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扣厨师服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2421发布日期:2019-05-24 20:17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扣厨师服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结构及其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盘扣厨师服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厨师服是一种在烹饪时进行穿戴的工作服装。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8114020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厨师服,其包括衣体、第一衣袖、第二衣袖和衣领,衣体上方设置有衣领,衣领内侧设置领里,衣领外侧设置领面,衣领一侧设置第一衣袖,第一衣袖下端设置第一马蹄袖,第一衣袖下方与衣体连接处设置透气网,衣体另一侧设置第二衣袖,第二衣袖下端设置第二马蹄袖,第二衣袖上设置袖臂袋,衣体上靠近袖臂袋处设置胸袋,衣体上靠近胸袋处设置衣门襟,衣门襟下方设置耐高温树脂纽扣,衣门襟上位于耐高温树脂纽扣下方设置魔术贴,具有便于厨师进行穿戴的优点。

但是,其透气网只能实现被动的透气功能,而厨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常温度较高,仅仅通过被动的透气难以实现对厨师服内部的降温,使得穿戴者实际穿戴过程中衣体内外的空气流通性较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扣厨师服及其加工工艺,其具有衣体内外的空气流通性较好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盘扣厨师服,包括衣体,所述衣体的两侧均设有衣袖,所述衣袖的底端设有马蹄袖,所述衣袖上设有袖臂袋,所述衣体的顶部设有衣领,所述衣体上设有盘扣和衣门襟,所述衣门襟上开设有可供盘扣穿设的门襟孔,所述衣体与衣袖的连接处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伸出衣体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有单向气阀,所述弹性气囊伸入衣体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厨师穿戴厨师服工作时,可通过手臂相对于身体侧边的往复摆动,以实现对弹性气囊的挤压,挤压过程中,弹性气囊内的空气经出气管输送至衣体内部;

挤压完成后,手臂抬起,弹性气囊恢复形变,此后即可使得空气从外界自进气管被吸入至弹性气囊内,此后即可通过手臂再次挤压弹性气囊,以重复前述步骤,最终可通过手臂的往复摆动,以实现衣体内部与外界空气的可控的流动,透气性更好,利于对穿戴者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气囊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弹性气囊的尖端伸入衣体内,所述弹性气囊伸出衣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弹性褶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弹性气囊设于腋下的位置,对正常的操作不易造成影响,此外,弹性褶皱可便于弹性气囊发生形变及恢复形变,提升了弹性气囊的工作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气囊的进气管上螺纹套设有一端开口的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内设有密封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需使用弹性气囊时,可将弹性气囊压缩,此后将锁紧套转动套设在进气管上,此后可使得弹性气囊稳定的处于压缩状态,此后即可最大程度的减小弹性气囊对穿戴者正常操作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气囊与锁紧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弹性气囊时,可转动锁紧套,使得锁紧套与进气管脱离,此后即可恢复弹性气囊的正常工作,此时锁紧套可在连接绳的作用下与弹性气囊保持连接,从而不易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衣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管与出气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自出气管排除后,可经散热管及散热管输送至衣体的各部位,从而使得空气的吹送更均匀,使得衣体内部的空气交换效果更好,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所述衣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散热管一一对应的透气网,所述透气网与衣体内壁围成一端开口的透气腔体,所述散热管位于透气腔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网可对散热管提供有效支撑,且透气网不易影响散热孔处的空气传输,散热管可方便的插设至透气腔体内,便于安装及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衣体上开设有若干换气孔,所述衣体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可覆盖换气孔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冷空气经弹性气囊输送至衣体内部后,衣体内部的热空气可自换气孔排出,从而便于完成空气的循环流通,挡板正常状态下自动抵接再衣体的外侧壁上,且覆盖换气孔,从而使得外界灰尘、油烟不易进入衣体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衣体与挡板之间设有调节气囊,所述调节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调节气囊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调节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气囊被压缩时,一部分弹性气囊内的空气自连接管输送至调节气囊内,使得调节气囊鼓起,即可使得挡板抬起一定角度,以便于衣体内部的热气排出,一段时间后,挡板在重力作用下压缩调节气囊,调节气囊内的空气自调节孔排出,调节气囊恢复至收缩状态,挡板恢复抵接至衣体外侧壁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有暗扣一,所述衣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与暗扣一扣合的暗扣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需使用弹性气囊时,可通过暗扣一及暗扣二将挡板与衣体的外侧壁进行稳定连接,使得换气孔处的空气流通性减小。

