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数字化服装设计与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平人体扫描仪。
背景技术
人体三维扫描仪,也叫人体全身三维扫描仪或3d人体扫描仪,是利用光学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进行三维人体表面轮廓的非接触自动测量。如3dcamegadcs系列人体全身(半身)扫描系统充分利用光学三维扫描的快速以及白光对人体无害的优点,在3~5秒内对人体全身或半身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瞬间扫描。人体全身(半身)扫描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多台光学三维扫描仪进行联动控制快速扫描,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自动拼接,获得精确完整的人体点云数据。但是现有的人体三维扫描仪设计的功能单元较多,体积较大且不易挪动和搬运,因此一般只安置于一个独立的且固定的空间内,其机动性较差。而当需要远距离搬运,更换场地,以及商家出厂运货的时候,只能将各单元拆卸下来分批搬运,最后统一组装。但是各功能单元均具有很多复杂的电线,若全部拆卸出来不但整理线路的过程及其繁琐,又会导致各单元附带的电线冗长赘余,搬运过程中易被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人体三维扫描仪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平人体扫描仪,其便于整体的拆卸、组装和移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平人体扫描仪,其包括第一运动单元,包括升降组件、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一支架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穿过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动力组件;第二运动单元,包括旋转组件、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其动力输出端朝上,且所述旋转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上;平台补偿单元,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的下端面,所述平台补偿单元包括连接组件、第三动力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所述第三动力组件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运动单元上,而所述第三动力组件的上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的下端面相连接;以及,控制单元,包括信号收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建立联系;所述信号收发模块发射并接收脉冲信号,并将所接收的脉冲信号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传输到所述处理模块上,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并形成三维人体扫描数据;所述控制模块还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以及第二动力组件的运动行程,以及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信号发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上端嵌入所述第二配合件内,下端包住所述第三动力组件的上端头,且使得所述第一配合件能够在第三动力组件的端头处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包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包夹部的上端,且其为边缘外径大于所述包夹部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三动力组件的上端头固定有球体,所述包夹部的内部具有配合于所述球体的镂空空间,且所述镂空空间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包住所述球体;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上端面的滑动部,以及下端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并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包住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缘;所述旋转组件的下端面设置有配合于所述滑动部的环形滑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传动件和导向件,两者均竖直设置,且互相平行;所述导向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下限位件的下端,其动力输出端朝上穿过所述下限位件,并与所述传动件的下端对接,所述传动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限位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两侧的外缘件,所述导向件穿过所述固定件,使得所述第一支架组件能够沿所述导向件进行竖直上下运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穿过所述固定件,且所述传动件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传动件的