冲构件250和衬垫220)限定纵向轴线l。例如,外底210在鞋制品10的使用期间与地面接合,衬垫220附接至鞋帮100,并且缓冲构件250设置在衬垫220与外底210之间以将衬垫220与外底210分开。例如,缓冲构件250限定与外底210相对的底表面252和设置在缓冲构件250的与底表面252相反且与衬垫220相对的那侧上的顶表面254。顶表面254可以定轮廓成与内部空腔102内的脚的底表面(例如,脚底)的轮廓相符合。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200还可以结合有诸如内底或鞋垫的附加层,所述附加层可以位于鞋帮100的内部空间102内,以接纳脚的脚底表面从而增强鞋10的舒适度。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限定侧壁230,该侧壁230围绕缓冲构件250的周缘在底表面252与定表面254之间延伸并且将外底210和衬垫220分开以在外底210与衬垫220之间限定腔240。例如,当内部空间102将脚接纳在其中时,缓冲构件250的侧壁230和顶表面254可以配合以将脚保持并支撑在缓冲构件250上。在此,侧壁230可以限定围绕缓冲构件250的定轮廓的顶表面254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边沿,以在鞋10的使用期间在进行行走运动或跑步运动时托住脚。当缓冲构件250附接至衬垫220时,边沿可以围绕衬垫220的周缘延伸。

在一些构型中,鞋板300设置在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上并且位于衬垫220下面,以在运动期间通过防止mtp关节通过背屈吸收能量并且通过增加由于鞋10推离地面所产生的力来减少mtp关节处的能量损失。鞋板300可以限定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在一些示例中,板300的长度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在其他示例中,板300的长度延伸穿过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并且不延伸穿过脚跟部分16。板300可以是基本上刚性的并限定在跑步运动和跳跃运动期间增强鞋10的推进力的几何形状。如将变得明显的是,板300的几何形状选择成增大鞋10在施加离开地面的推离力时的合成冲量,使得鞋10获得与不包括鞋板的鞋或结合有具有大致平坦的或更强化的抛物线几何形状的鞋板的鞋所获得的水平跳跃距离相比的更长的水平跳跃距离。更具体地,板300的几何形状选择成增大针对相同给定竖向冲量的水平冲量,使得鞋10获得更长的水平跳跃距离。合成冲量的标准单位是牛顿秒(ns),并且将竖向冲量和水平冲量考虑两者在内,竖向冲量沿大致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测量,水平冲量沿大致平行于地面的方向测量。

在一些示例中,鞋板300在板300的整个表面区域中包括均匀局部刚度(例如,拉伸模量或挠曲模量)。板的刚度可以是各向异性的,其中,板上的一个方向上的刚度与另一方向上的刚度不同。例如,板300可以由彼此各向异性的至少两个纤维层形成,以在板300上施加梯度刚度和梯度载荷路径。在一个构型中,板300提供比横向刚度(例如,在横向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大的纵向刚度(例如,在沿着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在一些构型中,板300由一个或更多个单向带层/单向带层片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堆叠件的每个层包括与设置在下面的层不同的取向。例如,堆叠件中的每个单向带层可以以相对于设置在下面的单向带层的约15度(15°)定向。在这些构型中,板300可以包括16层的总层片厚度,以为板300提供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在一些示例中,板300的厚度在约0.6毫米(mm)至约3.0mm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板的厚度基本上等于1.2mm。板300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单向带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形成板300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包括平坦的层压基础材料,该平坦的层压基础材料具有等于约120千兆帕(gpa)的轴向刚度和等于约113gpa的挠曲刚度。板300的刚度可以针对特定穿着者基于该穿着者的肌腱柔韧性、小腿肌肉强度、脚强度和/或mtp关节灵活性来选择。此外,板300的刚度也可以基于运动员的跳跃运动来定制。

在其他构型中,板300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更多个纤维丝束层和/或纤维层形成。在特定构型中,纤维包括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两者的组合。纤维丝束可以贴附至基底。纤维丝束可以通过缝制或使用粘合剂来贴附。附加地或替代性地,纤维丝束和/或纤维层可以用热固性聚合物和/或热塑性聚合物固结。因此,板300可以在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横向方向上具有拉伸强度或挠曲强度。

外底210可以包括接地表面212和相反的内表面214。外底210可以附接至鞋帮100。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的底表面252贴附至外底的内表面214,并且侧壁230从缓冲构件250的周缘延伸并附接至衬垫220或鞋帮100。图1的示例示出了靠近前脚部分12的梢端附接至鞋帮100的外底210。外底210在鞋制品10的使用期间通常提供耐磨性和与地面的附着力。外底210可以由赋予耐久性和耐磨性以及增强与地面的附着力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橡胶可以形成外底210的至少一部分。

衬垫220可以包括底表面222和设置在中底220的与底表面222相反的一侧的鞋床224。缝合线226或粘合剂可以将衬垫220固定至鞋帮100的底边缘101。鞋床224可以定轮廓成与脚的底表面(例如,脚底)的轮廓相符合。底表面222可以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相对,以在底表面222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之间限定用于接纳缓冲构件250的空间。

图2提供了鞋制品10的分解图,其示出了外底210、设置在外底210的内表面214上的缓冲构件250、和设置在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的大致刚性的鞋板300。衬垫220附接至鞋帮100的底边缘101。缓冲构件250可以定尺寸和定形状成占据外底210与衬垫220之间的空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在此,缓冲构件250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的腔240限定了接纳鞋板300的空的空间的剩余部分。因此,缓冲构件250和板300可以大致占据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之间的整个空间容积。缓冲构件250可以在板300与外底210之间弹性地压缩。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对应于聚合物泡沫板,该聚合物泡沫板具有构造成将鞋板300接纳在其上的表面轮廓。缓冲构件250可以由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用于泡沫材料的合适聚合物材料的示例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和烯烃嵌段共聚物。泡沫还可以包括单一聚合物材料或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材料的共混物,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醚嵌段酰胺(peba)共聚物、eva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tpu)和/或烯烃嵌段共聚物。缓冲构件250可以包括在约0.05克/立方厘米(g/cm3)至约0.20g/cm3的范围内的密度。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的密度为大约0.1g/cm3。此外,缓冲构件250可以包括在约十一(11)肖氏a至约五十(50)肖氏a的范围内的硬度。形成缓冲构件250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可以适于提供至少百分之六十(60%)的能量返还。

鞋板300的长度可以在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第一端部301可以靠近鞋底结构200的脚跟部分16设置,并且第二端部302可以靠近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设置。第一端部301也可以被称为板300的“最后点”,而第二端部302也可以被称为板的“最前点”。在一些示例中,鞋板300的长度小于缓冲构件250的长度。鞋板300还可以包括大致垂直于鞋底结构200的纵向轴线l延伸的厚度和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延伸的宽度。因此,板30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以基本上占据由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和衬垫220的底表面222限定的腔240,并且可以分别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板300可以限定遵循衬垫220的底表面222的轮廓的表面轮廓。在一些示例中,鞋帮100的底边缘101经由缝合线226附接至衬垫220,并且鞋楦(未示出)插入到鞋帮100的脚踝开口104中,以形成围绕鞋楦的鞋帮100,从而限定内部空间102。在此,鞋帮100的底边缘101可以限定基本上等于鞋楦的底表面的曲率的曲率。在这些示例中,板300的表面轮廓可以限定与鞋帮100的底边缘101的曲率和鞋楦的底表面的曲率相符合的曲率。

