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8408发布日期:2019-09-24 20:3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排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液容器(liquiddischargingvessel),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配置相对涂覆头能够执行升降动作的具备出口的喷嘴,在使用涂覆头时,能够避免异物质通过喷嘴流入,从而能够防止内容物被污染。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化妆品或药品等的物质可根据其用途或成分、粘度等,而被装入多种形态的容器内,并予以销售。作为一例,粘度较高的液状物质而言,就是装入软管式容器或按压式容器等内,并予以销售的。

这时,软管式容器上设有出口,使用者可利用手来挤压软管式容器,以使其内容物从出口少量吐出之后,将所吐出的内容物传递到适当的使用部位,并予以使用。

相反,按压式容器上也可设有开口,使用者通过按压设于按压式容器上的按压部,以使得内容物排出之后,使用所吐出的内容物。

另外,还有与此不同方式,即为:软管式容器或者按压式容器的出口本身并不直接接触使用部位,作为一例,容器的出口上可设有涂覆头,使用者可通过将已吐出有内容物的状态的涂覆头,揉搓于使用部位,来传递内容物。

这时,涂覆头可根据内容物的使用目的、功能等,可由多种材料构成,作为一例,涂覆头可由合成树脂构成,或者为了实现柔和的触感而由塑料等构成,又或者,可由可传递冷感的金属材质构成。

但是,具有涂覆头的现有容器而言,因其涂覆头的顶面形成有出口,因此,将涂覆头揉搓到使用部位的过程当中,异物质反而会通过其出口,而流入到其内部的可能性较大。

即,上述所述的容器虽然具有不用将内容物直接倒入手中的优点,但是,相反会因显露于涂覆头顶面的出口,而存在会使得内容物受污染的可能性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现有文献1)大韩民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103188号(2011.12.29授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液容器,其包括喷嘴,所述喷嘴相对于涂覆头可执行升降动作,且所述喷嘴上设有出口,因此,能够避免出口总是被显露于外部,从而能够防止异物质流入到内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液容器,可通过涂覆头,不仅能够传递内容物,还能够对皮肤进行按摩,并且,因其出口并未显露于涂覆头的顶面,因此,能够避免内容物遭受污染,且易于保持涂覆头的顶面的清洁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排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头;及喷嘴,其借助外力朝向所述涂覆头的上方突出,并具备朝向所述涂覆头的顶面排出内容物的出口,其中,所述喷嘴朝向所述涂覆头的下方移动,来密闭所述出口。

具体地,所述喷嘴可包括把手,所述把手朝向外侧突出,并辅助所述喷嘴的上升动作。

具体地,所述喷嘴可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用于在外表面安置手指。

具体地,所述涂覆头可以为顶面离所述出口越远则越朝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具体地,所述涂覆头可包括金属或陶瓷材质。

具体地,可还包括:容器体,其储藏内容物,且一侧开放;及架置部,其结合于所述容器体的开放的一侧,且安置有所述涂覆头,其中,所述喷嘴具有流路,所述流路在内部传递内容物,且所述流路的末端具备所述出口,所述架置部可具备排出部,所述排出部用于将所述容器体的内部连接至所述喷嘴的所述流路。

具体地,所述排出部具备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排出部的底面;所述喷嘴可具备阀门部,所述阀门部借助升降动作,进行所述容器体的内部与所述流路之间的开放和关闭。

具体地,所述排出部具备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排出部的所述底面的中心,所述凸起的周围形成有所述排出口,所述阀门部具有中空形状,嵌合于所述凸起,来隔离所述容器体的内部和所述流路,而且,借助上升动作从所述凸起脱离,通过所述排出口,可使所述容器体的内部和所述流路连通。

具体地,所述架置部可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涂覆头与所述喷嘴之间,来引导所述喷嘴的升降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排液容器,其具备涂覆头,通过所述涂覆头不仅能够将内容物直接传递到使用部位上,并且通过将出口设于相对于涂覆头执行升降动作的喷嘴上,而不是设于涂覆头的顶面,从而,即便是将涂覆头揉搓于使用部位上,也能够完整地防止异物质通过出口而流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液容器,通过涂覆头和喷嘴的相对升降动作,可使其出口保持封闭状态,从而,在并未盖上盖子的状态下,或者,在盖子不翼而飞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内容物的漏出,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示意图;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剖面图;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多种类型的正面图;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出口呈开放状态的说明图;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出口呈开放状态的剖面图;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示意图;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多种类型的正面图;

