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舌和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343发布日期:2019-11-15 21:04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舌和鞋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舌和鞋体。



背景技术:

野外活动中,及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打击恐怖主义的范围越来越广,恐怖分子为了躲避打击,经常藏身于环境恶劣的沙漠、绿地、丛林、沙地和沼泽等地区。所以战士们就必须穿着作战靴进入环境复杂的恶劣地带打击恐怖主义,目前鞋子的鞋舌由于是自由状态,使用时由于其不稳定性会给用户或战士们脚部带来伤害,严重影响作战效果和野外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舌结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解决目前鞋子的鞋舌由于是自由状态,使用时由于其不稳定性会给用户或战士们脚部带来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鞋舌,它至少包括舌体,所述舌体连接有舌翼,所述的舌翼位于所述舌体的两侧,舌体与鞋体连接时,舌翼的结构至少覆盖舌体与鞋面或舌体与鞋面内侧之间的缝隙。

所述的舌体与舌翼是一体结构。

所述舌体与鞋体连接时,舌翼的结构至少延伸至鞋体的后帮部。

所述舌体周向的内侧部分区域替换为中空部,所述中空部由柔性材料填充。

一种鞋体,它至少包括上述的鞋舌,所述舌体位于鞋面的口门处内侧或外侧,所述舌体通过所述舌翼与所述鞋面连接。

所述舌体顶部的表皮设有杆状的硬质区域,所述硬质区域组成用于支撑舌体立体的桁架结构。

所述舌翼为弹性可伸缩材料。

一种鞋体,它至少包括上述的鞋舌,鞋面的后帮部是鞋舌两侧的舌翼,所述鞋舌两侧的舌翼延伸至鞋体的后帮部并组合出后帮部与鞋面一体式连接构成鞋面的后帮部。

所述舌体和鞋面之间还具有第二舌翼,舌体和鞋面通过所述第二舌翼连接,且所述第二舌翼覆盖舌体与鞋面或舌体与鞋面内侧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增加鞋舌侧翼,侧翼连接鞋面部,消除鞋舌与鞋面的缝隙,避免蚊虫或风沙对用户的伤害,使用户在不同恶略环境中行进时舒适和避免外界伤害,本申请结构简单,并具备经济型,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鞋舌位于鞋面的侧面结构图。

图2为图1鞋舌部位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鞋舌和后帮部一体的鞋面侧视图。

图4为图3中鞋舌两侧分别延伸出用于形成鞋帮部的帮部的一部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组成鞋舌延伸出的一部帮部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鞋舌;2、舌翼;3、鞋面;4、口门;5、鞋眼;6、鞋眼部;7、硬质部;8、中空部;9、后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舌1上舌翼2位于鞋面外的一实施例。

图2将鞋舌1部位展开,具体示出了鞋舌1及其两侧舌翼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鞋舌1上舌翼2位于鞋内的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

舌体,为现有技术中鞋带下面与脚背上面之间的部件。

鞋舌1,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舌翼的舌体。

后帮部9,为属于鞋子的后帮的部分。

中空部8,现有鞋子的鞋舌为鞋子的鞋舌的表皮不变,除去内部填充的部分,所形成的中空结构。

硬质部7,本实用新型中,为通过较硬质的鞋舌表皮,粘贴硬质材料或硬化处理局部表皮得到的具有支撑作用的直杆状或三角及多边形状的长杆部件,用以组成桁架结构,硬质部7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鞋舌1,它至少包括舌体,所述舌体连接有舌翼2。

上述实施例中,舌体连接舌翼2,其舌翼2主要作用是为鞋子上的舌体增加新的功能,可选的,通过舌翼2将鞋子和舌体连接,可以防止鞋子上的舌体发生偏移,如带有舌体的鞋子在用户跑动时会沿用户脚背侧滑,影响美观和用户穿着感受,通过设置舌翼2将鞋子和舌体连接起来解决上述问题,可选的,舌翼2还可以用于将鞋子和舌体之间的缝隙封堵起来,避免在风沙天气,沙子从鞋子和舌体之间的缝隙进入鞋内,有效增强用户的穿着体验。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舌体与舌翼2是一体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舌翼2与舌体一体结构,可增强舌翼的使用寿命,避免在舌体上缝制舌翼2出现的开线撕扯易损坏的问题,并且在制作舌体与舌翼2时,只需在剪裁形状上做变化,更加节省制作时间,减少人力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的舌翼2位于所述舌体的两侧,舌体与鞋体连接时,舌翼2的结构至少覆盖舌体与鞋面3或舌体与鞋面3内侧之间的缝隙。

