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户外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3422发布日期:2018-09-04 21:1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静电户外服,属于服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是目前人们放松、锻炼身体较普遍的方式。而目前户外运动服装多由化纤材料制成,人们运动时,衣服相互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尤其在干燥的冬天,衣服在摩擦后产生大量的静电,致使人与人或物体接触时产生放电,危害人体生命安全,而且静电使衣服吸收尘土,容易引发人体各种皮肤疾病,不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抗静电户外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抗静电户外服,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衣服本体设置为四层结构,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水面料层、防风层、抗静电层和柔软舒适层,所述柔软舒适层由珍珠纤维和竹炭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层由金属导电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防风层由凯夫拉尔纤维和棉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衣服本体包括衣身、帽子和两个长袖,两个所述长袖位于衣身的两侧,所述长袖的袖口处设有连接带和魔术贴毛面,且其中部内侧设有防护垫,所述连接带的内侧设有与魔术贴毛面配合的魔术贴勾面,所述衣身的正面中间设有开尾拉链,所述开尾拉链的上端设有限位片,所述衣身的正面下部两侧设有隐藏衣袋,所述衣身的上端对应人体肩部设有护肩片。

作为优选:所述护肩片呈箭头形,且其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凸点、槽条或凸条。

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领口处内侧设有保暖层。

作为优选:所述开尾拉链的外侧设有防风挡条。

作为优选:所述帽子设置在衣身的上方中间,且其两侧均设有收紧结构,所述帽子是可拆卸的。

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下端设有若干束紧段。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片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穿着舒适,具有很好的防风性、保暖性和防水性,通过设置由金属导电纤维交织成的抗静电层,使其具有优良防静电性能,降低服装的表面电阻,能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通过金属导电纤维导引而逸散出去,消除静电对人体的危害,消除人体运动或穿脱时由静电产生的不快感,使得人体穿着衣物更具舒适性;通过设置连接带,利用魔术贴对袖口的宽度进行调节,使其更加贴合人体,增强保暖效果;通过设置限位片,能对开尾拉链的顶端进行限位,更加安全,而护肩片能使人背包更加轻便,且能防止背带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户外服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户外服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衣服本体;2、收紧结构;3、保暖层;4、限位片;5、帽子;6、护肩片;7、开尾拉链;8、衣身;9、长袖;10、防护垫;11、隐藏衣袋;12、连接带;13、魔术贴毛面;14、束紧段;15、防水面料层;16、防风层;17、抗静电层;18、柔软舒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户外服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抗静电户外服,包括衣服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衣服本体1设置为四层结构,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水面料层15、防风层16、抗静电层17和柔软舒适层18,所述柔软舒适层18由珍珠纤维和竹炭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层17由金属导电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防风层16由凯夫拉尔纤维和棉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衣服本体1包括衣身8、帽子5和两个长袖9,两个所述长袖9位于衣身8的两侧,所述长袖9的袖口处设有连接带12和魔术贴毛面13,且其中部内侧设有防护垫10,所述连接带12的内侧设有与魔术贴毛面13配合的魔术贴勾面,所述衣身8的正面中间设有开尾拉链7,所述开尾拉链7的上端设有限位片4,所述衣身8的正面下部两侧设有隐藏衣袋11,所述衣身8的上端对应人体肩部设有护肩片6;所述护肩片6呈箭头形,且其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凸点、槽条或凸条;所述衣身8的领口处内侧设有保暖层3;所述开尾拉链7的外侧设有防风挡条;所述帽子5设置在衣身8的上方中间,且其两侧均设有收紧结构2,所述帽子5是可拆卸的;所述衣身8的下端设有若干束紧段14;所述限位片4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穿着舒适,具有很好的防风性、保暖性和防水性,通过设置由金属导电纤维交织成的抗静电层17,使其具有优良防静电性能,降低服装的表面电阻,能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通过金属导电纤维导引而逸散出去,消除静电对人体的危害,消除人体运动或穿脱时由静电产生的不快感,使得人体穿着衣物更具舒适性;通过设置连接带12,利用魔术贴对袖口的宽度进行调节,使其更加贴合人体,增强保暖效果;通过设置限位片4,能对开尾拉链7的顶端进行限位,更加安全,而护肩片6能使人背包更加轻便,且能防止背带滑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