仍然参照图2,缓冲构件250在缓冲构件250的前脚部分12和/或中脚部分14内限定孔口255,孔口255形成为穿过底表面252和顶表面254。在一些示例中,孔口255呈v形并且包括外侧部段257(图4)和内侧部段259(图4),外侧部段257和内侧部段259各自从顶点256延伸。顶点256可以设置在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例如,顶点256与缓冲构件250的外侧部18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顶点256与缓冲构件250的内侧部20之间的距离。外侧部段257可以从顶点256沿着缓冲构件250的外侧部18延伸到前脚部分12中。缓冲构件250的一部分将孔口255的外侧部段257与缓冲构件250的外侧部18分开。另一方面,内侧部段259可以从顶点256沿着缓冲构件250的内侧部20延伸到前脚部分12中。缓冲构件250的一部分将孔口255的内侧部段259与缓冲构件250的内侧部20分开。在一些构型中,孔口255的外侧部段257和内侧部段259相配合以在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内限定出缓冲构件250的半岛区域258。此外,限定孔口255的侧壁253(图3)可以从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至底表面252渐缩。例如,侧壁253可以从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沿远离缓冲构件250的内部区域(例如,半岛区域258)的方向朝向缓冲构件250的底表面252渐缩。

外底210还在外底210的前脚部分12和/或中脚部分14内限定出对应的孔口215,孔口215形成为穿过接地表面212和内表面214。如同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可以呈v形并且包括外侧部段217(图4)和内侧部段219(图4),外侧部段217和内侧部段219各自从孔口215的顶点216延伸。顶点216可以设置在外底210的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例如,例如,顶点216与外底210的外侧部18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顶点210与外底210的内侧部20之间的距离。孔口215、255的形状可以不相同。例如,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外侧部段217可以比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5的孔口255的外侧部段257更靠近鞋底结构200的外侧部18而延伸,并且/或者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内侧部段219可以比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5的孔口255的内侧部段259更靠近鞋底结构200的内侧部20而延伸。在一些示例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顶点216可以设置成比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的顶点256更靠近脚跟部分16。

参照图3和图4,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的重叠部分提供了下述区域:在该区域中,相对于从鞋10的底部观察的视图,板300被露出。此外,当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顶点216相对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的顶点256偏移时,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部分可以使缓冲构件250的遮挡鞋板300的部分露出。

图3提供了沿着图1的线3-3截取的部分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缓冲构件250与衬垫220之间的鞋板300和设置在外底210与鞋板300之间的缓冲构件250。鞋板300的部分可以附接(例如,通过结合和/或粘合剂)至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鞋板300在其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5的孔口255对准(例如,沿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的区域中相对于从鞋10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被露出或者是可见的。此外,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不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对准的部分可以在缓冲构件250遮挡板300时使缓冲构件250露出。例如,在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与底表面252之间延伸的渐缩侧壁253可以将鞋板300遮挡在视线之外,但是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可以使渐缩侧壁253露出。图3示出了缓冲构件250的位于由沿着底表面252的外底210围封的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内的半岛区域258。此处,外底210终止于缓冲构件250的底表面252的邻近位置,使得外底210与板300分开基本上等于在半岛区域258内的缓冲构件250的厚度。因此,外底210不会包绕或包封缓冲构件250的在底表面252与顶表面254之间延伸且与孔口255相对的壁或边缘。

缓冲构件250在鞋底结构200的脚跟部分16中限定的厚度可以大于在前脚部分12中限定的厚度。换句话说,将外底210和衬垫220分开的间隙或距离在沿着鞋底结构200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从脚跟部分16朝向前脚部分12减小。在一些实现形式中,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是平滑的并且包括定轮廓成与鞋板300的表面轮廓匹配以使得鞋板300与缓冲构件250彼此齐平地配合的表面轮廓。在一些示例中,外底210的限定孔口215的末端边缘可以终止于缓冲构件250的底表面252附近,使得外底210的末端边缘与衬垫220间隔开一基本上等于缓冲构件250的厚度的距离。

鞋板300包括与鞋帮100的底边缘101的曲率相符合以使得鞋板300沿着鞋板300的整个长度距鞋帮100的底边缘101基本上等距离的表面轮廓。鞋板300包括前弯曲区域310和可选的后弯曲区域312,前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后弯曲区域312从板300的前弯曲区域310至最后点301延伸穿过脚跟部分16。前弯曲区域310与关于mtp点320的曲率半径相关联,以限定出前脚弯曲部分322和中脚弯曲部分324,前脚弯曲部分322从mtp点320的一侧延伸,中脚弯曲部分324从mtp点320的另一侧延伸。例如,前脚弯曲部分322在板300的mtp点320与最前点(amp)302(例如,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而中脚弯曲部分324在mtp点320与设置在前弯曲区域310和后弯曲区域312的接合部处的后点326之间延伸。在一些示例中,前脚弯曲部分322和中脚弯曲部分324与关于mtp点320镜像的相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在其他示例中,前脚弯曲部分322和中脚弯曲部分324各自与不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在一些构型中,中脚弯曲部分324的一部分与同前脚弯曲部分322相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因此,弯曲部分322、324可以各自包括可以是彼此相同或者可以是彼此不同的对应的曲率半径。后弯曲区域312与关于跟骨点328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在一些示例中,板300还限定将板300的中脚弯曲部分324连接至板300的后区域312的曲率半径(例如,图20的混合部分329)。在一些构型中,后弯曲部分312被完全省去,或者后弯曲部分312限定基本上平坦的表面轮廓。前弯曲区域310和后弯曲区域312分别为板300提供了下述纵向刚度,该纵向刚度在脚通过背屈而挠曲时减少了能量损失且使压力中心向前移动,使得合成冲量的水平冲量部分在脚推离地面时增大,从而在跑步和/或跳跃运动期间增加脚的水平跳跃距离。

mtp点320是鞋板300至外底210的内表面214的最近点,而板300的最后点(pmp)301、跟骨点328、后点326和amp302设置成比mtp点320距外底210更远。在一些示例中,当脚被接纳在鞋帮100的内部空间102内时,板300的mtp点320设置在脚的mtp关节的正下方,并且跟骨点328设置在脚的跟骨(例如,脚跟骨)的正下方。在其他示例中,mtp点320设置在比mtp关节距鞋底结构200的脚趾端部更远的位置处。除了增加板300的合成冲量以用于增加跳跃距离之外,前弯曲区域310的前脚弯曲部分322和中脚弯曲部分324分别可以在跑步运动期间增强脚的滚动,从而减小杠杆臂距离并减轻踝关节上的应变。

图4提供了图1的鞋制品10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在其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5的孔口255重叠的区域中被露出/是可见鞋板300。图4还示出了孔口215的操作成使缓冲构件250的将板300遮挡在视线之外的部分露出的非重叠部分。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的通过孔口215露出的部分包括渐缩侧壁253的部分,该渐缩侧壁253在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与底表面252之间延伸且用以限定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外底210在前脚部分12内限定半椭圆形凹槽218,该半椭圆形凹槽218从孔口215的外侧部段217的末端端部和孔口215的内侧部段219的末端端部延伸,以环绕外底210的遮挡缓冲构件250的半岛区域258的内部区域。因此,半椭圆形凹槽218可以对孔口255的相应的外侧部段257和内侧部段259的环绕缓冲构件250的半岛区域258的部分进行遮挡。半椭圆形凹槽218可以赋予外底210以柔韧性,以允许缓冲构件250的半岛区域258压缩并且由此在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作用点处为脚提供缓冲。在缓冲构件250在脚通过背屈而挠曲时为脚提供缓冲的情况下,鞋板300的纵向刚度同时提供能量返回以推动脚向前,并且因此,获得与未结合鞋板的鞋或者结合具有更极端抛物线几何形状的鞋板的鞋的跳跃距离相比更长的跳跃距离。

图5至图8提供了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a的鞋制品10a。鉴于与鞋制品10相关联的部件相对于鞋制品10a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基本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鞋底结构200a可以包括外底210a、缓冲构件250a、鞋板300、和以层状构型布置的衬垫220。图6提供了鞋制品10a的分解图,其示出了限定纵向轴线l的鞋底结构200a(例如,外底210a、缓冲构件250a、板300和衬垫220)。外底210a包括内表面214a,内表面214a设置在外底210a的与接地表面212a相反的一侧。缓冲构件250a和鞋板300设置在外底210a的内表面214a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以将衬垫220与外底210a分开。缓冲构件250a和板300可以基本上占据介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与外底210a的内表面214a之间的整个空间体积。例如,缓冲构件250a包括底表面252a和顶表面254a,底表面252a由外底210a的内表面214a接纳,顶表面254a设置在缓冲构件250a的与底表面252a相反的一侧并且与衬垫220相对,以在该顶表面254a上支撑鞋板300。如同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缓冲构件250a可以限定环绕缓冲构件250a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当缓冲构件250a附接至衬垫220时,侧壁230可以限定围绕衬垫220的周缘延伸的边沿。此外,鞋板300的部分可以附接(例如,通过结合和/或粘合剂)至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a。

