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4609发布日期:2019-09-03 19:3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口罩发展相对完善,主要类别为工业防护口罩、民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形状则主要有平面型、折叠型、杯型,功能上可通过不同的滤材组合来实现对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有害气体、异味等污染物的有效防护。

实现这些功能目前主要使用的材料为活性炭布和熔喷滤材,以市场产品调查结果来看,两个材料虽然都起到了防护作用但往往和呼吸阻力不能平衡,即较高的过滤性能时,较难做到低的呼吸阻力,而想获得低阻效果的时候,往往要么材料成本过高或牺牲过滤性能。

传统的民用防护口罩主要用普通非织造材料制成,材料孔径大,纤维直径为几十微米,只能阻挡直径较大的颗粒,对空气的中的细菌等基本没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无法满足人们高性能的要求,佩戴者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由于过滤效果不佳,口罩内易滋生细菌,进而导致口罩被污染,污染严重时,会产生异味,影响人们的使用。

而空气中的负离子,具有除尘、清新、除臭、杀菌作用,可改善呼吸系统健康,此外空气负离子是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一种物质。当人们通过呼吸将空气负离子送进肺泡时,能刺激神经系统产生良好效应,经血液循环把所带电荷送到全身组织细胞中,能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心肌营养和细胞代谢,提高免疫能力,促进健康。人吸入一定浓度的空气负离子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一定浓度的负离子可以让人们感到心情舒畅。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负离子的、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其优点是能够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细小颗粒进行高效过滤,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可有效抑制口罩内细菌滋生,减除口罩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负离子层、过滤层和抗菌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时,将耳带挂于耳朵上,并使面层无纺布紧贴使用者面部,吸气时,气体依次通过负离子层、过滤层和抗菌层,通过该多层结构,对呼入的气体进行层层过滤,从而达到较优的过滤和除菌效果;负离子层的设置,使口罩可以释放可控浓度范围的负离子,在有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使纺织品中晶体之间形成电势差,从而使空气发生电离,被击中的电子附着在邻近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分子中,并使它转化为生态负离子,负氧离子可以有效地中和、沉降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PM2.5、甲醛、汽车尾气、二手烟等有害物质和细小颗粒,形成初滤,从而净化空气,创造有氧呼吸,同时其与过滤层之间协同作业,能够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细小颗粒进行高效过滤,并可抑制口罩内细菌滋生,减除口罩异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离子层包括面层无纺布、以及设置在所述面层无纺布外侧的负离子材料涂层或包裹、掺杂在所述面层无纺布纤维内的负离子材料层;所述过滤层包括蓬松态活性炭热风布、蓬松态高容尘过滤层、驻极熔喷滤材、活性炭复合高容尘低阻滤层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层为无毒抗菌无纺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面层无纺布的材料为纺粘无纺布,其具有强度高、抗紫外线、透气性好的优点,能够减小空气的呼吸阻力,同时价格低廉、容易获取,适用于口罩中的批量生产;负离子层可选用负离子材料涂层或无纺布基体复合层,制作时,负离子涂层可直接涂覆在口罩面层无纺布上,其操作简单、加工方便;过滤层可选用蓬松态活性炭热风布、蓬松态高容尘过滤层、驻极熔喷滤材、活性炭复合高容尘低阻滤层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结合,从而加强口罩对空气中细小尘埃颗粒的过滤;抗菌层采用无毒抗菌无纺布,使其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初次阻挡,并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离子层、过滤层和抗菌层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所述口罩本体两侧且靠近两所述耳带的位置形成弧形焊点部,两所述弧形焊点部的两端朝相互靠近的方向靠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焊点部的设置,使口罩在佩戴后,紧贴使用者两侧的脸颊上,从而减小口罩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的空隙,以降低空气中的雾霾或尘埃颗粒直接进入口罩内部的可能性,同时配合过滤层和负离子层,可以大大提高口罩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且位于两所述耳带之间靠上的位置固接有鼻梁条;所述鼻梁条包括海绵填充层以及包裹在所述海绵填充层外部的水刺无纺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鼻梁条中水刺无纺布的设置,用于对呼出并流动至鼻子上方的空气进行吸附,防止其在佩戴者的眼镜上发生雾化,进而降低佩戴者的可视度;鼻梁条中海绵的设置,可以与水刺无纺布相互配合,从而提高贮存和吸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固接有定型条,其与所述鼻梁条位于同一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可以通过弯折定型条来对口罩的弯折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口罩的弯折弧度恰好可以贴合佩戴者的鼻梁,使口罩更加贴合佩戴者的面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上开设有贯通多层结构的呼吸口,所述呼吸口处安装有分流呼吸阀,所述分流呼吸阀为单向阀,其包括安装在呼吸口处的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分体设置的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底座卡接盖合以形成腔室,腔室内部设置有阀片,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腔室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固接有对所述阀片进行支撑的支撑杆,所述阀盖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出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佩戴后,底座上的通孔靠近佩戴者的嘴部,佩戴者在呼气时,其所排出气体的正压能够将阀片的四周吹开,使气体从阀盖的出气孔处排出,这样能够迅速将气体排除,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降低使用口罩时的闷热感,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当佩戴者在吸气时,所产生的负压会自动将阀片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污染物,该口罩佩戴方便,并且成本较低,能有有效的减少污染气体对人们的身体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且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固接有V型凸棱,所述V型凸棱的两侧对称固接有一对侧棱,两所述侧棱与所述V型凸棱的两侧边之间形成沟槽,所述V型凸棱和所述侧棱靠近所述沟槽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腔室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在呼气时,所产生的气体从各出气孔中排出,由于阀盖的两侧以及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出气孔,因此,能够对气体进行分流,这样能够缩短一部分气体的运动路程,使这部分气体能够从中间位置的出气孔排出,从而减少气体在口罩内部的停留时间,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而沟槽的形成,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流,避免气体全部涌出在口罩外形成热流,使佩戴者产生闷热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根,其分别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呈圆周阵列分布,并且相交于所述通孔的圆心处形成连接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若干个支撑杆,能够有效的对阀片进行支撑和限位,同时能够避免佩戴者在吸气时,阀片接触到人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上固接有朝所述阀盖方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阀片上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阀片套接在定位柱上即可,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相互配合,用于对阀片进行定位,使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固接有在所述阀盖与所述底座盖合时、以对所述阀片进行抵接限位的限位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阀盖与底座盖合时,限位柱对阀片进行抵紧限位,防止阀片在腔体内松动,而无法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多层结构,使口罩对呼入的气体进行层层过滤,从而达到较优的过滤和除菌效果,而负离子层的设置,使口罩可以释放可控浓度范围的负离子,并使附近的空气发生电离,转化为生态负离子,从而对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PM2.5、甲醛、汽车尾气、二手烟等有害物质和细小颗粒进行有效地中和、沉降,形成初滤,以达到净化空气、创造有氧呼吸的目的,同时其与过滤层之间协同作业,还能够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细小颗粒进行过滤,并可抑制口罩内细菌滋生,减除口罩异味;