图9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多种类型的示意图;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多种类型的剖面图;

图13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4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5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排液容器10:容器体

11:口部111:开口

112:螺纹20:架置部

21:突出部22:排出部

221:排出口222:凸起

23:引导部30:涂覆头

31:涂覆面32:按压部

321:突出部322:引导壁

323:引导槽40:喷嘴

41:流路411:出口

42:把手43:凹陷部

44:阀门部441:挂扣部

442:贯通口45:引导凸起

46:容纳口50:盖子

51:螺纹60:泵

61:容器结合部62:壳体

621:防逆流阀门63:杆(stem)

631:流入口64:密封盖

65:轴651:环片

66:内盖67:升降部

671:头结合部672:喷嘴插入部

673:内管部674:外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与其连贯的详细说明和优先实施例,更佳明确地说明关于本发明的目的、特定优点及新颖特征。本说明书中对于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均赋予了附图标记,需注意的是,对于同一个构成要素,即便是显示于其他附图上时,也尽可能使用同一个附图标记。另外,就说明本发明而言,认为有可能混淆本发明要旨的相关领域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将予以省略。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先实施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显而易见地,本说明书中的内容物作为化妆品或者药品等,其可涵盖通过压缩或按压等可排除的所有物质。

另外,本说明书中,相互不同的实施例的构成即使使用同一个附图标记,也并不限定该构成必须具有等同的形态或者结构。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升或者下降是指,除了绝对动作以外,还包括相对于其他构成进行相对动作的意思。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示意图;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剖面图。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1被配置为,包括:容器体10、架置部20、涂覆头30、喷嘴40。

容器体10被配置为,储藏内容物,其一侧可开放形成。储藏于容器体10中的内容物为,如上所述般,并不限定其种类或成分等。但是,内容物可具备高粘度的性质,以使得当内容物通过喷嘴40排放时,能够稳定地落入涂覆头30的顶面,而并不脱离。

容器体10被配置为,容纳内容物,其可呈多种形态,如:软管(tube)、瓶(bottle)、倒头瓶(tottle)、笔瓶(pencil)等。容器体10可借助外力被压缩,以朝向一侧排放其内容物,本发明一实施例图示了软管式容器,但是,只要是能够通过外力将内容物排出的话,所有形态均可。

容器体10的开放的一侧可设有口部11,所述口部11可用于将架置部20结合于容器体10的一侧。口部11的内存形成有开口111,所述111开口用于将内容物排出到外部,口部11的开口111上结合有架置部20,内容物可通过结合于口部11的开口111上的架置部20而向外部流出。

口部11的外侧可设有螺纹112。口部11的外侧螺纹112用于结合将在后面叙述的盖子50而设置,但是,就容器体10和盖子50的结合方式而言,当采用螺纹结合方式以外的方式时,其螺纹112可省略。

架置部20被配置为,其结合于容器体10的开放的一侧上,且可配置有涂覆头30。架置部20插入于口部11的开口111,以能够密封容器体10的开放的一侧,架置部20的底侧上可延长形成有紧贴于开口111内壁的套管(未图示)。

架置部20的上侧设有突出部21,突出部21上可结合有涂覆头30。突出部20可被配置为,以架置部20为基准,将涂覆头30紧固结合,当然,当涂覆头30以粘接、一体形成等的方式结合于架置部20时,所述突出部21可予以省略。

架置部20的底侧可设有排出部22。排出部22可从架置部20朝向容器体10的内部延长形成,且可呈中空管的形态。排出部22的内部被配置为,可插入可执行升降动作的喷嘴40。

排出部22的朝向容器体10的内部的一面,即,排出部22的底面形成有排出口221。排出口221可借助喷嘴40被开放和关闭,当开放时,通过喷嘴40的流路41将内容物传递至外部。即,排出部22可将容器体10的内部连接到喷嘴40的流路41上。

只是,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开放和关闭,除了直接开放或者堵住排出口221本身的意思以外,还可以指排出口221与喷嘴40的流路41之间被连通或者被阻断的意思。

