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3614发布日期:2019-11-19 20:06阅读:2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饰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可运用与戒指、手镯等饰品和其他环形产品上。



背景技术:

在中国,戒指的使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而“戒指”之名的出现,则是元代的事情。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它起源于实用,而后逐渐转向审美和财富的统一,并逐渐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

戒指这种饰品,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到如今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小的角色;或作为装饰,或作为婚姻的信物,现有的戒指大多是通过模具一体加工而成,一般一个戒指需要制作成多种直径不同的型号,来供人们选择,虽然一个戒指有多种直径不同的型号,但直径固定的戒指终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经常有顾客因为尺寸不合适而放弃自己心仪的戒指,而目前一些可以调节大小的戒指,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戒指的指环上通过设置的小部件实施指环尺寸的调节效果,例如我国公开专利“一种能调节手尺寸的戒指”(公告号:cn101427861b,公开日:2012.07.04)和“可调节环径的戒指”(公开号:cn103829473a,公开日:2014.06.04)等,该类戒指结构复杂,极容易出现损坏,且成本高,另一种是非完整的指环,指环的一侧为断开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调整戒指大小,虽成本低,但该类戒指的指环断开的部位极容易夹使用者手指,为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具备调节大小等优点,同时解决了戒指、手镯等环形产品尺寸适应性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调节大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包括环,所述环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正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开口中间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分。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分的正面为“w”形,所述连接部分的内凹处均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分的左端与开口的左侧呈圆弧过渡,所述连接部分的右端与开口的右侧呈圆弧过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环正面开设的梯形开口,配合在开口处一体成型的“w”形连接部分,该环的内外径大小具备可调性,从而达到适配人们需要的尺寸要求,有效的增加了产品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环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2、开口;3、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可调节内外径大小的环形结构,包括环1,环1的正面开设有开口2,开口2的正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开口2的中间是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分3。

连接部分3的正面为“w”形,连接部分3的内凹处均为圆弧形结构,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连接部分3具备良好的弹性,有利于调节该环内部的直径大小。

连接部分3的左端与开口2的左侧呈圆弧过渡,连接部分3的右端与开口2的右侧呈圆弧过渡,该结构设置,使得该戒指整体看上去很美观,同时也增加了舒适度。

工作原理:使用者通过根据自己需要的尺寸大小,拉伸或者压缩连接部分3来调节环的内外径大小,使得环的尺寸与需要的尺寸相适配。

综上所述,该可调节大小的环,通过在环1正面开设的梯形开口2,配合在开口2处一体成型的“w”形连接部分3,该环1的内外径大小具备可调性,从而达到适配人们需要的尺寸要求,有效的增加了环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