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2938发布日期:2018-12-18 20:4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服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棉服。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季节里,棉服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保暖外套,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棉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公告号为CN2048121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棉服,包括衣服本体上的帽子及口袋,帽子包括相互拼接的顶片、左片、右片和后片。后篇向外凸出,帽子内部在后篇处形成容纳空间,口袋的内侧设置有防盗报警器。这种棉服结构简单、帽子佩戴牢稳、不易掉落、服帖、无缝隙、保暖性好、具有防盗功能,但是穿衣者在大山中行进时而由于大山地理环境复杂而迷失其中时,不能自救,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棉服,通过加设定位仪和信号发生器,将穿衣者的地理位置信息传递出去,便于他人营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服,包括衣体,所述衣体两侧缝制有袖体,所述衣体上端缝制有帽子,所述衣体表面缝制有布层,所述布层与所述衣体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缝制有定位仪,且所述衣体设置有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定位仪电连接,所述衣体上缝制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为所述定位仪和所述信号发生器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衣者在大山行走时,由于大山地理环境复杂而迷失其中时,定位仪采集穿衣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信号发生器发射出去,由营救人员接收信号并采取措施来营救穿衣者,同时太阳能电池能通过太阳能发电,从而为定位仪和信号发生器提供能源,延长续航时间,增大穿衣者被营救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表面缝制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拉链,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缝制于所述防水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天气晴朗时,拉开拉链,翻转防水层,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暴露在阳光下,从而为太阳能电池板蓄能,以便遇到情况时为电位仪和信号发生器提供能源;当天气阴雨时,翻转防水层,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并拉上拉链,达到避水的目的,从而保护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靠近拉链处设置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上缝制有带有干燥块的布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层能吸收将从拉链处渗透进来的水,从而减小水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接触,减小水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影响,同时干燥块能进一步吸收腔室内的水分,从而进一步减小水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影响,减小太阳能电池板损坏的可能性,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的衣领内侧缝制有绒毛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毛层的设置,能进一步减小棉服内的热量流失,才而加强棉服的保暖性,同时,绒毛也能阻挡一些虫子碎叶从衣领口进入棉服内,引起穿衣者的不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内壁缝制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衣者在大山行走时,容易触碰到一些树木,触碰树木时有可能会触碰到定位仪和信号发生器,而定位仪是一种精密仪器,碰撞可能会导致定位仪产生较大误差,也可能使得信号发生器撞击损坏,通过加设橡胶层,从而缓冲撞击力,减小对定位仪和信号发生器的撞击力度,达到减小对定位仪的精度影响的目的和减小信号发生器损坏的可能;同时,橡胶层能一定程度上的防水,减小了由于雨水渗入而对定位仪和信号发生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层远离所述腔室内壁的一面缝制有棉花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花层能进一步缓冲撞击力,减小撞击力对定位仪和信号发生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袖体中部缝制有用于保护肘部的加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大山中行走时,袖体的中部相较于其他部位更容易与树木灌木发生触碰,使得袖体损害,通过加设将强块,能有效保护袖体,从而减小棉服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袖体的袖口处缝制有弹性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山环境复杂,弹性环能使得袖口缩紧,减小大山中的一些杂虫异物进入棉服中,引起穿衣者不适,同时弹性环使得下袖口缩紧,减小了袖口的大小,起到了减小棉服内热量的流失,达到了保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帽子上穿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帽子固定连接,所述帽子上设置绳道,所述拉绳穿过所述绳道,所述帽子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拉绳的限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衣者拉动拉绳,使得帽子紧贴穿衣者的头部并用限定组件对拉绳进行限定,使得帽子与人体之间的缝隙减小,从而减小了冷风进入棉服的可能性,提高了棉服的保暖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定组件包括限定件和弹性件,所述限定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限定件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拉绳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衣者拉动拉绳,使得帽子紧贴穿衣者的头部,此时,弹性件抵紧拉绳,使得拉绳与通孔内壁抵紧,从而使得拉绳与通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制拉绳相对限定孔移动,达到限定拉绳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定位仪采集穿衣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信号发生器发射出去,由营救人员接收信号并采取措施来营救穿衣者,同时太阳能电池能通过太阳能发电,从而为定位仪和信号发生器提供能源,延长续航时间,增大穿衣者被营救的可能性;