排出部22的底面中央上可设有凸起222,排出口221可以放射性形状形成于凸起222的周边。这时,当喷嘴40的阀门部44嵌合于凸起222上时,阀门部44的内部与排出口221隔离开,反之,当喷嘴40的阀门部44脱离于凸起222时,阀门部44的内部与排出口221连通,对此,还会在后面进行叙述。

即,排出口22被配置为,可通过阀门部44的升降动作,而能够开放和关闭排出口221和喷嘴40的流路41之间。这种排出口221上可连接有朝向容器体10内部底面的吸入管(未图示)。

引导部23可设于架置部20的上侧,可设于将在后面叙述的涂覆头30和喷嘴40之间。引导部23通过对以涂覆头30为基准执行升降动作的喷嘴40进行引导,从而,能够防止喷嘴40的摇晃,并能够保持喷嘴40和涂覆头30之间的间距,而能够抑制不必要的噪音。

引导部23为了使喷嘴40执行稳定的升降动作,而能够采用与喷嘴40衔接的结构。即,将在后面叙述的喷嘴40上设有用于把持引导部23的两侧的把持部(未赋予附图标记),以当喷嘴40升降时,使得把持部能够隔着引导部23而执行上下动作。从而,本发明可借助引导部23,在喷嘴40的升降过程中,防止喷嘴40朝向左右等的方向进行不必要的动作。

涂覆头30被配置为,将内容物传递到使用部位。这时,使用部位可以是皮肤,在此所指的皮肤是指涵盖头皮、嘴唇等的所所有身体部位。

涂覆头30被配置为,将内容物置于涂覆面31的状态下,通过将涂覆面31揉搓于使用部位,以传递内容物,这时,涂覆面31可以是涂覆头30的顶面。通过将涂覆面31按摩于使用部位,可将内容物紧贴传递至皮肤上,而且,还能够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另外,还有助于缓解因皮肤损伤或物理冲击而引起的疼痛。另外,涂覆化妆品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按摩,因此,能够促进化妆品的吸收度,且可根据涂覆面的材质,可将温气或冷气传递至皮肤。

顶面可以是倾斜面,作为一例,如图所示,其离喷嘴40越远,其倾斜度越朝向下方。这时,从喷嘴40的出口411所吐出的内容物会置于涂覆头30的顶面,虽然其内容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会沿着倾斜面的顶面掉落,但是,这根据内容物的粘度等而有所不同。

涂覆头30为了提供柔和的触感,而能够采用软质的材料制成,比如:合成树脂、塑胶、硅胶等的材质。

或者,涂覆头30可以是能够被加热或者冷却的材质,也可以是能够保持规定时间的加热或冷却状态的材质。例如,可由金属或者陶瓷材质构成,而为了保证其卫生度也能够由不锈钢系列的金属制成。当然,涂覆头30根据其内容物的成分或者用途、功能等而可选择多种多样的材质制成。

涂覆头30可以是部分含有合成树脂、塑胶、硅胶、金属、陶瓷的材质,也可以是这些材料的混合物。

另外,涂覆头3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合成树脂、塑胶、硅胶、金属、陶瓷材质。

本发明传递内容的方式为,因其出口411并未设于涂覆头30的顶面,而是设于比起涂覆头30的顶面更高的位置,因此,通过该出口411将内容物传递至涂覆头30的顶面。

这时,能够简单地擦掉残留于涂覆头30顶面的内容物或者异物质等,因此,能够保持清洁且卫生的状态,也因此,能够确保使用者的满意度。

涂覆头30可结合于架置部20上,涂覆头30的内侧也可凹陷形成,以用于嵌合至架置部20的突出部21。涂覆头30与突出部21可采用过盈配合、凸起/槽结合等的方式,也可采用涂覆头30与架置部20一体制成(注塑、双重注塑等)的方式。

参照图4,涂覆头30可呈多种形状。作为一例,涂覆头30可被配置为,如图4(a)所示,其可呈喷嘴40的相反面突出形成的形状,也可如图4(b)所示,并无突出的部分。

或者,如图4(c)或(d)所示,其形状可以自由变形,虽然其形状可以并不一致,但是通过均形成有适当面积的涂覆面31,而能够保证使用便利性。

以下,参照图5及图6,对于喷嘴40进行补充说明。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出口呈开放状态的说明图;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出口呈开放状态的剖面图。

