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3790发布日期:2019-11-29 21:3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面罩。



背景技术:

佩戴面罩以防止灰尘、小颗粒、气味、气体等进入口腔和鼻部,并且根据其目的使用各种类型的口罩。具体地讲,为了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在工业环境中需要使用面罩。

在各种工业环境中使用具有过滤器的面罩来增强面罩的过滤功能。此类过滤器通常被接收在滤筒中,并通过将滤筒联接到面罩而与面罩连接。

随着使用滤筒(包括通过与之联接的过滤器)的面罩的出现,需要增强联接配置,这可以更容易地将滤筒固定到面罩或从面罩解除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联接和脱离滤筒的面罩,并且可以增强滤筒的夹持力。

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面罩,包括:面部接触部分,该面部接触部分被设置成能够佩戴在佩戴者的面部上;空气流入部分,该空气流入部分联接到面部接触部分并设置有吸入口,空气通过该吸入口进入;连接器,该连接器与空气流入部分连接,并且设置在中心线上,该中心线对称地分开面部接触部分;以及滤筒,该滤筒可拆卸地联接到连接器。连接器可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内部通道,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底部上的滤筒插入孔,以允许滤筒插入其中;

以及吸入口插入部分,该吸入口插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后表面上,与内部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开口,以允许吸入口与其可拆卸地连接。滤筒可包括:过滤器接收部分,其中设置有过滤构件;以及插入口,该插入口从过滤器接收部分的一个表面突起并被设置成插入滤筒插入孔中。当插入口插入滤筒插入孔中时,在插入口的端部与主体部分的上表面之间可形成空间,并且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可彼此面对。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面罩可以容易地将滤筒固定到连接器或从连接器松开滤筒。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面罩可以增强连接器与滤筒之间的夹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面罩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面罩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后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底部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面罩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面罩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后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底部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侧视图;以及

图12是沿图7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本公开之前,需注意,基于发明人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用最佳方法解释他们自己的发明的原理,在下文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被解释为具有普通或字典含义,并且应当解释为符合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的含义和概念。因此,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实施方案和附图中示出的配置仅是最优选的实施方案,并不代表本公开的所有技术概念。因此,应当理解,在提交本申请时可以存在各种等同形式和变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应当指出的是,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另外,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因为它们会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公开的主要特征。出于相同的原因,一些元件可能在附图中被夸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并且每个元件的尺寸不完全反映其实际尺寸。

另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附图中的图示描述了表达“上侧”、“下侧”等,并且应当注意,当改变对应对象的取向时,这些表达可以会有所不同。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面罩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根据实施方案的面罩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面罩1可包括面部接触部分100、空气流入部分110、连接器200和滤筒300。

面部接触部分100是被设置成佩戴在佩戴者的面部上的部分,并且可以佩戴在佩戴者的面部上以覆盖佩戴者的鼻部和口腔。面部接触部分100可以由不可渗透的材料形成。面部接触部分100可包括外部空气进入的入口孔100a和排出内部空气的排出孔100b,入口孔100a和排出孔100b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在面部接触部分的前表面上。

空气流入部分110可以通过粘结、熔合等联接到面部接触部分110的前表面。空气流入部分110可包括例如内部盖114和外部盖113,该内部盖联接到面部接触部分100,并且该外部盖被设置成与内部盖114对应的形状以围绕内部盖114的外表面。

内部盖114可包括吸入口111和排出口112,外部空气通过该吸入口进入,并且内部空气通过该排出口排出。吸入口111和排出口112可以形成在与入口孔100a和排出孔100b对应的位置上。

吸入口111可以设置在内部盖114的上侧,并且可以向前突起。吸入口111可以插入连接器200的吸入口插入部分220中。当吸入口111插入连接器200中时,连接器200的内部空间和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空间可以彼此流体连通。

吸入口111可以设置在中心线上,该中心线对称地分开面部接触部分1110。例如,吸入口111可以设置在中心线(cl)上,该中心线垂直对称地将面部接触部分1110分开。穿过连接器200和吸入口111的外部空气可以进入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空间。

