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8817发布日期:2019-01-18 19:10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细节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经常在各种正式场合所需要穿着的高档西服来说,其受重视程度更甚;西服中能够体现细节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是款型、翻驳领和下摆,其中,翻驳领在穿着之后是否能够贴身是影响视觉美观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西服的前片与挂面在缝合工艺中,通常是完全依靠工人个人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来完成,其通常会出现驳头不贴身、反翘、下摆被反翘的驳头带起外翘,挂面不平整、止口不顺直等不良现象;费时费力、产品品质不高且质量一致性难以保证、生产效率较低;此外,在传统的西服驳头的制作工艺中,驳头上的挂面松量往往需要先将挂面与前片通过临缝机进行预车缝以预留吃势量,待到止口线缝合完成之后,再将预留的车缝线拆除,以实现松量的预留,该制作工艺由于车缝线在拆除之后会留有针孔,因此,其不适用于高档西服的制作,车缝线在拆除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抽纱的现象、易造成面料损伤,成品率不高、成品质量无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及其制作方法,采用该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所制成的西服前片与挂面的平整性较佳,前片下摆处以及驳头的贴身性更好,且驳头在驳头角处以及驳口点处更为贴身、不易翘起,操作简单、生产效率更高,成品的质量一致性较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夹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夹板和第二模板依次叠合,且在一端形成可翻转地活动连接,其上均设有走针槽;第一模板与夹板之间以及第二模板与夹板之间分别用于夹合挂面和前片;所述夹板在其与第一模板夹合的一面沿着走针槽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夹板在其与第二模板夹合的一面沿着走针槽设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靠挂面驳头角所在一端设置,以用于增加挂面驳头角处的余量;所述第二凸起为位置和厚度可调的条状结构,其倾斜设置且靠近挂面驳口点所在一侧,以用于增加驳口点处翻折量;所述第三凸起设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以用于增加前片驳头止口端的松量;所述第四凸起设于前片的下摆处,以使前片下摆成型之后呈内凹状;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分别用于供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穿过的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分别用于供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穿过的第三穿槽和第四穿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在靠近走针槽一侧的边缘形状与相应位置处的走针槽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板在其与夹板夹合的一面贴设有沿着走针槽设置的厚度一致的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第一胶条设于第三穿槽与走针槽之间,第二胶条设于第四穿槽与走针槽之间;所述夹板在其与第二模板夹合的一面设有沿着走针槽设置的厚度与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一致的第三胶条和第四胶条,第三胶条和第四胶条分别与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对应设置,且均设于走针槽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为若干厚度一致的条状的磁吸片吸合叠加而成,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挂面,第二凸起中自上而下的磁吸片的上下面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上设置有倾斜方向与第二凸起一致的第五凸起,第五凸起的高度低于第二凸起的高度,以平缓地增加挂面驳口处的松量;所述夹板上设有供第五凸起穿过的第五穿槽,第五穿槽设于第二凸起和走针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凸起包括若干条状的垫片,各垫片沿走针槽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板在其与夹板贴靠的一侧设有与前片外轮廓形状一致的第一标记线。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在其与第一模板贴靠的一侧设有与挂面外轮廓形状一致的第二标记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夹板和第二模板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夹板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以及在第一模板上设置供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穿过的第一穿槽和第二穿槽,以分别为夹合于夹板和第一模板中间的挂面上的驳头角和驳口点的翻折位置处预留余量(松量),从而保证挂面在翻折之后具有较好的平整性和贴合性,以防止成型的驳头起翘,此外,由于第一凸起设于走针槽的靠近驳头角的一端,因此,第三凸起的边缘在横向和纵向上过渡,以形成横向吃量和纵向吃量,进一步保证了挂面翻折之后驳头角处的平整度,避免驳头角发生起翘;第二凸起倾斜设置,且应当理解,该倾斜方向应与驳头的翻折倾斜角度一致,以使挂面形成斜向的吃量,进一步保证驳头的翻折之后具有良好的贴身效果,第二凸起为位置和厚度可调的条状结构,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和款型的西服的制作,可提高该成型模具的使用范围。

