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踵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908发布日期:2019-02-15 20:0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后踵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踵定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485812号所公开的一种鞋面活化机,还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538722号所公开的一种鞋面定型机,以正常的制鞋流程来说,通常会先利用该鞋面活化机将一个尚未加底的鞋面加热,使该鞋面的可塑性增加后,再利用该鞋面定型机以模具压合的方式对加热后的鞋面塑型,最后再冷却成型。要说明的是,将该鞋面的加热工作与冷却工作分开而分别在两台机台上进行,可以省去等待同一个模具需先升温加热再降温冷却的时间,加快生产速度。

然而,现有的鞋面活化机及现有的鞋面定型机于实际应用时,仍有以下能改善的地方:一、由于该鞋面活化机与该鞋面定型机的运作并未同步化又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定点,所以后一只鞋面加热完成(约需三十秒)的时间点与前一只鞋面进行加压冷却完成(约需二十秒)的时间点无法顺利衔接;二、当鞋面的款式或尺寸改变时,该鞋面活化机与该鞋面定型机无法快速对应加工需求而立即变更该鞋面活化机的加热温度与加热的时间长度及该鞋面定型机的冷却温度与加压冷却的时间长度,也无法调整该鞋面活化机与该鞋面定型机间的时间配合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缺点的后踵定型机。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适用于对鞋面进行加工,所述鞋面具有后踵部及鞋头部。所述后踵定型机包含机架装置、活化装置、定型装置,及控制装置。

所述机架装置包括受控运转的冷冻机组。

所述活化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并包括用来吸入空气的抽风单元、用来加热所述抽风单元所吸入的空气的热源单元,及用来使加热后的空气对所述鞋面进行热烘的热烘单元。所述抽风单元具有受控运转的抽风机组。所述热源单元具有连通所述抽风机组并界定出加热空间且具有出风口的导流管,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的加热器。

所述定型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并包括用来冷却所述鞋面的楦模单元,及用来对所述鞋面施加压力的压模单元。所述楦模单元具有供所述鞋面套设的鞋楦,所述鞋楦具有连通所述冷冻机组的导冷空间。所述压模单元具有设置于所述鞋楦的邻近处且具有第一作动件的第一伸缩压缸、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压缸的第一作动件的压模,及连通于所述第一伸缩压缸与流体压力源间的第一方向控制阀。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连接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冷冻机组的温控单元,及电连接所述温控单元、所述抽风机组与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温控单元控制所述加热器以调整所述加热空间的温度且控制所述冷冻机组以调整所述鞋楦的温度。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抽风机组以调整由所述热烘单元排出的空气量且控制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以驱动所述第一伸缩压缸而使所述压模在迫压位置及非迫压位置间移动。当所述压模在所述迫压位置时,所述压模能对所述鞋面的后踵部施加压力。当所述压模在所述非迫压位置时,所述压模不能对所述鞋面的后踵部施加压力。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压模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压缸的第一作动件的模座件、设置于所述模座件朝向所述鞋楦的一面的气袋,及连通于所述气袋与所述流体压力源间且电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充泄阀组,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泄阀组以使所述气袋在鼓胀状态及消气状态间变化。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定型装置还包括用来夹持所述鞋面的夹爪单元,所述夹爪单元具有位于所述鞋楦的邻近处的基座件、两个枢设于所述基座件且分别位于所述鞋楦的相反两侧的夹爪件、枢设于所述夹爪件间的第二伸缩压缸,及连通于所述第二伸缩压缸与所述流体压力源间且电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二方向控制阀,每一个夹爪件具有夹持部、位于与所述夹持部相反的一端的致动部,及位于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致动部间且枢接于所述基座件的枢转部,所述第二伸缩压缸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夹爪件的致动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阀以驱动所述第二伸缩压缸而使所述夹爪件的夹持部能夹持及松开套设于所述鞋楦的所述鞋面。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夹爪单元还具有设置于所述鞋楦的邻近处且具有第三作动件的第三伸缩压缸,及连通于所述第三伸缩压缸与所述流体压力源间且电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三方向控制阀,所述基座件连接于所述第三伸缩压缸的第三作动件,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方向控制阀以驱动所述第三伸缩压缸而使所述基座件能相对于所述鞋楦移动,进而使所述夹爪件的夹持部拉扯套设于所述鞋楦的所述鞋面而让所述鞋面绷紧于所述鞋楦。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热烘单元具有设置于所述导流管的出风口且供所述鞋面的后踵部套设的热烘模,所述热烘模具有贯穿设置的透气部,所述透气部用来让加热后的空气朝所述鞋面排放。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活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烘模的邻近处且电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感应器,当所述感应器侦测到所述鞋面套设于所述热烘模时,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抽风机组与所述加热器启动,当所述感应器没有侦测到所述鞋面套设于所述热烘模时,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抽风机组与所述加热器关闭。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热烘单元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热烘模的邻近处且部分围绕所述热烘模的集热罩。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机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烘模的邻近处且用来支撑所述鞋面的鞋头部的杆架组。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连接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界面单元,所述控制界面单元具有能显示出所述加热空间的温度与所述鞋楦的温度的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控制界面单元与所述机架装置间的悬臂组。