缓冲构件250a可以在板300与外底210a之间弹性地压缩。缓冲构件250a可以由聚合物泡沫板形成,该聚合物泡沫板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a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形成。缓冲构件250a可以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以防止板300平移成与地面接触,同时缓冲构件250a为脚附加地提供一定程度的软类型缓冲以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并增强穿着者的脚的舒适度。鞋板300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例如,pmp301)与第二端部302(例如,amp302)之间延伸的长度,其可以与缓冲构件250a的长度相同或小于缓冲构件250a的长度。板30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以基本上占据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a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的空间体积并且可以分别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a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

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4所描述的,鞋板300可以包括均匀局部刚度,其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各向异性的。例如,板300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更多个单向带层和/或单向带层片形成。板300可以限定约0.6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在一个示例中,板300的厚度基本上等于1.2mm。可以选择板300的刚度和几何形状,以用于增加作用点处提供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合成冲量,进而增强推进力并增大鞋10a的水平跳跃距离。

缓冲构件250a在缓冲构件250a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内限定出孔口255a,孔口255a形成为穿过底表面252a和顶表面254a。在一些示例中,孔口255a呈箭头形并且包括顶点256,顶点256设置在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除孔口255a省去了从顶点256延伸的外侧部段257(图4)和内侧部段259(图4)并且因此缓冲构件250a无法限定出半岛区域之外,孔口255a与图1至图4的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相类似。限定孔口255a的侧壁253a(图7)可以从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a沿远离缓冲构件250a的内部区域的方向朝向缓冲构件250a的底表面252a渐缩。

外底210a在外底210a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内限定出对应的孔口215a,孔口215a形成为穿过接地表面212a和内表面214a。顶点216可以设置在外底210a的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的顶点216设置成比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的顶点256更靠近脚跟部分16。孔口215a可以与相比于图1至图4的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而言的更小的区域相关联。

参照图7和图8,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的重叠部分提供了下述区域:在该区域中,相对于从鞋10a的底部观察的视图,板300被露出。在一些构型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与相比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的区域而言的较大的区域相关联。因此,当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的顶点216相对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的顶点256偏移时,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a的部分可以使缓冲构件250a的相对于从鞋10a的底部观察的视图遮挡鞋板300的部分露出。

参见图7,图7是沿着图5的线7-7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在缓冲构件250a与衬垫220之间的鞋板300和设置在外底210a与鞋板300之间的缓冲构件250a。如同图1至图4的鞋底结构200的鞋板300,鞋底结构200a的鞋板300在其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a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5a的孔口255a对准/重叠(例如,沿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的区域中相对于从鞋10a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被露出或者是可见的。相反,孔口215a的不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对准或重叠的部分在缓冲构件250将板300遮挡在视线之外时使缓冲构件250a的底表面252a露出。例如,在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a与底表面252a之间延伸的渐缩侧壁253a可以将鞋板300有效地遮挡在视线之外,但是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可以使渐缩侧壁253a的至少一部分露出。除了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和形成为穿过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限定了不同的几何形状以外,缓冲构件250a与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基本上相同,并且因此,在鞋底结构200a的脚跟部分16中限定的厚度大于在前脚部分12中限定的厚度,使得将外底210a和衬垫220分开的间隙在沿着鞋底结构200a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从脚跟部分16朝向前脚部分12减小。在一些实现形式中,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a是平滑的并且包括定轮廓成与鞋板300的表面轮廓匹配以使得鞋板300与缓冲构件250彼此齐平地配合的表面轮廓。在一些示例中,外底210a的限定孔口215a的末端边缘可以终止于缓冲构件250a的底表面252a附近,使得外底210a的末端边缘与衬垫220间隔开一基本上等于缓冲构件250a的厚度的距离。

图8提供了图5的鞋制品10a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在其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重叠的区域中被露出/可见的鞋板300。此外,孔口215a的不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重叠的部分可以使缓冲构件250a的将板300遮挡在视线之外的部分露出。与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的包括外侧部段257和内侧部段259、使板300露出、并且限定半岛区域258的孔口255相比,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省去了穿过顶表面254a和底表面252a且取代附加的缓冲材料的外侧部段257和内侧部段259的形成。因此,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的区域比图1至图4的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的孔口255的区域小,从而减小板300的相对于从鞋10a的底部观察的视图是可见的/被露出的部分。有利地,当缓冲构件250a在施加的载荷下压缩时,孔口255a的减小的区域降低了缓冲构件250a在靠近孔口255a的区域中夹紧和/或折叠的敏感性。否则,缓冲构件250a的夹紧和折叠降低了缓冲构件250a减弱地面反作用力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在使用鞋10a期间穿着者的脚的整体舒适性。附加地,缓冲构件250a的夹紧和折叠可以使板300响应于地面反作用力而更倾向于平移成与地面接触。

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包括从顶点216延伸的外侧部段217a和内侧部段219a。在一些实现形式中,孔口215a的外侧部段217a和内侧部段219a比图1至图4的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外侧部段217和内侧部段219中的对应的一者窄。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外侧部段217a从顶点216延伸到外底210a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可以比图1至图4的外侧部段217延伸到外底210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短。类似地,内侧部段219a从顶点216延伸到外底210a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可以比图1至图4的内侧部段217延伸到外底210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短。外底210a也可以限定半椭圆形凹槽218,该半椭圆形凹槽218从外侧部段217a的末端端部和内侧部段219a的末端端部延伸。半椭圆形凹槽218可以在脚推离地面时赋予外底210a以柔韧性,而鞋板300的纵向刚度同时提供能量返回以推动脚向前,并且因此,获得与未结合鞋板的鞋或者结合具有更极端抛物线几何形状的鞋板的鞋的跳跃距离相比更长的跳跃距离。

图9至图12提供了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b的鞋制品10b。鉴于与鞋制品10相关联的部件相对于鞋制品10b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基本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鞋底结构200b可以包括外底210b、缓冲构件250b、流体填充囊状件400、鞋板300、和以层状构型布置的衬垫220。图10提供了鞋制品10b的分解图,其示出了限定纵向轴线l的鞋底结构200b(例如,外底210b、缓冲构件250b、流体填充囊状件400、鞋板300和衬垫220)。外底210b包括内表面214b,内表面214b设置在外底210b的与接地表面212b相反的一侧。缓冲构件250b、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和鞋板300设置在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以将衬垫220与外底210b分开。缓冲构件250b和板300可以基本上占据介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与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之间的整个空间体积。例如,缓冲构件250b包括底表面252b和顶表面254b,底表面252b由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接纳,顶表面254b设置在缓冲构件250b的与底表面252b相反的一侧并且与衬垫220相对,以在该顶表面254b上支撑鞋板300。如同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缓冲构件250b可以限定环绕缓冲构件250b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当缓冲构件250b附接至衬垫220时,侧壁230可以限定围绕衬垫220的周缘延伸的边沿。鞋板300可以附接(例如,通过结合和/或粘合剂)至缓冲构件250b的顶表面254b。