2.弹性环能使得袖口缩紧,减小大山中的一些杂虫异物进入棉服中,引起穿衣者不适,同时弹性环使得下袖口缩紧,减小了袖口的大小,起到了减小棉服内热量的流失,达到了保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限定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布层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太阳能电池板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衣体;11、绒毛层;12、布层;121、橡胶层;122、棉花层;123、定位仪;124、信号发生器;13、防水层;14、拉链;141、第一链牙;142、第二链牙;143、第一止;144、第二止;145、拉头;15、太阳能电池板;16、吸水层;161、布包;2、袖体;21、加强块;22、弹性环;3、帽子;31、布带;32、绳道;4、拉绳;5、限定组件;51、限定件;511、滑动腔;512、端盖;513、通孔;52、弹性件;5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棉服,包括衣体1,衣体1的领口缝制有绒毛层11,衣体1两端缝制有袖体2,衣体1的上端缝制有帽子3。帽子3边缘缝制有布带31,布带31与帽子3构成一条绳道32,绳道32内穿设有拉绳4,拉绳4一端与帽子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绳道32延伸至绳道32外,帽子3上缝制有用于限定拉绳4的限定组件5。

如图2所示,限定组件5包括限定件51和弹性件52,限定件51呈圆柱体且缝制于帽子3(见图1)下端,限定件51内开设有滑动腔511,限定件51外壁开设有通孔513,通孔513与滑动腔511连通。拉绳4穿过通孔513,且滑动腔511中滑动连接有滑块521,滑块521与拉绳4抵紧,滑块521远离拉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件52。弹性件52为弹簧,弹性件52远离滑块521的一端固定连接端盖512,端盖512固定连接于滑动腔511的开口处。

拉动拉绳4,在拉绳4的作用下,使得帽子3的开口处缩小,进而紧贴人脸。弹性件52推动滑块521靠近拉绳4滑动,进而使得滑块521抵紧拉绳4,使得拉绳4与滑动腔511底面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大拉绳4与滑动腔511底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限制拉绳4相对限定件51滑动,达到限定拉绳4的目的。

如图1所示,袖体2的中部缝制有加强块21,加强块21为纱布,由于在大山中行走时,袖体2的中部相较于其他部位更容易与树木灌木发生触碰,使得袖体2损害,通过加设加强块21,能有效保护袖体2,从而减小棉服损坏的可能性。

袖体2的袖口处缝制有弹性环22,弹性环22为橡筋,弹性环22能使得袖口缩紧,减小一些杂虫异物进入棉服中,引起穿衣者不适,同时弹性环22使得下袖口缩紧,减小了袖口的大小,起到了减小棉服内热量的流失,达到了保暖的目的。

如图3所示,衣体1上缝制有布层12,布层12位于衣体1的右胸处,布层12与衣体1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腔室内壁缝制有橡胶层121,橡胶层121远离腔室的一端还缝制有棉花层122,棉花层122中缝制有定位仪123和信号发生器124,定位仪123和信号发生器124电连接。

如图4所示,衣体1上还缝制有尼龙制成的防水层13,防水层13位于衣体1的左胸处,防水层13底侧与衣体1固定连接,防水层13其余三端沿通过拉链14与衣体1连接。拉链14包括第一链牙141、第二链牙142、第一止143、第二止144和拉头145组成,防水层13底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止143和第二止144。第一止143和第二止14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链牙141,第一链牙141呈倒置的“U”形,且分别与防水层13的三端固定连接。第一止143和第二止14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链牙142,第二链牙142呈倒置的“U”形,且与衣体1固定连接。第一链牙141和第二链牙142之间滑动连接有拉头145。防水层13靠近衣体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5,太阳能电池板15与拉链14之间设置有由海绵制成的吸水层16,吸水层16缝制于衣体1上,且吸水层16上缝制有带有干燥块的布包161,干燥块为二氧化硅。当天气晴朗时,拉动拉头145,向下翻转防水层13,使得太阳能电池板15暴露在空气中,通过太阳光照射蓄能,以便遇到突发情况时为定位仪123和信号发生器124提供电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