2、通过在夹板上设置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以及在第二模板上设置供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穿过的第三穿槽和第四穿槽,以分别为夹合于夹板和第二模板中间的前片上的驳头止口端提供松量,以及使前片在与挂面缝合之后形成向内凹的形状,应当理解,由于挂面在上,因此,该内凹状形成之后,从前片的外部看前片为呈些许弧度的内包状,以防止下摆向前片外侧翘起。

3、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在靠近走针槽一侧的边缘形状与相应位置处的走针槽形状相匹配,可有效保证驳头止口端和下摆处止口端的松量形成的均匀性,进而保证驳头和下摆的平整性。

4、第二模板在其与夹板夹合的一面贴设有沿着走针槽设置的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第一胶条设于第三穿槽与走针槽之间,第二胶条设于第四穿槽与走针槽之间;夹板在其与第二模板夹合的一面设有沿着走针槽设置的厚度与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一致的第三胶条和第四胶条,在缝合时,前片夹合于第一胶条和第三胶条之间以及第二胶条和第四胶条之间,进一步提高了前片止口端处的松量,同时,还起到平缓地增加前片驳头止口端处和前片下摆处止口端处的松量的作用,平缓地过渡作用,使得前片止口端处的平整性更佳。

5、第二凸起由若干厚度一致的条状磁吸片吸合叠加而成,更换和操作较为方便,第二凸起中自上而下的磁吸片的上下面面积逐渐增大,使得第二凸起整体表现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结果,其平缓过渡的效果更佳,有利于保证驳头表面的平整度。

6、通过设置第五凸起,可进一步提高第二凸起处的平缓过渡效果,其与第二凸起结合,对挂面的斜向吃量的形成效果更佳,挂面翻折之后,靠近驳口点处的驳口止口线不易外翻,贴身效果更佳。

7、第五凸起包括若干条状的垫片组成,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8、通过在第二模板上设置与前片外轮廓形状一致的第一标记线,以便于对前片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缝合的精确度。

9、通过在夹板上设置与挂面外轮廓形状一致的第二标记线,以便于对挂面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缝合的精确度。

10、第一模板、夹板和第二模板均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对挂面和前片的平整性进行观察,以避免挂面和前片在夹合和缝制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或形成有褶皱,从而保证成品的质量。

11、采用该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来对西服前片与挂面进行缝合成型的操作工艺简单、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所制得的成品质量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板和第二模板配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模板和夹板配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包括均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一模板1、夹板2和第二模板3。

第一模板1、夹板2和第二模板3依次叠合,且在一端形成可翻转地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其采用胶条黏连形成转动连接,第一模板1、夹板2和第二模板3上均设有贯穿的走针槽;且第一模板1与夹板2之间用于夹合挂面;第二模板3与夹板2之间用于夹合前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模板1、夹板2和第二模板3上的走针槽形状应与前片和挂面的止口端的形状向匹配,因此,走针槽为弧状结构,且其一端为供驳头角的止口端缝合的由横向向纵向过渡的形状,其另一端为供下摆的止口端缝合的弧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夹板2和第二模板3上的走针槽向其铰接端所在一侧弯曲。

其中,第一模板1上的走针槽为第一走针槽10,此外,第一模板1上还设有贯穿的第一穿槽11和第二穿槽12,且其在用于与夹板2夹合的一面设有第五凸起13。

夹板2上的走针槽为第二走针槽20,此外,夹板2在其用于与第一模板1夹合的一面沿着第二走针槽20设有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第一凸起21靠挂面驳头角所在一端设置,以用于增加挂面驳头角处的余量;第二凸起22为位置和厚度可调的条状结构,其倾斜设置且靠近挂面驳口点所在一侧,以用于增加驳口点处的翻折量;具体地,第一凸起21在靠近第二走针槽20一侧的边缘应与相对应位置处的走针槽形状相匹配,因此,第一凸起21的边缘存在由横向向纵向过渡的形状变换,以分别增大挂面驳头角处的横向吃量和纵向吃量;第二凸起22可移动地黏贴于第一模板1上且为若干厚度一致的条状的磁吸片吸合叠加而成,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挂面,第二凸起22中自上而下的磁吸片的上下面面积逐渐增大,以保证第二凸起22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结构。