此外,缓冲构件250b相应地在缓冲构件250b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内限定出内部切除区域258b,内部切除区域258b形成为穿过底表面252b和顶表面254b。内部切除区域258b限定用于容置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的空间体积。因此,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可以位于鞋底结构200b的前脚部分12内、位于鞋板300与外底210b之间、并且位于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内。因此,鞋板300的部分可以设置成与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直接接触。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可以占据基本上等于由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的半岛部分258占据的空间体积的空间体积。流体填充室400可以设置在鞋底结构200b的前脚部分12内,以响应于地面反作用力而增强鞋10b的缓冲特性。例如,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可以限定接纳加压流体并提供耐用密封隔离件以将加压流体保持在其中的内部空间。加压流体可以是空气、氮气、氦气、或比如六氟化硫的致密气体。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可以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容纳液体或凝胶。当鞋底结构200b处于载荷下时,缓冲构件250b和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可以相配合增强功能性和缓冲特性。

缓冲构件250b可以由聚合物泡沫板形成,该聚合物泡沫板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b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形成。在一些实现形式中,缓冲构件250b和流体填充囊状件400赋予不同类型的缓冲特性。例如,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可以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以防止在脚通过背屈而挠曲且赋予了离开地面的推离力时板300平移成与地面接触,同时缓冲构件250b为脚提供一定程度的软类型缓冲以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并增强穿着者的脚的舒适度。鞋板300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例如,pmp301)与第二端部302(例如,amp302)之间延伸的长度,其可以与缓冲构件250b的长度相同或小于缓冲构件250b的长度。板30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以基本上占据缓冲构件250b的顶表面254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的空间体积并且可以分别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b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

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4所描述的,鞋板300可以包括均匀局部刚度,其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各向异性的。例如,板300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更多个单向带层和/或单向带层片形成。板300可以限定约0.6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在一个示例中,板300的厚度基本上等于1.2mm。可以选择板300的刚度和几何形状,以用于增加作用点处提供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合成冲量,进而增强推进力并增大鞋10b的水平跳跃距离。

继续参照图10,延伸穿过缓冲构件250b的孔口255b由内部切除区域258b的未被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占据的部分限定。因此,孔口255b由缓冲构件250b以及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的相对端部界定。在一些示例中,孔口255b呈箭头形的并且包括顶点256,顶点256设置在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缓冲构件250b的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孔口255b可以限定与图5至图8的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a的孔口255a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形状。界定孔口255b的缓冲构件250b的侧壁253b(图11)可以从缓冲构件250b的顶表面254b沿远离缓冲构件250b的内部切除区域258b的方向朝向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渐缩。

外底210b还在外底210b的前脚部分12和/或中脚部分14内限定出对应的孔口215b,孔口215b形成为穿过接地表面212b和内表面214b。顶点216可以设置在外底210b的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的顶点216设置成比穿过缓冲构件250b形成的切除区域258b(即,孔口255b)的顶点256更靠近脚跟部分16。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与图5至图8的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的尺寸和形状基本相同。

图11提供了沿着图9的线11-11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鞋板300,该鞋板300在鞋底结构200b的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内设置在缓冲构件250b与衬垫220之间而在鞋底结构200b的前脚部分12内设置在流体填充囊状件400与衬垫220之间。附加地,缓冲构件250b和占据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由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接纳。缓冲构件250b在鞋底结构200b的脚跟部分16中限定的厚度大于设置在前脚部分12中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的厚度,使得将外底210b和衬垫220分开的间隙在沿着鞋底结构200b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从脚跟部分16至前脚部分12减小。在一些实现形式中,缓冲构件250b的顶表面254b是平滑的并且包括定轮廓成与鞋板300的表面轮廓匹配以使得鞋板300与缓冲构件250b彼此齐平地配合的表面轮廓。此外,缓冲构件250b的位于前脚部分12内且限定内部切除区域258b的部分可以限定出基本上等于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的厚度的厚度。因此,缓冲构件250b和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可以相配合以限定下述平滑且连续的表面轮廓:该表面轮廓定轮廓成与鞋板300的表面轮廓匹配以使得鞋板300与缓冲构件250b和位于鞋底结构200b的前脚部分12内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彼此齐平地配合。

流体填充囊状件400限定内部腔,该内部腔接纳加压流体同时提供用于将加压流体保持在内部腔中的耐用密封隔离件。囊状件400可以包括与鞋板300的一部分相对且接触的上隔离件部分402和设置在囊状件400的与上隔离件部分402相反的一侧并由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接纳的下隔离件部分401。侧壁403围绕囊状件400的周缘延伸并且将上隔离件部分402连接至下隔离件部分401。

参照图11和图12,与切除区域258b的未被流体填充囊状件400占据的部分相关联的孔口255b可以与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的部分重叠,以提供下述区域415:在该区域415中,板300相对于从鞋10b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而被露出。在一些构型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与相比于孔口255b的限定在缓冲构件255b的切除区域258b内的的区域而言的更大的区域相关联。因此,当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b的顶点216相对于位于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内的孔口255b的顶点256偏移时,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的部分可以使缓冲构件250b的相对于从鞋10b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而言遮挡鞋板300的部分露出。例如,在缓冲构件250b的顶表面254b与底表面252b之间延伸的渐缩侧壁253b可以将鞋板300有效地遮挡在视线之外,而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可以使渐缩侧壁253b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一些示例中,外底210b的限定孔口215b的末端边缘可以终止于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以及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的下隔离件部分401附近,使得外底210的末端边缘与衬垫220间隔开一基本上等于缓冲构件250和流体填充囊状件400的厚度的距离。

图12提供了图9的鞋制品10b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在其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与位于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内的孔口255b重叠的区域中被露出/可见的鞋板300。如同图5至图8的鞋制品10a,孔口215b的不与延伸穿过缓冲构件250b的孔口255b重叠的部分使缓冲构件250b的将板300遮挡在视线之外的部分露出。

如同图5至图8的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a,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包括外侧部段217b和内侧部段219b,外侧部段217b和内侧部段219b从顶点216延伸并且比图1至图4的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对应的外侧部段217和内侧部段219窄。附加地,外侧部段217b从顶点216延伸到外底210b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可以与图5至图8的外侧部段217a延伸到外底210a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相同,并且内侧部段219b从顶点216延伸到外底210b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可以与图5至图8的内侧部段219b延伸到外底210a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相同。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外底210b在前脚部分12内限定半椭圆形凹槽218,该半椭圆形凹槽218从孔口215b的外侧部段217b的末端端部和孔口215b的内侧部段219b的末端端部延伸,以环绕外底210b的对被接纳在穿过缓冲构件250形成的切除区域258b内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进行遮挡的内部区域。半椭圆形凹槽218可以赋予外底210b以柔韧性,以允许由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接纳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以及缓冲构件250b的环绕切除区域258b的部分压缩并且由此在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作用点处为脚提供缓冲。在缓冲构件250b在脚通过背屈而挠曲时为脚提供缓冲的情况下,鞋板300的纵向刚度同时提供能量返回以推动脚向前,并且因此,获得与未结合鞋板的鞋或者结合具有平坦或抛物线几何形状的鞋板的鞋的跳跃距离相比更长的跳跃距离。

图13至图16提供了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c的鞋制品10c。鉴于与鞋制品10相关联的部件相对于鞋制品10c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基本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鞋底结构200c可以包括外底210b、缓冲构件250b、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鞋板300、和以层状构型布置的衬垫220。图14提供了鞋制品10c的分解图,其示出了限定纵向轴线l的鞋底结构200c(例如,外底210b、缓冲构件250b、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鞋板300和衬垫220)。外底210b包括内表面214b,内表面214b设置在外底210b的与接地表面212b相反的一侧。缓冲构件250b、流体填充囊状件400b和鞋板300设置在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以将衬垫220与外底210b分开。缓冲构件250b和板300可以基本上占据介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与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之间的整个空间体积。缓冲构件250b可以限定环绕缓冲构件250b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当缓冲构件250b附接至衬垫220时,侧壁230可以限定围绕衬垫220的周缘延伸的边沿。

