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耐穿透消防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6757发布日期:2020-04-17 22:0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冲击耐穿透消防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消防头盔。



背景技术:

消防头盔-消防员防护头盔,是用于消防作业时保护消防员头部、颈部以及面部的防护装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式头盔的防护力和适应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消防工作的要求,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出现了很多新式复合材料头盔。

对于消防头盔来说,其抗冲击和耐穿透性能是消防头盔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消防头盔的抗冲击性能主要依靠头盔的缓冲层和佩戴装置来达到,缓冲层大多采用高密度压缩泡沫制成,其硬度较大,抗冲击性能弱。消防头盔的耐穿透性能仅依靠盔壳的强度来达到,如果采用复合防护技术,还可以提升耐穿透性能。

总体而言,为了更好的进行消防员头部防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消防头盔的抗冲击耐穿透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消防头盔在抗冲击性能和耐穿透性能方面所存在的不足,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同时提高消防头盔抗冲击性能和耐穿透性能的方案。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耐穿透消防头盔,其同时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穿透性能,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抗冲击耐穿透消防头盔,包括盔壳,以及设置盔壳内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至少一层耐穿透纤维布层。

进一步地,至少一层耐穿透纤维布层内嵌在缓冲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多层结构,至少一层耐穿透纤维布层分布在多层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邵氏硬度hd小于60。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与盔壳之间设置有耐穿透纤维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外层覆有耐穿透纤维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基料中具有耐穿刺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盔壳的基料中具有耐穿刺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头盔还包括设置在盔壳上的披肩,所述披肩内层附有耐穿透纤维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耐穿透纤维布层可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代替。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采用复合抗冲击耐穿透结构设计使消防头盔的抗冲击和耐穿透性能又有了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中抗冲击耐穿透消防头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中盔壳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中多层结构的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中整体式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中披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由于消防头盔特殊的使用环境,故对头盔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穿透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为此,本实例方案创新的将耐穿刺纤维与消防头盔中的缓冲层进行结合,由此来同时提高消防头盔的抗冲击和耐穿透性能。

参见图1和图2,其所示为本实例中给出的一种抗冲击耐穿透消防头盔的结构示例图。

该抗冲击耐穿透消防头盔100在基本的组成结构上包括盔壳110、面罩120、佩戴装置130、缓冲层140、披肩150以及下颏带160。

这里的盔壳110构成整个消防头盔100的主体结构,以包覆佩戴者的头部。对于该盔壳110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构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可以是全盔或者半盔等,此处不加以限定,只要其能够满足要求即可。

本方案中的面罩120其通过旋转轴设置在盔壳110上,并可相对于盔壳110转动,以在覆盖住盔壳110前端和脱离盔壳110前端(即打开)两个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由此对佩戴者的面部形成保护。

对于该面罩120的构成形式以及与盔壳110的具体连接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也可以是其它伸缩式,此处不加以限定。作为优选,该面罩120优选采用强度高、透明且耐热的材质制成。

本方案中的披肩150设置在盔壳110上,能够在使用者佩戴本消防头盔100时,至少对佩戴者的后颈部和耳侧部形成覆盖,对所覆盖的部位形成一定的保护。

对于该披肩150的构成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如可以为织物结构、复合层结构等等,此处不加以限定。

再者,该披肩150与盔壳1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固定式或可拆卸式,具体的构成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

本披肩150在具体实现时,根据所设定的结构形式,优选采用防火且柔性材质构成。

本方案中的佩戴装置130与下颏带160配合形成佩戴固定结构,以将盔壳110稳定可靠的固定在佩戴者的头顶上。

这里的佩戴装置130整体内嵌在盔壳110内,用于使用者在佩戴本消防头盔100时,对佩戴者的头顶形成包裹,并在佩戴者的头顶与盔壳110之间形成安全缓冲空间,这样使得盔壳110能够稳固的佩戴在佩戴者的头部,又避免佩戴者的头部与盔壳110之间直接接触,以对佩戴者头顶部形成一定的保护。

对于该佩戴装置130的具体构成方案以及与盔壳110之间的安装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可采用现有稳定可靠性的构成方案以及安装方案,此处不加以限定。作为举例,本实例中的佩戴装置130整体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整体为网格形的碗状结构,同时底部开口的口径为可调结构。

对于对应的,下颏带160设置在盔壳110上,用于佩戴者在佩戴本消防头盔100时,可兜住佩戴者的下颌,从而与盔壳110内的包裹住佩戴者头顶的佩戴装置130配合,形成下上紧固结构,从而对盔壳110相对于佩戴者头顶的上下移动和转动形成限定,使得盔壳110稳定可靠的限定在佩戴者头顶的上,以对佩戴者的头部形成稳定保护。

该下颏带160的具体构成方案以及与盔壳110之间的安装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可采用现有稳定可靠性的构成方案以及安装方案,此处不加以限定。作为举例,本下颏带160采用强度高且耐热的材质制成,同时采用长度可调的结构构成形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例进一步在盔壳110的内表面设置一层耐穿透纤维布111,以用于提高盔壳110的耐穿透性能(如图2所示)。

该耐穿透纤维布111优选覆盖住盔壳110整个内表面,同时采用粘结的方式与盔壳110的内表面直接实现固定,由此保证耐穿透纤维布111与盔壳110整个内表面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使得耐穿透纤维布111能够确实有效的提高盔壳110整体的耐穿透性能,避免因连接不稳定影响耐穿透纤维布111与盔壳110之间配合效果的现象。