喷嘴40被配置为,借助外力可朝向涂覆头30的顶面突出,且形成有朝向涂覆头30的顶面排出内容物的出口411。而现有技术则是通过总是被开放的出口411吐出内容物,因此,存在异物质反而通过该出口411而流入到内部并被污染的可能性。但是,本发明通过可执行升降动作的喷嘴40,能够在只需要出口411的时候,才将出口411显露于外部。

喷嘴40被配置为,其朝向涂覆头30的下方移动,以能够使出口411密闭。即,当喷嘴40上升时,出口411会显露,当喷嘴40下降时,出口411会隐蔽。这时,出口411会借助涂覆头30或者引导部23而被密闭。

喷嘴40上可形成有把手42,以能够使其借助外力便利地执行升降动作。把手42可朝向外侧突出形成于喷嘴40的上侧,以用于辅助喷嘴40的上升动作。把手42根据容器的形态等,可形成于适合辅助喷嘴40上升动作的地方。

即,如图5所示,使用者可将喷嘴40往上升起,以使出口411呈开放状态,这时,使用者可将手指挂扣到喷嘴40的把手42上,以能够利用手指便利地将喷嘴40往上拉。

另外,喷嘴40可包括:凹陷部43,其用于将手指置于其外表面。手指能够挂扣到喷嘴40的把手42上,同时手指还能够稳定地置于喷嘴40的手指上,从而,可利用较少的力度,也能够执行喷嘴40的上升动作,即,开放出口411。

反之,密闭出口411时,只要将喷嘴40的顶面往下压即可,因此不需要较大的力度。因此,使用者可通过手指或者使用部位来执行喷嘴40的下降动作。

喷嘴40可具备:末端上形成有出口411的流路41,其用于在内部传递内容物。即,喷嘴40呈其内部形成有流路41的中空形状,且随流路41流淌的内容物通过出口411传递至涂覆面31。

流路41以附图为准,朝上下方向延长形成,出口411则朝向涂覆面31,朝左右方向延长形成,因此,流路41在喷嘴40的上侧至少折曲1次或者呈弯曲的形态。

流路41可呈其下侧相比其上侧扩张形成的形态,这时,流路41的下侧可嵌合阀门部44。阀门部44借助升降动作,以开闭容器体10的内部和流路41之间。

阀门部44呈中空形状,其可连接于喷嘴40的下侧,或与喷嘴40一体制成,当喷嘴40下降时,其被嵌合于排出部22的凸起222上,以用于隔离容器体10的内部和流路41的之间。

相反地,当喷嘴40上升时,为了使得阀门部44也能够一同上升,,为此,可在阀门部44上形成挂扣部441,并将喷嘴40的内部配置成限制挂扣部441的下降动作的结构。

从而,借助喷嘴40的上升动作,阀门部44执行上升动作并从排出部22的凸起222脱离,进而朝上方隔离开,从而,使得容器体10的内部与流路41通过排出口221相互连通,阀门部44的上端可具备有与流路41连通的贯通口442。

因此,在喷嘴40上升的状态下,使用者对容器体10进行加压的话,因容器体10与流路41是连通的状态,因此,内容物会通过排出口221、阀门部44的贯通口442、流路44,从出口411排出。

以下,参照图6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参照图6,使用者可利用喷嘴40的把手42及/或凹陷部43,将喷嘴40向上拉。这时,被涂覆头30所遮蔽的喷嘴40的出口脱离于涂覆头30,并显露于外部。

被显露的喷嘴40的出口将位于涂覆面31的上侧。另外,当喷嘴40上升时,会连带喷嘴40的阀门部44一起上升,阀门部44的内部可与架置部20的排出口221连通。

这时,使用者通过对容器体10进行加压的方式,使得内容物从排出口221排出时,内容物会经过阀门部44的内部和贯通口442、喷嘴40的流路41,从出口411排出,并传递至涂覆面31。