第一模板1上的第一穿槽11和第二穿槽12分别与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对应设置,以分别供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置入。

夹板2在其用于与第二模板3夹合的一面上沿着第二走针槽20设有第三凸起23和第四凸起24以及分别与第三凸起23和第四凸起24相对应设置的第三胶条26和第四胶条27。第三凸起23设于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之间,以用于增加前片驳头止口端的松量;第四凸起24设于前片的下摆处,以使前片下摆成型之后呈内凹状,由此可制得下摆呈边缘向内弯曲的具有些许弧度的西服,可有效避免西服下摆在翻转的驳头的带动下产生翘起的现象。优选地,第三凸起23和第四凸起24在靠近第二走针槽20一侧的边缘形状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二走针槽20形状相匹配。

第三胶条26和第四胶条27的厚度一致,且均沿着第二走针槽20的外侧设置,其形状与第二走针槽20相匹配。

此外,夹板2上还设有用于供第五凸起13置入的第五穿槽25,第五穿槽25位于第二凸起22和第二走针槽20之间;具体地,第五凸起13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凸起22的倾斜方向一致,且第五凸起13的高度低于第二凸起22的高度,以平缓地增加挂面驳口处的松量。优选地,第五凸起13包括若干条状的垫片,各垫片沿走针槽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夹板2在其与第一模板1贴靠的一面还设有与挂面的轮廓形状相一致的第二标记线28。

第二模板3上的走针槽为第三走针槽30,此外,第二模板3上在其用于与夹板2夹合的一面设有第三穿槽31和第四穿槽32以及分别与第三穿槽31和第四穿槽32的边缘形状相匹配的第一胶条33和第二胶条34;第三穿槽31和第四穿槽32分别用于供第三凸起23和第四凸起24置入。

第一胶条33和第二胶条34的厚度一致且厚度与第三胶条26和第四胶条27相等,第一胶条33和第二胶条34均沿着第三走针槽30的内侧设置,其形状与第三走针槽30相匹配,第一胶条33设于第三穿槽31和第三走针槽30之间,第二胶条34设于第四穿槽32和第三走针槽3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板3在其与夹板2贴靠的一面还设有与西服的前片的轮廓形状相一致的第一标记线35。

优选地,夹板2在设有第二标记线28的一面和第二模板3在设有第一标记线35的一面上均可设置定位组件,以分别对挂面和前片进行定位和固定,以防止挂面和前片在缝合的过程中发生移动,该定位组件可由具有粘性的粘条、磁性吸条或魔术贴的毛面等能够粘结面料的材料构成。

