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排湿健康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6832发布日期:2019-05-28 17:2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排湿健康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排湿健康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鞋子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样式花哨,深受人们喜爱,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其中不乏一些可以监测运动状况的鞋子,可以通过监测运动状况管理身体情况,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

如授权公告号CN 204302496U,名称为“一种健康定位鞋”的中国实用新型,其公开了一种健康定位鞋,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鞋底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第二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传感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2G、3G、4G任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为上述模块提供电压输入;所述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3D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

再如授权公告号CN 203480031 U,名称为“一种基于多组传感器的智能鞋”的中国实用新型,其包括:鞋、智能芯片mi-chip、电源、USB接收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芯片mi-chip内设有相互间经电路连接的中央处理器、定位芯片、三轴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无线传输芯片,USB接收器连接在终端设备上,鞋底中部夹层内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智能芯片mi-chip,高强度塑料封装的外壳尺寸与凹槽尺寸相匹配,鞋底后部也设有凹槽,鞋垫覆盖在凹槽之上,电源、电源控制开关设置在鞋垫下的凹槽内。

上述的这类智能鞋,由于智能芯片是设置在鞋底,通常是在鞋底的后部设置凹槽,将功能芯片置于凹槽中,鞋垫再覆盖在鞋底上,采用这种结构的设置至少存在着三个缺点:(1)由于现有鞋内容易潮湿,无法快速进行干燥除臭;(2)现有鞋子除湿结构通常是在鞋底设有通风孔,但是这种通风孔的设置虽然可以增加除湿效果,但是也导致在无需除湿时无法实现鞋子保暖功效;(3)由于智能芯片设置在鞋底中,在操作控制开关时,需要将鞋子脱下并拿起鞋垫,才能进行操作,操作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排湿健康鞋,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由于现有鞋内容易潮湿,无法快速进行干燥除臭;(2)现有鞋子除湿结构通常是在鞋底设有通风孔,但是这种通风孔的设置虽然可以增加除湿效果,但是也导致在无需除湿时无法实现鞋子保暖功效;(3)由于智能芯片设置在鞋底中,在操作控制开关时,需要将鞋子脱下并拿起鞋垫,才能进行操作,操作非常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智能排湿健康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本体,其供人穿着行走;

湿度传感装置,其设置在鞋内用于采集鞋内的湿度参数;

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一段时间内鞋内的湿度参数;

排湿装置,其对鞋内进行干燥;

控制装置,其将所述湿度传感装置采集的湿度参数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启动所述排湿装置;如果湿度参数大于预设值时,则启动微型风扇(3)除湿。

通信装置,其将控制芯片与移动终端进行信号连接;

移动终端,其通过APP软件读取湿度传感装置采集的湿度参数、控制排湿装置启动以及获取存储装置中的一段时间内鞋内的湿度参数

电池(14),其为上述湿度传感装置、存储装置、排湿装置、控制芯片和通信装置提供电源。

进一步,所述排湿装置设置在鞋底(1)中,所述排湿装置包括出风孔(11)、通风槽(12)、进风孔(16)以及微型风扇(3),进风孔(16)位于鞋底的后跟处,微型风扇(3)设置在进风孔(16)的下方,所述微型风扇(3)将风送入所述通风槽(12)内,所述通风槽(12)沿着鞋底的鞋边延伸,所述通风槽(12)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出风孔(11)进行排风。

进一步,还包括挡风片(5),其位于所述通风槽(12)中阻挡出风孔(11),或/和其位于进风孔(16)入口处阻挡进风孔(16),所述挡风片(5)通过一传动结构与所述微型风扇(3)的转子连接实现与所述微型风扇(3)同步运动,所述微型风扇(3)工作时,所述挡风片(5)打开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所述微型风扇(3)不工作时,所述挡风片(5)关闭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

进一步,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升降片(40)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由螺杆(41)和光滑杆(42)组成,所述螺杆(41)的一端与所述微型风扇(3)的转子连接,所述螺杆(4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光滑杆(42)与限位块(43)连接;

所述升降片(40)设有螺纹孔(44),所述螺纹孔(44)与所述螺杆(41)相互配合,所述升降片(40)与所述挡风片(5)连接;

