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987发布日期:2019-11-27 17:2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鞋,尤其涉及一种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患者中,很大一部分在下肢手术后需要通过外架固定。这类患者往往手术次数多、住院时间长、康复锻炼久,在患者康复期时,患者需要下床行站立、行走等练习。对这类患者来讲,由于外架下端的阻挡,目前的常用的鞋子很难配合外架使用;其次,由于患肢较健侧肢体缩短的原因,现有的鞋子鞋底通常一样厚,这就造成患者即使能穿上现有的鞋子也存在易再次摔倒的风险;再次,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者会逐渐增长,直到与健侧下肢相同长度,因此,如果患肢侧的鞋底厚度保持不变,在康复过程中会影响患者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其不会与外架下端干涉,易于调整鞋底厚度,方便患者康复锻炼。

本申请的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其包括:鞋底、中垫袋、鞋面;

中垫袋形成在鞋底的上侧;中垫袋中容纳有顺序堆叠的多个中垫;中垫袋的顶部为上垫;上垫的前部与中垫袋外周固定在一起,上垫的后部与中垫袋能够分离,以打开中垫袋,使得可以将中垫袋中容纳的中垫被取出;在上垫后部的左、右、后端分别形成有通孔;对应于所述通孔,在中垫袋下端的后部的左、右、后端分别形成带子;所述带子自与其对应的通孔中延伸到外部,以固定到患肢上所安装的外架上;

鞋面形成在上垫的前部,用于容纳脚掌前端。

优选地,对应于所述通孔,在所述多个中垫的后部的左、右、后端分别形成有凹口;所述带子穿过所述凹口后进入与其对应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中垫的每个具有相同的厚度;该厚度对应于患者上所安装的外架每次的调整长度。

通过本申请的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在外架下端不设置鞋帮、鞋跟,避免患者行走时外架下端与鞋帮、鞋跟的干涉;通过设置中垫袋,可以根据需要逐步地取出其中的中垫,使得穿鞋后左右腿的长度始终一致,方便患者锻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下肢骨折患者外架鞋,其包括:鞋底11、中垫袋12、鞋面13。

中垫袋12形成在鞋底11的上侧;中垫袋12中容纳有顺序堆叠的多个中垫12b;中垫袋12的顶部为上垫12a;上垫12a的前部与中垫袋12外周固定在一起,上垫12a的后部与中垫袋能够分离,以打开中垫袋12,使得可以将中垫袋12中容纳的中垫12b被取出;在上垫12a后部的左、右、后端分别形成有通孔15;对应于通孔15,在中垫袋下端的后部的左、右、后端分别形成带子14;带子14自与其对应的通孔15中延伸到外部,以固定到患肢上所安装的外架上。

鞋面13形成在上垫12a的前部,用于容纳脚掌前端。上垫12a后部不设置鞋帮或后跟,留出足够的空间,以避免行走时与外架下端发生干涉。

对应于通孔15,在多个中垫12b的后部的左、右、后端分别形成有凹口16;带子14穿过凹口16后进入与其对应的通孔15。

多个中垫12b的每个具有相同的厚度;该厚度对应于患者上所安装的外架每次的调整长度。

使用时,将患者的患肢的前脚掌穿在斜面内,鞋后部的带子系在鞋架上;当患者的鞋架调整而使得患者拉长时,对应地取出中垫袋中的部分中垫,使得外架调整的长度(即患肢被拉长的长度)与抽取出的鞋垫的厚度相同,因此可以保证外架调整后穿鞋的两侧下肢任然相同长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