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6572发布日期:2019-04-17 02: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溺服,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



背景技术:

幼儿是指度过了婴儿期,进入幼儿期的孩子,幼儿无论在体格和神经发育上,还是在心理和智能发育上,都出现了新的发展,为了使幼儿能够活泼开朗,能够健康的成长,家长常常会带幼儿去游泳,现在一般是将浮板绑在幼儿背上,然后让幼儿在水中游泳,如此,幼儿的头容易浸到水中,导致幼儿被水呛到,安全性较低,所以家长会用另外一块浮板承托住幼儿的手,这样幼儿难以自由的在水中游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将浮板绑在幼儿背上,然后让幼儿在水中游泳,如此,幼儿的头容易浸到水中,导致幼儿被水呛到,安全性较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幼儿被水呛到、能够保证幼儿安全的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包括有浮力保护服、第一绑带、松紧调节器、第二绑带、压缩缸、活塞、推杆、出气管、环形气囊、进气管、浮球、吸气管、单向阀和塞子,浮力保护服前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绑带,浮力保护服后侧上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一绑带,松紧调节器为四个,分设于四个第一绑带底端,浮力保护服前侧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绑带,浮力保护服后侧下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二绑带,第二绑带扣在松紧调节器上,浮力保护服左侧开有通孔,压缩缸栓接于浮力保护服底部中间,压缩缸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塞,活塞右侧固接有形状为t形的推杆,推杆穿过压缩缸右侧,出气管固接于压缩缸左侧,出气管左端固接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连接在浮力保护服左侧,环形气囊顶部设有塞子,压缩缸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有用于使空气单向流动的单向阀,进气管顶端固接有浮球,浮球顶部连接有吸气管。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浮力机构,浮力机构包括有布带、回形框、浮力筒、连接块、半圆形管、滑动轴、半圆形杆、滑轨、滑块、第一弹簧、拨杆和卡齿,布带为两个,分设于浮力保护服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两个布带上均套有回形框,两个回形框上均连接有浮力筒,两个布带底端均固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上均连接有半圆形管,半圆形管内开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内滑动式设有滑动轴,滑动轴上转动式连接有半圆形杆,半圆形杆右部位于半圆形管内,两个半圆形管内壁均固接有两个起导向作用的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拨杆,拨杆左侧与半圆形管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拨杆后侧固接有卡齿,半圆形杆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卡槽与卡齿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压条、第二弹簧和拉杆,两个回形框底部均开有两个起导向作用的导孔,导孔内设有压条,压条底端固接有拉杆,压条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拉杆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回形框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弹性绳、拉环和固定块,固定块固接于浮力保护服底部右侧,固定块上连接有弹性绳,弹性绳底端固接有拉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浮力保护服可使幼儿浮在水面上,环形气囊可使幼儿的头部高于水平面,避免幼儿被水呛到,从而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通过浮力机构能够使幼儿的手浮在水面上,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幼儿的安全;通过调节浮力筒与幼儿的手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幼儿的手拍打到水面,从而使得幼儿能够玩的更加开心;还可拉动拉环将幼儿拉上岸,如此,则无需幼儿自己游上岸,从而能够节省幼儿的力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浮力保护服,2:第一绑带,3:松紧调节器,4:第二绑带,5:通孔,6:压缩缸,7:活塞,8:推杆,9:出气管,10:环形气囊,11:进气管,12:浮球,13:吸气管,14:单向阀,141:塞子,15:浮力机构,1501:布带,1502:回形框,1503:浮力筒,1504:连接块,1505:半圆形管,1506:半圆形槽,1507:滑动轴,1508:半圆形杆,1509:滑轨,1510:滑块,1511:第一弹簧,1512:拨杆,1513:卡齿,1514:卡槽,16:导孔,17:压条,18:第二弹簧,19:拉杆,20:弹性绳,21:拉环,2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如图1-3所示,包括有浮力保护服1、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第二绑带4、压缩缸6、活塞7、推杆8、出气管9、环形气囊10、进气管11、浮球12、吸气管13、单向阀14和塞子141,浮力保护服1前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绑带2,浮力保护服1后侧上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为四个,分设于四个第一绑带2底端,浮力保护服1前侧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绑带4,浮力保护服1后侧下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二绑带4,第二绑带4扣在松紧调节器3上,浮力保护服1左侧开有通孔5,压缩缸6栓接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中间,压缩缸6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塞7,活塞7右侧固接有形状为t形的推杆8,活塞7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推杆8连接,推杆8穿过压缩缸6右侧,出气管9固接于压缩缸6左侧,出气管9左端固接有环形气囊10,环形气囊10连接在浮力保护服1左侧,环形气囊10顶部设有塞子141,压缩缸6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和出气管9上均设有用于使空气单向流动的单向阀14,进气管11顶端固接有浮球12,浮球12顶部连接有吸气管13。

