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890发布日期:2020-01-24 13:1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电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吹风。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吹风的外壳,是将两半大小相同的壳体合在一起,外部用螺丝进行固定,采用该结构的电吹风,需要将电吹风内部的零件固定放置在其中一半的壳体上,再将另一半壳体盖上,最后用螺丝固定,在将电吹风内部零件放置在一般壳体上时,由于只有一半的壳体对内部的零件进行固定,使得内部的零件在装配时经常容易随便移动,不仅降低了装配效率,还容易造成零件移位使电吹风整体性能不可靠;同时,外露的螺丝在浴室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不方便对电吹风进行维护维修,且外露的螺丝孔也造成电吹风整体外观的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吹风,具体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且外部无螺丝孔的电吹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吹风,包括手柄和电吹风本体,手柄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电吹风本体内设置有电机、扇叶和电热丝,手柄包括手柄内壳和手柄外壳,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手柄内壳内,电吹风本体包括电吹风内壳、电吹风外壳和后盖板,电机、扇叶和电热丝设置于电吹风内壳内,电吹风内壳通过卡扣和固定螺丝与电吹风外壳固定连接,后盖板盖设在电吹风内壳后端并与电吹风外壳通过卡扣连接,电吹风外壳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控制电路板与连接座下端固定连接,手柄内壳为两半并通过螺丝与连接座两侧固定连接,手柄外壳套在手柄内壳上并在底端通过螺丝与手柄内壳固定连接,手柄外壳底端通过卡扣盖设有防护盖。

进一步的,手柄外壳和手柄内壳上设置有按钮开口,控制电路板上的按钮穿过手柄外壳和手柄内壳上的按钮开口并通过卡扣卡在手柄内壳的按钮开口上。

进一步的,电吹风内壳和电吹风外壳呈前端窄、后端宽的形状。

进一步的,电吹风内壳内的电机通过固定支架与电吹风内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内圈和设置于固定内圈两侧的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孔与电吹风内壳的内侧连接,固定内圈外侧还设置有导风片。

另一种方案中,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内圈、固定外圈和设置于固定内圈和固定外圈之间的导风片,固定外圈上设置有弧形滑块或弧形滑槽与电吹风内壳的内侧连接。

进一步的,导风片的横截面为圆弧状,且导风片弯曲的方向与电机转动的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导风片为螺旋状,且导风片的螺旋方向为为朝向电吹风吹风的方向并沿导风片弯曲的方向旋转螺旋。

进一步的,电吹风内壳内部的前端设置有导风筒,导风筒内固定设置有绕线架,电吹风本体内的电热丝绕设在绕线架上;导风筒呈前端窄、后端宽的圆筒状。

进一步的,导风筒内侧设置有导风道,所述导风道为多个且互相平行设置,导风道为螺旋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手柄和电吹风本体均采用外壳套内壳的结构,使得电吹风外部没有螺丝孔露出,不仅方便组装和维护,且能使电吹风的整体更美观;同时对电吹风本体内零件连接进行改进,方便对电吹风进行组装,且能提高电吹风的吹风效率和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2/3中电吹风手柄的拆分结构图;

附图2为实施例1/2/3中电吹风本体的拆分结构图;

附图3为实施例1中固定支架与电机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4为实施例2中固定支架与电吹风内壳连接的一种结构拆分图;

附图5为附图4中固定支架与电吹风内壳连接装配后的结构图;

附图6为实施例2中固定支架与电吹风内壳连接的另一结构拆分图;

附图7为附图6中固定支架与电吹风内壳连接装配后的结构图;

附图8为实施例3中导风筒和绕线架的具体结构图;

附图9为实施例3中导风筒内部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吹风,包括手柄1和电吹风本体2,手柄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10,电吹风本体2内设置有电机、扇叶和电热丝,手柄1包括手柄内壳11和手柄外壳12,控制电路板10设置于手柄内壳11内,电吹风本体2包括电吹风内壳21、电吹风外壳22和后盖板23,电机、扇叶和电热丝设置于电吹风内壳21内,电吹风内壳21通过卡扣和固定螺丝与电吹风外壳22固定连接,后盖板23盖设在电吹风内壳21后端并与电吹风外壳22通过卡扣连接,电吹风外壳22下端设置有连接座221,控制电路板10与连接座221下端固定连接,手柄内壳11为两半并通过螺丝与连接座221两侧固定连接,手柄外壳12套在手柄内壳11上并在底端通过螺丝与手柄内壳11固定连接,手柄外壳12底端通过卡扣盖设有防护盖13。

在本实施例中,整体电吹风的装配过程为,将电吹风内的电热丝、电机和扇叶依次放入电吹风内壳21内并固定,然后将电吹风外壳22套在电吹风内壳21上,将电吹风内壳21的外部和电吹风外壳22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起来,最后将后盖板23盖设在电吹风内壳21和电吹风外壳22后端,后盖板23和电吹风外壳22通过卡扣连接固定从而完成电吹风本体2的组装,而电吹风内壳21中电热丝和电机的电线则从电吹风内壳21下端穿过并穿过电吹风外壳22下端的连接座221,并与固定连接在连接座221上的控制电路板10连接,然后将两半手柄内壳11套在控制电路板10上并与连接座221固定连接,手柄内壳11可以通过螺丝与连接座221连接,然后将手柄外壳12套在手柄内壳11上并通过螺丝与手柄内壳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最后将手柄外壳12底端的防护盖13盖在手柄外壳12底端上,从而完成手柄1的组装;在对手柄1进行组装时,由于考虑到电源线的问题,可以先将电源线先依次穿过防护盖13和手柄外壳12,然后再将电源线与控制电路板10连接,然后再进行手柄1的组装。采用本结构的电吹风,在外部没有螺丝孔露出,防止了螺丝孔上螺丝在潮湿环境下被锈蚀,也使得电吹风整体除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别的地方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减少对电吹风本体2内零件的污损,同时使电吹风整体更加美观;另外,在组装过程中,也避免了先将电吹风内部零件放置于一半的壳体上再盖上另一半壳体时造成的零件移位等情况,提高电吹风整体的可靠性。