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所述感应器是一种光电感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活化装置与所述定型装置都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且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控单元,而所述温控单元又同时电连接所述加热器及所述冷冻机组,使所述活化装置与所述定型装置不但位于同一个定点位置且运作能自动化与同步化,所以能流畅地衔接对所述鞋面所进行的加热活化及加压冷却的加工步骤。此外,借由更改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设定能立即同步变更所述活化装置的加热温度与热风量及所述定型装置的冷却温度与加压的时间长度,同时也能依照不同的加工需求而调整所述活化装置与所述定型装置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图,显示该实施例的四个活化装置在一个机架装置上的配置;

图3是沿图2中的线Ⅲ—Ⅲ的一个剖视图;

图4是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图,显示该实施例的两个定型装置在该机架装置上的配置;

图5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显示每一个定型装置的一个楦模单元、一个压模单元及一个夹爪单元的配置;

图6是该实施例的一个电路方块图;

图7是一个类似于图2的视图,显示四个鞋面分别置放在所述活化装置上加热;

图8是一个类似于图3的视图,显示空气被每一个活化装置的一个抽风机组抽入一个导流管内且被一个加热器提高温度后,经由一个热烘模对各自的鞋面进行加热;

图9是一个类似于图1的视图,显示其中一个鞋面从其中一个活化装置取下后,套设在其中一个定型装置的一个鞋楦上;

图10是图9的一个局部放大图,显示该定型装置的两个夹爪件夹住该鞋面,此时该定型装置的一个压模是在一个非迫压位置;

图11是一个类似于图5的视图,显示该定型装置的一个基座件朝远离该鞋楦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夹爪件朝远离该鞋楦的方向拉扯该鞋面;

图12是一个不完整的俯视图,显示该压模由该非迫压位置移动至一个迫压位置,此时该压模的一个气袋是在一个消气状态;

图13是一个类似于图12的视图,显示该压模在该迫压位置,且该气袋由该消气状态充气至一个鼓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4,为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的一个实施例,该后踵定型机包含一个机架装置1、四个活化装置2、两个定型装置3,及一个控制装置4,并适用于对多个鞋面9(见图9)进行加工。每一个鞋面9具有一个后踵部91及一个鞋头部92(见图8)。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可以一次只对一只鞋面9进行加工,也可以是一次对多只鞋面9同时进行加工,依实际需求而定,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化装置2及所述定型装置3的数目虽然分别为四个及两个,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所述活化装置2的数目也可以是一个至三个或四个以上,而所述定型装置3的数目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

该机架装置1包括一个受控运转的冷冻机组11,及一个设置于所述活化装置2的邻近处且用来支撑所述鞋面9的鞋头部92(见图8)的杆架组12。

参阅图1、2、3,所述活化装置2设置于该机架装置1。每一个活化装置2包括一个用来吸入空气的抽风单元21、一个用来加热该抽风单元21所吸入的空气的热源单元22、一个用来使加热后的空气对置于其上的该鞋面9进行热烘的热烘单元23,及一个用来侦测是否有该鞋面9设置的感应器24。在本实施例中,该感应器24是一种光电感测器(photoelectric sensor),但不限于此。

该抽风单元21具有一个受控运转的抽风机组211。

该热源单元22具有一个连通该抽风机组211并界定出一个加热空间223且具有一个出风口224的导流管221,及一个设置于该加热空间223的加热器222。在本实施例中,该加热器222是一种电热管,但不限于此。

