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活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8361发布日期:2019-09-12 09:1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活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活动器,属于医疗器械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卧床患者较多,手术后卧床时间大于24小时就有下肢静脉血栓风险的发生,静脉血管壁较薄,平滑肌在弹力纤维较少,缺乏收缩和弹性,静脉血管的结构特点,决定四肢静脉回流主要依靠周围肌肉组织的收缩和舒张运动都以血管壁的挤压,临床上,对于需要长期卧床或者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卧床的患者来说,由于活动受限或活动量受限,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在各个ICU以及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下肢瘫痪或者功能障碍患者较多,目前临床上非常重视预防下肢深静脉的发生。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后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发生水肿,静脉炎,溃疡,严重者血栓滑脱最易栓塞肺动脉入口,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费用。

目前有一些鞋底和鞋帮呈L型的医用鞋,对于昏迷患者有一定作用,能够保持足部和小腿大致呈90度角,一定程度避免下垂足。但是,对于清醒的卧床患者来说,足部和小腿角度唯一,该医用鞋舒适度欠佳,下肢运动受限,长期穿戴不利于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活动器,在现有的预防下垂足的医用鞋基础上进行改进,增设锻炼带,锻炼下肢肌肉力量,为早日下床行走做锻炼,被动运动预防足下垂,并且能够在锻炼下肢的同事辅助进行双上肢的锻炼。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下肢活动器,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的鞋口前方设置有开口,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开口两侧相互搭接的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所述鞋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沿鞋跟至鞋尖分布的一列半圆形绑带环,一根锻炼带依次交叉从各绑带环穿过,锻炼带的两个末端分别从最靠近鞋尖的两个绑带环穿出,锻炼带的末端设置有手持环。

所述鞋底采用硬质材料。

所述鞋面的后鞋帮采用硬质材料。

所述锻炼带的长度为140cm~160cm。

本实用新型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活动器,在现有的预防下垂足的医用鞋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全包式鞋面替代普通的硬质鞋面,穿戴更加舒适,鞋口前方设置利用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相互搭接的开口,便于调整松紧;鞋面两侧各设置一列绑带环,用于固定锻炼带,与普通鞋子相比,固定位置位于鞋面两侧而非鞋面的上表面,增加锻炼时鞋底的稳定性;缎带两个末端从最靠近鞋尖的两个绑带环穿出,与从靠近鞋口的绑带环穿出相比更省力;锻炼带的末端设置手持环,便于患者拿握,上肢做上下运动提携手持环即可让足部被动锻炼,达到预防下垂足、锻炼上下肢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活动器的鞋底和后鞋帮均可采用硬质材料,如木质、硬质塑料等,使足底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活动器的锻炼带的长度为140cm~160cm,方便手持抓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活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扣毛面,2-鞋面,3-绑带环,4-锻炼带,5-粘扣勾面,6-手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活动器,包括鞋底和鞋面2,所述鞋面的鞋口前方设置有开口,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开口两侧相互搭接的粘扣毛面1和粘扣勾面5,所述鞋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沿鞋跟至鞋尖分布的一列半圆形绑带环3,一根锻炼带4依次交叉从各绑带环穿过,锻炼带的两个末端分别从最靠近鞋尖的两个绑带环穿出,锻炼带的末端设置有手持环6。

所述鞋底采用硬质材料。

所述鞋面的后鞋帮采用硬质材料。

所述锻炼带的长度为140cm~16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活动器,在现有的预防下垂足的医用鞋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全包式鞋面替代普通的硬质鞋面,穿戴更加舒适,鞋口前方设置利用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相互搭接的开口,便于调整松紧;鞋面两侧各设置一列绑带环,用于固定锻炼带,与普通鞋子相比,固定位置位于鞋面两侧而非鞋面的上表面,增加锻炼时鞋底的稳定性;缎带两个末端从最靠近鞋尖的两个绑带环穿出,与从靠近鞋口的绑带环穿出相比更省力;锻炼带的末端设置手持环,便于患者拿握,上肢做上下运动提携手持环即可让足部被动锻炼,达到预防下垂足、锻炼上下肢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