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镶嵌牢靠整体效果好的钻石镶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1637发布日期:2019-12-24 20:1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镶嵌牢靠整体效果好的钻石镶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安装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镶嵌牢靠整体效果好的钻石镶口。



背景技术:

钻石首饰是人们最为喜爱的饰品,作为固定钻石最重要的部件—镶口是业内技术人员持续改进的重点部件。现有的钻石镶口具有固定单薄、镶嵌副钻后整体效果差的缺陷。

故此业内亟需开发一种镶嵌牢靠整体效果好的钻石镶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钻石镶口固定单薄、镶嵌副钻后整体效果差的缺陷,提出镶嵌牢靠整体效果好的钻石镶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镶嵌牢靠整体效果好的钻石镶口,其包括至少3条竖直排列的主镶爪和一片副石镶盘,主石被镶嵌在主镶爪顶部,副石镶盘被镶嵌在主镶爪的中部,所述副石镶盘上镶嵌多颗副石。

所述副石镶盘的中心设有一个圆孔,以避让所述主石亭部的尖端;所述各主镶爪的底端靠拢在一起,各主镶爪的中部和顶端叉开以夹持住所述副石镶盘和主石。

每条所述主镶爪的内侧壁由下而上依次设有榫头和卡口,各卡口用于卡接所述主石,各榫头榫卯所述副石镶盘;所述副石镶盘的外周设有与所述主镶爪数量相等的榫槽、以便于副石镶盘与各主镶爪进行榫卯连接。

所述榫头整体向所述主镶爪内部陷入,使得各所述榫槽与榫头的接触面陷入主镶爪内。

所述副石镶盘上榫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短边靠近副石镶盘的中心;所述主镶爪上榫头的形状与所述榫槽相吻合。

所述副石镶盘整体为圆环状,其上竖直开设多个镶嵌孔,所述镶嵌孔为漏斗状,用以盛放副石,镶嵌孔绕着副石镶盘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所述副石镶盘的外周边沿设有多个副镶爪、其内周边沿设有多个压条,所述副镶爪和压条共同将副石压在镶嵌孔内。

所述副石围绕主石镶嵌,从上往下俯视主石覆盖遮蔽副石的三分之二。

所述副镶爪的顶部包括两块刻面,两块刻面的衔接部向上隆起。

所述主镶爪在靠近所述副石镶盘和主石位置的横截面为扇形,扇形的尖角朝向主石镶口的中心,扇形的弧边靠主石镶口的外周。

所述副石镶盘的外周的侧壁向下向内倾斜收缩,所述侧壁与铅锤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主石和副石分两层镶嵌,具有以下优点:1、副石镶盘与主镶爪采用榫卯结构,镶嵌十分牢靠不会脱落,让钻石与副石镶盘的吻合度与镶口的整体性得到最佳保证,从而更好的体现钻石的火彩,又能在大规模生产加工中提升产品制作效率;2、通过车花刻面与副石融合一体,形成最大化的折射效果,让主石的折射光影效果达到最优,使钻石折射光影衬托下可以达到“提升钻石颜色的视觉效果”,例如:k-l色钻石可以达到i-j色的视觉效果;3、主石盖住副石三分之二,使整个镶石台面无空隙位的同时更加逼真的“还原”主钻的显大效果;4、副石镶盘上的副镶爪采用高低刻面不一样的刻面组合,犹如钻石刻面,使得整个镶口浑然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主、副石镶嵌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分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副石镶盘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副石镶盘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副石镶盘中镶嵌副石后的俯视图;

图7为主镶爪采用圆爪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镶嵌牢靠整体效果好的钻石镶口,研发设计出发点上着重考虑将主、副石分层镶嵌,镶嵌牢靠又浑然一体,犹如一颗大钻石。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和爆炸分解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钻石镶口包括至少3条竖直排列的主镶爪1和一片副石镶盘2,主石4被镶嵌在主镶爪顶部,副石镶盘被镶嵌在主镶爪的中部,所述副石镶盘上镶嵌多颗副石11。