所述螺杆(41)旋转过程中使得所述升降片(40)在垂直方向移动并且带动所述挡风片(5)开启或关闭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

还包括一防止转动装置,其由磁铁片(46)、磁铁长条(48)和框架(47)组成,其中磁铁片(46)嵌入或固定在所述所述升降片(40)一端,所述磁铁长条(48)设置所述框架(47)上,磁铁片(46)与所述所述磁铁长条(48)相互吸引但不接触以确保所述升降片(40)升降过程中不发生旋转。

进一步,在所述升降片(40)另一端也设置一防止转动装置,所述防止转动装置由磁铁片、磁铁长条和框架(47)组成,其中磁铁片嵌入或固定在所述所述升降片(40)一端,所述磁铁长条设置所述框架上,磁铁片与所述所述磁铁长条相互吸附但不接触以确保所述升降片(40)升降过程中不发生旋转。

进一步,所述光滑杆(42)的高度大于所述螺纹孔(44)的高度,所述升降片(40)移动至所述光滑杆(42)时,限位块(43)阻挡向其上移动同时在所述升降片(40)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重新与所述螺杆(41)接触,旋转的螺杆(41)再次将所述升降片(40)移动至所述光滑杆(42)处,所述升降片(40)在光滑杆(42)出上下移动时,确保所述挡风片(5)位于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微型风扇(3)的转子顺时针旋转将所述升降片(40)抬升,所述微型风扇(3)的转子逆时针旋转将所述升降片(40)下降,反之亦可。

进一步,所述电池(14)为充电电池,其通过充电USB接口(15)与外部电源连接,充电USB接口(15)规格为MIRIC 5PIN,其防水等级为IP65防水等级;和/或所述电池(14)为容量为450mah-1000mah的凝胶聚合物电池。

进一步,移动终端为手机,在手机APP上远程对其进行操作,具体包括左右脚湿度监测,开启和关闭排湿,设定监测时间。

进一步,所述湿度传感装置、排湿装置、电池、通信装置、充电装置、存储装置设置在鞋底(2),排湿装置的开关设置在鞋左右侧或鞋面上。

该智能排湿健康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湿度传感装置、排湿装置、电池、充电装置、存储装置,通讯装置集中放置在鞋底,无需拆卸取出,不会影响鞋子穿着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排湿健康鞋的开关设置于鞋左右侧或者鞋面上,操作十分简便。

(3)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排湿健康鞋而言,智能体现在于可以在手机APP上远程对其进行等操作,具体包括左右脚湿度监测,开启和关闭排湿,设定监测时间,能够更好地实现智能排湿健康鞋的控制。

(4)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排湿健康鞋而言,健康体现在于本实用新型对人脚底进行排湿,保持脚部干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后台大数据比对、判断并通过APP向使用者提供精准的健康解决方案,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在鞋底中的排湿装置的挡风片利用风扇的转动,在风扇工作时将挡风片抬起开启通风通道,在无需排湿时则降下挡风片,因而可以确保鞋子正常使用时的保暖效果,同时在排湿时可以提供排湿的效率,并且利用风扇的动力,使得风扇既可以起到干燥鞋底,也可以起到开关排湿通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智能排湿健康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智能排湿健康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I;

图3:本实用新型智能排湿健康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II;

图4: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结构的侧面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鞋底;2-鞋面;11-出风孔;12-通风槽;13-开关;14-电池;15-充电USB接口;16-进风孔;3-微型风扇;31-转子;40-升降片;41-螺杆;42-光滑杆;43-限位块;44-螺纹孔;45-平衡块;46-磁铁片;47-框架;48-磁铁长条;49-通行槽;5-挡风片;5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排湿健康鞋,包括鞋本体,其供人穿着行走;湿度传感装置,其设置在鞋内用于采集鞋内的湿度参数;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一段时间内鞋内的湿度参数;排湿装置,其对鞋内进行干燥;控制装置,其将湿度传感装置采集的湿度参数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启动排湿装置;通信装置,其将控制芯片与移动终端进行信号连接;移动终端,其通过APP软件读取湿度传感装置采集的湿度参数、控制排湿装置启动以及获取存储装置中的一段时间内鞋内的湿度参数电池14,其为上述湿度传感装置、存储装置、排湿装置、控制芯片和通信装置提供电源。

