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制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0625发布日期:2019-04-16 22:3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混合式制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衣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有混合式工作站的制衣系统。



背景技术:

制衣系统作为一种制衣装置,已有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制衣系统的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环轨和驱动链,在环轨的走向上设有若干工作站,驱动链用于驱动夹持有布料的衣架在环轨上行进,利用中央控制器,结合衣架上的智能识别芯片与工作站位置处的读卡器,而使得衣架按照指令在各相应的工作站之间按顺序行进,以实现服装的制备。现有的这种制衣工作站对衣架的进出,以及衣架进入相应的工作站均是由软件结合传感器来实现的,使得对制衣系统的工作控制量大,制衣系统的控制部分相对较为复杂。现有制衣系统中,对一些不便夹持的应用在服装上的饰件的转运也显得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式制衣系统,该制衣系统控制简便,对制衣的要求适用范围广。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式制衣系统,包括环轨和与环轨并列设置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把衣架在环轨上进行推动行进,在环轨走向上的外侧设有若干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在环轨的外侧于工作站位置处设置有若干机械手,机械手用于为所及的工作站上、下饰件。

机械手所及的工作站,是指机械手在工作时其抓取部位所能触及的工作站,机械手可以为这些工作站供应布料,或把工作站上所加工完成的布料取下,对布料进行夹持的衣架不需要在环轨上行进,一般是适合于单工序布料的缝制。饰件可以是服饰上的装饰件、钮扣或衣领、袖口,也可以为布料裁片。

进一步地,在环轨的外侧设有联接杆,机械手通过机座滑动地联接在联接杆上。通过设置联接杆,而且机械手可以在联接杆上滑动,可以把机械手设置到需要的位置处,从而方便了对机械手的设置。

进一步地,联接杆沿水平方向架空布置,从而方便对机械手的位移与设置,能够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对制衣系统进行设置,以方便对布料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在环轨的外侧沿水平方向上架空布置有联接杆,在联接杆上设有若干安装位,机械手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位上。这种联接杆是用于定点对机械手进行安装,这种安装位设置在固定的工作站附近,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机械手安装到安装位上而来满足实际的加工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机械手来对饰件进行上、下,结构简单,方便了对一些不易夹持的物件进行上、下。通过在相应的工作站位置处设置机械手,可以把其它制衣系统上所加工的服装某道工序移植到该工作站上来进行加工,从而能够有效弥补其它制衣系统的工位不足的缺陷。通过机械手的设置,也可以在相邻的制衣系统之间实现布料的转移,从而可代替设置在各制衣系统之间的桥接机构,这方便了对制衣系统工作的控制。机械手也可以把裁片送到单元机上进行单工序加工,如单纯的领口和袖口的加工,从而能够方便对裁片的管理。通过机械手直接对布料裁片的输送,这些布料裁片不需要再运行到制衣系统中,从而能够有效减化制衣系统的控制,减小制衣系统中衣架的运行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混和式制衣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本混合式制衣系统,包括环轨1和与环轨1并列设置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把衣架在环轨1上进行推动行进,在环轨1走向上的外侧设有若干工作站2。图中显示的驱动装置为驱动链,在驱动链上间隔地固定有若干推杆,通过推杆对环轨1上的衣架进行推动,而使衣架在环轨1上行进。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嵌入到导轨中的,通过嵌入式的驱动条来实现衣架在环轨1上行进。

在环轨1的外侧于工作站2位置处设置有若干机械手3,机械手3具有活动式的悬臂机构33和抓取部分32,悬臂机构33动作会使抓取部分32发生移动,从而使得抓取部分32能够达到相应的工作站2位置处。根据生产工序的需要,机械手3可以为这些工作站2提供饰件,或者是把加工完成的饰件自这些工作站2的位置处转移出来,并送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处。

为便于对机械手3的固定,在环轨1的外侧设有联接杆4,联接杆4沿水平方向架空布置,联接杆4与环轨1平行设置。机械手3可滑动地联接在联接杆4上,在机械手3的底部设有机座31,机座31夹持或套接在联接杆4上,可通过限位装置,如限位螺栓,来实现机座31与联接杆4之间的固定。

机械手3也可以是通过定位安装的方式来实现与联接杆4之间的固定,该联接杆4也为在水平方向上架空布置。这种联接杆4上设有若干安装位,这些安装位可以是与限位螺栓相配合的安装孔,也可以是在联接杆4上设置限位凸体而形成安装位。若某些工序需要,即可把机械手3固定在安装位上,完成了生产任务后,也可以把机械手3自安装位上拆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