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2263发布日期:2018-12-25 20:11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帽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帽子。



背景技术:

帽子是常见的穿戴用品,可用于遮挡阳光或雨水。

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224007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充气帽子,包括凹凸形帽面,凹凸形帽面边沿处为帽檐,凹凸形帽面内里处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用于套住头部,防止风将帽子吹飞。但在无风或炎热天气时,一般人不使用固定带,但固定带仍垂于人脸两侧,给佩戴该帽子的人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帽子,固定绳的位置可以切换,不使用固定绳时,固定绳可置于帽子顶部,对佩戴者的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帽子,包括帽顶、位于帽顶外周边的环形帽檐,所述帽顶和帽檐的交界处为连接部,还包括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一端固定于连接部的顶面,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连接部上位于帽顶两侧分别开设有穿出孔和固定孔,所述固定绳能穿过穿出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供固定件卡接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固定绳时,可将固定绳缠于帽子顶部,固定绳不易自发掉落;需要使用固定绳时,将固定绳从帽子顶部穿入穿出孔内,然后将固定件与固定孔插接,此时固定绳与帽子本体形成环状空间,人戴上帽子后,将固定绳置于下巴处,固定绳起到加固作用,帽子不易被风吹飞。需要收起固定绳时,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将固定绳固定于帽子的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固定绳相连的固定杆、与固定杆铰接的活动杆、位于固定杆和活动杆之间的弹簧,压缩所述弹簧能减少固定杆和活动杆的夹角,所述弹簧压缩后固定件能穿过固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固定件限位于固定孔处时,按压固定件使弹簧压缩,同时将固定件穿过固定孔,使固定件位于帽子的顶面上,此时松开固定件,固定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展,固定件被限位于帽子的顶面上,操作简便。

优选的,所述弹簧压缩后固定件能穿过穿出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上的弹簧被压缩后,固定件也能在穿出孔两侧自由进出,将固定件置于帽子顶面时,固定件不会对佩戴者的视线造成阻碍。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固定孔处设置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用于供固定件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磨环用于取代帽子本体与固定件抵接,减少固定件频繁拆装时对帽子本体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上固定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恰好供两根固定绳穿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固定绳时,可将固定绳折成两段并穿过安装套,安装套将固定绳限位,固定绳不易自发掉落;需要使用固定绳时,这样的安装方式能方便人抽出固定绳。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套位于连接部周向的不同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安装套对应于固定绳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固定绳的安置较为稳固。

优选的,所述帽檐的外环处固定有定型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型环用于支撑帽檐的边缘部位,帽檐不易产生形变。

优选的,所述帽顶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能经透气孔在帽顶的内外两侧自由流通,人长时间穿戴时不易产生闷热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帽子的固定绳位置可以切换,不使用固定绳时,固定绳可置于帽子顶部,对佩戴者的影响较小,且切换方便,安装稳固,固定绳对帽子的外观影响也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帽子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帽子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帽子的俯视图,主要突出固定绳的安置方式;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固定件的结构;

图4为本帽子的固定绳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帽顶;2、帽檐;3、连接部;4、固定绳;11、透气孔;21、定型环;31、安装套;32、穿出孔;33、固定孔;331、耐磨环;41、固定件;411、固定杆;412、活动杆;4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帽子,包括帽顶1、位于帽顶1外周边的环形帽檐2,帽顶1和帽檐2的交界处为连接部3,连接部3上设置有用于将帽子固定于头部的固定绳4。

本帽子由纸绳编织而成,纸绳是将纸切成条状后呈螺旋状搓合而成的,纸绳外部涂有防水涂料,其具有重量轻、防水效果好的优点。帽顶1的侧壁上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若干透气孔11,空气能在帽顶1的内外两侧自由流通,人长时间穿戴时不易产生闷热感。帽檐2的外环处固定有定型环21,定型环21采用缝制的方式固定,定型环21用于支撑帽檐2的边缘部位,帽檐2不易产生形变。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3的顶面上固定有多个安装套31,多个安装套31位于连接部3周向的不同位置,安装套31通过外侧壁与连接部3贴合固定,其轴线方向沿连接部3的切线方向。安装套31的内径设置为恰好能供两根固定绳4穿过,两根固定绳4同时穿过安装套31后与安装套31的内壁存在一定的压紧力。连接部3上位于帽顶1两侧分别开设有穿出孔32和固定孔33,穿出孔32和固定孔33相对于帽顶1的轴线对称分布。连接部3位于固定孔33处设置有耐磨环331,耐磨环331由金属制成,耐磨环331与固定孔33同轴设置,耐磨环331用于保护固定孔33的周边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绳4的一端固定于连接部3的顶面,固定绳4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41。固定件41包括固定杆411、活动杆412、位于固定杆411和活动杆412之间的弹簧413,固定杆411的一端与固定绳4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杆411的另一端与活动杆412的端部铰接,弹簧41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杆411和活动杆412相互正对的侧壁上,固定杆411与活动杆412的夹角为锐角,用手按压固定件41能将弹簧413压缩,从而减少固定杆411和活动杆412的夹角。弹簧413压缩后固定件41能穿过固定孔33和穿出孔32;弹簧413处于放松状态时固定件41无法穿过固定孔33。

如图2所示,不使用固定绳4时,固定绳4整体位于帽子顶部,可将固定绳4折成两段并依次穿过各安装套31,多个安装套31将固定绳4限位,固定绳4不易自发掉落。

如图4所示,需要使用固定绳4时,拉扯固定绳4的固定件41所在端,将固定绳4从各安装套31内依次抽出;然后将固定件41从帽子顶部穿入穿出孔32内,之后从帽子底部拉出固定绳4;最后按压固定件41使弹簧413压缩,同时将固定件41穿过固定孔33,使固定件41位于帽子的顶面上。此时松开固定件41,固定件41在弹簧413的弹力作用下伸展,固定件41被限位于帽子的顶面上,此时固定绳4与帽子本体形成环状空间,人戴上帽子后,将固定绳4置于下巴处,固定绳4起到加固作用,帽子不易被风吹飞。

需要收起固定绳4时,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将固定绳4固定于帽子的顶面上,固定绳4的安置较为稳固,且不会遮挡佩戴者视线,对帽子的外观影响也较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