另外,为了方便将电吹风外壳22套在电吹风内壳21上,电吹风内壳21和电吹风外壳22呈前端窄、后端宽的形状。

具体的,手柄外壳12和手柄内壳11上设置有按钮开口,控制电路板10上的按钮穿过手柄外壳12和手柄内壳11上的按钮开口并通过卡扣卡在手柄内壳11的按钮开口上。电吹风手柄外部的按钮,是在手柄1组装完成后,通过手柄外壳12和手柄内壳11上的按钮开口插到控制电路板10上与控制电路板10上的按键开关进行连接的,外部的按钮通过卡扣卡在手柄内壳11上从而完成固定并可向下按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吹风内壳21内的电机通过固定支架3与电吹风内壳21固定连接。电机通过固定支架3与电吹风内壳21的内侧固定连接,可以方便将电机固定于电吹风内壳21,在将电机装配到电吹风内壳21上时,先将电机与固定支架3固定起来,然后将固定支架3与电机一同放入电吹风内壳21内,再将固定支架3与电吹风内壳21的内侧固定连接,从而方便对电吹风内部零件的组装。

具体的,上述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内圈31和设置于固定内圈31两侧的连接块34,连接块34上设置有连接孔与电吹风内壳21的内侧连接,固定内圈21外侧还设置有导风片32。固定支架3的固定内圈31先套在电机上进行固定后,再将固定支架3与电吹风内壳21内侧连接,固定支架3上的导风片32用于对流经电吹风的空气进行导流,从而提高电吹风吹风的效率。

进一步的,导风片32的横截面为圆弧状,且导风片32弯曲的方向与电机转动的方向一致;圆弧状的导风片32可顺着空气转动流动的方向,从而进一步减小固定支架3对空气的阻力,进一步提高电吹风的工作效率。

再进一步的,导风片32为螺旋状,且导风片32的螺旋方向为为朝向电吹风吹风的方向并沿导风片32弯曲的方向旋转螺旋;螺旋状的导风片32可以进一步减小对空气的阻力,提高电吹风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参照图4-7,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固定支架3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内圈31、固定外圈33和设置于固定内圈31和固定外圈33之间的导风片32,固定外圈33上设置有弧形滑块331或弧形滑槽332与电吹风内壳21的内侧连接。

本实施例中省去固定支架3上的连接块34,采用固定外圈33与电吹风内壳21的内侧连接,由于减少了连接块34,由设置于固定内圈31和固定外圈33的导风片32起到支撑作用,由于固定支架3上设置的多个导风片32,可以在确保对电机足够支撑力的同时,大大减小固定支架3对空气的阻力,从而提高电吹风的工作效率。具体的,固定外圈33可以通过弧形滑块331或弧形滑槽332与电吹风内侧连接,如附图所示,可以在固定外圈33上设置弧形滑块331,在电吹风内壳21的内侧设置弧形滑槽332,弧形滑槽332与电吹风内壳21一体连接;也可以在固定外圈33上设置弧形滑槽332,电吹风内壳21的内侧设置弧形滑块331,从而使得固定外圈33与电吹风内壳21内侧稳定连接;需要提到的是,为了防止电机在转动过程中固定支架3与电吹风内壳21之间产生转动,可以将弧形滑槽332沿电机转动方向的末端或首端封住,从而防止固定支架3与电吹风内壳21之间产生转动位移;具体的,当弧形滑块331设置在固定支架3上,而弧形滑槽332设置在电吹风内壳21时,则在弧形滑槽332沿电机转动方向的末端封住,当弧形滑块331设置于电吹风内壳21内侧,而弧形滑槽332设置于固定支架3上时,则在弧形滑槽332沿电机转动方向的首端封住。

实施例3:参照图8-9,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电吹风内壳21内部的前端设置有导风筒4,导风筒4内固定设置有绕线架41,电吹风内壳21内的电热丝绕设在绕线架41上;导风筒4呈前端窄、后端宽的圆筒状;电吹风内壳2内部的导风筒4,呈前端窄、后端宽的圆筒状,可以使得空气在从后端进入到前端吹出电吹风时,能具备更高的流速,从而提高电吹风吹风的效率

进一步的,导风筒4内侧设置有导风道42,所述导风道42为多个且互相平行设置,如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导风道42,导风道42为螺旋状;导风筒42内侧的螺旋状导风道42,可以对流经导风筒4内的空气进行导流,使得空气能沿着导风道42螺旋前进,充分与导风筒4内绕线架41上的电热丝接触,提高电热丝对空气加热的效率。

当然,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