如同图9至图12的鞋制品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可以位于鞋底结构200c的前脚部分12内、位于鞋板300与外底210b之间、并且位于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内,以增强鞋10响应于地面反作用力的缓冲特性。例如,囊状件400c的内部腔可以填充有加压流体,比如空气、氮气、氦气、六氟化硫、或液体/凝胶。在一些构型中,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的内部腔还接纳束缚元件500,束缚元件500操作成防止囊状件400c由于囊状件400c的内部腔内的流体的压力而向外扩张或以其他方式膨胀。也就是说,束缚元件500可以在处于压力下时限制囊状件400c的膨胀以保持囊状件400c的预期的表面形状。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缓冲构件250b和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赋予不同类型的缓冲特性。例如,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可以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以防止在脚通过背屈而挠曲且赋予了离开地面的推离力时板300平移成与地面接触,同时缓冲构件250b为脚提供一定程度的软类型缓冲以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并增强穿着者的脚的舒适度。鞋板300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例如,pmp301)与第二端部302(例如,amp302)之间延伸的长度,其可以与缓冲构件250b的长度相同或小于缓冲构件250b的长度。板30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以基本上占据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b与衬垫220的底表面222之间的空间体积并且可以分别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c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

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4所描述的,鞋板300可以包括均匀局部刚度,其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各向异性的。例如,板300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更多个单向带层和/或单向带层片形成。板300可以限定约0.6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在一个示例中,板300的厚度基本上等于1.2mm。可以选择板300的刚度和几何形状,以用于增加作用点处提供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合成冲量,进而增强推进力并增大鞋10c的水平跳跃距离。

继续参照图14,箭头形孔口255b延伸穿过缓冲构件250b,而切除区域258b的剩余部分被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占据,使得孔口255b由两侧上的缓冲构件250b和第三侧上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的相对端部界定。对孔口255b进行界定的缓冲构件250b的侧壁253b(图15)可以从缓冲构件250b的顶表面254b沿远离缓冲构件250b的内部切除区域258b的方向朝向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渐缩。外底210b限定下述对应的孔口215b:该孔口215b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并且包括顶点216,顶点216设置在外底210b的中脚部分内且设置在外侧部与内侧部20之间。孔口215b的顶点216可以设置成比穿过缓冲构件250b形成的切除区域258b(即,孔口255b)的顶点256更靠近脚跟部分16。

图15提供了沿着图13中的线15-15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鞋板300,该鞋板300在鞋底结构200c的中脚部分14和脚跟部分16内设置在缓冲构件250b与衬垫220之间而在鞋底结构200c的前脚部分12内设置在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与衬垫220之间。附加地,缓冲构件250b和占据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由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接纳。缓冲构件250b在鞋底结构200b的脚跟部分16中限定的厚度大于设置在前脚部分12中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的厚度,使得将外底210b和衬垫220分开的间隙在沿着鞋底结构200c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从脚跟部分16至前脚部分12减小。在一些实现形式中,缓冲构件250b的位于前脚部分12内且限定内部切除区域258b的部分可以限定出基本上等于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的厚度。因此,缓冲构件250b和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可以相配合以限定下述平滑且连续的表面轮廓:该表面轮廓定轮廓成与鞋板300的表面轮廓匹配以使得鞋板300与缓冲构件250b和位于鞋底结构200b的前脚部分12内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彼此齐平地配合。

囊状件400c可以包括与鞋板300的一部分相对且接触的上隔离件部分402c和设置在囊状件400c的与上隔离件部分402c相反的一侧并由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接纳的下隔离件部分401c。侧壁403c围绕囊状件400c的周缘延伸并且将上隔离件部分402c连接至下隔离件部分401c。由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的内部腔接纳的束缚元件500包括附接至上隔离件部分402c的上板502、附接至下隔离件部分401c的下板501、以及在束缚元件500的上板501与下板502之间延伸的多个束缚件530。可以使用粘合剂结合或热结合将束缚元件500固定至囊状件400c。例如,上板502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或热结合附接至上隔离件部分402c,并且下板501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或热粘合附接至下隔离件部分401c。如上所述,束缚元件500操作成防止囊状件400c由于囊状件400c的内部腔内的流体的压力而向外扩张或以其他方式膨胀。

参照图15和图16,与切除区域255b的未被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占据的部分相关联的孔口255b可以与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的部分重叠,以提供下述区域415:在该区域415中,板300相对于从鞋10c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而被露出。当形成为穿过外底210a的孔口215b的顶点216相对于位于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内的孔口255b的顶点256偏移时,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的部分可以使缓冲构件250b的相对于从鞋10b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而言遮挡鞋板300的部分露出。例如,在缓冲构件250b的顶表面254b与底表面252b之间延伸的渐缩侧壁253b可以将鞋板300有效地遮挡在视线之外,而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可以使渐缩侧壁253b的至少一部分露出。

图16提供了图13的鞋制品10c的仰视图,其示出了在其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b的孔口215b与位于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内的孔口255b重叠的区域中被露出/可见的鞋板300。外底210b包括外侧部段217b和内侧部段219b,外侧部段217b和内侧部段219b从顶点216延伸并且比图1至图4的形成为穿过外底210的孔口215的对应的外侧部段217和内侧部段219窄。附加地,外侧部段217b从顶点216延伸到外底210b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可以与图5至图8的外侧部段217a延伸到外底210a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相同,并且内侧部段219b从顶点216延伸到外底210b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可以与图5至图8的内侧部段219b延伸到外底210a的前脚部分12中的距离相同。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外底210b在前脚部分12内限定半椭圆形凹槽218,该半椭圆形凹槽218从孔口215b的外侧部段217b的末端端部和孔口215b的内侧部段219b的末端端部延伸,以环绕外底210的对被接纳在穿过缓冲构件250b形成的切除区域258b内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进行遮挡的内部区域。半椭圆形凹槽218可以赋予外底210b以柔韧性,以允许由缓冲构件250b的切除区域258b接纳的流体填充囊状件400c以及缓冲构件250b的环绕切除区域258b的部分压缩并且由此在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作用点处为脚提供缓冲。在缓冲构件250b在脚通过背屈而挠曲时为脚提供缓冲的情况下,鞋板300的纵向刚度同时提供能量返回以推动脚向前,并且因此,获得与未结合鞋板的鞋或者结合具有更极端抛物线几何形状的鞋板的鞋的跳跃距离相比更长的跳跃距离。

参照图17至图19,在一些实现形式中,鞋制品10d包括鞋帮100d、附接至鞋帮100d的缓冲构件250d、附接至缓冲构件250d的外底210d、中底270、以及鞋板300d,鞋板300d可操作成增加鞋10d在施加离开地面的推离力时的合成冲量,以进一步推动脚,并且从而获得更长的水平跳跃距离。鉴于与鞋制品10相关联的部件相对于鞋制品10d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基本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鞋帮100d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16的鞋帮100的柔性材料形成,以形成能够由鞋帮100d的脚跟部分16中的脚踝开口104进入的内部空间102d。鞋帮100d还包括衬垫220d,衬垫220d围绕鞋帮100d的周缘延伸并且具有与鞋帮100f相对的内表面224d和与外底210d相对的外表面222d。图18提供了图17的鞋10d的分解图,其示出了当缓冲构件250d附接至衬垫220d的外表面222d并且/或者附接至围绕鞋帮100d的周缘的外部表面(例如,在底部边缘101处)时,由内部空间102d接纳的在衬垫220d的内表面224d之上的板300d和由内部空间102d接纳的在板300d之上的对应于落入式中底的中底270。外底210d包括接地表面212d和内表面214d,内表面214d设置在外底210d的与接地表面212d相反的一侧并且与缓冲构件250d相对。缓冲构件250d设置在外底210d与衬垫220d之间,并且缓冲构件250d包括底表面252d和顶表面254d,底表面252d与外底210d的内表面214d相对,顶表面254d设置在缓冲构件250d的与底表面252d相反的一侧并且与衬垫220d的外表面222d相对。另一方面,中底270包括底表面272和鞋床274,底表面272由位于内部空间102d内的板300d接纳,鞋床274设置在中底270的与底表面272相反的一侧。在一些示例中,在鞋床274上设置有内底或鞋垫,该内底或鞋垫构造成接纳脚的底表面。因此,外底210d、缓冲构件250d、衬垫220d、板300d和中底270以层状构型布置,其中,中底270和鞋板300d在鞋帮100f的内部空间102f内设置在鞋垫220d之上。在其他构型中,省去了衬垫220d,并且缓冲构件250d并且/或者外底210d直接附接至鞋帮100d,使得缓冲构件250d的顶表面252d和鞋帮100d的内表面限定内部空间102d。在这些构型中,在缓冲构件250d的顶表面252d上接纳有板300d。