实施例2

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如图1-6所示,包括有浮力保护服1、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第二绑带4、压缩缸6、活塞7、推杆8、出气管9、环形气囊10、进气管11、浮球12、吸气管13、单向阀14和塞子141,浮力保护服1前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绑带2,浮力保护服1后侧上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为四个,分设于四个第一绑带2底端,浮力保护服1前侧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绑带4,浮力保护服1后侧下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二绑带4,第二绑带4扣在松紧调节器3上,浮力保护服1左侧开有通孔5,压缩缸6栓接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中间,压缩缸6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塞7,活塞7右侧固接有形状为t形的推杆8,推杆8穿过压缩缸6右侧,出气管9固接于压缩缸6左侧,出气管9左端固接有环形气囊10,环形气囊10连接在浮力保护服1左侧,环形气囊10顶部设有塞子141,压缩缸6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和出气管9上均设有用于使空气单向流动的单向阀14,进气管11顶端固接有浮球12,浮球12顶部连接有吸气管13。

还包括有浮力机构15,浮力机构15包括有布带1501、回形框1502、浮力筒1503、连接块1504、半圆形管1505、滑动轴1507、半圆形杆1508、滑轨1509、滑块1510、第一弹簧1511、拨杆1512和卡齿1513,布带1501为两个,分设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两个布带1501上均套有回形框1502,两个回形框1502上均连接有浮力筒1503,两个布带1501底端均固接有连接块1504,两个连接块1504上均连接有半圆形管1505,连接块1504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半圆形管1505连接,半圆形管1505内开有半圆形槽1506,半圆形槽150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轴1507,滑动轴1507上转动式连接有半圆形杆1508,半圆形杆1508右部位于半圆形管1505内,两个半圆形管1505内壁均固接有两个起导向作用的滑轨1509,半圆形管150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滑轨1509连接,滑轨1509上滑动式设有滑块1510,两个滑块1510之间连接有拨杆1512,拨杆1512左侧与半圆形管1505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511,拨杆1512后侧固接有卡齿1513,拨杆151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卡齿1513连接,半圆形杆1508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1514,卡槽1514与卡齿1513配合。

实施例3

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如图1-6所示,包括有浮力保护服1、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第二绑带4、压缩缸6、活塞7、推杆8、出气管9、环形气囊10、进气管11、浮球12、吸气管13、单向阀14和塞子141,浮力保护服1前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绑带2,浮力保护服1后侧上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为四个,分设于四个第一绑带2底端,浮力保护服1前侧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绑带4,浮力保护服1后侧下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二绑带4,第二绑带4扣在松紧调节器3上,浮力保护服1左侧开有通孔5,压缩缸6栓接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中间,压缩缸6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塞7,活塞7右侧固接有形状为t形的推杆8,推杆8穿过压缩缸6右侧,出气管9固接于压缩缸6左侧,出气管9左端固接有环形气囊10,环形气囊10连接在浮力保护服1左侧,环形气囊10顶部设有塞子141,压缩缸6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和出气管9上均设有用于使空气单向流动的单向阀14,进气管11顶端固接有浮球12,浮球12顶部连接有吸气管13。

还包括有浮力机构15,浮力机构15包括有布带1501、回形框1502、浮力筒1503、连接块1504、半圆形管1505、滑动轴1507、半圆形杆1508、滑轨1509、滑块1510、第一弹簧1511、拨杆1512和卡齿1513,布带1501为两个,分设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两个布带1501上均套有回形框1502,两个回形框1502上均连接有浮力筒1503,两个布带1501底端均固接有连接块1504,两个连接块1504上均连接有半圆形管1505,半圆形管1505内开有半圆形槽1506,半圆形槽150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轴1507,滑动轴1507上转动式连接有半圆形杆1508,半圆形杆1508右部位于半圆形管1505内,两个半圆形管1505内壁均固接有两个起导向作用的滑轨1509,滑轨1509上滑动式设有滑块1510,两个滑块1510之间连接有拨杆1512,拨杆1512左侧与半圆形管1505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511,拨杆1512后侧固接有卡齿1513,半圆形杆1508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1514,卡槽1514与卡齿1513配合。

还包括有压条17、第二弹簧18和拉杆19,两个回形框1502底部均开有两个起导向作用的导孔16,导孔16内设有压条17,压条17底端固接有拉杆19,压条17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拉杆19连接,压条17上绕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一端与拉杆19连接,第二弹簧18另一端与回形框1502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可穿戴的幼儿防溺服,如图1-6所示,包括有浮力保护服1、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第二绑带4、压缩缸6、活塞7、推杆8、出气管9、环形气囊10、进气管11、浮球12、吸气管13、单向阀14和塞子141,浮力保护服1前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绑带2,浮力保护服1后侧上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一绑带2,松紧调节器3为四个,分设于四个第一绑带2底端,浮力保护服1前侧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绑带4,浮力保护服1后侧下部的左右两侧也固接有第二绑带4,第二绑带4扣在松紧调节器3上,浮力保护服1左侧开有通孔5,压缩缸6栓接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中间,压缩缸6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塞7,活塞7右侧固接有形状为t形的推杆8,推杆8穿过压缩缸6右侧,出气管9固接于压缩缸6左侧,出气管9左端固接有环形气囊10,环形气囊10连接在浮力保护服1左侧,环形气囊10顶部设有塞子141,压缩缸6底部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和出气管9上均设有用于使空气单向流动的单向阀14,进气管11顶端固接有浮球12,浮球12顶部连接有吸气管13。