本实施例在实际生产时,采用上述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来对西服前片与挂面进行缝合,首先,选取两块布料,并按特定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裁剪,以形成前片和挂面;然后,将前片铺放于第二模板3上朝向夹板2的一侧,其止口端与第二模板3上的第三走针槽30相对齐之后,将夹板2盖设于前片上;应当理解,前片应按第一标记线35的轮廓形状铺放于第二模板3上,前片的止口端即为需要缝合的一端;将挂面铺放于夹板2的另一面上,其止口端与夹板2上的第二走针槽20对齐之后,将第一模板1盖设于挂面上;应当理解,挂面铺放于夹板2上用于与第一模板1配合夹合的一面,挂面应按第二标记线28的轮廓形状铺放于夹板2上,挂面的止口端即为挂面需要缝合的一端;再将夹合有前片和挂面的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放置于缝纫机上进行止口缝合;缝合完成之后,将第一模板1打开,将成型的前片与挂面从夹板2上的第二走针槽20中抽出;将成型后的前片与挂面翻出,以使缝合线在内;然后对止口线进行熨烫。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夹板2上设置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以及在第一模板1上设置供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穿过的第一穿槽11和第二穿槽12,以分别为夹合于夹板2和第一模板1中间的挂面上的驳头角和驳口点的翻折位置处预留余量(松量),从而保证挂面在翻折之后具有较好的平整性和贴合性,以防止成型的驳头起翘,此外,由于第一凸起21设于第二走针槽20的靠近驳头角的一端,因此,第三凸起23的边缘在横向和纵向上过渡,以形成横向吃量和纵向吃量,进一步保证了挂面翻折之后驳头角处的平整度,避免驳头角发生起翘;第二凸起22倾斜设置,且应当理解,该倾斜方向应与驳头的翻折倾斜角度一致,以使挂面形成斜向的吃量,进一步保证驳头的翻折之后具有良好的贴身效果,第二凸起22为位置和厚度可调的条状结构,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和款型的西服的制作,可提高该成型模具的使用范围。

通过在夹板2上设置第三凸起23和第四凸起24,以及在第二模板3上设置供第三凸起23和第四凸起24穿过的第三穿槽31和第四穿槽32,以分别为夹合于夹板2和第二模板3中间的前片上的驳头止口端提供松量,以及使前片在与挂面缝合之后形成向内凹的形状,应当理解,由于挂面在上,因此,该内凹状形成之后,从前片的外部看前片为呈些许弧度的内包状,以防止下摆向前片外侧翘起。

第三凸起23和第四凸起24在靠近第二走针槽20一侧的边缘形状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二走针槽20形状相匹配,可有效保证驳头止口端和下摆处止口端的松量形成的均匀性,进而保证驳头和下摆的平整性。

第二模板3在其与夹板2夹合的一面贴设有沿着第三走针槽30设置的第一胶条33和第二胶条34,第一胶条33设于第三穿槽31与第三走针槽30之间,第二胶条34设于第四穿槽32与第三走针槽30之间;夹板2在其与第二模板3夹合的一面设有沿着第二走针槽20设置的厚度与第一胶条33和第二胶条34一致的第三胶条26和第四胶条27,在缝合时,前片夹合于第一胶条33和第三胶条26之间以及第二胶条34和第四胶条27之间,进一步提高了前片止口端处的松量,同时,还起到平缓地增加前片驳头止口端处和前片下摆处止口端处的松量的作用,平缓地过渡作用,使得前片止口端处的平整性更佳。

第二凸起22由若干厚度一致的条状磁吸片吸合叠加而成,更换和操作较为方便,第二凸起22中自上而下的磁吸片的上下面面积逐渐增大,使得第二凸起22整体表现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结果,其平缓过渡的效果更佳,有利于保证驳头表面的平整度。

通过设置第五凸起13,可进一步提高第二凸起22处的平缓过渡效果,其与第二凸起22结合,对挂面的斜向吃量的形成效果更佳,挂面翻折之后,靠近驳口点处的驳口止口线不易外翻,贴身效果更佳。

第五凸起13包括若干条状的垫片组成,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通过在第二模板3上设置与前片外轮廓形状一致的第一标记线35,以便于对前片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缝合的精确度。

通过在夹板2上设置与挂面外轮廓形状一致的第二标记线28,以便于对挂面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缝合的精确度。

第一模板1、夹板2和第二模板3均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对挂面和前片的平整性进行观察,以避免挂面和前片在夹合和缝制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或形成有褶皱,从而保证成品的质量。

采用该西服前片与挂面成型模具来对西服前片与挂面进行缝合成型的操作工艺简单、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所制得的成品质量的一致性。

综合以上分析,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说明书所列的全部技术问题,实现了相应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