图19提供了沿着图17的线19-19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由鞋帮100d的内部空间102d接纳的在衬垫220d与中底270之间的鞋板300d和设置在外底210d与衬垫220d之间的缓冲构件250d。中底270的鞋床274可以限定与接纳在内部空间102d内的脚的底表面(例如,脚底)的轮廓相符合的表面轮廓,同时中底270的底表面272可以限定与位于下面的板300d的表面轮廓相符合的表面轮廓。板300d可以限定与衬垫220d的曲率和/或鞋帮100d的底边缘101的曲率相符合的曲率。

中底270可以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以防止脚平移成与板300接触同时为脚附加地提供一定程度的软类型缓冲以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并增强穿着者的脚的舒适度。在一些构型中,中底270对应于由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的聚合物泡沫板。用于泡沫材料的合适的聚合物材料的示例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和烯烃嵌段共聚物。泡沫还可以包括单一聚合物材料或者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材料的共混物,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醚嵌段酰胺(peba)共聚物、eva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tpu)和/或烯烃嵌段共聚物。

除鞋板300d由接纳空间102d接纳在衬垫220d的与缓冲构件250d相反的一侧之外,鞋板300d与图1至图16的鞋板300基本相同。因此,板300d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例如,pmp301)与第二端部302(例如,amp302)之间延伸的长度,该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中底270和/或缓冲构件250d的长度。在其他示例中,板300d省去了后弯曲区域312并且仅包括用以限定从后点326至amp302的长度的前弯曲区域310,该前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d的相应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鞋板300d包括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d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的前弯曲区域310,并且鞋板300d可以可选地包括从前弯曲区域310穿过脚跟部分16至板300d的pmp301的后弯曲区域312。前弯曲区域310与关于mtp点320的曲率半径相关联,用以限定在板300d的mtp点320与amp302之间延伸的前脚弯曲部分322并限定在mtp点320与后点326之间延伸的中脚弯曲部分324,其中,后点326设置在前弯曲区域310和后弯曲区域312的接合部处。弯曲部分322、324可以各自包括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对应的曲率半径。后弯曲区域312与关于跟骨点328的曲率半径相关联,或者在其他构型中,区域312可以是基本上平坦的。前弯曲区域310和可选的后弯曲区域312为板300d提供了纵向刚度,该纵向刚度在脚通过背屈而挠曲时减少了能量损失,使得合成冲量在脚推离地面时增大,从而在运动期间增加脚的水平跳跃距离。

如同以上参照图1至图16所描述的鞋板300,鞋板300d可以包括均匀局部刚度,其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各向异性的。例如,板300d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更多个单向带层和/或单向带层片形成。板300d可以限定约0.6mm至约3.0mm的范围内的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在一个示例中,板300d的厚度基本上等于1.2mm。可以选择板300d的刚度和几何形状,以用于增加作用点处提供离开地面的推离力的合成冲量,进而增强推进力并增大鞋10d的水平跳跃距离。

如同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缓冲构件250d可以限定环绕缓冲构件250d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当缓冲构件250d附接至衬垫220d和/或鞋帮100d时,侧壁230可以限定围绕衬垫220d的周缘和/或鞋帮100d的外表面延伸的边沿。缓冲构件250d可以在衬垫220d与外底210d之间弹性地压缩。缓冲构件250d可以由聚合物泡沫板形成,该聚合物泡沫板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4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d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形成。缓冲构件250d和中底270可以相配合以赋予不同类型的缓冲特性。例如,缓冲构件250d可以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同时中底270为脚提供一定程度的软类型缓冲以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并增强穿着者的脚的舒适度。

继续参照图19,缓冲构件250d在缓冲构件250d的前脚部分12和/或中脚部分14内限定孔口255d,孔口255d形成为穿过底表面252d和顶表面254d。孔口255d可以对应于图1至图16的v形或箭头形孔口255、255a、255b中的任何一个孔口。顶点256可以设置在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例如,顶点256与缓冲构件250d的外侧部18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顶点256与缓冲构件250d的内侧部20之间的距离。此外,限定孔口255d的侧壁253d可以从缓冲构件250d的顶表面254d至底表面252d渐缩。例如,侧壁253d可以从缓冲构件250d的顶表面254d沿远离缓冲构件250d的内部区域和前脚部分12的方向朝向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2d渐缩。

外底210d还在外底210d的前脚部分12和/或中脚部分14内限定出对应的孔口215d,孔口215d形成为穿过接地表面212d和内表面214d。孔口215d可以对应于图1至图16的孔口215、215a、215b中的任何一个孔口。顶点216可以设置在外底210d的中脚部分14内且设置在外侧部18与内侧部20之间。例如,顶点216与外底210d的外侧部18之间的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顶点216与外底210d的内侧部20之间的距离。在一些示例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d的孔口215d的顶点216设置成比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d的孔口255d的顶点256更靠近脚跟部分16。

此外,衬垫220d在外底210d的前脚部分12和/或中脚部分14内限定出对应的孔口225,孔口225形成为穿过外表面222d和内表面224d。孔口225d可以限定与形成为穿过外底210d和缓冲构件250d中的对应的一者的孔口215d、255d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形成为穿过外底210d、衬垫220d和缓冲构件250d的孔口215d、225、255d的重叠部分相应地相配合以提供下述区域415:在该区域415中,板300d相对于从鞋10d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而被露出。因此,设置在鞋帮100d的内部空间102d内的鞋板300d在其中形成为穿过外底210d的孔口215d与形成为穿过对应的衬垫220d和缓冲构件250d的孔口225、255d中的两者对准(例如,沿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的区域415中相对于从鞋10d的底部观察的视图被露出或者是可见的。外底210d的限定形成为穿过外底210d的孔口215d的末端边缘可以终止于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2d附近,使得外底210d的末端边缘与衬垫220d间隔开一基本上等于缓冲构件250d的厚度的距离。此外,形成为穿过外底210d的孔口215d的不与形成为穿过缓冲构件250d的孔口255d对准的部分可以在缓冲构件250d遮挡衬垫220d和板300d时使缓冲构件250露出。例如,在缓冲构件250d的顶表面254d与底表面252d之间延伸的渐缩侧壁253d可以将衬垫220d和鞋板300遮挡在视线之外,而形成为穿过外底210d的孔口215d可以使渐缩侧壁253d露出。在一些构型中,省去了衬垫220d,使得板300d直接搁置在缓冲构件250d的顶表面252d之上并且使得板300d在其中孔口215d、255d重叠的区域415中是可见的。