电池14为充电电池,其通过充电USB接口15与外部电源连接,充电USB接口15规格为MIRIC 5PIN,其防水等级为IP65防水等级;和/或电池14为容量为450mah-1000mah的凝胶聚合物电池。

移动终端为手机,在手机APP上远程对其进行操作,具体包括左右脚湿度监测,开启和关闭排湿,设定监测时间。

湿度传感装置、排湿装置、电池、通信装置、充电装置、存储装置设置在鞋底2,排湿装置的开关设置在鞋左右侧或鞋面上。

湿度传感装置为一个可以检测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如图2和图3所示,排湿装置设置在鞋底1中,排湿装置包括出风孔11、通风槽12、进风孔16以及微型风扇3,进风孔16位于鞋底的后跟处,微型风扇3设置在进风孔16的下方,微型风扇3将风送入通风槽12内,通风槽12沿着鞋底的鞋边延伸,通风槽12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出风孔11进行排风。

还包括挡风片5,其位于通风槽12中阻挡出风孔11,或/和其位于进风孔16入口处阻挡进风孔16,挡风片5通过一传动结构与微型风扇3的转子连接实现与微型风扇3同步运动,微型风扇3工作时,挡风片5打开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微型风扇3不工作时,挡风片5关闭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

如图4-图6所示,传动结构包括升降片40和驱动杆,驱动杆由螺杆41和光滑杆42组成,螺杆41的一端与微型风扇3的转子连接,螺杆41的另一端通过光滑杆42与限位块43连接;升降片40设有螺纹孔44,螺纹孔44与螺杆41相互配合,升降片40与挡风片5连接;螺杆41旋转过程中使得升降片40在垂直方向移动并且带动挡风片5开启或关闭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还包括一防止转动装置,其由磁铁片46、磁铁长条48和框架47组成,其中磁铁片46嵌入或固定在升降片40一端,磁铁长条48设置框架47上,磁铁片46与磁铁长条48相互吸引但不接触以确保升降片40升降过程中不发生旋转。

在升降片40另一端也设置一防止转动装置,防止转动装置由磁铁片、磁铁长条和框架47组成,其中磁铁片嵌入或固定在升降片40一端,磁铁长条设置框架上,磁铁片与磁铁长条相互吸附确保升降片40升降过程中不发生旋转。

光滑杆42的高度大于螺纹孔44的高度,升降片40移动至光滑杆42时,限位块43阻挡向其上移动同时在升降片40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重新与螺杆41接触,旋转的螺杆41再次将升降片40移动至光滑杆42处,升降片40在光滑杆42出上下移动时,确保挡风片5位于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的上方。

微型风扇3的转子顺时针旋转将升降片40抬升,微型风扇3的转子逆时针旋转将升降片40下降,反之亦可。

该传动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需要排湿时,控制芯片或移动终端启动微型风扇3低速转动,此时微型风扇3的转子带动驱动杆转动,由于驱动杆与升降片40是螺纹连接,所以驱动杆会使得升降片40沿着升降杆的螺杆41部分向上移动,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升降片40旋转,通过一个或两个防止转动装置将升降片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但可以在垂直方向的移动。升降片40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挡风片5向上移动并且开启了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

当升降片40抬升至驱动杆的光滑杆42时,两者不再有螺纹进行连接,因而升降片40会因为自己的重力落下重新与螺杆41螺纹接触,转动的螺杆又会重新将升降片移动至光滑杆42。风扇工作会一直重复上述运动,但是此时,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已经完全被打开,升降片的小幅度的上下移动不会影响到排湿的进行。

之后,可以控制微型风扇3进行高速转动,对鞋底进行干燥。

当干燥完毕后,反向转动微型风扇,升降片40重新被螺杆驱动向下运动至原始位置,此时挡风片5也向下移动并且重新关闭了进风孔16和/或出风孔1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