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及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6564发布日期:2019-04-29 11:48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伞骨及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伞骨及伞。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再只关注伞单单具有遮阳、挡雨等基础功能,更加注重了伞的质量即伞的强度。

市面上的伞的伞骨在风较大较容易变形弯折、损坏,使得与之连接的伞布的遮阳、挡雨效果减弱。

因此,如何加强伞骨的强度便成了解决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的伞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骨及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伞骨,该伞骨的横截面为“T”字形

,所述伞骨包括连接部和加强部,所述连接部和加强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高和宽的比为1:(3-7),加强部的高和宽的比为1:(0.6-2),连接部的高与加强部的高的比为1:(0.4-2),所述连接部的高为1-4mm,连接部的宽为2.5-6mm,加强部的高为1-4mm,加强部的宽为 1-4mm。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高和宽的比为1:5,加强部的高和宽的比为1:1,连接部的高与加强部的高的比为1:2。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高为1-3mm,连接部的宽为 3-5mm,加强部的高为2-3mm,加强部的宽为1.5-3mm。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高为1-2mm,连接部的宽为 4-5mm,加强部的高为2-2.5mm,加强部的宽为2-3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伞,其包括若干根如上所述的伞骨。

优选地,所述伞还包括伞杆、伞套、连接环、若干根连接杆、和伞布,伞套套设在伞杆上并可沿伞杆滑动,连接环固定在伞杆的一端,连接杆一端与伞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伞骨活动连接,伞骨一端均匀排布地与连接环活动连接,伞布与伞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伞杆包括固定连接的中棒和加强结构,所述中棒为中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形“*”形或“米”字形,所述中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伞骨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这个形状的伞骨不易变形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高和宽的比例、加强部的高和宽的比例以及连接部的高和加强部的高的比例适中,在此比例中的伞骨具有较大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高、宽,加强部的高、宽的尺寸适中,满足使用者出行使用伞来挡雨、遮阳对伞的尺寸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伞的伞布材质为防水橡胶布材质,这样的材质防水性能较好且可以使用较长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伞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伞杆一横截面示意图。

图2C—图2G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杆的变形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的一横截面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的一变形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伞;11、伞杆;12、伞套;13、连接环;14、连接杆; 15、伞骨;16、伞布;111、中棒;112、加强结构;151、连接部;152、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伞10,其包括伞杆11、伞套12、连接环13、若干根连接杆14、若干根伞骨15和伞布16,伞套12套设在伞杆11上并可沿在伞杆 11滑动,连接环13固定在伞杆11的一端,若干根连接杆14一端与伞套12活动连接,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伞骨15活动连接,若干根伞骨15的一端均匀排布地与连接环13活动连接,伞布16与伞骨15固定连接。可以理解,所述连接杆14与伞骨15连接的位置位于伞骨15的中部,而不是两端。伞布16的材质优选为防水橡胶布材质。

通过伞套12在伞杆11的轴向方向上移动,伞套12 可带动连接杆14移动,进而使连接杆14带动伞骨15“开合”,又因伞骨15与伞布16固定连接,伞骨15的“开合”会使伞布16“开合”,进而达成伞10的“开合”。

请参阅图2A,伞杆11包括中棒111和加强结构112,中棒111为中空结构,加强结构112设置在中棒111内并与中棒111固定连接,优选中棒111与加强结构112一体成型而成。中棒111与加强结构112质心重合。其中伞套12活动套设在中棒111上。加强结构112加强了中棒111 的强度,有利于防止中棒111在受到外力时产生变形、损坏等不利情形。

请参阅图2B,伞杆11的横截面形状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其中中棒11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进一步优选为圆形。请参阅图2B、图2C、图2D、图2E、图2F和图2G,加强结构112的截面形状优选为三角形、矩形、“-”形、“+”形、“*”形或“米”字形,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结构112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形,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形状。中棒111的径向长度L优选为 6-40mm,进一步优选为10-20mm。中棒111的壁厚D1优选为0.5-2mm,进一步优选为0.6-1.5mm。加强结构112 的厚度D2优选为0.2-1.4mm。

请参阅图3A,伞骨15包括连接部151和加强部152,加强部152和连接部151固定连接,优选加强部152和连接部151一体成型而成。请参阅图3B和图3C,伞骨15 的横截面优选为“T”字形或类“π”字形,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伞骨15的横截面为“T”字形。

请继续参阅图3B,优选连接部151和加强部152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形,包括但不限于长方体形,只要能满足连接部151与加强部152固定连接用于加强连接部151的强度即可。从伞骨15的横截面上看,连接部151的高H1与宽W1 的比为1:(3-7),优选1:(4-6)或1:5,加强部152的高 H2与宽W2的比为1:(0.6-2),优选1:(0.8-1.5)或1:1,连接部151的高H1与加强部152的高H2的比为1:(0.4-2),优选1:(1-2)或1:2。进一步优选,连接部151的高H1 为1-4mm或1-3mm,连接部151的宽W1为2.5-6mm或 4-5mm,加强部152的高H2为1-4mm或2-2.5mm,加强部152 的宽W2为1-4mm或2-3mm。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51的高H1、连接部151的宽W1、加强部152的高H2和加强部152 的宽W2在此范围时,伞骨15在具有较大强度的同时且占据较小的空间。其中连接部151一端与伞布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强部152连接,加强部152与连接杆14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活动连接为枢接或铰链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伞骨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这个形状的伞骨不易变形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高和宽的比例、加强部的高和宽的比例以及连接部的高和加强部的高的比例适中,在此比例中的伞骨具有较大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高、宽,加强部的高、宽的尺寸适中,满足使用者出行使用伞来挡雨、遮阳对伞的尺寸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伞的伞布材质为防水橡胶布材质,这样的材质防水性能较好且可以使用较长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