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0293发布日期:2020-01-17 18:3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指外出或行军时背在背上的包的统称,材质多样化,真皮、塑料材质、涤纶、帆布、尼龙,棉麻等质地箱包引领时尚潮流。同时,在越来越标榜个性的时期,简约、复古、卡通等各类风格也从不同侧面迎合时尚人士张扬个性的需求,箱包的款式也由传统的商务包、书包、旅行包向笔袋、零钱包、小香包等扩展,然而现有的背包不具有防盗功能,不法分子容易将包体划破、私自打开或者将背包偷窃,造成物主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包体,所述包体的内壁固定有防割网,所述防割网的内壁固定有隔离袋,所述隔离袋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内部固定有拉链,所述包体的顶部固定有铰链,所述包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与铰链活动连接,所述顶盖的另一端固定有锁钩,所述包体的同一侧面固定有背带与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设有密码锁与粘扣带,所述密码锁与粘扣带的均与包体相固定,所述密码锁的顶部与锁钩相锁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有防丢器,所述空腔的侧面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防割网为金属网,所述防割网的数量为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粘扣带位于密码锁的上方,所述粘扣带的扣带部分与顶盖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防丢器的型号为f7x。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海绵软垫,所述缓冲垫的内部固定有空气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耐磨垫,且耐磨垫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包体、防割网、隔离袋、开口、拉链、铰链、顶盖、锁钩、背带、缓冲垫、开口、密码锁和粘扣带,使得该背包的开口得以隐藏,同时防止他人私自打开,提高了该背包的安全性与防盗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空腔、防丢器和通孔,使得该背包脱离安全范围后能够及时发生警报,便于背包及时找回,防止背包发生丢失的情况。

综上所述,该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能够防止他人私自打开,提高了该背包的安全性与防盗性,同时脱离安全范围后能够及时发生警报,防止背包发生丢失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包体、3防割网、4隔离袋、5贯穿口、6拉链、7铰链、8顶盖、9锁钩、10背带、11缓冲垫、12开口、13密码锁、14粘扣带、15空腔、16防丢器、17通孔、18空气囊、19耐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背包,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包体2,包体2的内壁固定有防割网3,防割网3的内壁固定有隔离袋4,隔离袋4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口5,贯穿口5的内部固定有拉链6,包体2的顶部固定有铰链7,包体2的顶部设有顶盖8,顶盖8的一端与铰链7活动连接,顶盖8的另一端固定有锁钩9,包体2的同一侧面固定有背带10与缓冲垫11,缓冲垫1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2,开口12的内部设有密码锁13与粘扣带14,密码锁13与粘扣带14的均与包体2相固定,密码锁13的顶部与锁钩9相锁接,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5,空腔15的内部固定有防丢器16,空腔15的侧面开设有通孔17。

防割网3为金属网,防割网3的数量为若干个,粘扣带14位于密码锁13的上方,粘扣带14的扣带部分与顶盖8相固定,防丢器16的型号为f7x,缓冲垫11为海绵软垫,缓冲垫11的内部固定有空气囊18,底座1的底部固定有耐磨垫19,且耐磨垫19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工作原理:将物品通过开口5放置在隔离袋4中,然后通过拉链6将隔离袋4闭合,然后将顶盖8绕着铰链7转动,直到锁钩9与密码锁13相扣合,同时粘扣带14完成贴合,然后通过背带10将包体2背起,缓冲垫11起到缓冲的效果,此时拉链6处于隐藏状态,同时密码锁13起到防盗的效果,当背包脱离安全范围时,此时防丢器16会产生警报,声音通过通孔17传出,便于及时发现,另外防割网3防止不法分子将背包割破进行盗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