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963发布日期:2020-01-21 22:0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是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装载工具,其因内部容纳量大、携带便利等特点,而倍受人们亲睐,特别是针对学生人群,双肩背包是必备学习用品之一。在双肩背包的各方面设计中,其背戴舒适性是最关键点之一,背包在负重情况下,背戴者会感到肩膀被背带勒的疼痛,由此目前针对背带勒肩的问题有较多的改进设计,然而通过调研发现,很多时候背带勒肩的位置并非是肩部而是锁骨位置,特别是稍微负重情况下,背带很容易压迫锁骨而带来疼痛不适,背戴者即使通过频繁调节受力位置,很多时候也很难得到有效舒缓。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通过对背带结构改进,能够减少背带对锁骨的压迫,实现锁骨位置自适应减压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包括有背包本体和背带,该背带在对应人体锁骨背负位置处设有减压部件,该减压部件的宽度大于背带的宽度。

所述减压部件为位于背带上与人体锁骨相匹配接触的弧廓部,所述弧廓部的内侧面为与人体锁骨部位相匹配接触的弧形凹面。

所述减压部件与背带呈分体设置,减压部件活动可调节地设置在背带上。

所述减压部件与背带的分体设置方式为魔术粘粘合、扣子扣合、或通过连接带与调节扣缝合。

所述减压部件与背带呈一体设置,二者一体设置方式为缝合、粘合或一体成型。

所述减压部件设于背带的正面、反面或背带内部。

所述减压部件设有两个,分别设于背带的正反两面。

所述背带为具有左右肩背带的两组,该两组肩背带上对称设有采用不同颜色示意的调节尺标。

所述背带上的对应减压部件上方位置设有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采用塑料排扣,该塑料排扣包括有公扣和母扣,该公扣和母扣通过铆钉或者缝制方式分别固定在背带的外侧面上。

所述背带的上端具有往内折至与背包本体的背面相贴合的内折段,该内折段与背包本体进行内部隐蔽式一体缝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背包针对背带减压设计,特别地针对人体锁骨负重压迫的问题,在相应位置设计宽度大于背带宽度的减压部件,较佳的该减压部件为位于背带上与人体锁骨相匹配接触的弧廓部,所述弧廓部的内侧面为与人体锁骨部位相匹配接触的弧形凹面。于此,背包背戴时通过减压部件与人体锁骨部位接触,在负重情况下,通过该减压部件对人体锁骨部位进行自适应减压,从而很好地避免背带压迫锁骨问题,达到有效减压、提升舒适背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背包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伸缩结构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背包本体1,背带2,减压部件21,内弧面211,内折段22,

牵拉绳3,限位凸粒31,拉环32,

伸缩结构4,公扣41,母扣42,铆钉43,护垫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具有减压结构的背包,如图1-3所示,包括有背包本体1和背带2,该背带2设于背包本体1的背面,背带2按照背负时与人体部位的配合,可将背带2划分为肩膀段、锁骨段、腋下段及腋下连接段,肩膀段和腋下连接段的自由端分别连接于背包本体1的上下端位置。

本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背带2在对应人体锁骨背负位置处(即锁骨段位置)设有减压部件21,该减压部件21的宽度大于背带2的宽度。给出一优选实施例,减压部件21为位于背带2上与人体锁骨相匹配接触的弧廓部,该弧廓部的内侧面211为与人体锁骨部位相匹配接触的弧形凹面。

本新型依据背带2使用中与人体部位配合的状态特征,创新地于背带2对应人体锁骨背负位置处设有减压部件21,该减压部件21为大于背带2宽度的拓宽结构,在负重情况下,通过该减压部件21能够对人体锁骨部位进行自适应减压作用。减压部件21优选地具有与人体锁骨部位相匹配接触的弧形凹面结构,背包背戴时通过弧形凹面与人体锁骨部位适应接触,如此提升背带2与人体的服帖性及背戴舒适性,很好地避免背带压迫锁骨问题,达到有效减压、提升舒适背戴效果。

