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中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6569发布日期:2019-04-29 11:48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伞的中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晴雨伞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可伸缩折叠的晴雨伞的中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伸缩式的晴雨伞的伞中棒一般用无缝管制造,冲压凹挡或定位孔时比较困难,涉及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都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生产的伞的中棒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伞的中棒结构,包括内外管组合,内外管组合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在内管的外侧,内管和外管均为金属片弯卷成型的管状体,内管的外壁上设有舌状的弹性挡,弹性挡与内管为一体结构,弹性挡的自由端外凸出内管的外壁,外管的内壁设有用于挡住内管的弹性挡的凹挡,凹挡为外管外壁向内壁凹入的结构,内管上设有凸出外壁的弹性扣珠,外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与弹性扣珠配合的扣珠孔。内管为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可以先冲压好弹性挡等结构再弯卷成管状,外管可先冲压好凹挡等结构再卷成管状,生产更简单方便。

弹性扣珠如果与内管为分体式的结构,弹性扣珠和内管要分开加工,增加了零件数量,而且安装时工艺比较复杂。内管的外壁上设有舌状的弹性片,弹性片与内管为一体结构,弹性扣珠为设置在弹性片上的冲压凸珠。内管上冲压弹性片和在弹性片上冲压凸珠作为弹性扣珠,可以在冲压弹性挡时同时进行,没有增加工序,弹性扣珠的结构与内管为一体结构,不用安装。

内管的内部设有弹片,弹性扣珠为设于弹片上的珠状体,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定位孔,珠状体配入定位孔。内外管拉伸后,珠状体穿过内管的定位孔配入外管的扣珠孔,使内管和外管扣合定位。

内管上设有两个弹性扣珠,内管的外壁上设有两个舌状的弹性片,弹性片与内管为一体结构,两个弹性扣珠为设置分别在两个弹性片上的冲压凸珠。内外管拉伸后,内管的珠状体配入外管的扣珠孔,使内管和外管扣合定位。

内管内设有两个弹性扣珠,内管的内部设有弹片,两个弹性扣珠为分别设于弹片两端上的两个珠状体,内管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珠状体分别配入两个定位孔。包括复数组依次设置的内外管组合,前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为后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最前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连接有上伞巢,最后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连接有伞柄。通过多组内外管组合构成多节伸缩的伞中棒,该伞中棒可以是上粗下细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复数组依次设置的内外管组合,前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为后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最前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连接有上伞巢,最后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连接有伞柄。通过多组内外管组合构成多节伸缩的伞中棒,该伞中棒可以是上前细下粗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复数组依次设置的内外管组合,最前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前端活动套有一管体,管体的前端连接有上伞巢。连接上伞巢的管体可以不用弹性扣珠进行限位,伞骨张开时,可以将上伞巢和下伞巢张开。

外管在套住内管的一端的端部位置外套有束套。内管和外管均为金属片弯卷成型的管状体,通过束套可以将外管束缚住避免张开。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管为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可以先冲压好弹性挡再弯卷成管状,外管可先冲压好凹挡再卷成管状,生产更简单方便。内管上冲压弹性片和在弹性片上冲压凸珠作为弹性扣珠,可以在冲压弹性挡时同时进行,没有增加工序,弹性扣珠的结构与内管为一体结构,不用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应用在伞上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外管组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弹性挡与凹挡的配合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弹性扣珠与扣珠孔的配合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弹性挡与凹挡的配合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弹性扣珠与扣珠孔的配合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内外管组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弹性扣珠与扣珠孔的配合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应用在伞上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内外管组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弹性扣珠与扣珠孔的配合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应用在伞上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棒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中棒10;内管1;弹性挡11;弹性片12;定位孔13;冲压凸珠121;外管2;凹挡21;扣珠孔22;弹片3;珠状体31;上伞巢4;伞柄5;管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伞的中棒10结构,包括三组内外管组合,每组内外管组合均包括内管1和外管2,外管2套在内管1的外侧。前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2为后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1,最前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1连接有上伞巢4,最后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2连接有伞柄5。通过多组内外管组合构成多节伸缩的伞中棒,该伞中棒可以是上粗下细的结构。内管1和外管2均为金属片弯卷成型的管状体,内管为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1的外壁上设有舌状的弹性挡11和弹性片12,弹性挡11和弹性片12可以在内管的金属片弯卷前先冲压好,方便作业。弹性挡11与内管1为一体结构,弹性挡11的自由端外凸出内管1的外壁。外管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内管1的弹性挡11的凹挡21,凹挡21与外管2为一体结构,凹挡21为外管的外壁向内壁凹入的结构,即凹挡21为从外管金属片的外壁面向内壁面冲压的一个凹槽。内管1上设有凸出其外壁的弹性扣珠,弹性扣珠为设置在弹性片12上的冲压凸珠121,外管2的管壁上设有用于与弹性扣珠配合的扣珠孔22,弹性扣珠配入扣珠孔22后用于锁住拉开后的内管和外管。外管在套住内管的一端的端部位置外套有束套。

内管为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可以先冲压好弹性挡、弹性片、冲压凸珠再弯卷成管状,外管可先冲压好凹挡再卷成管状,生产更简单方便。