该热烘单元23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导流管221的出风口224且供其中一个鞋面9的后踵部91套设的热烘模231,及一个设置于该热烘模231的邻近处且部分围绕该热烘模231的集热罩232。该热烘模231具有一个贯穿设置的透气部233,该透气部233用来让加热后的空气朝该鞋面9排放。每一个感应器24是对应设置于各自的热烘模231的邻近处,该杆架组12是对应设置于所述热烘模231的邻近处。

参阅图1、4、5,所述定型装置3设置于该机架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型装置3是位于所述活化装置2的下方,但不限于此。每一个定型装置3包括一个用来冷却其中一个鞋面9的楦模单元31、一个用来对该鞋面9施加压力的压模单元32,及一个用来夹持该鞋面9的夹爪单元33。

该楦模单元31具有一个供该鞋面9套设的鞋楦311,该鞋楦311具有一个连通该冷冻机组11的导冷空间312。

参阅图4、5、6,该压模单元32具有一个设置于该鞋楦311的邻近处且具有一个第一作动件3211(活塞杆件)的第一伸缩压缸321、一个连接于该第一伸缩压缸321的第一作动件3211的压模322,及一个连通于该第一伸缩压缸321与一个流体压力源(图未示,例如:一个空气压缩机)间的第一方向控制阀32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控制阀323是一种电磁阀(solenoi d valve)。

在本实施例中,该压模322具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伸缩压缸321的第一作动件3211的模座件324、一个设置于该模座件324朝向该鞋楦311的一面的气袋325,及一个连通于该气袋325与该流体压力源间的充泄阀组326。该326是由多个开闭控制阀(图未示)及多个节流阀(图未示)所组成,该充泄阀组326受控而能对该气袋325进行充气与泄气。

该夹爪单元33具有一个位于该鞋楦311的邻近处的基座件331、两个枢设于该基座件331且分别位于该鞋楦311的相反两侧的夹爪件332、一个枢设于所述夹爪件332间的第二伸缩压缸333、一个连通于该第二伸缩压缸333与该流体压力源间的第二方向控制阀334、一个设置于该鞋楦311的邻近处且具有一个第三作动件3351(活塞杆件)的第三伸缩压缸335,及一个连通于该第三伸缩压缸335与该流体压力源间的第三方向控制阀336。该基座件331连接于该第三伸缩压缸335的第三作动件3351。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夹爪件332具有一个夹持部337、一个位于与该夹持部337相反的一端的致动部338,及一个位于该夹持部337与该致动部338间且枢接于该基座件331的枢转部339。该第二伸缩压缸333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夹爪件332的致动部338。此外,该第二方向控制阀334是一种电磁阀,且该第三方向控制阀336也是一种电磁阀。

参阅图1与图6,该控制装置4包括一个电连接该冷冻机组11与所述加热器222的温控单元41、一个电连接该温控单元41、所述抽风机组21、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323、所述充泄阀组326、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阀334、所述第三方向控制阀336与所述感应器24的可编程控制器42(programmable controller)、一个电连接该温控单元41与该可编程控制器42的控制界面单元43,及一个连接于该控制界面单元43与该机架装置1间的悬臂组44。

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界面单元43具有一个能显示出该加热空间223的温度与该鞋楦311的温度的触控面板431。此外,该温控单元41具有多个分别电连接于该冷冻机组11与该可编程控制器42间及所述加热器222与该可编程控制器42间的温度控制器411(temperature controller)。所述温度控制器411分别用来控制该冷冻机组11及所述加热器222的工作温度。

将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的运作流程举例说明如后。

首先,参阅图6、7、8,本实施例能让四个鞋面9分别置放在所述活化装置2上加热。当每一个感应器24侦测到各自的鞋面9套设于各自的热烘模231时,则该可编程控制器42控制各自的抽风机组211启动并通过该温控单元41控制各自的加热器222启动。此时,该机架装置1周遭的空气会开始被每一个活化装置2的抽风机组211抽入该加热空间223,且被该加热器222提升温度以后,再经由该热烘模231对各自的鞋面9的后踵部91进行加热。

该温控单元41控制每一个加热器222以调整各自的加热空间223的温度,一般来说,会将温度控制在110℃至140℃间。该可编程控制器42也控制每一个抽风机组211以调整由各自的透气部233排出的空气量,如此一来便能各别调整每一个鞋面9加热所需的时间长度,例如:介于20秒至30秒间,可以理解的是,调高出风量能够缩短加热时间。