一种盘扣厨师服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裁剪,通过裁布机将布料裁剪出衣体、胸袋、衣门襟、衣袖、马蹄袖、袖臂袋和衣领;

s2:面料处理,将上述裁剪后的布料进行检验、水洗、定型、抗污防油处理以及剪花工艺;

所述检验用的验布机检验速度≦15米/分钟;

所述水洗温度80℃-85℃,15min普洗,过清水,加入3%的柔软剂;

所述定型温度为180℃,车速28m/min;

所述抗污防油处理在双槽浸轧机进行两浸两轧,第一槽缸的每升水中含整理剂30-35g/l,调ph值至7.5-8.5,第二槽缸的每升水中含整理剂13-15g/l,通过交联剂3.5g/l将ph值调至7,两次浸轧后进行干燥烘干处理,干燥温度为100℃,时间2min,烘干温度为150℃,时间1-2min;

所述剪花工艺,把多余的浮长线经剪毛机加工处理;

s3:缝制,将上述处理后的衣体两侧进行缝制,且预留出供衣袖连接的部位,将胸袋缝制在衣体上,将衣门襟缝制在衣体上,在衣体上缝制盘扣,在衣门襟上通过剪刀开设门襟孔;

再将衣袖缝制在衣体两侧,且缝制时在衣体与衣袖的连接处预留出透气孔,在衣袖上缝制袖臂袋,在衣袖的底端缝制马蹄袖;

将弹性气囊的出气管插入透气孔,且将弹性气囊的侧壁与透气孔的内壁通过胶水粘连;

将衣领与衣体进行缝制;

s4:整烫,将上述缝制好的厨师服进行整烫,风干后装入胶袋;

s5:包装,将装有厨师服的胶袋装入包装盒,通过胶袋对包装盒进行封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衣体与衣袖的连接处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伸出衣体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单向气阀,弹性气囊伸入衣体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气管,厨师穿戴厨师服工作时,可通过手臂相对于身体侧边的往复摆动,以实现对弹性气囊的挤压,挤压过程中,弹性气囊内的空气经出气管输送至衣体内部;挤压完成后,手臂抬起,弹性气囊恢复形变,此后即可使得空气从外界自进气管被吸入至弹性气囊内,此后即可通过手臂再次挤压弹性气囊,以重复前述步骤,最终可通过手臂的往复摆动,以实现衣体内部与外界空气的可控的流动,透气性更好,利于对穿戴者降温;

2、采用了弹性气囊的截面为梯形,弹性气囊的尖端伸入衣体内,弹性气囊伸出衣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弹性褶皱,便于将弹性气囊设于腋下的位置,对正常的操作不易造成影响,此外,弹性褶皱可便于弹性气囊发生形变及恢复形变,提升了弹性气囊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散热管与衣体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调节气囊与挡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体;10、透气孔;11、衣袖;111、马蹄袖;112、袖臂袋;12、衣领;13、盘扣;14、衣门襟;140、门襟孔;2、弹性气囊;21、进气管;22、出气管;23、单向气阀;24、弹性褶皱;25、锁紧套;26、连接绳;27、密封垫片;3、透气网;30、透气腔体;31、散热管;310、散热孔;4、挡板;40、换气孔;41、调节气囊;42、连接管;43、调节孔;51、暗扣一;52、暗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盘扣厨师服及其加工工艺,参照图1,其包括衣体1,衣体1的两侧均缝制有衣袖11,衣袖11的底端缝制有马蹄袖111,衣袖11外侧壁上缝制有袖臂袋112,衣体1的顶部缝制有衣领12,衣体1上缝制有盘扣13和衣门襟14,衣门襟14上开设有可供盘扣13穿设的门襟孔140。