然后,使用者利用手指等使得喷嘴40下降,并重新密闭出口411之后,利用置于涂覆面31上的内容物,将涂覆头30接触到使用部位,以使用内容物。这时,为了使涂覆头30的接触免受喷嘴40的妨碍,位于下降位置的喷嘴40的顶面与涂覆面31可柔和地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将内容物的出口设于可上升的喷嘴40上,而不是设于涂覆头30上,从而,能够使涂覆面31保持清洁度,并且能够对密闭出口411,从而,能够防止内容物的泄漏,并能够解决所储藏的内容物上流入异物质的问题。

本实施例可还包括:盖子50,盖子50可保护涂覆头30和喷嘴40免受外部污染,尤其是,可使得喷嘴40保持下降的状态,从而,能够使得出口411保持密闭状态。

盖子50的内侧可形成有螺纹51,以供口部11与螺纹112能够衔接,但是,如上述所述,盖子50与容器体10的结合,除了螺纹112、51以外,还可采用多种结构。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示意图;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多种类型的正面图;图9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多种类型的示意图。

以下,主要围绕本实施例相比于前述一实施例所不同的内容进行说明,本处省略部分由前述内容替代。

参照图7至图9,本实施例相比前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前述实施例为通过喷嘴40的上升动作来开放出口411,而本实施例为可通过涂覆头30的下降动作来开放出口411。即,本实施例的涂覆头30被配置为,通过下降动作来显露喷嘴40的出口411。

这时,涂覆头30被配置为,如图8与图9之(a)、(b)所示,其作为涂覆面31的顶面离出口411越远,其越会是朝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或者,如图8与图9之(c)所示,其顶面离出口411越远,其越会是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就后者而言,当内容物的粘度较低,也能够借助顶面,使得出口411的吐出方向遮蔽,因此,在内容物排出过程中,能够防止内容物从其顶面脱离。

涂覆头30的下侧可具备有:用于安置手指的按压部32,以用于使得涂覆头30下降。这时,按压部32可具备突出部321,以用于与涂覆面31结合,突出部321可类似于如前述所述的用于结合架置部20和喷嘴40的突出部22。

参照图10,说明按压部32的具体结构。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参照图10,按压部32上可形成有引导壁322,引导壁322配置于涂覆头30与喷嘴40之间,以用于引导喷嘴40的相对升降动作。本实施例中,具备下降结构的并不是喷嘴40,而是涂覆头30,但是,当涂覆头30下降时,喷嘴40以涂覆头30为基准,执行上升动作,而引导壁322可引导如上所述的喷嘴40的相对上升或下降动作。

引导壁322和相对于引导壁322的喷嘴的的一面当中的某一个面上可形成有引导槽323,而另一个面上则可形成有引导凸起45。作为一例,如图所示,引导壁322上可形成有引导槽323,而喷嘴40上可突出形成有引导凸起45。

这时,引导槽323上插入有引导凸起45,可借助引导壁322,引导喷嘴40,以使喷嘴40进行相对升降动作。引导凸起45可具备t字形剖面,以防止从引导槽323脱离。

通过此,可稳定地实现喷嘴40与涂覆头30的相对升降动作,另外,可借助喷嘴40的容纳部,使得按压部32实现稳定的下降。

喷嘴40部上可具备包边按压部32的底侧的容纳部,容纳部供按压部32在容纳部内能够执行稳定的下降动作的同时,还能够限制按压部32的下降动作。

即,当按压部32被压至一定深度时,其外侧部分会挂扣于容纳部上,其下降动作会受限。根据用于限制按压部32的下降动作的容纳部的形态,可确定将在后面叙述的泵60的抽吸动作。

喷嘴40上形成有出口411,所述出口411被配置为,当涂覆头30下降时,朝向涂覆头30的上方突出,并朝涂覆头30的顶面排出内容物。喷嘴40借助涂覆头30的下降动作而使得出口411开放,反之,可借助涂覆头30的上升动作而使得出口411密闭。

如前述所述,喷嘴40可具备有:引导凸起45,以用于引导按压部32的下降动作,另外,喷嘴40可具备有:包边按压部32的容纳部46,以用于引导按压部32的下降动作的同时,还能够限制按压部32的下降动作。

