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2217发布日期:2019-08-03 10:3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妆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喜欢使用盛放液体类料体的化妆瓶来进行化妆,以展示自己的魅力。

用户在使用现有的化妆瓶时,通常会按压化妆瓶盖上的按钮,然后化妆瓶体内的料体就会由化妆瓶的出料体被挤出。现有的化妆瓶却存在一个缺陷问题,即用户虽然经过多次的按压化妆瓶盖上的按钮,化妆瓶体内仍然残留着一些料体,这些料体无法被尽可能彻底地挤出,导致出现化妆用的料体出现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包括外瓶以及与外瓶配合的上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帽,位于外瓶的上端和上盖的下方,按帽的内侧形成有按压杆;

泵芯组件,位于外瓶内且处于按帽的内侧;

弹簧,套设在泵芯组件的外侧,该弹簧的上端限定在按帽的内侧,弹簧的下端能够上下移动地卡固在一内盖上,所述内盖具有内盖开口;

盛放料体用的内瓶,位于外瓶内,所述内瓶的上端具有泵芯组件用开口,内盖紧固在内瓶上;

大活塞,位于外瓶内且位于内瓶的底部,以使料体位于内瓶的上端面与大活塞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大活塞具有朝着泵芯组件方向弯曲的弧形本体、沿着弧形本体形成方向且倾斜向上而成的上环形壁以及沿着弧形本体方向形成且倾斜向下而成的下环形壁;所述弧形本体的中心位置具有凹陷形成的聚料槽;所述上环形壁与下环形壁均可移动的抵触在内瓶的内壁上;所述上环形壁与所述弧形本体通过一上弧段衔接,所述下环形壁与所述弧形本体通过一下弧段衔接;所述上弧段所对应的弧度大于所述下弧段所对应的弧度;

防尘盖,位于外瓶内且位于大活塞的下方;

其中,所述泵芯组件的上端与按帽的按压杆紧固,所述泵芯组件的下端依次穿过内盖开口和泵芯组件用开口后位于内瓶的瓶体内。

改进地,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上环形壁的口部边缘和所述下环形壁的口部边缘分别通过过盈方式抵触在与内瓶的内壁上。

再改进,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上环形壁相对于所述弧形本体的垂直高度小于所述下环形壁相对于所述弧形本体的垂直高度。

改进地,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防尘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瓶的底部。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聚料槽与所述弧形本体通过一圆周坡面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周坡面的倾角为5°。

再改进,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聚料槽的底部具有一吸附平面,泵芯组件的进料口所处的平面与吸附平面平行一致。

改进地,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在所述按帽的内侧且位于按压杆的外侧形成有一限定环壁,所述弹簧的上端限定在所述限定环壁内。

再改进,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内盖的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有翻折边,所述按帽内侧的下端具有配合卡扣翻折边的凸棱;

或者,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在所述按帽的内侧且位于按压杆的外侧形成有一限定环壁,所述弹簧的上端限定在所述限定环壁内。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按压杆的下端形成有一开孔,所述泵芯组件的上端紧固在按压杆的开孔内。

改进地,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上盖沿一销轴可转动地扣合在所述外瓶上;

或者,在所述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中,所述按帽的上端面形成有凸脊,所述按帽通过凸脊顶触住所述上盖的内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首先,用户通过向下按压按帽,按帽会顶压泵芯组件朝着下方移动,弹簧因泵芯组件的下移而逐渐被压缩变形,随着泵芯组件的下端下移到内瓶中,内瓶中会形成负压;在大气负压的作用下,位于内瓶底部的大活塞会朝着按帽的方向上移,然后大活塞就会把与其接触的料体整体向上推动,从而把料体的液面在原始位置抬高的一个新的位置,使得内瓶的内、外大气压至平衡,弹簧又从压缩变形变为伸缩状态;通过往复向下按压按帽,该化妆瓶的内瓶中的料体就会不断向上抬高,以供用户使用;当内瓶中的料体较少,甚至仅剩残余量时,这些料体就会流向弧形本体的中心位置的聚料槽,使得聚料槽中汇聚大量的残余料体,以再次通过按压按帽以及泵芯组件的作用,把聚料槽中的这些残余料体一起经泵芯组件的进料口端吸入,然后由泵芯组件的出料口端输出;

其次,在本发明的化妆瓶中,聚料槽的底部还具有一吸附平面,泵芯组件的进料口所处的平面与吸附平面平行一致。通过在聚料槽的底部设置如此的一个吸附平面,可以使得利用泵芯组泵吸内瓶中的残留料体时,做到残留料体在聚料槽的使用极限节点时,泵吸组件仍然可以充分泵完聚料槽内剩余的微乎其微的这些料体,真正实现了针对化妆瓶中料体的无残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化妆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化妆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化妆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按帽的内侧示意图;

图8为内盖的内侧示意图;

图9为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内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大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大活塞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化妆瓶中的料体被使用掉一部分后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料体被完全使用完毕后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c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实现料体无残留的化妆瓶,不仅包括外瓶1以及与外瓶1配合的上盖2,而且还包括:

按帽3,位于外瓶1的上端和上盖2的下方,按帽3的内侧形成有按压杆31;

泵芯组件4,位于外瓶1内且处于按帽3的内侧;

弹簧5,套设在泵芯组件4的外侧,该弹簧5的上端限定在按帽3的内侧,弹簧5的下端能够上下移动地卡固在一内盖6上,内盖6具有内盖开口60;

盛放料体用的内瓶7,位于外瓶1内,内瓶7的上端具有泵芯组件用开口70,内盖6紧固在内瓶7上;其中,内瓶7中盛放料体13时,其使用前的初始状态情况参见图3中所示;