排出口112可以设置在吸入口112的下部。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空气可以通过排出口112排出到外部。排出口112可以设置有单向阀112a,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并提供通道以允许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空气移动到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外部。因此,当佩戴者吸气时,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吸入口111进入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并且当佩戴者呼气时,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空气可以通过排出口112排出到外部。

空气流入部分110可包括外部盖113。外部盖113可以以与内部盖114的外表面对应的形状设置,并且可以以完全围绕内部盖114的形状联接到内部盖114。外部盖113可包括穿透孔113a,以允许内部盖114的吸入口111穿过其向前暴露。另外,外部盖113的面向内部盖114的排出口112的部分可以被布置成与排出口112隔开预先确定的距离d1(参见图6)。因此,通过排出口112排出的空气可以容易地排出到外部而不会被外部盖113中断。

条带115可以联接到外部盖113以放在佩戴者的头上。为此,外部盖113可设置有条带联接部分113b。条带联接部分113b可以设置在外部盖113的上部的两侧。

连接器200是连接空气流入部分110和滤筒300的构件,并且可以具有连接到其后表面的空气流入部分110,并且可以使滤筒300连接到其底部。

连接器200可以设置在中心线上,该中心线对称地分开面部接触部分110。例如,连接器200可以设置在中心线cl上,该中心线垂直对称地将面部接触部分110分开。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至图5描述连接器200的详细配置。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后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底部透视图,并且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参见图3至图5,连接器200可包括:主体部分210,该主体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部通道p,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底部上的滤筒插入孔211,以允许滤筒300插入其中;以及吸入口插入部分220,该吸入口插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后表面上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开口221,以允许吸入口111插入其中。

参见图3,吸入口插入部分220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后表面上。吸入口插入部分220可以被设置成与主体部分210的内部通道p1流体连通。

吸入口插入部分22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开口221。空气流入部分110的吸入口111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开口221。主体部分210和吸入口插入部分220连接的部分的面积可以小于吸入口插入部分220的开口221的面积。例如,主体部分210和吸入口插入部分220连接的部分的垂直长度l可以短于开口221的垂直长度l2(参见图5)。因此,阶梯状突出部220a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210与吸入口插入部分220之间。

参见图4,滤筒插入孔211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底部上。滤筒300的插入口320可以插入滤筒插入孔211中(参见图6)。因此,在通过滤筒300时过滤的外部空气可以通过插入口320进入连接器200,并且最终可以通过连接在连接器200的后表面上的吸入口111移动到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

主体部分210可包括连接部分230、240以与滤筒300连接。例如,滤筒连接部分230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前表面上,并且滤筒辅助连接部分240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两个侧表面上。

滤筒300可拆卸地联接到滤筒连接部分230和滤筒辅助连接部分240。

参见图2,滤筒300被设置用于过滤外部空气并将过滤后的空气供应到面部接触部分100的内部的构件,并且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连接器200。

滤筒300可包括:过滤器接收部分310,用于接收过滤器构件313;以及插入口320,其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的一个表面突起,并设置成插入滤筒插入孔211中。

过滤器接收部分310可包括设置在其中的过滤器构件313。过滤器接收部分310可包括例如后壳体311,该后壳体包括第一格栅部分311a,该第一格栅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孔,并且该后壳体的一侧敞开;以及前壳体312,该前壳体联接到后壳体311的敞开的一侧,以形成内部空间,以接收过滤器构件313,并且包括第二格栅部分312a,该第二格栅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孔。然而,能够在其中接收过滤器构件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格栅部分的过滤器接收部分310的结构可以改变为在相关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各种配置。

插入口320可以设置在过滤器接收部分310上,并且例如,插入口320可以设置在过滤器接收部分310的上侧。插入口320可以被设置成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流体连通。因此,在穿过过滤器接收部分中的过滤构件313的同时过滤的空气可以流入插入口320。

