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鞋底模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6898发布日期:2020-04-17 22:0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鞋底模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胶鞋鞋帮上胶机构,具体为一种胶鞋底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胶鞋是以橡胶为鞋底或鞋帮,水鞋一般也采用胶鞋类,我国最早的胶鞋是著名的“解放牌胶底鞋”即“解放鞋”,其特点是价格便宜,制作简单,穿着舒适、耐用,实为鞋中良品。

中国专利cn201510041302.8公开了一种涂胶均匀式胶鞋底模具组件,包括胶鞋底模具,所述胶鞋底模具由左模具、右模具组成,所述左模具装在左模具盒内、所述右模具装在右模具盒内,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内壁均装有海绵衬垫层,且在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出胶孔,其中,左模具盒、右模具盒上均安装有偏心锁紧螺钉(具有摆杆,便于手动调节)而与左模具、右模具分别相接。

在上述专利文件中,通过摇动摆杆,使偏心锁紧螺钉向内移动对左模具、右模具进行夹紧,这种方式,在多次使用后,会使得偏心锁紧螺钉与左模具盒、右模具盒发生滑丝现象从而不能对左模具、右模具进行有效夹紧,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胶鞋底模具组件,解决了上述专利文件公开的涂胶均匀式胶鞋底模具组件不能实现对左模具和右模具的有效夹紧、使用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胶鞋底模具组件,包括左模具盒和右模具盒,所述左模具盒上安装有左模具,所述右模具盒上安装有右模具,其中,所述左模具盒的外侧和所述右模具盒的外侧均设有锁紧机构,一对锁紧机构对所述左模具和所述右模具进行夹紧锁定,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左模具盒/右模具盒外侧的安装板上;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且所述联动机构的一侧伸入所述左模具盒/右模具盒内;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相连,且所述夹紧机构的内端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外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内端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杆的另一端相铰接;

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枢接在位于所述左模具盒/右模具盒外侧的通孔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摆杆的中部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夹紧机构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前端上设有一对与所述基板相垂直的长板,一对长板之间设有一连接块,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基板的外部与位于对应的通孔内的第一导向座滑动配合,所述基板的内部与位于所述左模具盒/右模具盒上的第二导向座滑动配合,且所述基板的内端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外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座为一门型架,所述基板的外部与所述第一导向座的一对侧板滑动配合,且所述基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导向座的顶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内端与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外侧之间设有一防护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橡胶柱,所述橡胶柱的外端嵌设在位于所述基板内端上的凹槽内,所述橡胶柱的内端面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外侧面上,且所述橡胶柱的内端面与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外侧面相适配。

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柱内嵌设有一刚性件,所述刚性件包括一对u形板,所述u形板的底部向所述橡胶柱的内端延伸,一对u形板的内侧板之间通过短板相连,所述u形板的外侧板的内侧上设有内折板,所述内折板设置在对应的u形板的外侧板的端部上,且所述内折板与对应的u形板的外侧板相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橡胶柱的后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端与所述基板的内端相连,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外端套设在位于所述基板内端上的安装轴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内端与一移动板相连,所述移动板的内端上粘结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端面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外侧面上,且所述橡胶垫的内端面与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外侧面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锁紧机构包括驱动机构、联动机构和夹紧机构,因而当需要对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夹紧时,只需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则会带动联动机构运动,从而实现夹紧机构对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夹紧,使用方便,且能够对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有效锁紧,此外,本发明中还设有防护结构,因而能够避免左模具/右模具与夹紧机构之间产生刚性碰撞,从而能够对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有效防护,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g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图2中h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刚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联动机构1,转杆11,连杆12,摆杆13,夹紧板2,基板21,凹槽211,安装轴212,长板22,连接块23,防护机构3,橡胶柱31,第二弹簧32,刚性件4,u形板41,短板42,内折板43,左模具盒10,右模具盒20,左模具30,右模具40,安装板50,驱动电机60,通孔70,第一导向座80,第二导向座90,第一弹簧100,移动板110,橡胶垫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胶鞋底模具组件,包括左模具盒10和右模具盒20,所述左模具盒10上安装有左模具30,所述右模具盒20上安装有右模具40,其中,所述左模具盒10的外侧和所述右模具盒20的外侧均设有锁紧机构,一对锁紧机构对所述左模具30和所述右模具40进行夹紧锁定,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驱动机构、联动机构1和夹紧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左模具盒10/右模具盒20外侧的安装板50上,所述联动机构1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且所述联动机构1的一侧伸入所述左模具盒10/右模具盒20内,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1相连,且所述夹紧机构的内端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30/右模具40的外侧上,由于该胶鞋底模具组件包括一对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驱动机构、联动机构1和夹紧机构,因而当需要对左模具30和右模具40进行夹紧时,只需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则会带动联动机构1运动,从而实现夹紧机构对左模具30和右模具40的夹紧,使用方便,且能够对左模具30和右模具40进行有效锁紧。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60,所述驱动电机60安装在所述安装板50的内端上。