上述实施例中,舌体底部连接在鞋面3上,鞋面3与舌体之间的缝隙位于舌体两侧,因此舌体两侧设置有一舌翼2将舌体两侧的缝隙堵住,可以获得防风沙效果。进一步的,舌翼2可以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连接舌体和鞋面3时,不影响舌体的活动。

目前的作战靴,虽然鞋帮比较高,但是由于作战环境复杂,时常会有虫蚁,沙粒还是会从舌体与鞋面的缝隙进入靴内,本实施例解决野外活动和恶略环境作战中常会有虫蚁,沙粒还是会从舌体与鞋面的缝隙进入靴内,给用户或战士们脚部带来伤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舌翼2位于所述舌体的两侧,舌体与鞋体连接时,舌翼2的结构至少延伸至鞋体的后帮部9。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舌体通过舌翼2直接与后帮部9连接,可有效的将舌体与鞋面3连接,有效解决舌体会沿用户脚背侧滑的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舌体周向的内侧部分区域替换为中空部8,所述中空部8由柔性材料填充。

上述实施例中,舌体上设置有中空部8,由于中空部8的设置,舌体具有了向中空部8收缩的性能,使得舌体更为灵活,易变形,进而改善用户脚部的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中,舌体上设置有中空部8,中空部8由柔性材料填充,替换较为硬质的舌体上一部分,使舌体由于中空部8的设置,舌体整体上更易变形,增加转折灵活性,提高舒适度;在一实施例中,中空部8设置在位于人体脚部的凸起部,可以减少舌体对人体脚被的摩擦。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鞋体,它至少包括舌体,所述舌体连接有舌翼,所述的舌翼位于所述舌体的两侧,舌体与鞋体连接时,舌翼的结构至少覆盖舌体与鞋面或舌体与鞋面内侧之间的缝隙,所述舌体位于鞋面3的口门4处内侧或外侧,所述舌体通过所述舌翼2与所述鞋面3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舌体和鞋面3之间的接触位置有具缝隙,为了获得防风沙效果使用舌翼2将舌体和鞋面3之间连接,在不影响鞋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舌翼2将舌体和鞋面3之间的接触点的缝隙堵住,以使风沙不会从上述缝隙中灌入鞋子内,获得防风沙效果,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不影响现有鞋子结构,使鞋子在特定场合下依然发挥其特定效果。其舌翼2也可以是间断性的连接舌体和鞋面3,以在透气性较强的情况下具备防沙效果。

并且舌体通过舌翼2连接在鞋面3时,还可以将舌体一直维持到一个设定的位置,避免舌体经常性跑偏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及用户脚背较常人不平时引起的舌体的经常跑偏现象。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舌体顶部的表皮设有杆状的硬质部7,所述硬质部7组成用于支撑舌体立体的桁架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舌体在缝制时,顶部使用桁架结构,使舌体更为立体,配合舌泡棉,解决鞋舌对脚背摩摩摖力改善穿着舒适度,增加了鞋舌的美观度。

进一步的,所述舌翼2为弹性可伸缩材料。

上述实施例中,舌翼2将舌体和口门4之间的缝隙密封,使风沙全方位被阻挡,并且舌翼2为可伸缩材料,其获得舌体对于用户更加柔和的接触效果,避免了长期运动时鞋舌对脚背的摩擦。

并且鞋舌1两侧柔性的材质的舌翼2可以将舌体维持在鞋面上口门处一固定位置,即保留了舌体缓冲用户脚背的作用,又获得了舌体不容易跑偏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鞋子的口门主要用于透气,舌体一般具有透气功能,而舌体和鞋面3的口门之间形成的缝隙由于用户脚背的挤压,其缝隙没有过多的参与透气,因此使用舌翼2衔接舌体和鞋面3并没有加到影响,并且由于舌翼2设置有可延展性,因此可以相应增加舌体和鞋面3之间的缝隙,由舌翼2前端预防风沙,舌翼2背端形成沟渠参与透气。

在一实施例中,当舌翼2远长于缝隙的距离时,舌体随用于脚部运动时,并不会影响舌体的来回运动,使用户剧烈运动时,舌体处于自由状态,可随用户脚部自由运动。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鞋体,它至少包括舌体,所述舌体连接有舌翼,所述的舌翼位于所述舌体的两侧,舌体与鞋体连接时,舌翼的结构至少覆盖舌体与鞋面或舌体与鞋面内侧之间的缝隙,所述舌体与鞋体连接时,舌翼的结构至少延伸至鞋体的后帮部,鞋面3的后帮部9是鞋舌1两侧的舌翼2,所述鞋舌1两侧的舌翼2延伸至鞋体的后帮部9并组合出后帮部9与鞋面3一体式连接构成鞋面3的后帮部9。

