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补水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827发布日期:2019-11-05 22:0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雾补水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护理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雾补水仪。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正常运作也需要维持一定的环境,其中,皮肤干燥,含水量不足,是引起皮肤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皮肤水分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三个:高温、干燥和大风,尤其是我国北方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变得多风而干燥,皮肤流失水分很严重,很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会皮肤发紧、个别部位干燥脱皮、洗澡过后全身发痒甚至出现皮肤龟裂的现象情况。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肤的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导致水合能力减弱。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为皮肤补水已成为日常护理保养必不可少的一项。补水仪,体积小,便于携带,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出门时,只需放入背包中或者口袋中即可,可以随时进行补水,进行皮肤保湿。

现有的补水仪,内部结构复杂,拆卸及更换不方便,出现问题时,消费者不便于自行更换。另外现有的补水仪喷出的雾气不均匀,雾化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喷雾补水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雾补水仪,包括主体下壳,设置于所述主体下壳内的电池组、气泵、线路板和按键开关,卡设于所述主体下壳内壁顶部的主体固定板,卡设于所述主体固定板上的水箱固定壳,设置于所述水箱固定壳内的雾化机构,设置于所述水箱固定壳内并位于所述雾化机构上的水箱和卡设于所述水箱固定壳上的主体上盖;

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出气连接管,气动阀,雾化喷头,供水阀和连接水管;

所述出气连接管设置于所述主体固定板上并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相连通的,所述出气连接管上设有与气动阀相连通的第一出气口和与所述雾化喷头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口;

所述气动阀包括气动阀阀体和气动阀阀芯,所述气动阀阀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的竖向滑道,所述气动阀阀芯滑动密封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气动阀阀芯的顶部设有气动阀顶杆,所述气动阀阀体顶部设有供所述气动阀顶杆伸出的第一通孔;

所述供水阀包括供水阀阀体和供水阀阀芯,所述供水阀阀体设置于所述水箱底部,所述供水阀阀体内开设有上窄下宽的阶梯状滑孔,所述水箱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孔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供水阀阀体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孔较窄部分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供水阀阀芯包括顶部密封下部开口且上下滑动套设于所述气动阀阀体外的阀芯底套,所述阀芯底套滑动密封设置于所述供水阀阀体较宽的滑孔内,所述阀芯底套顶端设有穿过所述出水孔并伸入所述水箱内部的供水阀阀杆,所述供水阀阀杆与所述出水孔之间间隙配合,所述供水阀阀杆穿出所述出水孔后设有止流凸环,所述止流凸环与所述水箱底壁接触时能阻止水箱内的水从供水阀阀杆与出水孔之间间隙流出;

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和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经缩口后连通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通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喷头本体外,所述进水通道经缩口后与所述雾化通道相连通,所述水箱固定壳上设有与所述雾化通道相对应的雾气喷口。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阀阀体包括气动阀阀座和气动阀阀盖,所述气动阀阀座顶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气动阀阀盖下端向下延伸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底端开设有所述的滑道,所述插槽底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滑道的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所述气泵的气泵压环及固定所述线路板的线路板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设有水箱盖,所述水箱盖上设有透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气连接管将气泵输出的气,一部分控制气动阀的气动阀阀芯向上顶起供水阀阀芯,供水阀阀杆上的止流凸环脱离水箱底壁,水箱内的水通过供水阀阀杆与出水孔之间的间隙流出进入滑孔较窄的部分,此部分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储水槽,再依次通过出水管和连接水管进入喷头本体的进水通道;由气泵输出的另一部分的气通过出气连接管进入喷头本体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的气体经缩口后被压缩并进入雾化通道中并快速向雾化通道的出口处流动;雾化通道中快速流动的压缩气体在进水通道与雾化通道连通处形成负压区,将进水通道内的水吸入雾化通道中并从雾化通道的出口处喷出,随着压缩气体的膨胀,最终形成雾化蒸汽从雾气喷口喷出。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各个部件均可单独进行安装、更换,方便且节省材料,消费者可自行拆装及维修。进气通道进行了缩口设计,可以将气体进行压缩,最终使得经雾化通道喷出的气体及水的混合物进行较大的膨胀,使得喷出的雾气更加均匀,雾化效果好;进水通道进行缩口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雾化通道中快速流动的压缩气体进入进水通道中,而是沿雾化通道流动,进而在进水通道与雾化通道的连通处形成负压区,保证进水通道内的水能顺利进入雾化通道中。

气动阀阀体包括气动阀阀座和气动阀阀盖,可以通过取下气动阀阀盖将整个气动阀打开,方便检查及维修。

水箱上设有水箱盖,并且水箱盖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设置方便水箱内的水能够顺利从供水阀阀杆与出水孔之间的间隙流出进入滑孔较窄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所示为供水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剖视图;

图4所示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主体下壳,11、电池组,12、气泵,13、线路板,14、按键开关;2、主体固定板,21、气泵压环,22、线路板限位块;3、水箱固定壳,31、雾气喷口;4、水箱,41、水箱盖;5、主体上盖;61、出气连接管,611、第一出气口,612、第二出气口,62、气动阀,621、气动阀阀体,6211、气动阀阀座,6212、气动阀阀盖,622、气动阀阀芯,6221、气动阀顶杆,63、雾化喷头,631、喷头本体,6311、进气通道,6312、进水通道,6313、雾化通道,64、供水阀,641、供水阀阀体,6411、出水管,642、供水阀阀芯,6421、阀芯底套,6422、供水阀阀杆,6423、止流凸环,65、连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喷雾补水仪,包括主体下壳1,设置于所述主体下壳1内的电池组11、气泵12、线路板13和按键开关14,卡设于所述主体下壳1内壁顶部的主体固定板2,卡设于所述主体固定板2上的水箱固定壳3,设置于所述水箱固定壳3内的雾化机构,设置于所述水箱固定壳3内并位于所述雾化机构上的水箱4和卡设于所述水箱固定壳3上的主体上盖5;

