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外管与塞套卡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473发布日期:2019-08-27 19:4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外管与塞套卡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折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伞外管与塞套卡合装置。



背景技术:

折伞,就是能够折叠起来的伞,是为了收藏、携带方便而发明的,其体积较小,携带方便,现今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折伞普遍面临着当人们在使用折伞时,经常会发现由于中棒组件的自动打开,使得折伞的体积增大,从而导致设备在携带时会受到极大地影响,其拿取极为不便,其实用性不强;且大多数设备在使用后,一旦使用者将伞体倒挂,就会使得伞体内部的中棒组件自动打开,使得折伞的长度增大,当使用者在安放时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其安放不便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外管与塞套卡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折伞普遍面临着当人们在使用折伞时,经常会发现由于中棒组件的自动打开,使得折伞的体积增大,从而导致设备在携带时会受到极大地影响,其拿取极为不便,其实用性不强;且大多数设备在使用后,一旦使用者将伞体倒挂,就会使得伞体内部的中棒组件自动打开,使得折伞的长度增大,当使用者在安放时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其安放不便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伞外管与塞套卡合装置,包括中棒组件,所述中棒组件的最外部设置有外管,所述中棒组件下方套设有塞套,且中棒组件的上方套设有上巢。

优选的,所述塞套为环状中空结构,且塞套的上方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下方外侧壁设置有卡扣凹槽,且外管与卡扣凹槽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且该装置结构设置有限位凸台和卡扣凹槽,当使用者在使用装置时,可以通过将外管的卡扣凹槽扣住塞套限位凸台,使得中棒组件合拢无法脱落,避免了将伞体倒挂时伞体内部的中棒组件自动打开,且使用者在合拢折伞时,故其可以有效的将中棒组件上的各个管体收合在一起,避免了中棒组件自动打开,导致折伞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得设备在携带时会受到极大地影响的情况发生,其拿取较为方便,其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拉开示意图。

图中:1-中棒组件、2-塞套、21-限位凸台、3-外管、31-卡扣凹槽、4-上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伞外管与塞套卡合装置,包括中棒组件1,所述中棒组件1的最外部设置有外管3,所述中棒组件1下方套设有塞套2,且中棒组件1的上方套设有上巢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塞套2为环状中空结构,且塞套2的上方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21,是为了使塞套2内的限位凸台21可以紧密的套设在外管3的卡扣凹槽31,使得塞套2和中棒组件1不会随意滑动,使得装置在合拢时无法脱离。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管3的下方外侧壁设置有卡扣凹槽31,且外管3与卡扣凹槽31为一体成型结构,是为了使使用者在合拢时可以将卡扣凹槽31卡住塞套2限位凸台21,使得折伞可以被合拢的更紧密而不会轻易被拉开,其防护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在使用折伞后,若要合拢折伞,可以将外管3卡入限位凸台21内使得外管3的位置被限制,同时外管3卡扣凹槽31也会卡住塞套2限位凸台21,使得折伞可以被合拢的更紧密,从而使得中棒组件1无法脱离,其防护性较好,且其避免了将伞体倒挂时伞体内部的中棒组件1自动打开,使得伞体长度增大的情况发生,使用者在安放时就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其安放方便实用性较强,且因外管3卡扣凹槽31会扣住塞套2限位凸台21,故其可以有效的将中棒组件1上的各个管体收合在一起,避免了中棒组件1自动打开,导致折伞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得设备在携带时会受到极大地影响的情况发生,其拿取较为方便,其实用性较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