2、弧形焊点部的设置,使口罩在佩戴后,紧贴使用者两侧的脸颊上,从而减小口罩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的空隙,以降低空气中的雾霾或尘埃颗粒直接进入口罩内部的可能性,同时配合过滤层和负离子层,可以大大提高口罩的过滤效果;

3、分流呼吸阀的设置,用于将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迅速排除,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降低使用口罩时的闷热感,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

4、V型凸棱和侧棱之间沟槽的设置,能够对呼出的气体进行分流,避免气体全部涌出在口罩外形成热流,使佩戴者产生闷热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多层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分流呼吸阀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体现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体现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体现鼻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体现海绵填充层和水刺无纺布的剖视图。

图中,1、口罩本体;11、负离子层;111、面层无纺布;112、负离子材料涂层;12、过滤层;13、抗菌层;14、弧形焊点部;2、耳带;3、分流呼吸阀;31、底座;311、通孔;32、阀盖;321、出气孔;33、弹性凸棱;34、阀片;341、定位孔;35、支撑杆;36、定位柱;37、限位柱;38、V型凸棱;39、侧棱;4、鼻梁条;41、海绵填充层;42、水刺无纺布;5、定型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参照图1和图2,包括口罩本体1以及分别固接于口罩本体1两侧的耳带2,耳带2可以为耳戴式或头戴式,口罩本体1为平面型,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负离子层11、过滤层12和抗菌层13,三者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超声波焊接的速度快、焊接强度高、密封性好,同时焊接过程稳定,不会损伤口罩本体1的多层结构,超声波焊接后,口罩本体1上靠近边沿的位置形成焊点,并且其靠近两耳带2两侧形成弧形焊点部14,两弧形焊点部14的两端朝相互靠近的方向靠拢,用于使口罩在佩戴后紧贴使用者面部。

参照图2,负离子层11包括面层无纺布111、以及设置在面层无纺布111外侧的负离子材料涂层112或包裹、掺杂在面层无纺布111纤维内的负离子材料层,面层无纺布111设置为纺粘无纺布,其具有强度高、抗紫外线、透气性好的优点,能够减小呼气的呼吸阻力,同时价格低廉、容易获取,适用于口罩中的批量生产。

负离子涂层112可涂覆在口罩面层无纺布111上,其操作简单、加工方便,负离子层11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可控浓度范围的负离子,在有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使纺织品中晶体之间形成电势差,从而使空气发生电离,被击中的电子附着在邻近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分子中,并使它转化为生态负离子,即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可以有效地中和、沉降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PM2.5、甲醛、汽车尾气、二手烟等有害物质和细小颗粒,形成初滤,从而净化空气,创造有氧呼吸,同时其与过滤层12之间协同作业,还能够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细小颗粒进行高效过滤,并抑制口罩内细菌滋生,减除口罩异味。