另外,不同于一实施例,喷嘴40可与架置部20一体型地形成。即,本实施例中,架置部20结合于容器体10的开放的一侧,以供连接喷嘴40,并供涂覆头30可升降地安置。

当然,架置部20结合于容器体10上,而喷嘴40则呈下降动作的结构也可。这时,因涂覆头30的1次下降动作,而使得喷嘴40的出口411朝向外部显露的状态下,通过再次按压按压部32,以使得涂覆头30执行2次下降动作,如此一来,喷嘴40也能够与涂覆头30一同下降。

本实施相比前述实施例,还包括:泵60。本实施例并不是直接对容器体10进行加压,而是可以通过泵60来排出其内容物,并且,借助涂覆头30的下降动作,使得泵60能够进行运转。对于泵60,将通过图11及图12进行详细说明。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多种类型的剖面图。

参照图11及图12,泵60用于排出内容物,泵60包括:容器结合部61、壳体62、杆63、密封盖64、轴65、内盖66、升降部67。

容器结合部61被配置为,结合于容器体10的口部11,可用于固定壳体62,容器结合部61以包裹口部11的形态,可结合于架置部20的内侧。

容器结合部61和口部11、架置部20、壳体62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采用过盈配合或凸起/槽结合等的方式,但对其结合方式并不予以特别的限制。但是,容器结合部61将壳体62相对于容器体10固定于一定位置上,并且可引导杆63与轴65可在容器结合部61的内侧进行升降动作。

容器结合部61上可具备有对于将在后面叙述的轴65提供上方弹性力的弹性件(未图示)。弹性件由弹簧等构成,弹性件的下端安置于容器结合部61的上侧凹槽(未图示附图标记),弹性件的上端则安置于轴65的下侧凹槽(未图示附图标记),以当按压按压部32的力度消失时,轴65会自然地向上升起,并可使得涂覆头30复原到原来的状态。

壳体62被配置为,结合于容器体10的开放的一侧。壳体62的朝向容器体10的内部的底面形成有入口(未图示),入口可配置有防逆流阀门621。

壳体62被配置为,其内压会因密封盖64的下降而会上升,从而,使得壳体62内部的内容物通过喷嘴40排出,反之,其内压会因密封盖64的上升而会下降,从而,使得容器体10内部的内容物流入。对此,将在下述说明中进行详细叙述。

杆63被配置为,其在壳体62内升降,并且,其一侧上具有流入口631。杆63可呈中空形状,杆63的内部可连接于位于一侧流入口631上。

杆63的流入口631的周围形成有密封盖64,并且,以杆63为基准,随着密封盖64的上升,会使得流入口631开放,以使得杆63的内部与壳体62的内部连通。

密封盖64被配置为,当其紧贴于壳体62的内壁时,开闭流入口631。在涂覆头30因按压部32而下降且杆63也下降的过程中,密封盖64借助与壳体62内壁的的摩擦力并不会下降,因此,相对于杆63会执行上升动作,从而,能够开放流入口321。

反之,当轴65因弹性件而上升时,连接于轴65的杆63虽然会上升,但是,密封盖64却会因与壳体62内壁的摩擦力,而并不会上升,因此,相对于杆63会执行下降动作,从而,能够密闭流入口631。

轴65被配置为,与杆63一体型地进行升降动作,而下降密封盖64。轴65可形成于杆63与将在后面叙述的升降部67之间,作为一例,可形成于杆63与将在后面叙述的内盖66之间。

轴65被配置为,当按下按压部32时会被下降,因此,与杆63结合,从而,轴65的下降动作会连带杆63的下降动作。另外,轴65的下端可将密封盖64向下按压。

轴65上形成有环片651,该环片651上形成有用于安置弹性件的下侧凹槽,轴65因弹性件而具有上方弹性力,因此,当解除按压部32的按压动作时,轴65会因弹性件的弹性力而会上升。

本发明作为单独的构成而设置了杆63与轴65,这是因为轴65的下端的外径大于密封盖64的内径,所以,这是为了采用先将密封盖64嵌合至杆63,然后,再将轴65结合于杆63的方式。

内盖66被配置为,连接轴65和升降部67。内盖66可采用凸起/槽等的结构,而能够结合于升降部67及轴65上,并且,内容物可通过内盖66的顶面扩散并流入至喷嘴40的流路41。

升降部67被配置为,借助涂覆头30的下降而将杆63下降。升降部67具有插入于涂覆头30的头结合部671,并且,以头结合部671为基准,涂覆头30可执行升降动作,头结合部671上可形成有用于顶起按压部32的弹性件(未图示)。

