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粘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6483发布日期:2019-02-26 19:0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开关粘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箱包服装配件和安全防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粘扣,又称魔术贴、魔术扣、ab扣、粘扣带、勾环(hook&loop)带、子母扣带等,是一种实用便捷的带状粘合连接配件,广泛流行应用于各种箱包、服装、帐篷、篷布等各种包容物上。粘扣的材质和结构特点,又决定了它比较脆弱,所以在安全防盗方面贵在预防及时发现与报警,而基础要求则是粘扣必须是状态可检测的。但现有粘扣产品和技术,只注重粘扣本身的材料成品质量和外观款式颜色,并未顾及其状态的可检测性,还缺乏技术方案有效防范两种粘扣异常情况:其一,粘扣被窃贼私自拉开;其二,粘扣带面被利刃(如刀片)割裂。



技术实现要素:

普通粘扣的基本构成包括两面扣带,其中一面密布较硬带细勾刺毛(hook)的叫勾面(又称a面、公面、子面等),另一面密布细小柔软纤维环毛(loop)的叫毛面(又称b面、母面、绒面等)。粘扣的材质,主要有尼龙、涤纶及混纺等。勾面与毛面贴合则粘合,稍用力拉则脱开。粘扣的状态包括,粘扣的开与合、带面的完整与裂开。

本发明基于普通粘扣,欲使粘扣具有电路开关特性(即电流通断),提出一种开关粘扣,在粘扣上布设关联粘扣状态的检测线,所述检测线分别在粘扣的勾面和毛面上分多段间隔分布,每段检测线段均有开关触点,当勾面与毛面相粘合时,各检测线段的开关触点即对位相合串联并存在两个外导触点。

本发明的开关粘扣,具有电路开关分布式特点,逻辑上是在粘扣双面(勾面和毛面)上分布多个电路开关。由于检测线是导电的并反复横贯粘扣双面地布设,使得检测线与粘扣的状态建立了关联关系:只要粘扣被拉开,则必有开关触点被打开而脱离接触;若粘扣面被撕裂或被割裂的长度超出一定值,则必有检测线段被切断。这两种情形,都将导致检测线中断导通而能够被检测到。所谓外导触点,是为应用检测提供引接导线的接触点位。

所述检测线的各个检测线段,其形状不限于是直线,还可以是折线、曲线,乃至局部面状异形线。各检测线段相互之间,可有两种连接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所述检测线段在同一勾面或毛面上相互独立不相连,每段检测线段均各有其外导触点。各条检测线段的开关触点是并列而不相连的,可在具体应用时在粘扣外部灵活改变连接。

第二种关系是,所述检测线段编成一组或多组,每组内的检测线段首尾相连串联成一路检测线并在首部和尾部各有外导触点,所述开关触点于组内实现多个串联。分组串联可简化应用时粘扣检测线的外部连接。一种典型情况是只编成一组,则所有检测线段在粘扣上串联成一路检测线,头部和尾部有一对外导触点。

还可在粘扣上纵向布设至少一条直通导线以备构成回路,所述直通导线与所述检测线不相交或相交但相绝缘。于是在粘扣上,将检测线的一端外导触点与直通线的同一端连接,就能在另一端即粘扣的同一头具有一对外导触点。所述直通导线宜为曲线(如波浪线),以免被恶意沿线切割而失效。

由于粘扣的勾面和毛面不平滑,不便布设检测线;即使勉强布设,也不够稳定和隐蔽。因此,便作如此安排:所述检测线段布设在勾面和毛面的背面。

检测线段的导线通常是柔性的,以保持粘扣的柔韧和弹性。有三种选项:

第一种选项是,所述检测线段为粘扣上贴覆导电薄膜,例如导电布、导电橡胶(导电塑胶)等。

第二种选项是,所述检测线段为粘扣上涂覆导电溶液,例如导电银浆、导电漆、导电油墨等。

第三种选项是,所述检测线段为植入粘扣中的导电介质材料。例如在粘扣带中,植入导电丝线;或用普通织线预先在既定位置经过导电化处理(如浸染导电漆、银浆等),编制成粘扣带上的柔性导线段。

