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3411发布日期:2018-11-23 18:4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妆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镜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化妆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着装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化妆镜是特别常见的家居用品,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已经出现智能的专用化妆镜,智能化妆镜带有触控感应面板,可通过手部对触控感应面板进行操控点亮屏幕从而查看实时的天气信息,特别是在专业的化妆镜周缘设置有灯光机构,可以对化妆者进行补光操作,避免因光线较暗导致化妆效果不好,但现有的智能化妆镜通常需要手动操控来使得化妆镜上的灯光机构进行点亮,不能根据周围光线亮度来自动进行补光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妆镜,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化妆镜不能根据周围光线亮度自动进行不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妆镜,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镜面机构,镜面机构包括位于底座上的竖直杆,竖直杆上设置有镜子主体,镜子主体与竖直杆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镜子主体周缘设置有LED光圈和自动补光电路,自动补光电路包括,

供电模块,包括位于镜子主体背面的电池组件,用于向后级电路进行供电操作;

调节模块,耦接于供电模块,用于对供电模块的电流和电压进行调节满足后级电路的供电需求;

人体感应模块,耦接于调节模块,用于对靠近的人体进行检测,并发出检测信号;

控制驱动模块,耦接于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后级电路的启动;

环境感应模块,包括光敏电阻RB,耦接于控制驱动模块,用于对周围环境亮度进行检测,并与控制驱动模块配合控制后级电路的启动;

执行模块,耦接于控制驱动模块,用于进行补光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机构的设置,镜子主体可在底座上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从而达到最佳的化妆角度,同时在需要进行化妆或照镜子时,镜子主体周缘上的LED光圈可以在自动补光电路的作用下进行补光操作,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靠近后发出检测信号,此时检测信号被控制驱动模块接收后控制执行模块进行补光操作;同时为了智能化进行补光操作还设置有环境感应模块,环境感应模块检测镜子主体周围的光线强弱来进行智能补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竖直杆上的C型件,镜子主体固定于C型件内,C型件与竖直杆之间设置有阻尼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镜子主体固定安装在C型件内,C型件通过阻尼转轴可在竖直杆上进行转动,阻尼转轴的作用避免由于倾斜角度过大镜子主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手动倾斜后自动垂直复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桥式整流单元和滤波单元,桥式整流单元由二极管VD1至二极管VD4组成,滤波单元由电容C1并联电阻R1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整流单元主要由多个二极管组成可进行整流操作,同时滤波单元由电容C1和电阻R1并联而成可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热释电传感器VB,热释电传感器VB与控制驱动模块之间耦接有滑动变阻器W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释电传感器VB可直接对靠近的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进行识别感应,滑动变阻器W1可适当调节热释电传感器VB的识别区域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控制驱动模块包括集成元件IC,集成元件IC的第六引脚耦接于人体感应模块,集成元件IC的第十三引脚耦接于环境感应模块,集成元件IC的第十二引脚耦接于执行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VS和若干LED灯,LED灯位于LED光圈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驱动模块接收检测信号后启动使得双向可控硅VS导通,双向可控硅VS控制LED灯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镜子主体上设置有辅助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转动组件的作用是在需要转动镜子的倾斜角度时可避免手部直接碰触镜子主体,手部直接与辅助转动组件接触即可转动镜子,减少镜子主体的镜面污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辅助转动组件包括位于LED光圈上的支杆,支杆上设置有L型摇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镜子主体的倾斜角时,只需转动L型摇杆即可,L型摇杆与支杆固定连接,L型摇杆转动后支杆带动镜子主体进行围绕阻尼转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集成元件IC的具体型号为YX7603C。

本实用新型具的有益效果:由于转动机构的设置,镜子主体可在底座上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从而达到最佳的化妆角度,同时在需要进行化妆或照镜子时,镜子主体周缘上的LED光圈可以在自动补光电路的作用下进行补光操作,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靠近后发出检测信号,此时检测信号被控制驱动模块接收后控制执行模块进行补光操作;同时为了智能化进行补光操作还设置有环境感应模块,环境感应模块检测镜子主体周围的光线强弱来进行智能补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补光电路流程示意图;

图3为供电模块和调节模块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人体感应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和环境感应模块电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底座;11、镜子主体;12、竖直杆;13、LED光圈;14、C型件;15、支杆;16、L型摇杆;17、阻尼转轴;110、供电模块;111、调节模块;112、人体感应模块;113、控制驱动模块;114、环境感应模块;115、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所指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智能化妆镜,参照图1 ,镜子主体11固定安装在C型件14内,同时镜子主体11周缘设置有用于补光的LED光圈13,C型件14通过阻尼转轴17可在竖直杆12上进行转动,阻尼转轴17的作用避免由于倾斜角度过大镜子主体1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手动倾斜后自动垂直复原;需要转动镜子主体11的倾斜角时,只需转动L型摇杆16即可,L型摇杆16与支杆15固定连接,L型摇杆16转动后支杆15带动镜子主体11进行围绕阻尼转轴17转动。

参照图2,人体感应模块112感应到人体靠近后发出检测信号,此时检测信号被控制驱动模块113接收后控制执行模块115进行补光操作;同时为了智能化进行补光操作还设置有环境感应模块114,环境感应模块114检测镜子主体11周围的光线强弱来进行智能补光,同时在进行人体检测时,人体感应模块112先需要经过供电模块110和调节模块111将电流电压调节到合适大小。

参照图3和图4,人体靠近镜子主体11后,人体散发的红外线背热释电传感器VB摄取后,检测信号发送至集成元件IC1的第六引脚内,集成元件IC1的具体型号为YX7603,型号为YX7603的集成元件可以进行放大比较等操作,检测信号经过集成元件IC1的放大后与光敏电阻RB发送的环境信号进行对比在集成元件IC1,最终输出结果通过集成元件IC1对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输出,若光敏电阻RB检测周围光线较暗,同时热释电传感器VB检测到人体靠近,则双向硅VS导通,最终LED灯点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