参阅图6与图9,当其中一个鞋面9已被充分加热后,操作人员会将该鞋面9从其中一个热烘模231上取下,并套设在其中一个定型装置3的鞋楦311上。此时,由于对应的感应器24并未侦测到该鞋面9套设于该热烘模231,所以该可编程控制器42控制对应的抽风机组211及对应的加热器222关闭,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接着,参阅图6与图10,该可编程控制器42控制该定型装置3的夹爪单元33的第二方向控制阀334以驱动该第二伸缩压缸333伸长,使所述夹爪件332的夹持部337朝彼此接近而夹持住套设于对应的鞋楦311的该鞋面9,于此同时,该温控单元41控制该冷冻机组11以将该鞋楦311的温度降至零下10℃左右。

参阅图6与图11,该可编程控制器42控制该定型装置3的夹爪单元33的第三方向控制阀336以驱动该第三伸缩压缸335的第三作动件3351朝远离该第一伸缩压缸321的方向凸伸出,使该基座件331带动所述夹爪件332朝远离该鞋楦31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套设于该鞋楦311的该鞋面9受到所述夹爪件332的夹持部337拉扯而紧绷,此时该鞋面9的后踵部91的内表面会紧贴在该鞋楦311的跟部的外表面上,如此一来,不但具有整平该鞋面9的作用,还能加快热传导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该鞋面9。

参阅图6、10、12,该可编程控制器42控制该第一方向控制阀323以驱动该第一伸缩压缸321的第一作动件3211凸伸出,使该定型装置3的压模322由原本如图10所示的一个非迫压位置朝接近该鞋楦311的方向移动至如图12所示的一个迫压位置,要注意的是,此时该压模322与该鞋面9间还保留了一点距离,因此并未触及彼此。

参阅图6、12、13,当该压模322在该迫压位置就定位后,该可编程控制器42控制该压模322的充泄阀组326,使该压模322的气袋325从原本如图12所示的一个消气状态充气至如图13所示的一个鼓胀状态而挤压套在该鞋楦311上的鞋面9。

因此,当该压模322在该迫压位置时,该压模322是借由鼓胀的气袋325对该鞋面9的后踵部91施加压力,也就是说,此时该鞋面9不但正被0℃以下的该鞋楦311降温冷却,同时也被夹在该鞋楦311与该气袋325间加压定型,约持续15秒至25秒。

接下来,参阅图6、10、12,该可编程控制器42再次控制该充泄阀组326,使该气袋325从该鼓胀状态泄气回复至如图12所示的该消气状态,以解除对该鞋面9的加压,该可编程控制器42也再次控制该第一方向控制阀323以驱动该第一作动件3211缩回,使该压模322由该迫压位置朝远离该鞋楦311的方向退回至如图10所示的该非迫压位置,因此该压模322不能再对该鞋面9的后踵部91施加压力。

最后,参阅图6、9、10,该可编程控制器42再次控制该夹爪单元33的第二方向控制阀334以驱动该第二伸缩压缸333缩短,使所述夹爪件332的夹持部337朝彼此远离而回复到如图9所示的状态,以释放该鞋面9,让作业人员拿起。至此完成一只鞋面9的一个活化定型的加工周期。

经由以上的说明,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活化装置2与所述定型装置3都设置于该机架装置1且该可编程控制器42电连接该温控单元41,而该温控单元41又同时电连接所述加热器222及该冷冻机组11,相较于现有的鞋面活化机与现有的鞋面定型机,本实用新型除了让所述活化装置2与所述定型装置3位于同一个定点位置而使操作人员不需移动就能快速衔接加热、加压两个步骤以外,还通过该可编程控制器42与该温控单元41同时控制所述活化装置2与所述定型装置3,而使所述活化装置2与所述定型装置3的运作能够自动化与同步化,所以能流畅地衔接对所述鞋面9所进行的加热活化及加压冷却的加工步骤,进而缩短整体的加工时间。

二、本实用新型借由设置该可编程控制器42来统一控制所述活化装置2与所述定型装置3,所以只要更改该可编程控制器42的设定就能同步变更所述活化装置2的加热温度与热风量及所述定型装置3的冷却温度与加压的时间长度,相较于现有的鞋面活化机与现有的鞋面定型机,本实用新型能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迅速调整该活化装置2的加热环境、该定型装置3的冷却与加压设定,及该活化装置2与该定型装置3间相互配合的时间关系,因此具有较佳的产线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后踵定型机不仅能让执行加热活化及加压冷却定型两步骤的装置同步化,还能根据不同需求而快速调整装置间的配合关系,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