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挡斜雨的新式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002发布日期:2018-11-09 20:2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挡斜雨的新式雨伞。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雨伞在刮风的雨天使用时,雨水随风向发生改变,雨伞照顾不到全身各个位置,导致身体一侧容易淋雨,骑自行车或手持重物时,持雨伞非常不方便,甚至容易发生危险,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挡斜雨的新式雨伞,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传统雨伞在风雨天使用时避雨效果下降,骑自行车或手持重物时持伞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挡斜雨的新式雨伞,包括伞骨、伞布、中棒、伞头、卷轴筒、锁体、系带、插扣、锁舌和可弹压金属片,所述伞骨与中棒连接,所述伞布固定并包裹在伞骨上,所述伞布两端长度不同为燕尾服式形状,所述伞头与中棒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卷轴筒与锁体固定在中棒内,所述系带位于卷轴筒内部并旋转缠绕在里面,所述系带为可抽拉式结构,所述系带缠绕人体一圈形成背带式结构,所述插扣与系带相连接并通过与锁体结合进行固定,所述锁舌通过可弹压金属片与锁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伞骨共有六条分支,其中三条较长三条较短。

优选的,所述伞布面料为透明的PVC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风雨天的恶劣天气下保持良好的避雨功能,且没有改变传统雨伞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优良特点,雨伞的背带式结构解决了骑行时以及提重物时持伞不便的问题,解放了双手,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挡斜雨的新式雨伞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挡斜雨的新式雨伞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伞骨1、伞布2、中棒3、伞头4、卷轴筒5、锁体6、系带7、插扣8、锁舌9、可弹压金属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挡斜雨的新式雨伞,包括伞骨1、伞布2、中棒3、伞头4、卷轴筒5、锁体6、系带7、插扣8、锁舌9和可弹压金属片10,所述伞骨1与中棒3连接,所述伞布2固定并包裹在伞骨1上,所述伞布2两端长度不同为燕尾服式形状,所述伞头4与中棒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卷轴筒5与锁体6固定在中棒3内,所述系带7位于卷轴筒5内部并旋转缠绕在里面,所述系带7为可抽拉式结构,所述系带7缠绕人体一圈形成背带式结构,所述插扣8与系带7相连接并通过与锁体6结合进行固定,所述锁舌9通过可弹压金属片10与锁体6相连接。

工作原理:在恶劣的风雨天使用时,将伞骨1最长的一侧朝下,低伞面面对风向,倾斜的雨水被较低的伞布2所阻挡,即可防止身体被倾斜的雨水淋湿,同时伞布2为透明材质,可有效避免视线遮挡,在骑自行车或手持重物时使用雨伞,可将系带7从卷轴筒5内部旋转拉出,将插扣8与系带7通过与锁体6结合锁定,系带7的长度足够长且可以调节,可根据身体舒适的标准调节系带7的长度,将系带7拉出之后绕人体腰部一圈,从而将雨伞固定在人体上,解放双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