插入口320可以插入连接器200的滤筒插入孔211中。当插入口320插入滤筒插入孔211中时,在插入口320的端部与主体部分210的上表面之间可形成空间s1(参见图6),并且该空间s1的至少一部分和吸入部分插入部分220的开口22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布置成彼此面对。例如,插入口320的端部与主体部分21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短于主体部分210的上表面与阶梯状突出部220a之间的距离。因此,穿过插入口320的空气可以直接流入吸入口111而不会被中断。

扣紧部分400可以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的一个表面突起,以可拆卸地联接到滤筒连接部分230。扣紧部分400可以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的后壳体311的上表面突起,并且可以形成为至少覆盖插入口320的外表面。例如,扣紧部分400可设置在插入口320的前部上。在本文中,扣紧部分400可以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一体制造,或者可以单独制造,并且可以联接到过滤器接收部分310。例如,扣紧部分400可以通过注塑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一体形成,或者可以制造为单独的结构,并且可以插入到插入口320中。

滤筒连接部分230和扣紧部分400可以以带扣结构彼此连接。换句话讲,滤筒连接部分230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切割以形成切口部分231,并且扣紧部分400的突起端可以弯曲以形成锁定突出部421以锁定到切口部分231中。因此,当扣紧部分400插入到滤筒连接部分230中时,锁定突出部421可以被锁定到切口部分231中并扣紧到其上。在本文中,扣紧部分400可以被设置成向前和向后往复运动。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向后推动扣紧部分400来解锁锁定突出部421和切口部分231,从而将扣紧部分400从滤筒连接部分230断开。在这种情况下,防滑突起部421a可以从锁定突出部421的前表面突起以防止滑动。

钩部分410可以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的一个表面突起,以可拆卸地联接到辅助滤筒连接部分240。钩部分410可以与过滤器接收部分310一体制造,或者可以制造为单独的构件,并且可以联接到过滤器接收部分310。当钩部分410被制造为单独的构件时,上述扣紧部分400和钩部分410可以被制造为一个构件。钩部分410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形成在主体部210的两个侧表面上的辅助滤筒连接部分240,并且可以设置成侧向往复运动。因此,当钩部分410插入并扣紧到辅助滤筒连接部分240时,用户可以通过向内推动钩部分410来松开。如上所述,滤筒连接部分230和辅助滤筒连接部分240设置在连接器200上,并且扣紧部分400和钩部分410设置在滤筒300上,使得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面罩1可以增强连接器200与滤筒300之间的夹持力,并且连接器200和滤筒300通过带扣结构彼此连接,使得滤筒300可以容易地联接到连接器200或与该连接器脱离。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至图12描述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面罩1。图7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面罩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面罩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后透视图,图10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底部透视图,图11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并且图12是沿图7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面罩1可包括:面部接触部分100,该面部接触部分被设置成可佩戴在佩戴者的面部上;空气流入部分110,该空气流入部分联接到面部接触部分100并且设置有吸入部分111,空气通过该吸入部分进入;连接器200,该连接器与空气流入部分110连接并且设置在中心线(cl)上,该中心线对称地分开面接触部分;以及滤筒300,该滤筒可拆卸地连接到连接器。在本文中,除了连接器200和空气流入部分110的配置之外,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面罩1与根据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方案的面罩基本相同。因此,省略了对相同配置的详细描述,并将其替换为以上描述。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面罩1包括空气流入部分110。空气流入部分110可以通过粘结、熔合等联接到面部接触部分110的前表面。空气流入部分110可包括例如内部盖114和外部盖113,该内部盖联接到面部接触部分100,并且该外部盖被设置成与内部盖114对应的形状以围绕内部盖114的外表面。