螺孔,所述螺孔的内侧壁上具有配合于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均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平台补偿单元设置有至少三组,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组件下层的一个圆周上;各个第三动力组件均通过三支架组件固定于外围件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信号收发模块固定于所述外缘件上,其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受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对人体发射脉冲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接受器捕捉反射回来的所述脉冲信号。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信号接受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连接,并控制其动作;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连接,并控制其动作;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连接,并控制其脉冲信号的发射频率。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控制器,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第三动力组件连接,并控制其动作。
作为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位于所述旋转组件上的人体的竖直情况,并将检测信号反馈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识别,并通过所述第四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动力组件的动作进行垂直度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且各功能单元的外接电线均分为两段式,并通过接线机构进行连接,因此其两段式能够跟随各功能单元同时拆卸、组装,因此既能够保证装置易于长距离搬运,且不会受电线线路复杂的影响,机动性较好。此外接线机构能够快捷、安全地连接电线,其可以免工具实现,兼具密封防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可调平人体扫描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运动单元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可调平人体扫描仪侧视图、剖面图及其局部详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可调平人体扫描仪剖面图及其局部详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组件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平台补偿单元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平台补偿单元安装位置的正视图、剖面图及其局部详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单元系统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可调平人体扫描仪正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接线机构安装位置示意图及其详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容置件内部结构图及限位块详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按压件的挤压作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密封件整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单体内部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接线机构内部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由图1可知,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包括第一运动单元100和第二运动单元200,第一运动单元100上可以安装光线脉冲发射器和摄像头,用于采集人体信息,形成关于人体的三维数据。其中,第一运动单元100用于带动光线脉冲发射器、摄像头进行竖直升降运动,控制其竖直高度的位置以实现对人体的上下扫描;第二运动单元200用于承托站在上面的人,并带动人体进行360°的水平旋转,以进行各个水平方位的扫描。
进一步的,第一运动单元100包括升降组件101、第一动力组件102和第一支架组件103,升降组件101穿过第一支架组件103,且第一升降组件101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动力组件102。具体的,升降组件101包括传动件101a和导向件101b,两者均为竖直设置,且互相平行,其中的传动件101a可以选用螺杆,而导向件101b可以选用导杆。在本发明中,为整体稳定性考虑,导向件101b可以设置有两根,对称分布于传动件101a的两侧,且三者均平行设置。