减压部件21在背带2上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一种形式,减压部件21与背带2呈一体设置,二者一体设置方式可以为缝合、粘合或一体成型。另一种形式,减压部件21与背带2呈分体设置,减压部件21活动可调节地设置在背带2上。于此,不同人的锁骨位置有所不同,不同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锁骨位置对减压部件21的位置进行调节,达到不同用户使用均能发挥有效减压效果。进一步,分体设置的方式可以采用魔术粘粘合、扣子扣合、或通过连接带与调节扣缝合。

减压部件21可以设于背带2的正面、反面或背带2内部均可。优选的,减压部件21设有两个,分别设于背带2的正反两面。于此,当背带2翻转时也能起到减压的效果。

所述背带2为具有左右肩背带的两组,该两组肩背带上对称设有采用不同颜色示意的调节尺标。如此,当需要调节左右肩背带长度时,只需通过简单对位左右的调节尺标,即可简单调左右长度一致性或者根据需要调节左右长短不一致关系。

优选的,背带2上的对应减压部件21上方位置设有伸缩结构4,该伸缩结构一优选实施例,采用塑料排扣,该塑料排扣包括有公扣41和母扣42,该公扣41和母扣42通过铆钉43或者缝制方式分别固定在背带2的外侧面上。如此通过伸缩结构4来调节减压部件21上方位置的背带2的长度,使得背带能够更贴合背部,一方面起到省力作用,另一方面也相当于调节减压部件21的位置,使其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肩部结构,提升背包自适应减压的实用性。

优选的,背包上设计有牵拉绳3,该牵拉绳3具有与背包本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还具有与背带2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牵拉绳3在背包本体1上的连接位置(即第一连接端的连接位置)可以为背包本体1的下端11、中部12或上端(参见图1)。牵拉绳3较佳地从背带2绕至背包本体1的正面,再对应延伸至下端位置、中部位置或者上端位置,如此起到的牵拉省力效果更佳。牵拉绳3在背带2上的连接位置(即第二连接端的连接位置)较佳地为背负时对应肩部所处位置(即肩膀段位置),进一步最优方案,牵拉绳3在背带2上的连接位置为背负时对应肩峰部位所处位置,该位置刚好利于背戴者顺势作牵拉操作。牵拉绳3与与背带2采用活动连接方式,以此利于对牵拉绳3进行牵拉作用,所述活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牵拉绳3贯穿背带2的设计方式,牵拉绳3的自由端贯穿伸出背带2外。

优选的,为了利于牵拉绳3进行自由顺畅牵拉作用,背带2内设计有供牵拉绳3容置的绳通道。牵拉绳3与背包本体1的连接方式一实施例为,于背包本体1上设有贯穿孔,牵拉绳3一端贯穿过该贯穿孔,并且于端部设有尺寸大于贯穿孔的限位凸粒31。牵拉绳3的另一端伸出背带2外,为了避免其溜至背带2内影响使用,于该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拉环32,由拉环32进行限位,当然拉环32还发挥利于着力牵拉的作用。当背戴者感觉背包较负重时,背戴者只需用手顺势向下轻轻拽拉环32,由牵拉绳3绕过肩膀牵拉背包本体1改变受力,即可将背包本体1提起,从而起到有效省力效果。背戴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节拽拉环32的力度及幅度,以调节提起背包本体1的幅度,实现最舒适的省力操作及背戴作用。

优选的,背带2上还套设有可自由滑动移位的护垫5,通过自由滑动微调护垫5位置,不同背戴者根据个人喜好对护垫5进行微调,实现可调最舒适背戴效果。

优选的,背带2的上端具有往内折至与背包本体1的背面相贴合的内折段22,该内折段22与背包本体1进行内部隐蔽式一体缝制,如此具有隐蔽且简洁外观设计的同时还加强了背带2与背包本体1连接的牢固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