从而,涂覆头30在1次下降时,并不将升降部67予以下降,而是仅相对于喷嘴40进行下降动作,以能够使喷嘴40的出口411显露于外部,之后,进行2次下降动作时,通过按压升降部67,以能够使杆63下降。

升降部67具有插入于喷嘴40的喷嘴插入部672,喷嘴插入部672的周边形成有内管部673和外管部674。喷嘴40与架置部20一体形成,其并不执行下降动作,相反,升降部67会因涂覆头30的2次下降而会执行下降动作,因此,喷嘴插入部672能够以喷嘴40为基准进行下降动作。

这时,为了避免内容物从升降部67和喷嘴40之间渗漏,喷嘴插入部672可形成有:内管部673,其上侧外径被扩大,并且紧贴于流路41的内面;外管部674,其相对于内管部673进行上下滑动动作。

作为一例,当升降部67下降时,内管部673会借助与流路41内面的摩擦力,如伸缩式结构,可相对于喷嘴插入部672及/或外管部674执行上升动作,因此,内容物只会经过喷嘴插入部672流入到流路41,而无法从升降部67和架置部20之间的间隙等流出。

当然,如果可以实现漏液的防止的话,那么,除了喷嘴插入部672和内管部673及外管部674的结构以外,还能够采用多种结构。即,内管部673或者外管部674等可以尽管省略。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6,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图13至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排液容器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参照图13,当使用者利用手指等按压按压部32时,随着设于头结合部671的弹性件被压缩,同时,涂覆头30会执行1次下降,但是,其升降部67并不执行下降。

只是,这时喷嘴40的出口411会朝向涂覆头30的顶面显露,因此,可以说是将内容物传递到涂覆面31的准备动作完毕的状态。但是,喷嘴40的流路41因其流入口631还被密闭,因此,与壳体62的内部是保持隔离的状态。

参照图14,再次按压按压部32的话,涂覆头30会执行2次下降动作,并连带使得升降部67执行下降动作,这时,连接于升降部67的内盖66、轴65、杆63会一体地下降。只是,密封盖64因摩擦力不会下降,因此,随着杆63的流入口631被开放,壳体62内部和流路41将被连通。

然后,参照图15,当涂覆头30额外地执行2次下降动作时,密封盖64会借助轴65的下端而会朝下动作,因此,会提高壳体62的内部压力。从而,壳体62内部的内容物会通过杆63的流入口631,经由杆63的内部、轴65的内部、内盖66的顶面、喷嘴插入部672、流路41,而从出口411排出,并传递至涂覆面31。

图14及图15中,喷嘴40保持固定于架置部20上的状态,这时,因涂覆头30的下降,使得出口411的位置相比涂覆面31的位置更高。只是,根据选择粘度等适中的内容物,因此,比起涂覆面31位于更高位置的出口411所排出的内容物,将毫无问题地传递至涂覆面31上。

另外,如前述所述,喷嘴40可被配置为,可从架置部20执行下降动作,这时,喷嘴40可一体型地上升并结合于升降部67上。

参照图16,当解除对于按压部32的加压时,借助容器结合部61和轴65之间的弹性件,杆63等会执行上升动作,而以杆63为基准执行下降动作的密封盖64则遮盖杆63的流入口。

之后,当杆63进一步上升的话,杆63的下端将会顶起密封盖64,如此一来,壳体62的内部压力会被下降,从而,使得储藏于容器体10的内容物流入至壳体62并填满壳体62。

通过反复执行上述一系列的过程,本实施例通过与涂覆头30的下降动作衔接,以抽吸内容物,并且通过比涂覆面31的高度设置得更高的喷嘴40的出口411,来可将内容物置于涂覆面31上。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借助涂覆头30的下降动作,使得喷嘴40的出口411呈开放或者密闭,从而,能够利用涂覆头30方便使用内容物,并且,通过出口411的开闭,能够保障其卫生度等。

本发明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与公知技术所结合的实施例及将所述多个实施例相结合的实施例等。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其仅为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显而易见地,在本发明技术思想内,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变形或者改进。

对于本发明的单纯变形乃至变更均属于本发明领域,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依据所附权利要求书而更加明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