通过手动按下按键开关14,线路板13控制电池组11为气泵12供电,气泵12开始工作,当手放开按键开关14时,按键开关14自动弹起,线路板13将电池组11与气泵12之间的线路切断,气泵12停止工作。此控制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常用的技术手段,其具体的控制原理及电路原理不再赘述。气泵12输出的气体为雾化机构供气。

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出气连接管61,气动阀62,雾化喷头63,供水阀64和连接水管65;

所述出气连接管61设置于所述主体固定板2上并与所述气泵12的出气口相连通的,所述出气连接管61上设有与气动阀62相连通的第一出气口611和与所述雾化喷头63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口612;

所述气动阀62包括气动阀阀体621和气动阀阀芯622,所述气动阀阀体62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口611相连通的竖向滑道,所述气动阀阀芯622滑动密封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气动阀阀芯622的顶部设有气动阀顶杆6221,所述气动阀阀体621顶部设有供所述气动阀顶杆6221伸出的第一通孔;

所述供水阀64包括供水阀阀体641和供水阀阀芯642,所述供水阀阀体641设置于所述水箱4底部,所述供水阀阀体641内开设有上窄下宽的阶梯状滑孔,所述水箱4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孔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供水阀阀体641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孔较窄部分相连通的出水管6411,所述供水阀阀芯642包括顶部密封下部开口且上下滑动套设于所述气动阀阀体621外的阀芯底套6421,所述阀芯底套6421滑动密封设置于所述供水阀阀体641较宽的滑孔内,所述阀芯底套6421顶端设有穿过所述出水孔并伸入所述水箱4内部的供水阀阀杆6422,所述供水阀阀杆6422与所述出水孔之间间隙配合,所述供水阀阀杆6422穿出所述出水孔后设有止流凸环6423,所述止流凸环6423与所述水箱4底壁接触时能阻止水箱4内的水从供水阀阀杆6422与出水孔之间间隙流出;

所述雾化喷头63包括喷头本体631,所述喷头本体63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气口612相连通的进气通道6311和通过连接水管65与所述出水管641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6312,所述进气通道6311经缩口后连通有雾化通道6313,所述雾化通道631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喷头本体631外,所述进水通道6312经缩口后与所述雾化通道6313相连通,所述水箱固定壳3上设有与所述雾化通道6313相对应的雾气喷口31。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所述气动阀阀体621包括气动阀阀座6211和气动阀阀盖6212,所述气动阀阀座6211顶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气动阀阀盖6212下端向下延伸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底端开设有所述的滑道,所述插槽底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611与所述滑道的出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所述主体固定板2上设有固定所述气泵12的气泵压环21及固定所述线路板13的线路板限位块22。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所述水箱4上设有水箱盖41,所述水箱盖41上设有透气孔。

下面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首先打开主体上盖5及水箱盖41,为水箱加水,此时,供水阀阀杆6422上的止流凸环6423与水箱4底壁接触,并防止水箱4内的水从供水阀阀杆6422与出水孔之间间隙流出。再盖上水箱盖41及主体上盖5。

当需要进行补水时,手动按下按键开关14,气泵12开始工作,压缩气体进入出气连接管61内,出气连接管61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第一出气口611进入气动阀阀体621内的竖向滑道内,并将气动阀阀芯622向上顶起,此时气动阀阀芯622顶部的气动阀顶杆6221向上运动并穿过气动阀阀体621顶部的第一通孔后与供水阀阀芯642的阀芯底套6421的顶壁相接触并向上推动阀芯底套6421沿供水阀阀体641较宽的滑孔滑动,直至与较宽滑孔的顶壁相抵接卡位,此过程中阀芯底套6421顶端的供水阀阀杆6422向上运动,并使得止流凸环6423与水箱4底壁之间脱离,此时水箱4内的水从供水阀阀杆6422与水箱4底壁上出水孔之间的间隙流出,并进入滑孔较窄的部分,此部分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储水槽,之后依次通过出水管6411和连接水管65进入喷头本体631的进水通道6312内。而出气连接管61内的另一部分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口612进入喷头本体631的进气通道6311内。

进入进气通道6311内的气体经缩口后被压缩并进入雾化通道6313中并快速向雾化通道6313的出口处流动;雾化通道6313中快速流动的压缩气体在进水通道6312与雾化通道6313连通处形成负压区,将进水通道6312内的水吸入雾化通道6313中并从雾化通道6313的出口处喷出,随着压缩气体的膨胀,最终形成雾化蒸汽从雾气喷口31喷出。

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消费者可自行拆装及维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均可单独进行安装、更换,方便且节省材料。

进气通道6311进行了缩口设计,可以将气体进行压缩,最终使得经雾化通道6313喷出的气体及水的混合物进行较大的膨胀,使得喷出的雾气更加均匀,雾化效果好;进水通道6312进行缩口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雾化通道6313中快速流动的压缩气体进入进水通道6312中,而是沿雾化通道6313流动,进而在进水通道6312与雾化通道6313的连通处形成负压区,保证进水通道内的水能顺利进入雾化通道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