参照图1和图2,衣体1与衣袖11的连接处开设有透气孔10,透气孔10的内壁上设有弹性气囊2,弹性气囊2的截面为梯形,弹性气囊2的尖端伸入衣体1内,弹性气囊2伸出衣体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若干弹性褶皱24,以便于弹性气囊2发生形变。

参照图2,优选的,弹性气囊2的材质为橡胶,弹性气囊2的伸出衣体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与其连通的进气管21,进气管21及出气管22内均粘连有单向气阀23,弹性气囊2伸入衣体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与其连通的出气管22。

参照图2,弹性气囊2的进气管21上螺纹套设有一端开口的锁紧套25,弹性气囊2与锁紧套25之间粘连有连接绳26,锁紧套25内粘连有密封垫片27,优选的,密封垫片27的材质为橡胶。

参照图3和图4,衣体1的内壁上缝制有若干透气网3,透气网3与衣体1内壁围成一端开口的透气腔体30,透气腔体30内插设有散热管31,散热管3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10,散热管31的一端与出气管22相连通。

参照图5,衣体1上开设有若干换气孔40,衣体1的外侧壁缝制有若干可覆盖换气孔40的挡板4,挡板4可为布料,衣体1与挡板4之间粘连有调节气囊41,调节气囊4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42与出气管22相连通,以供进气,调节气囊41的另一端开设有调节孔43,以供排气。

参照图5,挡板4上设有暗扣一51,衣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与暗扣一51扣合的暗扣二52。

工作原理如下:厨师穿戴厨师服工作时,可通过手臂相对于身体侧边的往复摆动,以实现对弹性气囊2的挤压,挤压过程中,弹性气囊2内的空气经出气管22、散热管31最终经散热孔310输送至衣体1内部;

此外,一部分弹性气囊2内的空气自连接管42输送至调节气囊41内,使得调节气囊41鼓起,即可使得挡板4抬起一定角度,以便于衣体1内部的热气排出;

挤压完成后,手臂抬起,弹性气囊2恢复形变,此后即可使得空气从外界自进气管21被吸入至弹性气囊2内,此后即可通过手臂再次挤压弹性气囊2,以重复前述步骤,最终可通过手臂的往复摆动,以实现衣体1内部与外界空气的可控的流动,透气性更好,利于对穿戴者降温。

一种盘扣13厨师服的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裁剪,通过裁布机将布料裁剪出衣体1、胸袋、衣门襟14、衣袖11、马蹄袖111、袖臂袋112和衣领12;

s2:面料处理,将上述裁剪后的布料进行检验、水洗、定型、抗污防油处理以及剪花工艺;

检验用的验布机检验速度≦15米/分钟;

水洗温度80℃-85℃,15min普洗,过清水,加入3%的柔软剂;

定型温度为180℃,车速28m/min;

抗污防油处理在双槽浸轧机进行两浸两轧,第一槽缸的每升水中含整理剂30-35g/l,调ph值至7.5-8.5,第二槽缸的每升水中含整理剂13-15g/l,通过交联剂3.5g/l将ph值调至7,两次浸轧后进行干燥烘干处理,干燥温度为100℃,时间2min,烘干温度为150℃,时间1-2min;

剪花工艺,把多余的浮长线经剪毛机加工处理;

s3:缝制,将上述处理后的衣体1两侧进行缝制,且预留出供衣袖11连接的部位,将胸袋缝制在衣体1上,将衣门襟14缝制在衣体1上,在衣体1上缝制盘扣13,在衣门襟14上通过剪刀开设门襟孔140;

再将衣袖11缝制在衣体1两侧,且缝制时在衣体1与衣袖11的连接处预留出透气孔10,在衣袖11上缝制袖臂袋112,在衣袖11的底端缝制马蹄袖111;

将弹性气囊2的出气管22插入透气孔10,且将弹性气囊2的侧壁与透气孔10的内壁通过胶水粘连;

将衣领12与衣体1进行缝制;

s4:整烫,将上述缝制好的厨师服进行整烫,风干后装入胶袋;

s5:包装,将装有厨师服的胶袋装入包装盒,通过胶袋对包装盒进行封固。

通过上述工艺加工成型的厨师服更耐油污,强度更高,穿着更舒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