大活塞8,位于外瓶1内且位于内瓶7的底部,以使料体13位于内瓶7的上端面与大活塞8所形成的空间内;该大活塞8具有朝着泵芯组件方向弯曲的弧形本体80、沿着弧形本体80形成方向且倾斜向上而成的上环形壁81以及沿着弧形本体80方向形成且倾斜向下而成的下环形壁82;弧形本体80的中心位置具有凹陷形成的聚料槽83;上环形壁81与下环形壁82均可移动的抵触在外瓶1的内壁上;上环形壁81与弧形本体80通过一上弧段84衔接,下环形壁82与弧形本体80通过一下弧段85衔接;上弧段84所对应的弧度大于下弧段85所对应的弧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如此设置弧形本体80、上环形壁81和下环形壁82,使得大活塞8抵触外瓶内壁的区域部分(该区域部分参见图12中的b区域)整体上呈现为一弓体结构,从而利用大活塞的该弓体结构可以实现对内瓶中料体13的双重密封效果和良好的垂直导向作用;参见图12所示,图12中的l1区域为料体13与该大活塞接触时的底面区域,l2区域为避空泵体区域,l3区域则是残留的料体在聚料槽83中的最终汇聚区域;

防尘盖9,位于外瓶1内且位于大活塞8的下方;例如,防尘盖9可以通过螺钉10固定在内瓶7的底部;

其中,泵芯组件4的上端与按帽3的按压杆31紧固,泵芯组件4的下端依次穿过内盖开口60和泵芯组件用开口70后位于内瓶7的瓶体内。关于泵芯组件上端与按压杆之间的紧固方式,参见图3和图7所示,例如,按压杆31的下端形成有一开孔30,泵芯组件4的上端紧固在按压杆的开孔30内。

参见图14所示,在使用该实施例的化妆瓶进行化妆时,用户通过向下按压按帽3,按帽3会顶压泵芯组件4朝着下方移动,弹簧5因泵芯组件4的下移而逐渐被压缩变形,随着泵芯组件4的下端下移到内瓶7中,内瓶7中会形成负压;在大气负压的作用下,位于内瓶底部的大活塞8会朝着按帽3的方向上移,然后该大活塞8就会把与其接触的料体13整体向上推动,从而把料体13的液面在原始位置抬高的一个新的位置,使得内瓶的内、外大气压至平衡,弹簧5又从压缩变形变为伸缩状态;通过往复向下按压按帽3,该化妆瓶的内瓶中的料体13就会不断向上抬高,以供用户使用;参见图15和图16所示,当内瓶7中的料体13较少,甚至仅剩残余量时,这些料体13就会流向弧形本体80的中心位置的聚料槽83,使得聚料槽83中汇聚大量的残余料体,以再次通过按压按帽3以及泵芯组件4的作用,把聚料槽83中的这些残余料体一起经泵芯组件4的进料口端40吸入,然后由泵芯组件4的出料口端输出。整个按压过程中,泵芯组件4的进料口端40始终处于被料体13密封状态。

为了使得上环形壁81和下环形壁82分别稳定地触在与内瓶7的内壁上,以增强大活塞对于料体的封料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上环形壁81的口部边缘和下环形壁82的口部边缘分别通过过盈方式抵触在与内瓶1的内壁上。当然,参见图3所示,还可以使得上环形壁81相对于弧形本体80的垂直高度小于下环形壁82相对于弧形本体80的垂直高度,这样将使得上环形壁81所产生的弹性形变与下环形壁82所产生的弹性形变不对称,从而可以使整个大活塞8运动更为顺畅,泵芯组件4对于料体13中的泵吸效果和稳定性更加可靠。

为了使得内瓶中的残留料体可以尽可能全部地汇流到弧形本体80的聚料槽83中,参见图3、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该聚料槽83与弧形本体80通过一圆周坡面86衔接。例如,此处圆周坡面86的倾角设置为5°。这样,当料体13随着使用越来越少时,圆周坡面86可以有效地将挂壁残留的料体13引流至泵芯组件4的进料口40处进行汇聚。

为了尽可能完全地把聚料槽83中的料体全部泵吸到泵体组件的进料口,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15和图16所示,聚料槽83的底部具有一吸附平面87,泵芯组件4的进料口40所处的平面与吸附平面87平行一致。参见图15和图16,通过在聚料槽83的底部设置如此的一个吸附平面87,可以使得利用泵芯组4泵吸内瓶中的残留料体时,做到残留料体在聚料槽83的使用极限节点时,泵吸组件4仍然可以充分泵完聚料槽83内剩余的微乎其微的这些料体,真正实现了针对化妆瓶中料体的无残留效果。当然,该吸附平面87的尺寸优选与泵芯组件的进料口40的尺寸相同,即满足进料口40可以恰好完全地贴靠在吸附平面87上,从而就可以利用泵芯组件的泵吸作用,把吸附平面87上的极限残留料体全部经进料口40吸至泵芯组件内,并经泵芯组件的出料口端输出。

另外,为了将弹簧更加稳定地限定在按帽与内盖所形成的空间内,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按帽3的内侧且位于按压杆31的外侧形成有一限定环壁32,弹簧5的上端限定在限定环壁32内。

参见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盖6的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有翻折边61,按帽3内侧的下端具有配合卡扣翻折边61的凸棱33。

作为上盖与外瓶之间的紧固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盖2沿一销轴11可转动地扣合在外瓶1上。

当然,为了使得按帽可以有效地顶触到上盖,参见图3所示,按帽31的上端面形成有凸脊34,按帽31通过凸脊34顶触住上盖2的内侧面上。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