实施例2: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伞的中棒10结构,包括内外管组合,外管组合包括内管1和外管2,外管2套在内管1的外侧,内管1和外管2均为金属片弯卷成型的管状体,或者说内管和外管均为弯卷成管状的金属片,内管为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1的外壁上设有舌状的弹性挡11,弹性挡11可以在内管的金属片弯卷前先冲压好,方便作业。弹性挡11与内管1为一体结构,弹性挡11的自由端外凸出内管1的外壁。外管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内管1的弹性挡11的凹挡21,凹挡21与外管2为一体结构,凹挡21为外管的外壁向内壁凹入的结构,凹挡21为从外管金属片的外壁面向内壁面冲压的一个凹槽。内管1上设有凸出其外壁的弹性扣珠,内管的内部设有弹片3,弹性扣珠为设于弹片上的珠状体31,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定位孔13,珠状体配入定位孔。外管2的管壁上设有用于与弹性扣珠配合的扣珠孔22。内管和相对外管拉伸后,珠状体穿过内管的定位孔配入外管的扣珠孔,使内管和外管扣合定位。

内管为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可以先冲压好弹性挡、弹性片、冲压凸珠再弯卷成管状,外管可先冲压好凹挡再卷成管状,生产更简单方便。

实施例3: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伞的中棒10结构,包括内外管组合,外管组合包括内管1和外管2,外管2套在内管1的外侧,内管1和外管2均为金属片弯卷成型的管状体,内管为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1的外壁上设有舌状的弹性挡11,弹性挡11可以在内管的金属片弯卷前先冲压好,方便作业。弹性挡11与内管1为一体结构,弹性挡11的自由端外凸出内管1的外壁。外管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内管1的弹性挡11的凹挡21,凹挡21与外管2为一体结构,凹挡21为外管的外壁向内壁凹入的结构,凹挡21为从外管金属片的外壁面向内壁面冲压的一个凹槽。内管1上设有凸出其外壁的两个弹性扣珠,内管的内部设有弹片3,两个弹性扣珠为分别设于弹片两端上的珠状体31,内管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珠状体分别配入两个定位孔13。外管2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与两个弹性扣珠配合的扣珠孔22。

实施例4:

如图9-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伞的中棒10结构,包括三组内外管组合,每组内外管组合均包括内管1和外管2,外管2套在内管1的外侧。前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1为后一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2,最前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外管2连接有上伞巢,最后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内管1连接有伞柄5。通过多组内外管组合构成多节伸缩的伞中棒,该伞中棒可以是上粗下细的结构。内管1和外管2均为金属片弯卷成型的管状体,内管为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1的外壁上设有舌状的弹性挡11和两个弹性片12,弹性挡11和两个弹性片12可以在内管的金属片弯卷前先冲压好,方便作业。弹性挡11与内管1为一体结构,弹性挡11的自由端外凸出内管1的外壁。外管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内管1的弹性挡11的凹挡21,凹挡21与外管2为一体结构,凹挡21为外管的外壁向内壁凹入的结构,凹挡21为从外管金属片的外壁面向内壁面冲压的一个凹槽。内管1上设有凸出其外壁的弹性扣珠,弹性扣珠为设置在弹性片12上的冲压凸珠121,外管2的管壁上设有用于与弹性扣珠配合的扣珠孔22,弹性扣珠配入扣珠孔22后用于锁住拉开后的内管和外管。

内管上设有两个弹性扣珠,内管的外壁上设有两个舌状的弹性片,弹性片与内管为一体结构,两个弹性扣珠为设置分别在两个弹性片上的冲压凸珠。两个弹性扣珠开伞时可以更温度地定位外管和内管。

实施例5:

如图10-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伞的中棒10结构,包括二组内外管组合,每组内外管组合均包括内管1和外管2,外管2套在内管1的外侧。最前一组的内外管组合的前端活动套有一管体6,管体的前端连接有上伞巢。连接上伞巢的管体可以不用弹性扣珠进行限位,伞骨张开时,可以将上伞巢和下伞巢张开。通过多组内外管组合构成多节伸缩的伞中棒,该伞中棒可以是上粗下细的结构。内管1和外管2均为金属片弯卷成型的管状体,内管为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外管由另一金属片卷成管状制成。内管1的外壁上设有舌状的弹性挡11和弹性片12,弹性挡11和弹性片12可以在内管的金属片弯卷前先冲压好,方便作业。弹性挡11与内管1为一体结构,弹性挡11的自由端外凸出内管1的外壁。外管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挡住内管1的弹性挡11的凹挡21,凹挡21与外管2为一体结构,凹挡21为外管的外壁向内壁凹入的结构,凹挡21为从外管金属片的外壁面向内壁面冲压的一个凹槽。内管1上设有凸出其外壁的弹性扣珠,弹性扣珠为设置在弹性片12上的冲压凸珠121,外管2的管壁上设有用于与弹性扣珠配合的扣珠孔22,弹性扣珠配入扣珠孔22后用于锁住拉开后的内管和外管。外管在套住内管的一端的端部位置外套有束套7。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