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盖水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4381发布日期:2018-09-04 21:2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旋盖水密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令饮用口确实达到密合封闭状态,防止容器内所容装的饮品经由该饮用口向外流出,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旋盖水密结构。



背景技术:

常可见到民众利用各种容器容装各式饮品,而一般该类用于容装饮品的容器,为防止其内部所容装的饮品向外流出,使得皆会于该容器搭配锁设有盖体,且又为能让使用者便于饮用该容器内所容装的饮品,而会于该盖体的上端设置有旋转盖。

其中,请参阅图13现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图14现有的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其主要于盖体4的一侧上端开设有饮用口41,且于该盖体4的上端设有枢接孔42,该枢接孔42用于与一旋转盖43的枢接部431枢设结合,并于该盖体4的上端分别凹设有开盖定位孔44及关盖定位孔45,于该旋转盖43的底端则凸设有定位凸部432;使得于将该旋转盖43在该盖体4的上端往与该饮用口41相对的一端旋转开时,令该旋转盖43底端的该定位凸部432与该盖体4上端的该开盖定位孔44嵌掣定位,即能供使用者由该饮用口41饮用容器内容装的饮品,而当将该旋转盖43在该盖体4的上端往该饮用口41方向转动时,令该旋转盖43底端的该定位凸部432与该盖体4上端的该关盖定位孔45嵌掣定位,则能通过该旋转盖43将该饮用口41予以进行遮蔽(请再一并参阅图15现有的旋转盖关闭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而可防止容器内容装的饮品由该饮用口41处向外流出。

然而,上述盖体虽可利用旋转盖的设置,达到供方便使用者饮用容器内容装的饮品及防止饮品向外流出的预期功效,但于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发现,该旋转盖仅能供于转动后遮蔽住该盖体的该饮用口处,而该旋转盖与该盖体之间仅利用枢接孔与枢接部进行枢设结合,及利用定位凸部与关盖定位孔进行嵌掣定位,造成该旋转盖并无法极为紧密与该盖体进行密合,即导致容器于倾倒时,容器内所容装的饮品即为容易经该饮用口由该盖体与该旋转盖之间向外流出,令其在使用上产生极大的不便,致令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盖水密结构,其主要于旋转盖在盖体上转动遮蔽住饮用口的同时,能一并带动密封塞盖以塞止部塞止入饮用口中,以令饮用口确实达到密合封闭状态,防止容器内所容装的饮品经由该饮用口向外流出,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盖水密结构,其包括有盖体、密封塞盖及旋转盖;其中:

该盖体,其上端分别开设有饮用口及枢接孔,且于该盖体的上端还分别凹设有开盖定位孔及关盖定位孔,于该盖体的底端对应该饮用口及该枢接孔之间形成有枢接凸耳;

该密封塞盖,其中间位置对应该盖体的该枢接凸耳形成有枢接部,该枢接部与该枢接凸耳相互枢接结合,且于该密封塞盖的一端对应该盖体的该饮用口凸设有塞止部,并于该密封塞盖的另一端对应该盖体的该枢接孔形成有顶推部;

该旋转盖,其对应该盖体的该枢接孔凸设有枢接凸柱,该枢接凸柱与该枢接孔相枢设结合,该枢接凸柱的周缘凸设有用于嵌掣定位于该枢接孔下缘的定位凸部,于该枢接凸柱的下缘对应该密封塞盖的该顶推部形成有斜推面,另于该旋转盖的底端凸设有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旋盖水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盖体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旋盖水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盖体的该枢接凸耳与该密封塞盖的该枢接部之间设有一用于防止该密封塞盖摆动的弹性定位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旋盖水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盖体的该枢接凸耳与该密封塞盖的该枢接部之间设有一用于对该密封塞盖顶撑定位的弹性顶撑件。

本实用新型的旋盖水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密封塞盖的顶推部开设有穿孔,且于该密封塞盖的底部中间位置由该穿孔往该塞止部延伸凸设有顶撑凸肋,并于该顶撑凸肋对应该穿孔的一端的侧边形成有导斜面,于该旋转盖的该枢接凸柱对应该穿孔延伸穿设有延伸段,该延伸段于对应该枢接凸柱的该斜推面的一侧凸设有顶撑块,该延伸段随着该枢接凸柱同步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旋盖水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密封塞盖于该塞止部上套设有塞止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旋盖水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旋转盖的该枢接凸柱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垫圈。

通过以上所述,由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主要于旋转盖在盖体上转动遮蔽住饮用口的同时,能一并带动密封塞盖以塞止部塞止入饮用口中,以令饮用口确实达到密合封闭状态,防止容器内所容装的饮品经由该饮用口向外流出,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结构示意。

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开启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现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现有的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现有的旋转盖关闭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盖体

11 饮用口

12 枢接孔

13 开盖定位孔

14 关盖定位孔

15 枢接凸耳

16 密封垫圈

17 容器

2 密封塞盖

21 枢接部

22 塞止部

221 塞止软垫

23 顶推部

231 穿孔

24 弹性定位扣件

25 弹性顶撑件

26 顶撑凸肋

261 导斜面

3 旋转盖

31 枢接凸柱

311 定位凸部

312 斜推面

32 定位部

33 密封垫圈

34 延伸段

341 顶撑块

4 盖体

41 饮用口

42 枢接孔

43 旋转盖

431 枢接部

432 定位凸部

44 开盖定位孔

45 关盖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盖体1、密封塞盖2及旋转盖3;其中:

该盖体1,其上端分别开设有饮用口11及枢接孔12,且于该盖体1的上端还分别凹设有开盖定位孔13及关盖定位孔14,而于该盖体1的底端对应该饮用口11及该枢接孔12之间形成有枢接凸耳15,另于该盖体1的外缘可套设有密封垫圈16。

该密封塞盖2,其中间位置对应该盖体1的该枢接凸耳15形成有相互枢接结合的枢接部21,且于该密封塞盖2的一端对应该盖体1的该饮用口11凸设有塞止部22,并于该密封塞盖2的另一端对应该盖体1的该枢接孔12形成有顶推部23,另于该枢接凸耳15与该枢接部21之间则设有一弹性定位扣件24,该弹性定位扣件24能防止该密封塞盖2任意摆动。

该旋转盖3,其对应该盖体1的该枢接孔12凸设有相枢设结合的枢接凸柱31,该枢接凸柱31的周缘凸设有供嵌掣定位于该枢接孔12的下缘的定位凸部311,于该枢接凸柱31的下缘对应该密封塞盖2的该顶推部23形成有斜推面312,另于该旋转盖3的底端凸设有定位部32,又于该旋转盖3的该枢接凸柱31外缘可套设有密封垫圈33。

如此一来,请再一并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组合结构示意图所示,使得本实用新型于使用上,其令该盖体1组固于容器17的开口端,当该旋转盖3旋转盖设于该盖体1的该饮用口11上时,该旋转盖3底端凸设的该定位部32能与该盖体1上端凹设的该关盖定位孔14相嵌掣定位,且该旋转盖3的该枢接凸柱31下缘的该斜推面312恰转动至顶推于该密封塞盖2的该顶推部23,利用该斜推面312将该顶推部23向下顶推,相对令该密封塞盖2的该塞止部22向上移动塞止于该盖体1的该饮用口11中,即能防止该容器17内所容装的饮品经由该饮用口11向外流出。

请再一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开启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当该旋转盖3往该盖体1的与该饮用口11相对的一端转动后,该旋转盖3底端凸设的该定位部32能与该盖体1上端凹设的该开盖定位孔13相嵌掣定位,而该旋转盖3的该枢接凸柱31下缘的该斜推面312则恰转动离开该密封塞盖2的该顶推部23,令该斜推面312不对该顶推部23进行顶推,相对即可让该密封塞盖2的该塞止部22向下移动离开该盖体1的该饮用口11,同时该弹性定位扣件24能利用其回复弹力令该密封塞盖2保持定位不摆动,此时即供使用者由该饮用口11饮用该容器17内所容装的饮品。

另外,请再一并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令该密封塞盖2于该塞止部22上套设有塞止软垫221,以利用该塞止软垫221能对该盖体1的该饮用口11具有更佳的塞止密封功效,更能防止该容器17内所容装的饮品经由该饮用口11向外流出,且于该盖体1的该枢接凸耳15与该密封塞盖2的该枢接部21之间设有一弹性顶撑件25,使得于当该旋转盖3往该盖体1相对该饮用口11的另一端转动后,该斜推面312不对该顶推部23进行顶推,相对即可让该密封塞盖2的该塞止部22向下移动离开该盖体1的该饮用口11,同时该弹性顶撑件25即能利用其弹性顶撑力对该密封塞盖2顶撑定位不摆动(请再一并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此时同样可供使用者由该饮用口11饮用该容器17内所容装的饮品。

又,请再一并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及第图11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亦能令该密封塞盖2以枢接部21与该枢接凸耳15相枢接结合,于该密封塞盖2的顶推部23开设有穿孔231,且于该密封塞盖2底部中间位置由该穿孔231往该塞止部22延伸凸设有顶撑凸肋26,并于该顶撑凸肋26对应该穿孔231的一端侧边形成有导斜面261,而于该旋转盖3的该枢接凸柱31对应该穿孔231延伸穿设有延伸段34,该延伸段34于对应该枢接凸柱31的该斜推面312的一侧凸设有顶撑块341;使得于当该旋转盖3往该盖体1的与该饮用口11相对的一端转动后,该旋转盖3的该枢接凸柱31下缘的该斜推面312恰转动离开该密封塞盖2的该顶推部23,令该斜推面312不对该顶推部23进行顶推,相对即可让该密封塞盖2的该塞止部22向下移动离开该盖体1的该饮用口11,此时该延伸段34会随着该枢接凸柱31同步进行转动,令与该斜推面312同一侧的该顶撑块341亦转动离开该顶推部23,即可让该顶撑块341顺着该导斜面261移动至该顶撑凸肋26底部,令该密封塞盖2受到该斜推面312与该顶撑块341夹掣定位,以让该密封塞盖2保持定位不摆动(请再一并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旋转盖开启状态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此时即同样能供使用者由该饮用口11饮用该容器17内所容装的饮品。

通过以上所述,由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主要于旋转盖在盖体上转动遮蔽住饮用口的同时,能一并带动密封塞盖以塞止部塞止入饮用口中,以令饮用口确实达到密合封闭状态,防止容器内所容装的饮品经由该饮用口向外流出,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