上述实施例中,舌体在用户运动中,会不断晃动,设置舌体是为了舒适性及透气,如果舌体不断晃动,鞋舌会由于晃动偏离预定位置,滑至脚背一侧,反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舌体和后帮部9一体化,舌体两侧分别延伸出后帮部9的一部分,并且该后帮部9的一部分在缝合时可组成完整的后帮部9,即保留了舌体的结构,获得透气舒适的效果,又进一步避免了鞋舌在用户运动时,会滑向脚背一侧的缺点。

并且由于舌体与后帮部9一体设计,使得在缝制时,后帮部9缝制好后,舌体即与鞋面连接,一体式设计的另一优点就是舌体和后帮部9的连接不容易断裂,使此种一体式设计的鞋子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舌体和鞋面3之间还具有第二舌翼2,舌体和鞋面3通过所述第二舌翼2连接,且所述第二舌翼2覆盖舌体与鞋面3或舌体与鞋面3内侧之间的缝隙。

在舌体与后帮部9一体设计的基础上,将舌体和鞋面3之间的缝隙以第二舌翼2覆盖封堵,可以用于将鞋子和舌体之间的缝隙封堵起来,避免在风沙天气,沙子从鞋子和舌体之间的缝隙进入鞋内,有效增强用户的穿着体验。

其中第二舌翼2为舌体上的另一延伸,与鞋舌1上具有的后棒部9的作用不同,第二舌翼2是为了覆盖舌体与鞋面3或舌体与鞋面3内侧之间的缝隙,阻挡风沙天气中,风沙进入鞋内。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舌翼2从所述鞋面3或所述鞋面3内侧覆盖鞋子的鞋眼5。

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舌翼2覆盖鞋眼,有效防止风沙从鞋子鞋眼处进入用户脚部,获得更优异的防风沙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舌翼2的材料为弹性材质。

上述实施例中,舌翼2材质使用弹性材料,可以使鞋舌1获得透气性效果,鞋舌1依然灵活,并且不错位的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舌翼2位于所述鞋面3外,所述舌翼2覆盖所述鞋面3的鞋眼5或所述鞋面3设置鞋眼部6。

上述实施例中,舌翼2设置在鞋面3外,且覆盖鞋眼5,可以有效减少风沙从鞋眼进入鞋内,在另一实施例中,鞋面3缝制鞋眼部6,鞋眼部为闭合状,形成鞋眼。

在一实施例中,中空部8两侧由透气材料构成,可以有效对脚部进行透气,增强用户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沿所述鞋舌1周向的内侧部分区域,至少一部分替换为中空部8,所述中空部8由柔性材料填充。

上述实施例中,将位于口门4处的鞋舌1和鞋面3使用舌翼2连接,可以有效杜绝风沙灌入鞋内,舌翼2若较长,则鞋舌1可有效活动和拥有透气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鞋结构,包括舌体和鞋面3,所述舌体具有舌翼2,所述舌体通过所述舌翼2一体式连接在所述鞋面3的口门4处。

上述实施例中,现有鞋子根据使用情况,其结构以充分优化,若改动鞋子本身结构,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若需要增加现有技术中鞋子的优点,可采用增加不影响现有鞋子本身结构的方式对鞋子进行优化。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舌体和鞋面3之间的接触位置有具缝隙,为了获得防风沙效果使用一段舌翼2将舌体和鞋面3之间连接,在不影响鞋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舌翼2将舌体和鞋面3之间的接触点的缝隙堵住,以使风沙不会从上述缝隙中灌入鞋子内,获得防风沙效果,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不影响现有鞋子结构,使鞋子在特定场合下依然发挥其特定效果。其舌翼2也可以是间断性的连接舌体和鞋面3,以在透气性较强的情况下具备防沙效果。

并且舌体通过舌翼2连接在鞋面3时,还可以将舌体一直维持到一个设定的位置,避免舌体经常性跑偏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及用户脚背较常人不平时引起的舌体的经常跑偏。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舌翼2位于所述鞋面3外侧或所述鞋面3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舌翼2将舌体和鞋面3之间连接时,舌翼2位于鞋内或鞋外均可获得防风沙效果,当舌翼2位于鞋子外时,其防风沙效果较强,可以较为彻底的杜绝砂石进入鞋内;舌翼2位于鞋内时,舌体和鞋面3会形成沟渠,沟渠内会集聚砂石,需要清理。伸缩材料可以是伸缩布料或松紧。

目前的作战靴,虽然鞋帮比较高,但是由于作战环境复杂,时常会有虫蚁,沙粒还是会从鞋舌与鞋面的缝隙进入靴内,本实施例解决野外活动和恶略环境作战中常会有虫蚁,沙粒还是会从鞋舌与鞋面的缝隙进入靴内,给用户或战士们脚部带来伤害的问题。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