导向件101b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有上限位件101c和下限位件101d,两者均为互相平行设置的水平板状结构,用于对第一支架组件103的上下运动限定高度。其中,第一动力组件102固定于下限位件101d的下端,其动力输出端朝上穿过下限位件101d,并与传动件101a的下端对接,形成固定,而传动件101a的上端则与上限位件101c相连接,形成止推方式,使得传动件101a能够在第一动力组件102的带动下进行旋转。这里的第一动力组件102可以采用步进电机,能够进行正转和反转。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组件103包括固定件103a和分别设置于固定件103a两侧的外缘件103b。其中,固定件103a为盒状空心结构,而导向件101b穿过固定件103a(这里所述的“穿过”为间隙配合),使得第一支架组件103整体能够沿导向件101b进行竖直上下运动,这里的“竖直上下运动”通过传动件101a与固定件103a的配合实现:传动件101a穿过固定件103a主体,且传动件101a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而固定件103a上设置有配合于传动件101a的螺孔,螺孔的内侧壁上具有配合于传动件101a上外螺纹的内螺纹,使得传动件101a与固定件103a发生传动。当启动第一动力组件102,传动件101a随之旋转,固定件103a由于螺纹的传动,加之导向件101b的竖直导向,使得第一支架组件103整体能够进行竖直上下的直线运动。
固定件103a的两侧设置有外缘件103b,用于安装和固定信号接受器301b(信号接受器301b用于采集人体的扫描数据,可以采用摄像头),即信号接受器301b固定于第一支架组件103的外缘件103b的外边缘上。
进一步的,上限位件101c和下限位件101d均固定于连接板101e上,其中,连接板101e为条板状结构,竖直设置,且位于升降组件101的内侧,即升降组件101整体通过上限位件101c和下限位件101d固定于连接板101e上。需要注意的是:连接板101e的下端固定于第二支架组件203上,实现第一运动单元100与第二运动单元200之间的机构衔接。
在本发明中,第二运动单元200包括旋转组件201、第二动力组件202和第二支架组件203,第二动力组件202固定于第二支架组件203上,其动力输出端朝上,且旋转组件201固定于第二动力组件202的动力输出端上。具体的,旋转组件201为用户的站立点,其可以设置成圆盘状,并与第二动力组件202进行连接。第二动力组件202可以采用步进电机,其上端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组件201固定,并能够带动旋转组件201进行水平旋转。
进一步的,第二支架组件203作为基础构件用于支撑第二运动单元200整体,较佳的,其可以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件203a和第二支撑件203b。第一支撑件203a和第二支撑件203b分别为纵、横向设置,且互相固定连接,此外,两者的上端共同支撑外围件204,用于圈定人体站立的空间范围。在本发明中,第二动力组件202固定于第一支撑件203a上,其上端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外围件204的水平面板,并与设置于外围件204水平面板上层的旋转组件201进行固定连接。
参照图4~7,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上一个实施例的是: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还包括平台补偿单元400,具体如下:
旋转组件201的下端面还设置有平台补偿单元400,平台补偿单元400用于:在旋转组件201进行旋转的时候,平台补偿单元400能够使得旋转组件201在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实时调节其平衡状态,进而对人体站立的倾斜偏差进行实时补偿,以获取人体信息的各项准确数据。
平台补偿单元400包括连接组件401、第三动力组件402和第三支架组件403。其中,第三支架组件403用于固定和安装第三动力组件402;第三动力组件402用于提供补偿运动的动力;连接组件401用于连接第三动力组件402与旋转组件201,并将第三动力组件402的输出动力传递给旋转组件201,从而对旋转组件201的倾斜状态进行补偿性调节。第三动力组件402的下端通过第三支架组件403固定于第二运动单元200上,而第三动力组件402的上端通过连接组件401与旋转组件201的下端面相连接。本发明中的第三动力组件402为竖直设置,其可以采用伺服电缸等能够进行直线伸缩运动的构件来实现,且第三动力组件402的伸缩端朝上。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401包括第一配合件401a和第二配合件401b,第一配合件401a的上端嵌入第二配合件401b内,下端包住第三动力组件402的上端头,且使得第一配合件401a能够在第三动力组件402的端头处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其中,第二配合件401b与旋转组件201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配合件401a包括第一连接部401a-1和包夹部401a-2,第三动力组件402的上端头固定有球体402a。包夹部401a-2的内部具有配合于球体402a的镂空空间m,且镂空空间m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包住球体402a,使得球体402a可以在镂空空间m内自由活动。第一连接部401a-1位于包夹部401a-2的上端,且其为边缘外径大于包夹部401a-2的环状结构,用于第一配合件401a与第二配合件401b的连接。
第二配合件401b包括上端面的滑动部401b-1,以及下端面的第二连接部401b-2,第二连接部401b-2配合于第一连接部401a-1的结构,并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包住第一连接部401a-1的外缘,使得第一配合件401a与第二配合件401b能够发生相对的水平旋转。旋转组件201的下端面设置有配合于滑动部401b-1的环形滑槽201a,其中的滑动部401b-1为嵌在环形滑槽201a内的滑块。在本发明中为便于第二配合件401b的相对稳定,可以设置有两组滑动部401b-1,且旋转组件201的下端面也相应地设置有内外两个环形滑槽201a。