内部盖114可包括吸入口111和排出口112,外部空气通过该吸入口进入,并且内部空气通过该排出口排出。

外部盖113可以以与内部盖114的外表面对应的形状设置,并且可以以完全围绕内部盖114的形状联接到内部盖114。外部盖113可包括穿透孔113a,以允许内部盖114的吸入口111穿过其向前暴露。另外,外部盖113的面向内部盖114的排出口112的部分可以被设置成与排出口112隔开预先确定的距离d1(参见图12)。因此,通过排出口112排出的空气可以容易地排出到外部而不会被外部盖113中断。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面罩1可包括连接器200,连接器200可包括:主体部分210,该主体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部通道p1,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底部上的滤筒插入孔211,以允许滤筒300插入其中;以及吸入口插入部分220,该吸入口插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后表面上以与内部通道p1流体连通,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开口221,以允许吸入口111与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文中,连接器200可以与空气流入部分110一体形成。更具体地,连接器200可以与空气流入部分110的外部盖113一体形成。例如,连接器200和外部盖113可以通过注塑彼此一体制造。当连接器200和外部盖113彼此一体形成时,连接器200的形成有吸入口插入部分220的部分可以与外部盖113连接。

以下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列表。

项目1是一种面罩,包括:面部接触部分,该面部接触部分被设置成能够佩戴在佩戴者的面部上;空气流入部分,该空气流入部分联接到该面部接触部分并设置有吸入口,空气通过该吸入口进入;

连接器,该连接器与该空气流入部分连接并设置在中心线上,该中心线对称地分开面部接触部分;以及滤筒,该滤筒可拆卸地联接到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内部通道并具有形成在其底部上的滤筒插入孔,以允许滤筒插入其中;以及吸入口插入部分,该吸入口插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后表面上,与内部通道流体连通,并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开口,以允许吸入口与其可拆卸地连接,其中该滤筒包括:过滤器接收部分,其中设置有过滤构件;以及插入口,该插入口从过滤器接收部分的一个表面突起并被设置成插入滤筒插入孔中,其中,当插入口插入滤筒插入孔中时,在插入口的端部与主体部分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空间,并且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面对。

项目2是面罩,其中吸入口从空气流入部分向前突起。

项目3是面罩,其中该连接器还包括形成在主体部分的前表面上的滤筒连接部分,并且其中滤筒还包括扣紧部分,该扣紧部分可拆卸地联接到滤筒连接部分,并且从过滤器接收部分的一个表面突起,以覆盖插入口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4是面罩,其中连接器还包括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两个侧表面上的滤筒辅助连接部分,并且其中滤筒还包括从过滤器接收部分的一个表面突起的钩部分,并可拆卸地插入滤筒辅助连接部分。

项目5是面罩,其中过滤器接收部分包括:前壳体,该前壳体包括第一格栅部分,该第一格栅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孔,并且该前壳体具有敞开的后侧;以及后壳体,该后壳体联接到前壳体的敞开的后侧,以形成内部空间来接收过滤器构件,并且该后壳体包括第二格栅部分,该第二格栅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孔。

项目6是面罩,其中扣紧部分从前壳体的上表面突起,以设置在插入口的前部。

项目7是面罩,其中扣紧部分被设置成向前和向后往复运动,并且扣紧部分的突起端弯曲,以形成锁定突出部。

项目8是面罩,其中滤筒连接部分包括切口部分,该切口部分通过切割滤筒连接部分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以允许锁定突出部锁定在其中。

项目9是面罩,其中防滑突起部从该锁定突出部的前表面突起。

项目10是面罩,其中空气流入部分设置有单向阀,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面部接触部分的内部,并提供通道以允许面部接触部分内的空气移动到面部接触部分的外部。

项目11是面罩,连接器和空气流入部分彼此一体形成。

项目12是面罩,其中条带联接部分设置在空气流入部分上以与条带联接。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公开的配置和特征,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因此,应当注意,此类改变或修改属于所附权利要求。

附图标记说明

1:面罩100:面部接触部分

110:空气流入部分200:连接器

210:主体部分220:吸入口插入部分

230:滤筒连接部分240:滤筒辅助连接部分

300:滤筒310:过滤器接收部分

320:插入口400:扣紧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