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578发布日期:2019-11-12 21:4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拐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和杖残人群的辅助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作为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一直以来都深受老人以及残疾人喜爱,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残疾人,拐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市面上的一些拐杖,无法满足人们对拐杖高度的不同需求,在雨季或者黑夜里使用时极为不便,一些多功能的拐杖不仅价格昂贵,且在实用功能上也极为有限,不利于推广。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既可快速调节高度,又可快速缩短收纳,轻便灵巧,功能多样而实用,价格便宜的新型拐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拐杖,它可以调节高度,实现伸缩功能,它包含有可拆卸的雨伞以及手电筒,可以方便人们在雨天和夜晚行走,实用性极强,底部设置有万向防滑垫,可以多个角度的防止摔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拐杖,它包括腋托,腋托下方竖直设置有上杆体,上杆体下方等距设置有多个通孔,上杆体下方设置有下杆体,下杆体上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下杆体为中空结构,且下杆体内部能够容纳上杆体,下杆体上设置有手把,手把通过连接杆与锁环固定连接,锁环上设置有转轴,转轴正下方连接扳机,且扳机能够绕转轴进行旋转,扳机下方设置有定位销。

进一步的,定位销与定位孔、通孔相匹配,向上扳动扳机,定位销从定位孔、通孔中拔出。

进一步的,腋托一端设置有伞杆夹,伞杆夹弹性夹紧雨伞的杆部。

进一步的,上杆体中部设置有电筒,电筒的一端设置有卡扣。

进一步的,上杆体与下杆体为中空结构,下杆体底部设置有万向防滑头,且万向防滑头能够使下杆体在水平面上倾斜一定角度。

进一步的,手把一端设置有指南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拐杖,它可以通过扳动扳机很便捷的调节自己所需的拐杖高度,它还包含有可拆卸的雨伞和手电筒,可方便人们在雨天和夜晚行走,实用性非常强。

1、拐杖底部设置有万向防滑垫,可以使下杆体在水平面上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从360度防止摔倒。

2、上杆体和下杆体均为空心管结构,减轻了整个拐杖的重量,使拐杖更为轻便。

3、手把尾端面设置有指南针,可以防止在户外迷失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不包含雨伞与电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雨伞;2、腋托;3、电筒;4、上杆体;5、手把;6、指南针;7、扳机;8、定位销;9、下杆体;10、万向防滑头;11、锁环;201、伞杆夹;301、卡扣;401、通孔;901、定位孔;1101、连接杆;110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新型拐杖,它包括腋托2,腋托2下方竖直设置有上杆体4,上杆体4下方等距设置有多个通孔401,上杆体4下方设置有下杆体9,下杆体9上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定位孔901,下杆体9为中空结构,且下杆体9内部能够容纳上杆体4,下杆体9上设置有手把5,手把5通过连接杆1101与锁环11固定连接,锁环11上设置有转轴1102,转轴1102正下方连接扳机7,且扳机7能够绕转轴进行旋转,扳机7下方设置有定位销8。

优选的,定位销8与定位孔901、通孔401相匹配,握住手把5,向上扳动扳机7,定位销8从定位孔901、通孔401中拔出,将上杆体4收缩进下杆体9内部,用定位销8对齐不同的定位孔901、通孔401,可以调节拐杖高度。

优选的,腋托2一端设置有伞杆夹201,伞杆夹201弹性夹紧雨伞1的杆部。

优选的,上杆体4中部设置有电筒3,电筒3的一端设置有卡扣301。

优选的,上杆体4与下杆体9为中空结构,下杆体9底部设置有万向防滑头10,且万向防滑头10能够使下杆体9在水平面上倾斜一定角度。

优选的,手把5一端设置有指南针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