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9291发布日期:2020-03-20 05:0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菌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现有布料的防污性能、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坯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软化剂1-5份,高分子树脂基体9-12份,硫酸氢钾5-10份,棉纤维12-14份,亚麻纤维7-10份,聚丙烯腈纤维2-6份,甲壳素纤维6-10份,阻燃涤纶纤维5-8份,聚酰亚胺15-20份、竹浆纤维7-15份、pet树脂11-15份。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树脂基体为聚酰亚胺。

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产生,保持织物清洁,进而提高抗菌性能。动物纤维具有柔软性,可以改善织物的保暖性和手感。硫酸氢钾可以防腐蚀,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棉纤维有较好的吸湿性及一定的耐磨性,回潮率达到8%,没有静电。竹炭纤维可以提高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将软化剂份,高分子树脂基体份,硫酸氢钾份,棉纤维份,亚麻纤维份,聚丙烯腈纤维份,甲壳素纤维份,阻燃涤纶纤维份,聚酰亚胺份、竹浆纤维、pet树脂进行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产品进行烘干和编织形成坯布,对坯布进行染色,染成浅色的面料;再对此面料进行水洗和消毒,消毒过的面料进行印花,最后进行裁切和定型。

实施例一

本发明抗菌面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软化剂4份,高分子树脂基体9份,硫酸氢钾8份,棉纤维14份,亚麻纤维7份,聚丙烯腈纤维4份,甲壳素纤维8份,阻燃涤纶纤维7份,聚酰亚胺15份、竹浆纤维13份、pet树脂11份。

实施例二

本发明抗菌面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软化剂2份,高分子树脂基体10份,硫酸氢钾6份,棉纤维14份,亚麻纤维10份,聚丙烯腈纤维6份,甲壳素纤维6份,阻燃涤纶纤维5份,聚酰亚胺18份、竹浆纤维8份、pet树脂15份。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组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