如图2所示,所述联动机构1包括转杆11、连杆12和摆杆13,所述转杆1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60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连杆12的一端与所述转杆11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摆杆13的一端枢接在位于所述左模具盒10/右模具盒20外侧的通孔70内,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摆杆13的中部上,所述摆杆13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夹紧机构上。

如图2所示,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板2,所述夹紧板2包括基板21,所述基板21的前端上设有一对与所述基板21相垂直的长板22,一对长板22之间设有一连接块23,所述摆杆13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连接块23上,所述基板21的外部与位于对应的通孔70内的第一导向座80滑动配合,所述基板21的内部与位于所述左模具盒10/右模具盒20上的第二导向座90滑动配合,且所述基板21的内端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30/右模具40的外侧上。

当需要对左模具30和右模具40进行夹紧时,启动驱动电机60,驱动电机60带动转杆11转动,在连杆12的作用下,使摆杆13发生摆动,从而使得夹紧板2向内移动,实现对左模具30和右模具40的夹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导向座80为一门型架,所述基板21的外部与所述第一导向座80的一对侧板滑动配合,且所述基板21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导向座80的顶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00相连,第一弹簧100的设置,便于夹紧板2进行复位。

实施例三: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基板21的内端与所述左模具30/右模具40的外侧之间设有一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的设置能够避免基板21与左模具30/右模具40之间发生刚性接触,避免对左模具30/右模具40产生损害,从而延长了该胶鞋底模具组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橡胶柱31,所述橡胶柱31的外端嵌设在位于所述基板21内端上的凹槽211内,所述橡胶柱31的内端面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30/右模具40的外侧面上,且所述橡胶柱31的内端面与所述左模具30/右模具40的外侧面相适配。

实施例四: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橡胶柱31内嵌设有一刚性件4,所述刚性件4包括一对u形板41,所述u形板41的底部向所述橡胶柱31的内端延伸,一对u形板41的内侧板之间通过短板42相连,所述u形板41的外侧板的内侧上设有内折板43,所述内折板43设置在对应的u形板41的外侧板的端部上,且所述内折板43与对应的u形板41的外侧板相垂直,由于橡胶柱31内嵌设有刚性件4,从而能够增大橡胶柱31的刚度,防止橡胶柱31发生过度变形,从而延长了防护机构3的使用寿命,对左模具30/右模具40进行有效防护。

实施例五: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防护机构3还包括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位于所述橡胶柱31的后侧,所述第二弹簧32的外端与所述基板21的内端相连,且所述第二弹簧32的外端套设在位于所述基板21内端上的安装轴212上,所述第二弹簧32的内端与一移动板110相连,所述移动板110的内端上粘结有橡胶垫120,所述橡胶垫120的内端面能够抵压在所述左模具30/右模具40的外侧面上,且所述橡胶垫120的内端面与所述左模具30/右模具40的外侧面相适配,从而提升了防护机构3的防护性能。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发明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