为了能够检测到粘扣被切割,有必要将勾面和毛面上的检测线段基本横跨所在面的宽度进行布设。

检测线段的布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一种成品形态是:所述开关触点为导电性触盘。所谓导电性触盘,类似于电路板上的印制电路焊盘,其形状和大小根据需要定制,其中还可预留通孔,以方便定位装配导电性开关元件。

检测线段的另一种成品形态是:所述开关触点由嵌入的导电性扣子的子端和母端配对构成。为了保证良性接触且稳定,避免环境扰动甚至震动的影响,至少有两种选项:

第一种选项是,所述导电性扣子为磁性金属扣子。借助磁吸效应,保持接触导通。

第二种选项是,所述导电性扣子为导电橡胶扣子。借助橡胶材料的柔性和弹性,保持接触导通。进而,所述导电橡胶扣子可制成细条状凹槽与凸起的配对,这与某些塑料袋的封口结构类似。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以简单实用的方式,使得普通粘扣具有分布式电路开关特性,提升为状态可测的开关粘扣,能够有效防范粘扣被恶意地或意外地打开和破坏,产生实时可测的状态信号,从而为诸如箱包、服装、篷布等及其所容纳覆盖财物的安全防盗提供技术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粘扣毛面(1)和粘扣勾面(2)(两条并排细双实线框表示),是粘扣的基本材料构成;外导触点(3)(实心圆点表示)是检测线(4)的外接导通点位,首尾各一个,能接入检测电路形成回路而被检测,线路的通断即与粘扣的状态相关;开关触点(5)(双圆圈表示)在图中有5对,分布在检测线段(6)(粗实线表示)上的一端或两端;检测线段(6)在粘扣毛面(1)和粘扣勾面(2)上分别间隔地分布有3根,布设成折线覆盖扣面宽度以备检测被割裂,但这并不限制本发明中检测线段的数量和形态;当粘扣毛面(1)和粘扣勾面(2)相粘合时,各开关触点(5)亦对位接触闭合,最终形成完整的反复横贯粘扣的检测线(4)。

图2是本发明对照图1的逻辑电路示意图。粘扣毛面(1)和粘扣勾面(2)(两条并排细双实线框表示),仅作为背景衬托画出;外导触点(3)是检测线(4)的外接导通点位,首尾各一个,能接入检测电路形成回路而被检测,线路的通断即与粘扣的状态相关;电路开关k1、k2、k3、k4和k5,是开关触点的符号化表示,在电路图中间隔地分布有5个,串联在检测线(4)的回路中。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不同构形示意图。粘扣毛面(1)、粘扣勾面(2)、外导触点(3)、检测线(4)、开关触点(5)、检测线段(6),它们的含义、位置和作用,均与上述图1中的同名构成要素相同。不同的是:其中5对横贯粘扣的检测线段相互独立,各自串接一个开关触点,每对检测线段的首尾(两端)各有自己的外导触点(黑色圆点表示);粗黑虚线是不存在于粘扣上,而属于粘扣的应用实体(如箱包)上的导线,也能实现将这5对检测线段串联成一条完整的检测线路;而且还可以采取其它连接方式,将这5对检测线段串接到应用实体上的检测线路中。

图4是本发明对照图3的逻辑电路示意图。与图2相似,粘扣毛面(1)、粘扣勾面(2)、外导触点(3)、检测线(4)和电路开关k1~k5,具有与图2中对应部分的相同含义与作用。不同的是:其中每条横贯粘扣面的电路线段(对应检测线段)相互独立,各自串接一个电路开关(对应开关触点),两个扣面每对电路线段的首尾(两端)各有自己的外导触点(黑色圆点表示);粗黑虚线表示外部存在的一种连接可能,能实现将这5对电路线段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电路,串联在检测线(4)的回路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及其说明,采用普通尼龙粘扣来改造,其已经包含了粘扣毛面(1)、粘扣勾面(2)。在这两个粘扣面上,对应地每间隔4cm嵌入一对直径1cm的磁性铜质扣子,作为粘扣两面相粘合时扣紧导通的开关触点;采用宽3mm的导电布粘条作为检测线段(6),间隔地粘贴在粘扣毛面(1)和粘扣勾面(2)的背面,并用磁性铜质扣子的背夹片夹紧以保证稳定接触良好,最终形成完整的检测线(4),首尾的导电布粘条末端即为外导触点(3),由此即可接入应用检测电路。

上述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全部可能范围,也不应构成对本发明权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