参照图2,过滤层12包括蓬松态活性炭热风布、蓬松态高容尘过滤层、驻极熔喷滤材、活性炭复合高容尘低阻滤层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结合,用于空气中的细小尘埃颗粒进行高效过滤,防止其被吸入使用者的身体内,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抗菌层13设置为无毒抗菌无纺布,用于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初次阻挡,并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佩戴时,将耳带2挂于耳朵上,并使面层无纺布11紧贴使用者面部,此时口罩上靠近两耳带2的位置受弧形焊点部14的影响,紧贴使用者两侧的脸颊上,从而减小口罩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的空隙,以降低空气中的雾霾或尘埃颗粒直接进入口罩内部的可能性,同时配合过滤层12和负离子层11,可以大大提高口罩的过滤效果。

实施例2:

一种高效过滤的抗菌防护口罩,参照图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口罩本体1为杯型,并且口罩本体1上开设有呼吸口,呼吸口处安装有分流呼吸阀3,其为单向阀,气体只能出不能进,佩戴者吸气时,外界空气经口罩本体1的多层结构过滤后进入人内;呼气时,气体通过分流呼吸阀3快速的排出口罩本体1外部,同时,分流呼吸阀3的设置,还能够减少佩戴者吸入外界被污染的气体,有助于身体健康。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该实施例中的口罩可分为带有分流呼吸阀3式的口罩和不带有分流呼吸阀3式的口罩。

参照图4和图5,分流呼吸阀3包括安装在呼吸口处的底座31以及与底座31分体设置的阀盖32,底座31的外侧壁沿其周向固接有多个弹性凸棱33,阀盖32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同样固接有多个弹性凸棱33,底座31与阀盖32之间通过弹性凸棱33卡接固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腔室,腔室内部设置有阀片34,其由弹性材料制成,底座31上开设有通孔311,腔室通过通孔311与外部相连通,通孔311的内壁固接有多根支撑杆35,其分别沿通孔311的径向呈圆周阵列分布,并且相交于通孔311的圆心处形成连接部,用于对阀片34进行支撑,阀盖32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出气孔321,其与腔室以及外部相连通。

佩戴后,底座31上的通孔311靠近佩戴者的嘴部,佩戴者在呼气时,其所排出气体的正压能够将阀片34的四周吹开,使气体从阀盖32的出气孔321处排出,这样能够迅速将气体排除,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降低使用口罩时的闷热感,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当佩戴者在吸气时,所产生的负压会自动将阀片34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污染物,该口罩佩戴方便,并且成本较低,能有有效的减少污染气体对人们的身体造成的伤害。

参照图4和图6,连接部上固接有定位柱36,其朝阀盖32的方向延伸,阀片34上对应定位柱36的位置开设有与定位柱36相适配的定位孔341,安装时,将阀片34套接在定位柱36上即可,定位柱36与定位孔341之间相互配合,用于对阀片34进行定位,使其更加稳定。

参照图4和图5,阀盖32靠近底座31的一侧固接有限位柱37,当阀盖32与底座31盖合时,限位柱37对阀片34进行抵紧限位,防止阀片34在腔体内松动,而无法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参照图4,在阀盖32远离底座31的一侧且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固接有V型凸棱38,其V型口朝上设置,V型凸棱38的两侧对称固接有一对侧棱39,两侧棱39与V型凸棱38的两侧边之间形成沟槽,并且V型凸棱38和两侧棱39靠近沟槽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腔室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孔321。

佩戴者在呼气时,所产生的气体从各出气孔321中排出,由于阀盖32的两侧以及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出气孔321,因此,能够对气体进行分流,这样能够缩短一部分气体的运动路程,使这部分气体能够从中间位置的出气孔321排出,从而减少气体在口罩内部的停留时间,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而沟槽的形成,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流,避免气体全部涌出在口罩外形成热流,使佩戴者产生闷热感。

参照图7和图8,呼气时,大部分气体会由分流呼吸阀3处呼出,但是有部分气体会向上运动,当天气较冷时,向上运动的气体会使佩戴者的眼镜附着一层雾,进而降低佩戴者的可视度,严重时可能会使佩戴者看不清道路,十分不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口罩本体1的内侧且位于两耳带2之间靠上的位置固接一鼻梁条4,其包括海绵填充层41以及包裹在海绵填充层41外部的水刺无纺布42,佩戴口罩后,鼻梁条4紧贴使用者的鼻梁上,由于水刺无纺布42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较高的吸湿性,其能够在气体运动至鼻梁条4处时,快速将其吸附掉。

参照图3和图7,为了进一步提高口罩的防护作用,在口罩本体1的外侧固接一定型条5,其与鼻梁条4位于同一高度,佩戴者可以通过弯折定型条5来对口罩的弯折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口罩的弯折弧度恰好可以贴合佩戴者的鼻梁,使口罩更加贴合佩戴者的面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