参看图4和图5示出的副石镶盘的俯视图和仰视图,所述副石镶盘2的中心设有一个圆孔3,以避让所述主石4亭部的尖端;图1示出了的主、副石镶嵌立体视图,图3示出了爆炸分解视图,可以看出所述各主镶爪的底端靠拢在一起,各主镶爪的中部和顶端叉开以夹持住所述副石镶盘和主石。所述主镶爪和副石镶盘为金材料,均采用行业领先的“磁控金”与“af真空处理”技术,让产品色泽长久亮丽、耐磨度高,且在达到丝绸般顺滑质感同时又具有防指纹效果。

参看图3,每条所述主镶爪1的内侧壁由下而上依次设有榫头5和卡口6,各卡口用于卡接所述主石4冠部的边沿,各榫头榫卯所述副石镶盘2;所述副石镶盘的外周设有与所述主镶爪数量相等的榫槽9、以便于副石镶盘与各主镶爪进行榫卯连接。在较佳实施例中,有4条主镶爪、4个榫头、4个卡口、4个榫槽。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榫头5整体向所述主镶爪1内部陷入,使得各所述榫槽9与榫头的接触面陷入主镶爪内。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中国传统木工艺“榫卯”工艺的设计原理,在主镶爪和副石镶盘上分别设计吻合的榫头5和卡口6,让主石和副石镶盘的吻合度与镶口的整体性得到最佳保证,从而更好的体现钻石的火彩;采用本结构既可以保证镶口整体的无缝吻合度与牢固又能在大规模生产加工中提升产品制作效率。

参看图4和图5,所述副石镶盘上榫槽9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短边靠近副石镶盘的中心,梯形的长边靠近副石镶盘的外侧;所述主镶爪上榫头5的形状与所述榫槽相吻合。

参看图4,所述副石镶盘2整体为圆环状,其上竖直开设多个镶嵌孔7,所述镶嵌孔为漏斗状,用以盛放副石11,镶嵌孔绕着副石镶盘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所述副石镶盘的外周边沿设有多个副镶爪8、其内周边沿设有多个压条10,所述副镶爪和压条共同将副石压在镶嵌孔内。副石镶盘镶嵌了副石后的形状如图6所示。

参看图1和图2示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副石11围绕主石4镶嵌,从上往下俯视主石覆盖遮蔽副石的三分之二。藉此结构,主、副石之间无缝隙,浑然一体犹如一颗大钻石,整体效果好。所述副镶爪8的顶部包括两块刻面,两块刻面的衔接部向上隆起。两块刻面组成犹如钻石刻面的爪形,两块刻面之间的连接线的延长线指向副石镶盘的中心轴。较佳实施例中有12个副镶爪,共24个刻面,可以更好的延伸了副石的切面折射效果。

参看图2示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主镶爪1在靠近所述副石镶盘2和主石4位置的横截面为扇形,扇形的尖角朝向主石镶口的中心,扇形的弧边靠主石镶口的外周。这种镶爪业内称为次爪,需要了解到,在较佳实施例中以次爪为例,但不限于次爪,镶爪还可以采用圆爪、指甲爪、心形爪、三角爪、皇冠爪等。图7皆为采用圆爪的实施例。

所述主镶爪1的底部并拢在一起后平滑向上展开,以镶嵌所述主石4和副石镶盘2。整个镶口犹如绽开的菊花,主镶爪是菊花一片片的花瓣。所述主镶爪1在靠近所述副石镶盘2和钻石4位置的横截面为扇形,扇形的尖角朝向钻石镶口的中心,扇形的弧边靠钻石镶口的外周。整个造型,既美观又牢固。需要了解到,权利要求书中限定主镶爪数量至少为3个,附图中主镶爪数量为4个,但这并不限定主镶爪数量,根据钻石的大小体积,主镶爪数量是可以适当增加的。

为配合主镶爪向上绽开的造型,所述副石镶盘2的外周的侧壁向下向内倾斜收缩,所述侧壁与铅锤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如图3所示。

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非起限制作用。任何未脱离本申请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