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袜子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3070发布日期:2018-11-23 18:39阅读:4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袜子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袜子鞋。



背景技术: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 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同时,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人们在穿鞋子时,会穿袜子,用于保护脚和防止出现脚臭。

而现有公知技术的袜子,都是由材质较软的棉或布制成,脚底部分较薄,当在家中、或者一些场所,人们只穿袜子在较硬的地面上行走,脚部会有硬、冷的感觉,有时还会因踩到硬物而受伤,既不舒服也不安全,现提供一种袜子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袜子鞋,在穿着后行走时,当遇到硬物时可以对脚部进行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袜子鞋,包括袜筒和袜脚,所述袜筒远离袜脚的一端开设有袜口,所述袜脚的底部设置有鞋底,所述鞋底为橡胶板,且粘接在袜底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袜口可以进行穿着袜子鞋,在袜脚的底部设置有鞋底,可以对脚部进行保护,鞋底通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较软,穿着后较为舒适,同时,携带较为方便,在穿着后,踩到硬物时,可以起到缓冲效果,较好的保护了脚部,使其不容易收到伤害,进一步的,橡胶板在光滑地面上时不容易发生打滑,实用性较强。

较佳的,所述鞋底周边向袜脚延伸形成粘接于袜身上的侧护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侧护部,在穿着时可以对脚掌竖直侧壁进行保护,防止遇到硬物由侧壁扎上脚掌。

较佳的,所述侧护部的高度为1cm-2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侧护部的高度设置为1cm-2cm,在起到保护脚掌侧壁的同时,高度较为适中,不影响整体袜子鞋的透气性和美观度。

较佳的,所述鞋底与袜脚之间设置有鞋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鞋衬,可以对增加鞋底的厚度,穿着较为舒适。

较佳的,所述袜脚包括与鞋底粘接的袜底、与袜底缝接的袜身,所述袜身由多块布片缝接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袜身通过多块布片缝接制作而成,可以将袜身设计呈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布片,从而实现美观、透气、防护等不同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袜身包括间隔设置的透气部一以及设置在袜身靠近袜筒一侧的防护部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透气部一和防护部一,可以实现脚掌透气功能和保护脚掌功能,防护部一的主要功能用于保护脚背。

较佳的,所述袜筒包括间隔缝接的透气部二和防护部二,所述防护部二缝接在袜筒平行所述袜身长度方向两侧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透气部二和防护部二,可以实现脚掌透气功能和保护脚掌功能,防护部二的主要功能用于保护脚踝。

较佳的,所述防护部一、防护部二的厚度与透气部一、透气部二的厚度比为2:1。

较佳的,所述防护部一、防护部二为间隔设置的多个长条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间隔设置的防护部一和防护部二,在防护部能够较好的实现保护功能的同时,有较好的透气性。

较佳的,所述袜筒在靠近袜口一端且靠近袜脚的袜尖一侧往外延伸有护腿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胡腿部,使得袜口上侧较长,可以对脚腕处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袜口可以进行穿着袜子鞋,在袜脚的底部设置有鞋底,可以对脚部进行保护,鞋底通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较软,穿着后较为舒适,同时,携带较为方便,在穿着后,踩到硬物时,可以起到缓冲效果,较好的保护了脚部,使其不容易收到伤害,进一步的,橡胶板在光滑地面上时不容易发生打滑,实用性较强;

2、通过设置的侧护部,在穿着时可以对脚掌竖直侧壁进行保护,防止遇到硬物由侧壁扎上脚掌;

3、袜身通过多块布片缝接制作而成,可以将袜身设计呈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布片,从而实现美观、透气、防护等不同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袜子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袜子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袜筒;11、袜口;12、透气部二;13、防护部二;14、护腿部;2、袜脚;21、袜底;22、袜身;221、透气部一;222、防护部一;3、鞋底;31、侧护部;4、鞋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袜子鞋,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袜筒1和袜脚2、以及设置在袜脚2底部的鞋底3,在袜筒1远离袜脚2的一端开设有袜口11,在穿着时,透过袜口11进行穿着行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袜脚2呈筒状,包括与鞋底3连接的袜底21、与袜底21缝接的袜身22,其中,袜身22通过多块相互拼接的布片缝接而成,且多个布片之间的颜色可以为不同颜色,从而增加整体袜身22的美观度。

袜身22包括间隔设置的透气部一221和防护部一222,其中,防护部一222设置在袜身22靠近袜筒1的一侧,用于对脚背部进行防护,同时,在达到保护的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透气,防护部一222设置为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间隙中为透气部一221,透气部一221与防护部一222的厚度比为1:2,从而,使得透气部能够有较好通透性,从而防止发生脚臭。

更加的,在袜筒1包括间隔缝接的透气部二12和防护部二13,其中防护部二13设置有两块,分别缝接在袜筒1平行袜身22长度方向两侧的位置,且防护部二13、透气部二12的结构与防护部一222、透气部一22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通过设置的防护部二13,当人在穿着袜子时,可以对脚踝进行保护。

在袜筒1靠近袜口11的一端且靠近袜脚2的袜尖一侧向上延伸有护腿部14,通过护腿部14可以对脚腕进行保护。

鞋底3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袜底21处,且鞋底3采用橡胶板制作而成,材质较软,方便携带,且不容易打滑,同时,相对于布类袜子,有一定的张力,在穿戴时,当遇到坚硬物品时,对脚部产生的伤害较小。

较佳的,鞋底3的周边向袜身22一侧延伸形成侧护部31,从而对脚掌的竖直侧壁进行保护,更好的,为了不影响整体透气度、以及美观度,侧护部31的高度设置的1cm-2cm。

更好的,为了在穿着袜鞋时,脚掌能够更为舒适,在鞋底3和袜筒1之间粘接有鞋衬4,从而,使得鞋底3处较厚,穿着更加舒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