还包括有浮力机构15,浮力机构15包括有布带1501、回形框1502、浮力筒1503、连接块1504、半圆形管1505、滑动轴1507、半圆形杆1508、滑轨1509、滑块1510、第一弹簧1511、拨杆1512和卡齿1513,布带1501为两个,分设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两个布带1501上均套有回形框1502,两个回形框1502上均连接有浮力筒1503,两个布带1501底端均固接有连接块1504,两个连接块1504上均连接有半圆形管1505,半圆形管1505内开有半圆形槽1506,半圆形槽1506内滑动式设有滑动轴1507,滑动轴1507上转动式连接有半圆形杆1508,半圆形杆1508右部位于半圆形管1505内,两个半圆形管1505内壁均固接有两个起导向作用的滑轨1509,滑轨1509上滑动式设有滑块1510,两个滑块1510之间连接有拨杆1512,拨杆1512左侧与半圆形管1505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511,拨杆1512后侧固接有卡齿1513,半圆形杆1508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1514,卡槽1514与卡齿1513配合。

还包括有压条17、第二弹簧18和拉杆19,两个回形框1502底部均开有两个起导向作用的导孔16,导孔16内设有压条17,压条17底端固接有拉杆19,压条17上绕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一端与拉杆19连接,第二弹簧18另一端与回形框1502连接。

还包括有弹性绳20、拉环21和固定块22,固定块22固接于浮力保护服1底部右侧,固定块22上连接有弹性绳20,弹性绳20底端固接有拉环21。

家长将浮力保护服1套在幼儿身上,并使幼儿的头穿过通孔5和环形气囊10,然后拉动第二绑带4,进行调节浮力保护服1的松紧程度。调节至合适的松紧程度时,家长松开第二绑带4,然后家长不断推拉推杆8,带动活塞7左右移动,当活塞7向右移动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吸气管13吸进浮球12,然后通过进气管11吸进压缩缸6内,当活塞7向左移动时,压缩缸6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9流入环形气囊10内,如此反复,可使外界的空气不断输送至环形气囊10内,使环形气囊10膨胀。当环形气囊10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家长停止松开推杆8,幼儿即可进行游泳,浮力保护服1可使幼儿浮在水面上,环形气囊10可使幼儿的头部高于水平面,避免幼儿被水呛到,从而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当幼儿不想游泳时,幼儿游上岸,然后家长将塞子141拔出,使环形气囊10内的空气排出,全部排出之后,家长将塞子141塞回环形气囊10上,然后将第二绑带4从松紧调节器3上扯下,再将浮力保护服1从幼儿身上卸下。

家长可向左拨动拨杆1512,带动卡齿1513向左移动,第一弹簧1511被压缩,当卡齿1513移出卡槽1514内时,家长停止拨动拨杆1512,然后顺时针转动半圆形杆1508,当半圆形杆1508转动至合适位置时,家长松开拨杆1512,在第一弹簧1511的作用下拨杆1512向右复位,卡齿1513随之向右复位,家长再将幼儿的手放在半圆形管1505内,然后逆时针转动半圆形杆1508,当半圆形杆1508逆时针转动触碰到卡齿1513时,在第一弹簧1511的作用下,卡齿1513在半圆形杆1508上滑动,当卡齿1513卡入卡槽1514内时,家长停止转动半圆形杆1508,然后移动浮力筒1503,将浮力筒1503移动至合适位置,浮力筒1503能够使幼儿的手浮在水面上,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幼儿的安全。当幼儿不想游泳时,家长向左拨动拨杆1512使卡齿1513移出卡槽1514内,然后顺时针转动半圆形杆1508,再松开拨杆1512,幼儿即可将手从半圆形管1505内拿开。

当需要调节浮力筒1503与幼儿的手之间的距离时,家长向下拉动拉杆19,带动压条17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8被拉伸,当压条17向下移动将布带1501松开时,家长停止拉动拉杆19,然后向上或向下移动浮力筒1503,进行调节浮力筒1503与幼儿的手之间的距离,使得幼儿的手能够拍打到水面,从而使得幼儿能够玩的更加开心。当调节至合适距离时,家长停止移动浮力筒1503,然后松开拉杆19,在第二弹簧18的作用下拉杆19向上复位,带动压条17向上复位将布带1501压住,避免回形框1502移动,从而可避免浮力筒1503移动。

家长可握住拉环21让幼儿在水中游泳,当幼儿不想游泳时,家长可拉动拉环21,通过弹性绳20带动浮力保护服1向岸边移动,从而能够将幼儿拉上岸,如此,则无需幼儿自己游上岸,从而能够节省幼儿的力气。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