图20提供了鞋板300、300d的侧视图,该鞋板300、300d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9的鞋制品10-10d中的任何一个鞋制品中。mtp点320被示出为鞋板300相对于水平参考平面rp的最近点,水平参考平面rp基本上平行于地面(未示出)延伸。例如,mtp点320与水平参考平面rp相切,并且mtp点320可以在脚被鞋10-10d的内部空间102、102d接纳时设置在脚的mtp关节的正下方。在其他构型中,mtp点320设置在脚的mtp关节下面并略微位于脚的mtp关节后面,使得前脚弯曲部分322位于脚的mpt关节下面。前弯曲区域310的前脚弯曲部分322可以限定mtp点320与amp302之间的对应的曲率半径和对应的水平长度,而前弯曲区域310的中脚弯曲部分324可以限定mtp点320与后点326之间的对应的曲率半径和对应的水平长度。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水平长度各自是沿着水平参考平面rp在mtp点320与相应的amp302和后点326之间测量的。在一些示例中,前脚弯曲区域322占鞋底结构200-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中脚弯曲部分324占鞋底结构200-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并且后弯曲区域312占鞋底结构200-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四十(40%)。在其他示例中,前脚弯曲部分322在鞋底结构200-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中脚弯曲部分324在鞋底结构200-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并且后弯曲区域312包括鞋底结构200-200d的长度的剩余部分。在一些构型中,板300省去了后弯曲区域312,使得后点326与板的最后点相关联,以限定在后点326与amp302之间延伸的总长度。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amp302和后点326位于mtp点320上方一基本上等于第一位置高度h1的距离,pmp301位于mtp点320上方一基本上等于第二位置高度h2的距离,并且跟骨点328位于mtp点320上方一基本上等于第三位置高度h3的距离。高度h1、h2、h3中的每一者从mtp点320沿与鞋底结构200的纵向轴线l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在一些构型中,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并且第二高度h2大于第三高度h3。因此,由于前脚弯曲部分322从mtp点320远离外底210并朝向amp302延伸,因此位于前脚弯曲部分322上方的脚的脚趾可以向上偏置。此外,脚的脚跟(例如,跟骨)可以位于脚的mtp关节上方,这是由于跟骨点328设置成比mtp点320更远离外底210,使得在脚推力地面时由板300提供的合成冲量增加了脚在向前方向上的推进力,从而提供了更长的跳跃距离。

与前脚弯曲部分322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amp302从mtp点320以相对于水平参考平面rp的角度α1延伸。因此,前脚弯曲部分322允许板300将脚的脚趾沿远离地面的方向偏置。角度α1可以包括在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α1包括小于24度的值。类似地,与中脚弯曲部分324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后点326从mtp点320以相对于水平参考平面rp的角度β1延伸。角度β1可以包括在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β1包括小于24度的值。在一些构型中,角度α1和β1基本上彼此相等,使得前脚弯曲部分322和中脚弯曲部分326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并且共用相同的顶点。在这些构型中,前弯曲区域310遵循恒定的曲率半径,前弯曲区域310从amp302经由mtp点320延伸至后点326。

在一些实现形式中,后点326沿着混合部分329——该混合部分329沿着板300的前弯曲区域310——设置,其中,混合部分329具有构造成将前弯曲区域310在中脚弯曲部分324处接合至后弯曲区域312的曲率半径。因此,混合部分329设置在前弯曲区域310与后弯曲区域312之间并且连接前弯曲区域310的恒定曲率半径。在一些示例中,混合部分329具有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混合部分329可以允许板的后弯曲区域312从第一端部301(pmp301)延伸穿过跟骨点328至后点326。由于后弯曲部分324的曲率半径和混合部分328的曲率半径,因此后点326在mtp点320上方可以具有位置高度h1。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后点326的位置高度h1对应于在后点326与参考平面rp之间沿大致垂直于水平参考平面rp的方向延伸的分开距离。在一些示例中,位置高度h1可以具有在约3mm至约28mm范围内的值,而在其他示例中,位置高度h1可以具有在约3mm至约17mm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中,位置高度h1包括小于17mm的值。在一些实现形式中,pmp301和amp302在混合部分328与后弯曲区域312的接合部处是共平面的。

图21提供了具有前弯曲区域610的抛物线状板600的侧视图,该前弯曲区域610与比同图20的鞋板300、300d的前弯曲区域310相关联的曲率半径更小的曲率半径相关联。抛物线状板600的进一步细节可以在于2016年8月2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5/248,059的美国申请中描述,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参引而并入。前弯曲区域610可以延伸穿过示例性鞋底结构的前脚部分和中脚部分,而可选的基本上平坦的区域612可以从板600的前弯曲区域610延伸穿过示例性鞋底结构的脚跟部分至最后点601。

弯曲区域610包括关于mtp点620的曲率半径,用以限定从mtp点620的一侧延伸的前脚弯曲部分622和从mtp点620的另一侧延伸的中脚弯曲部分624。例如,前弯曲部分622在mtp点620与板600的最前点(amp)602之间延伸,而中脚弯曲部分624在mtp点620与后点626之间延伸,后点626设置在前弯曲区域610和平坦区域612的接合部处。在一些示例中,前脚弯曲部分622和中脚弯曲部分624与关于mtp点620镜像的相同曲率半径相关联。在其他示例中,前脚弯曲部分622和中脚弯曲部分624各自与不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因此,弯曲部分622、624可以各自具有可以彼此相同或者可以彼此不同的对应的曲率半径。在一些示例中,曲率半径彼此相差至少百分之二(2%)。弯曲区域622、624的曲率半径可以在200毫米(mm)至约400mm的范围内。附加地或替代性地,板可以限定具有将中脚弯曲部分624连接至基本平坦区域312的曲率半径的混合区域629。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平坦”是指五(5)度内的水平面、即在五(5)度内平行于地面的平坦区域312。

作为弯曲部分622、624的曲率半径的结果,后点626和amp602可以包括在mtp点620上方的位置高度h4。位置高度h4大于在图20的板300、300d的mtp点320上方的后点326和amp302的位置高度h1。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后点626和amp602的位置高度h4对应于在后点326与参考平面rp之间沿大致垂直于水平参考平面rp的方向延伸的间隔距离。在一些示例中,位置高度h4可以包括在约3mm至约28mm的范围内的值,而在其他示例中,位置高度h4可以包括在约3mm至约17mm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中,位置高度h4包括等于17mm且大于图20的位置高度h1的值。在一些实现形式中,pmp301和amp302在混合部分329和后弯曲区域312的接合部处共面。

图21示出了与水平参考平面rp相切的前弯曲区域610的mtp点620。在mtp点620与amp602之间延伸的前脚弯曲部分622的曲率半径小于图20的板300、300d的前脚弯曲部分322的曲率半径。因此,与前脚弯曲部分622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amp602从mtp点620以相对于水平参考平面rp的角度α2延伸,该角度α2大于与图20的板300、300d的前脚弯曲部分322相关联的角度α1。因此,前脚弯曲部分622与比图20的板300、300d的前脚弯曲部分322的斜度更陡的斜度相关联,使得与图20的板300、300d相比,板600使脚的脚趾进一步远离地面而偏置。

类似地,在mtp点620与后点626之间延伸的中脚弯曲部分624的曲率半径小于图20的板300、300d的中脚弯曲部分324的曲率半径。因此,与中脚弯曲部分624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后点626从mtp点620以相对于水平参考平面rp的角度β2延伸,该角度β2大于与图20的板300、300d的中脚弯曲部分324相关联的角度β1。因此,中脚弯曲部分624与比图20的板300、300d的中脚弯曲部分324的斜度更陡的斜度相关联,使得与图20的板300、300d相比,板600使脚的mtp关节朝向地面进一步远离脚的脚跟而偏置。角度α2可以包括在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α2包括约等于24度的值。角度β2可以包括在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β2包括约等于24度的值。在一些构型中,角度α2和β2基本上彼此相等,使得曲率半径彼此相等并且共用同一顶点。

鉴于前述内容,图1至图20的板300、300d的弯曲部分322、324各自限定沿与mtp点320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斜度,该斜度比由图21的板600的弯曲部分622、624中的对应的弯曲部分限定的斜度更平缓。在图1至图20的板300、300d的前弯曲区域310和图21的板600的前弯曲区域610各自操作成为板300、300d、600提供减少了脚的mtp关节附近的能量损失的对应的纵向刚度的情况下,与图1至图20的板300、300d的弯曲部分322、324相关联的更平缓的斜度操作成在脚推离地面时增大由板300、300d提供的合成冲量,从而增大脚在向前方向上的推进力以获得更长的水平跳跃距离。相比之下,与图21的板600的弯曲部分622、624相关联的较陡斜度减小了合成冲量,并且因此导致板600获得比由图1至图20的板300、300d获得的水平跳跃距离更短的水平跳跃距离。因此,与图21的板600的弯曲部分622、624相关联的较陡斜度最适合于在跑步运动期间增强脚的滚动,从而减小杠杆臂距离并减轻踝关节上的应变。