进一步的,平台补偿单元400设置有至少三组,且均匀分布于旋转组件201下层的一个圆周上。各个第三动力组件402均通过三支架组件403固定于外围件204上。当需要通过平台补偿单元400调节旋转组件201时,启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三个)第三动力组件402,使其伸长或者缩短。当不考虑旋转组件201的水平转动之时,由于第二配合件401b通过滑动部401b-1固定于旋转组件201的下侧,因此其相对于旋转组件201能够保持固定不动,而第一配合件401a相对于第二配合件401b也不能发生空间位移(加之第一配合件401a与旋转组件201之间采用类似于“球铰”的方式连接),因此第三动力组件402能够通过其长度的控制来抬高或者降低旋转组件201此处的高度,最终控制旋转组件201的坡度。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当启动一个或者两个第三动力组件402时,可以用于精调旋转组件201的水平坡度,当同时启动三个第三动力组件402时,可以精调旋转组件201的竖直高度(相对于第一运动单元100的粗调)。
若考虑旋转组件201的水平转动之时,由于第二配合件401b上的上端具有配合于环形滑槽201a的滑动部401b-1,因此当启动第三动力组件402时,连接组件401既能够对旋转组件201产生支撑,且旋转组件201也能够相对于连接组件401发生水平旋转。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在不影响旋转组件201水平转动的前提下,其依然能够调节旋转组件201的水平坡度,以及其竖直高度。
参照图8、9,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上一个实施例的是: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还包括控制单元300,其用于控制本发明中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的信号收发、各机构的动作进程以及数据传输等必要过程。
控制单元300包括信号收发模块301、数据传输模块302、控制模块303和处理模块304,信号收发模块301通过数据传输模块302连接到控制模块303,并通过控制模块303与处理模块304建立联系;
信号收发模块301发射并接收脉冲信号,并将所接收的脉冲信号通过控制模块303传输到处理模块304上,处理模块304对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并形成三维人体扫描数据;控制模块303还能够控制第一动力组件102以及第二动力组件202的运动行程,以及信号收发模块301的信号发射。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收发模块301用于向人体表面发射脉冲信号,由于脉冲信号遇到人体将产生反射,而收发模块301也能接收反射回来的射脉冲信号,最后通过分析计算点的相对距离,来确定表面反射点的空间坐标,最终得到三维人体扫描数据,形成整个三维人体数据模型。
信号收发模块301固定于外缘件103b上,其包括信号发射器301a和信号接受器301b。其中,信号发射器301a采用光线脉冲发射器,其对人体发射脉冲信号,并通过信号接受器301b捕捉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信号发射器301a将光线(激光线)以高频率(开/关)投射出来,不断的投射到被测人体的表面,形成密集的反射点,保证测量的精度要求。本发明中的信号接受器301b可以采用摄像头。
数据传输模块302可以采用数据线电缆,其两端分别连接信号接受器301b和控制模块303,用于将来自信号接受器301b的接收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303,并通过控制模块303最终传输至处理模块304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控制模块303主要用于控制各个运动单元的行程管理和信号收发模块301的数据传输,其可以为控制箱。在本发明中,控制模块303包括第一控制器303a、第二控制器303b和第三控制器303c,其中,第一控制器303a与第一动力组件102连接,并控制其旋转动作,进而控制了第一运动单元100的上下直线运动;第二控制器303b与第二动力组件202连接,并控制其旋转动作,进而控制了第二运动单元200的水平旋转运动;第三控制器303c与信号发射器301a连接,并控制其脉冲信号的发射频率,同时控制数据传输模块302对信号接受器301b所捕捉信号的向外传输进程。
进一步的,旋转组件201的下端面还设置有平台补偿单元400,平台补偿单元4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动力组件402,针对平台补偿单元400的行程管理,控制模块303还具有第四控制器303d,第四控制器303d与第三动力组件402连接,并控制其伸缩动作,进而控制了平台补偿单元400的坡面调整。在本发明中,第一控制器303a、第二控制器303b、第三控制器303c和第四控制器303d均为控制模块303的控制子模块,可以采用进程控制块。
对应于平台补偿单元400,控制单元300还包括检测模块305,检测单元305用于检测旋转组件201的水平度,进而间接检测站立于旋转组件201上的人体竖直情况及其垂直度,保证扫数数据的可用性。检测模块305可以采用倾角传感器,其能够将检测信号反馈给处理模块304,处理模块304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识别(将检测模块305测得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是否为水平或倾斜多少角度,并将所得结果以指令形式发送至第四控制器303d),最后通过第四控制器303d控制第三动力组件402的伸缩动作进行垂直度调节。本发明中的处理模块304为具有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计算器,其用于对来自信号收发模块301和检测模块305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统一反馈给控制模块303进行动作控制。
参照图10~16,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所述可调平人体扫描仪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其中:
第一运动单元100为一体,其通过连接板101e的下端与第二支架组件203进行连接(连接板101e的下端与第一支撑件203a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第一支撑件203a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203b通过螺栓连接;
第一支撑件203a的顶部与外围件204的水平面板通过螺栓连接。
本发明中的各个用电设备(包括第一动力组件102、第二动力组件202、信息获取单元300等等)的外接电线s均统一铺设于第一支撑件203a的内部,本发明中的第一支撑件203a为空心箱体结构。
由于可调平人体扫描仪内部线路较多,当需要外接电源进行通电时,为便于线路的条理性、也为了防止外界因素致其破损,所有电线s统一铺设固定于第一支撑件203a内部的底面或者角落。但是这还会存在其他问题:
由于可调平人体扫描仪为大型设备,其体积和质量都较大,不易挪动和搬运,因此本发明将可调平人体扫描仪设计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当需要远距离搬运,更换场地,以及商家出厂运货的时候,都将各单元拆卸下来分批搬运,最后统一组装。但是各功能单元拆卸出来又会导致各单元附带的电线冗长赘余,搬运过程中易被损伤。因此,本发明设计:将所有用电设备的外接电线s分为两段式,其两段式能够跟随各功能单元同时拆卸、组装。其中的第一段电线定义为第一电线s-1,其为各用电设备的“短线头”——长度较短,跟随用电设备一起被拆卸,且线头较短,不会影响冗长电线对搬运的不便;其中的第二段电线定义为第二电线s-2,其为与各个第一电线s-1一一对应,且被长期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3a箱体内部的主体线路。因此,基于上述,在拆卸搬运时,第二电线s-2跟随第一支撑件203a箱体一起搬运,第一电线s-1跟随其他功能单元一起搬运。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电线s-1与第二电线s-2之间的对接、重新组装需要借助一种快捷、安全的中间“接头”进行接续。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线机构j,其能够快速、方便地连接第一电线s-1与第二电线s-2,且可以免工具实现,兼具密封防水的功能。
所述接线机构j包括盖合组件500和对接组件600。其中的盖合组件500具有结构相同的两半,用于包夹并连接两个对接电线s的端头;而对接组件600用于连接、锁定盖合组件500,并对穿入盖合组件500内部的电线s形成挤压和密实。本发明中的盖合组件500可以区分为第一单体501和第二单体502,两者结构相同,互相正对拼接,并通过对接组件600进行固定,此处先针对第一单体501进行结构的详细说明。
第一单体501包括第一容置件501a和第一按压件501b。第一容置件501a主体为:管状体沿轴向剖切所得的其中一半结构,其包括外部的壳体以及壳体内的容置空间;而第一按压件501b为用于直接伸缩挤压电线s接头的块状结构。第一容置件501a上设置有配合于第一按压件501b的插孔501a-1,第一按压件501b插入插孔501a-1,并伸至第一容置件501a的内部,且第一按压件501b能够在插孔501a-1内进行来回伸缩滑动,以实现对电线s的挤压、松弛。
第一容置件501a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限位块501c(限位块501c固定于第一容置件501a的内侧壁上),且在空间位置上,限位块501c位于第一按压件501b的两端(对称分布)。需要注意的是:限位块501c相对于第一按压件501b的一侧面上均具有第一凸起501c-1,而第一按压件501b的两端面上具有配合于第一凸起501c-1的第一滑槽501b-1,第一凸起501c-1嵌入第一滑槽501b-1内,且第一滑槽501b-1的方向与插孔501a-1的方向一致,因此,第一按压件501b能够沿着第一滑槽501b-1的方向进行直线伸缩滑动。
在本发明中,第一单体501的两端能够插入电线s,并进入第一容置件501a的内部,且第一容置件501a的端部具有配合于电线s的第一穿口501a-2,显而易见的,由于第一单体501为盖合组件500的一半结构,因此第一穿口501a-2为配合于电线s截面外径的半圆孔。从第一容置件501a的两端穿入的电线s端头形成部分交叠,且第一按压件501b能够在对接组件600的挤压下对交叠部分的电线s形成按压。较佳的,第一按压件501b的内侧边缘设置为密集分布的剪刀状分叉结构:每个剪刀状分叉结构为薄片状,且阵列有多个。此分叉结构的中间夹角处能够对电线s形成按压。较佳的,第一按压件501b可以采用橡胶或其他兼具柔性和韧性的绝缘材料,其既能保证对电线s接头挤压的密实性,也不会破损电线s和第一按压件501b自身,且不可导电、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第一单体501还包括密封件501d,用于保证穿入第一容置件501a的电线s表层与第一容置件501a的外端口之间形成防水、隔尘的密封作用。密封件501d包括与第一按压件501b两端相挤压接触的推动块501d-1、设置于第一穿口501a-2内侧的密封部501d-3,以及连接推动块501d-1和密封部501d-3的传动部501d-2。其中,推动块501d-1为能够沿着第一容置件501a的纵向进行直线滑动的块状体,而第一按压件501b的两端具有对应于推动块501d-1的对接口501b-2,此处的对接口501b-2为第一按压件501b外端的一个缺口结构,对接口501b-2的底面为坡面,且此坡面使得对接口501b-2的外口宽度大于内口宽度。因此当推动块501d-1的外端嵌入对接口501b-2内时,若设置初始状态为:推动块501d-1的外端抵住对接口501b-2的内口,则当向上挤压第一按压件501b时,对接口501b-2的顶面能够对推动块501d-1的端头形成挤压,使得推动块501d-1向外进行直线滑动。
上述“推动块501d-1向外进行直线滑动”的实现还需要包括以下结构:限位块501c上具有配合于推动块501d-1的第二滑槽501c-2,推动块501d-1插入第二滑槽501c-2内,并能够在对接口501b-2坡面的按压下进行直线滑动。