另外,作为替代方案,该耐穿透纤维布111也可只覆盖住盔壳110内表面上与佩戴者头顶相对应的区域。

本实例中的缓冲层140整体设置在盔壳110的内表面上,以提高盔壳110的抗冲击性能。

该缓冲层140优选覆盖住盔壳110整个内表面上,同时采用粘结的方式与盔壳110的内表面直接实现固定,由此保证缓冲层140与盔壳110整个内表面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使得缓冲层140能够确实有效的提高盔壳110整体的抗冲击性能,避免因连接不稳定影响缓冲层140与盔壳110之间配合提高抗冲击性能效果的现象。

这里需要说明的,如果盔壳110的内表面已经设置有耐穿透纤维布111,这本缓冲层140将直接设置在盔壳110内表面上的耐穿透纤维布111上,实现在不影响盔壳110耐穿透性能的情况下提高盔壳110的抗冲击性能。

同样的,作为替代方案,该缓冲层140也可只覆盖住盔壳110内表面上与佩戴者头顶相对应的区域。

进一步地,本实例通过改善缓冲层140的硬度,使其邵氏硬度hd小于60,以提高盔壳110的抗冲击性能。对于该邵氏硬度hd小于60的缓冲层140的构成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赘述。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盔壳110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穿透性能,本实例中的缓冲层140可直接采用低密度压缩泡沫或其他软性材料形成的方案,并创新的在缓冲层140的构成基料中添加耐穿刺纤维,使得缓冲层140具备耐穿刺性能,继而在设置在盔壳110内表面以提高盔壳110抗冲击性能时,能够同步提高盔壳110的耐穿透性能。

再者,根据需要,本实例还在盔壳110的基料中添加耐穿刺纤维,由此进一步提高盔壳110自身的耐穿透性能。

对于耐穿刺纤维的具体形式和构成,以及在缓冲层140的基料或盔壳110的基料中的存在形式,此处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达到上述功能即可。

针对本实例中的缓冲层140,本实例还通过改变缓冲层140的结构形式来进一步提高缓冲层140本身的耐穿透性能。

结合图3所示,本实例中缓冲层140采用多层结构,同时在各层之间设置耐穿透纤维布141,以提高整个缓冲层140的耐穿透性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缓冲层140的多层结构为两层及以上,而耐穿透纤维布141优选粘结的方式设置在各层之间,以保证耐穿透纤维布141在各层之间设置的可靠性,保证配合性能。

另外,这里的耐穿透纤维布141可覆盖住整个各缓冲层连接表面的整个区域,由此保证整个缓冲层140的耐穿透性能。

此时,该穿透纤维布141的形状将与各缓冲层连接表面对应配合。

另外,作为替代方案,这里的耐穿透纤维布141可只覆盖住整个各缓冲层连接表面的部分区域,具体的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覆盖住整个各缓冲层连接表面5%-99%的区域,优选50%以上。

若耐穿透纤维布141可只覆盖住整个各缓冲层连接表面的部分区域,各层的耐穿透纤维布141之间可依次错开分布,这样保证整个缓冲层140的耐穿透性能。

基于上述多层结构的方案,本实例进一步给出一种替代方案,如图4所示,该缓冲层140为一个整体结构,而其内部内嵌有一层或多层耐穿透纤维布141。这里的多层为二层及以上。

若在缓冲层140内内嵌一层耐穿透纤维布141时,该耐穿透纤维布141优选位于缓冲层140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若在缓冲层140内内嵌多层耐穿透纤维布141时,多层耐穿透纤维布141在缓冲层140厚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可以为等间距,也可以不是等间距。

对于耐穿透纤维布141如何内嵌到缓冲层140内,具体的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

另外,内嵌的耐穿透纤维布141所占缓冲层140截面的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定。

同时为了保证内嵌的耐穿透纤维布141与缓冲层140之间的配合稳定,内嵌的耐穿透纤维布141两表面优选采用粘结的方式与缓冲层140内部对应的区域进行粘结固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例进一步在缓冲层140的外层表面上设置至少一层耐穿透纤维布142,从而进一步提高缓冲层140整体的耐穿透性能(如图3和图4所示)。

这里的缓冲层140外层表面指的为缓冲层140的最上层表面和最下层表面。

这里的耐穿透纤维布142与缓冲层140外层表面之间优先采用粘结方式进行设置,但并不限于此,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设置。

再者,耐穿透纤维布142可以覆盖住缓冲层140外层表面的整个区域,也可以只覆盖住缓冲层140外层表面的部分区域,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

在实际设置时,若盔壳110的内表面已经设置有耐穿透纤维布,此时缓冲层140上对应的连接表面可以不用设置耐穿透纤维布。

由于常规消防头盔中披肩在实际使用时,主要对覆盖的部位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不具备耐穿透性能。

参见图5,本实例进一步在披肩150内层附上耐穿透纤维布143,提高披肩150的耐穿透性能,同时增大耐穿透覆盖面积,从而提高整个头盔的防护能力。

对于该耐穿透纤维布143优选覆盖披肩150内层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赘述。

该耐穿透纤维布143与披肩150之间的设置方式,优先采用粘结方式进行设置,但并不限于此,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设置。

最后需要说明的,本实例中的耐穿透纤维布在实际应用为织物纤维布形式,轻便且不影响消防头盔的整体构成方案。

另外,根据需要本实例中的耐穿透纤维布也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来代替。

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消防头盔100,通过缓冲层140与盔壳110的配合,使得整个消防头盔100的抗冲击性能大大提高,同时消防头盔的耐穿刺性能也大大提高,并且也扩大了耐穿刺的保护面积,能够对佩戴者形成更加全面的防护,保证佩戴者的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