图22提供了杠杆板700的侧视图,杠杆板700具有桥接第一基本平坦区域712和第二基本平坦区域722的弯曲区域710。第一基本平坦区域712可以从板700的最后点701延伸至后点726,并且弯曲区域710可以从后点726延伸至与板700的最低点相关联的mtp点720。mtp点720大致设置在脚的mtp关节下面。第二基本平坦区域722从mtp点720延伸至板700的最前点702。因此,杠杆板700操作成将脚的脚跟偏置在mtp关节上方,同时提供对脚的脚趾的很少偏置甚至没有偏置,这是由于板700沿着第二基本平坦区域722没有相对于地面倾斜。由于杠杆板700基本上是刚性的,以增加鞋底结构的整体刚度,从而通过防止mtp关节通过背屈吸收能量来减少mtp关节处的能量损失,沿着第二基本平坦区域722的平坦轮廓操作成在脚推力地面时提供小于由图1至图20的板300、300d的前弯曲区域310提供的合成冲量的合成冲量。因此,与由图1至图20的板300、300d提供的跳跃距离相比,杠杆板700提供了更短的水平跳跃距离。

以下条款提供了鞋制品的鞋底结构的示例性构型和用于制造鞋制品的方法。

条款1:一种用于具有鞋帮的鞋制品的鞋底结构,所述鞋底结构包括:外底,所述外底限定第一孔口;以及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底上并限定第二孔口,在所述缓冲构件与所述鞋帮之间能够设置板,所述板包括:最前点,所述最前点设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所述最后点设置成比所述最前点更靠近所述鞋底结构的脚跟区域;跖趾(mtp)点,所述跖趾点设置在所述最前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在使用期间,所述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以及前弯曲区域,所述前弯曲区域具有曲率半径,所述前弯曲区域延伸穿过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前脚区域和中脚区域并且包括前脚弯曲部分和中脚弯曲部分,所述前脚弯曲部分从所述mtp点延伸至所述最前点,所述中脚弯曲部分从所述mtp点朝向所述最后点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的重叠部分使所述板的区域露出。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是共面的。

条款3:根据条款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脚跟区域内的后弯曲区域,所述最后点位于所述后弯曲区域内。

条款4:根据条款3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中脚弯曲部分从所述mtp点延伸至后点,所述后点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中脚区域内设置在所述mtp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

条款5:根据条款4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后点和所述最前点是共面的。

条款6:根据条款5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最后点的平面范围相对于所述后点和所述最前点的平面范围偏移。

条款7:根据条款3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还包括混合部分,所述混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前弯曲区域与所述后弯曲区域之间并连接所述前弯曲区域和所述后弯曲区域。

条款8:根据条款7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混合部分包括基本上恒定的曲率。

条款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中脚区域内的顶点。

条款10:根据条款9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孔口包括从所述顶点沿着所述鞋底结构的外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所述顶点沿着所述鞋底结构的内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

条款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的所述外侧部段和所述内侧部段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前脚区域内限定半岛区域。

条款12:根据条款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由所述外底限定的所述第一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中脚区域内的顶点、从该顶点沿着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外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该顶点沿着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内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

条款13:根据条款12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由所述外底限定的所述第一孔口的顶点设置成比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的顶点更靠近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脚跟区域。

条款14: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由所述外底限定的所述第一孔口的不与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重叠的部分操作成使所述缓冲构件露出。

条款15: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与所述外底之间的流体填充囊状件。

条款16:根据条款15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流体填充囊状件设置在穿过所述缓冲构件形成的切除区域内。

条款17:根据条款16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切除区域的未被所述流体填充囊状件占据的部分限定所述第二孔口。

条款18: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与所述最前点相距所述板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即30%。

条款1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前弯曲区域的所述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所述mtp点处。

条款2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还包括衬垫,所述衬垫附接至所述鞋帮以限定内部空间。

条款21:根据条款20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板在所述内部空间内设置在所述衬垫上。

条款22:根据条款2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通过由所述鞋帮在所述脚跟区域中限定的脚踝开口能够看到所述板,所述脚踝开口构造成提供进入所述内部空间的通路。

条款23:根据条款20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还包括中底,所述中底由所述鞋帮的所述内部空间接纳并与所述板相对。

条款24:根据条款20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衬垫限定第三孔口,所述第三孔口与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的所述重叠部分重叠,以使所述板露出。

条款25: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板的被露出的区域包括所述前弯曲区域。

条款26:一种制造鞋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衬垫附接至鞋帮,所述鞋帮限定内部空间并限定提供进入所述内部空间的通路的脚踝开口;提供外底,所述外底限定第一孔口;将缓冲构件附接至所述外底,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第二孔口;将板定位在所述缓冲构件与所述鞋帮之间,所述板包括:最前点,所述最前点设置在所述鞋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所述最后点设置成比所述最前点更靠近所述鞋的脚跟区域;跖趾(mtp)点,所述跖趾点设置在所述最前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在使用期间,所述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以及前弯曲区域,所述前弯曲区域具有曲率半径,所述前弯曲区域延伸穿过所述鞋的所述前脚区域和中脚区域并且包括前脚弯曲部分和中脚弯曲部分,所述前脚弯曲部分从所述mtp点延伸至所述最前点,所述中脚弯曲部分从所述mtp点朝向所述最后点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的重叠部分使所述板的区域露出。

条款27:根据条款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是共面的。

条款28:根据条款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鞋的所述脚跟区域内的后弯曲区域,所述最后点位于所述后弯曲区域内。

条款29:根据条款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脚弯曲部分从所述mtp点延伸至后点,所述后点在所述鞋的所述中脚区域内设置在所述mtp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

条款30:根据条款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点和所述最前点是共面的。

条款31:根据条款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后点的平面范围相对于所述后点和所述最前点的平面范围偏移。

条款32:根据条款3至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板还包括混合部分,所述混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前弯曲区域与所述后弯曲区域之间并连接所述前弯曲区域和所述后弯曲区域。

条款33:根据条款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部分包括基本上恒定的曲率。

条款34: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鞋的所述中脚区域内的顶点。

条款35:根据条款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孔口包括从所述顶点沿着所述鞋的外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所述顶点沿着所述鞋的内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

条款36:根据条款35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的所述外侧部段和所述内侧部段在所述鞋的所述前脚区域内限定半岛区域。

条款37:根据条款34至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外底限定的所述第一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鞋的所述中脚区域内的顶点、从该顶点沿着所述鞋的所述外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段、和从该顶点沿着所述鞋的所述内侧部朝向所述前脚区域延伸的内侧部段。

条款38:根据条款37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外底限定的所述第一孔口的顶点设置成比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的顶点更靠近所述鞋的所述脚跟区域。

条款3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外底限定的所述第一孔口的不与由所述缓冲构件限定的所述第二孔口重叠的部分操作成使所述缓冲构件露出。

条款4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流体填充囊状件定位在所述板与所述外底之间。

条款41:根据条款40所述的鞋,其中,定位所述流体填充囊状件包括将所述流体填充囊状件定位在穿过所述缓冲构件形成的切除区域内。

条款42:根据条款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除区域的未被所述流体填充囊状件占据的部分限定所述第二孔口。

条款43: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与所述最前点相距所述板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即30%。

条款44: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弯曲区域的所述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所述mtp点处。

条款45: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位所述板包括将所述板在所述衬垫下面定位在所述缓冲构件上。

条款46:根据条款26至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位所述板包括将所述板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定位在所述衬垫上。

条款47:根据条款4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脚踝开口能够看到所述板。

条款48:根据条款45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中底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定位在所述板上。

条款49:根据条款45至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衬垫限定第三孔口,所述第三孔口与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的所述重叠部分重叠,以使所述板露出。

条款5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板的被露出的区域包括所述前弯曲区域。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前述描述。前述描述并非是详尽的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构型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构型,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所选构型中使用,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时也是如此。特定实施方式中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许多方式改变。这些变型并不被认为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些改型均意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