在本发明中,第一容置件501a内部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容纳槽501a-3,容纳槽501a-3为位于第一穿口501a-2内侧的容置空间,其内端头也可以设置封堵。容纳槽501a-3与第一穿口501a-2正对且形成连通,而密封部501d-3嵌入容纳槽501a-3内。本发明中的密封部501d-3可以为波纹管的一半结构,其能够进行长度伸缩。密封部501d-3与推动块501d-1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直线运动的传动部501d-2(传动部501d-2为中间的一个过渡块状体结构),因此第一按压件501b使得推动块501d-1向外进行直线滑动之时,推动块501d-1通过传动部501d-2挤压密封部501d-3,使其被压缩,横截面膨胀,增加其与容纳槽501a-3以及穿入电线s的接触压强,也提高了密实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电线s能够依次穿过第一穿口501a-2和密封部501d-3,并插入第一容置件501a的内部,密封部501d-3包覆于电线s的外围。
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中,第二单体502与第一单体501结构相同,且互相正对拼接(两者的壳体开口处彼此正对盖合,形成封闭)。具体的,第二单体502包括对应于第一容置件501a的第二容置件502a,第二容置件502a的端部具有对应于第一穿口501a-2的第二穿口502a-1,且第一单体501与第二单体502正对拼接之时,第一穿口501a-2与第二穿口502a-1能够共同形成配合于电线s的穿线口k-1。此外,第二单体502还包括对应于第一按压件501b的第二按压件502b,第二按压件502b能够插入第二容置件502a的内部,其余对应部分不一一罗列说明。
在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单体501(以及第二单体502)中,第一容置件501a内部的第一按压件501b、限位块501c和密封件501d所共同形成的功能区为能够实现连接一组电线s接头的“连接单元”。较佳的,本发明中在第一容置件501a的内部可以同时并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单元”以适用于多个线头的情况。本发明的附图中以两组“连接单元”进行展示,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对接组件600套设于盖合组件500的外围,并对第一单体501和第二单体502之间的结合形成锁定,且对接组件600的内侧壁能够对第一按压件501b形成向内的挤压。
具体的,对接组件600包括配合于盖合组件500两端结构的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以及将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连接的拉紧件603,即:第一单体501和第二单体502正对拼接之时,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能够分别套在盖合组件500的两端,且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的外端面上均设置有对应于穿线口k-1的第二穿线口k-2,电线s能够依次穿过第二穿线口k-2和穿线口k-1进入盖合组件500内部,最终被挤压密实。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的主体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两者的结构均为:一端为开口端,其没有结构封闭;另一端为封堵端,其上穿透有第二穿线口k-2。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端盖601的开口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外螺纹601a,第二端盖602的开口端具有一圈第一限定环602a。第一限定环602a的内圈直径与第二端盖602的开口端相同,外圈直径大于第二端盖602的开口端。
拉紧件603主体为套筒状,其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601、第二端盖602连接。具体的,拉紧件603的一端具有配合于第一限定环602a的第二限定环603a,第二限定环603a的内径小于拉紧件603的内径以及第一限定环602a的外径,且拉紧件603的内径略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环602a的外径。综上,当拉紧件603套在第二端盖602上后,第二限定环603a能够对第一限定环602a产生牵引(即拉紧件603通过第二限定环603a与第一限定环602a之间的限位能够与第二端盖602进行连接)。
此外,拉紧件603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具有配合于外螺纹601a的内螺纹603b,并通过两者的配合与第一端盖601进行连接。因此,当拉紧件603的一端与第二端盖602连接后,另一端只要通过螺纹的配合,加以旋转,即可同时拉紧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缩短两者之间的间距。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的盖合组件500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其横截面自端部向中间逐渐变大,同时,由于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分别配合于盖合组件500的两端结构,也为变截面的结构,因此,当第一端盖601和第二端盖602之间被拉紧时,第一端盖601与第二端盖602的内侧壁能够对第一按压件501b和第二按压件502b进行向内的挤压,最终对电线s的连接产生挤压密实作用。
本发明以第一动力组件102为例:第一动力组件102连接有第一电线s-1,第二支架组件203的第一支撑件203a内还铺设有第二电线s-2,第一电线s-1的连接端和第二电线s-2的连接端分别插入接线机构j两端的穿线口内,通过接线机构j进行连接、固定。
因此本发明其他的用电设备均可以将其第一电线s-1通过接线机构j与第二电线s-2进行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电线s-2外接电源。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