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雾霾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1290发布日期:2020-04-24 21:0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防雾霾口罩的制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雾霾口罩。

二、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给人们健康带来的极大危害,因而防雾霾口罩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防雾霾口罩大多使用耳挂与人体耳朵连接将防雾霾口罩固定在人体面部从而达到阻止雾霾进入人体鼻腔与口腔的目的,此外,防雾霾口罩通常还在口罩本体上端中间安装金属卡子以加强口罩与人体面部鼻梁的贴合,现有防雾霾口罩的这种耳挂式设计尽管能达到高效阻隔雾霾的效果,但由于口罩对人体面部皮肤产生了很强的压迫感,极大地降低了佩戴防雾霾口罩的舒适度,有人甚至因为长时间佩戴防雾霾口罩不舒服而牺牲自己的健康选择普通口罩。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人体面部贴合紧密且佩带舒适的防雾霾口罩。

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防雾霾口罩,包括耳挂,口罩本体由口罩外层、口罩内层及口罩内层外圈暴露端覆盖非粘性层的胶圈层构成,口罩外层为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其厚度149~151纳米,口罩内层为铜氨纤维口罩基布,其厚度0.29~0.33毫米,胶圈层为丙烯酸树脂胶,其宽度0.95~1.05厘米、厚度0.095~0.105毫米,胶圈层与口罩内层采用粘合方式连接,耳挂为针织带,其宽度0.74~0.76厘米,厚度0.79~0.81毫米,长度13.9~14.1厘米,口罩外层、夹置于口罩外层与口罩内层两侧结合处两端间的耳挂两端及口罩内层(2)采用边缘热压合方式连接,口罩外层与口罩内层长度为199~201毫米、宽度为119~121毫米。

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具有防雾霾效果好、柔软亲肤的特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口罩外层1口罩内层2口罩带3胶圈层4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物料来源

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自制品;

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配制静电纺丝溶液:称取一定量的市售品聚己内酯颗粒溶于一定体积的市售品三氟乙醇中,pcl的质量分数为6%,室温下搅拌24h使纺丝液均匀;

(2)、将滚筒用无纺布包裹均匀,然后将纺丝液倒入10ml的注射器中,用聚四氟乙烯管将20号平口不锈钢针头连接在一起,并排空连接管内的空气,然后固定在纺丝机上,静电纺丝参数:滚筒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电压19kv,纺丝速率2ml/h,纺丝时间15min,滚筒转速100rpm,恒温箱温度为30℃,相对湿度10%。

铜氨纤维:自制品;

纯铜氨纤维制备:采用水刺无纺布加工工艺,线密度1.3dtex,长度50mm;

其工艺为:短纤混合→开松→梳理→成网→多道水刺→烘干→分切→卷绕针织带:市售品;

丙烯酸树脂胶:市售品。

2、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包括耳挂3,口罩本体由口罩外层1、口罩内层2及口罩内层2外圈暴露端覆盖非粘性层的胶圈层4构成,口罩外层1为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其厚度149纳米,口罩内层2为铜氨纤维口罩基布,其厚度0.29毫米,胶圈层4为丙烯酸树脂胶,其宽度0.95厘米、厚度0.095毫米,胶圈层4与口罩内层2采用粘合方式连接,耳挂3为针织带,其宽度0.74厘米,厚度0.79毫米,长度13.9厘米,口罩外层1、夹置于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2两侧结合处两端间的耳挂3两端及口罩内层2采用边缘热压合方式连接,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2长度为199毫米、宽度为119毫米。

3、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使用方法如下:

撕下口罩内层2外圈胶圈层4暴露端覆盖的非粘性层后将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内层2外圈胶圈层4上端贴于人体面部眼睑下部、口罩内层2外圈胶圈层4下端贴于人体面部下巴以下、口罩内层2外圈胶圈层4两侧贴于人体面部两侧靠近耳朵处,将耳挂3挂在耳朵上使用。

实施例2

1、物料来源

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同实施例1;

铜氨纤维:同实施例1;

针织带:同实施例1;

丙烯酸树脂胶:同实施例1。

2、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包括耳挂3,口罩本体由口罩外层1、口罩内层2及口罩内层2外圈暴露端覆盖非粘性层的胶圈层4构成,口罩外层1为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其厚度150纳米,口罩内层2为铜氨纤维口罩基布,其厚度0.31毫米,胶圈层4为丙烯酸树脂胶,其宽度1.00厘米、厚度0.100毫米,胶圈层4与口罩内层2采用粘合方式连接,耳挂3为针织带,其宽度0.75厘米,厚度0.80毫米,长度14.0厘米,口罩外层1、夹置于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2两侧结合处两端间的耳挂3两端及口罩内层2采用边缘热压合方式连接,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2长度为200毫米、宽度为120毫米。

3、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使用方法

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物料来源

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同实施例1;

铜氨纤维:同实施例1;

针织带:同实施例1;

丙烯酸树脂胶:同实施例1。

2、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包括耳挂3,口罩本体由口罩外层1、口罩内层2及口罩内层2外圈暴露端覆盖非粘性层的胶圈层4构成,口罩外层1为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其厚度151纳米,口罩内层2为铜氨纤维口罩基布,其厚度0.33毫米,胶圈层4为丙烯酸树脂胶,其宽度1.05厘米、厚度0.105毫米,胶圈层4与口罩内层2采用粘合方式连接,耳挂3为针织带,其宽度0.76厘米,厚度0.81毫米,长度14.1厘米,口罩外层1、夹置于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2两侧结合处两端间的耳挂3两端及口罩内层2采用边缘热压合方式连接,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2长度为201毫米、宽度为121毫米。

3、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使用方法

同实施例1。

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外层静电纺丝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薄膜的纤维质量良好,且纤维粗细适当,能够有效阻隔pm2.5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且不致使人摄氧不足;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内层为铜氨纤维口罩基布,具有柔软亲肤的特点,为加强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与人体面部的贴合,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特别设计了口罩内层外圈的胶圈层;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的耳挂相比于市面上现有的防雾霾口罩更宽,在同等压力条件下减小施加在耳朵上的压强,提高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整体很薄,人体呼吸产生的水蒸气会进一步促进口罩内层铜氨纤维口罩基布与皮肤的紧密贴合,达到阻止雾霾进入人体口腔与鼻腔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本体较大,向上到眼睑下部,向下到下巴以下;本实用新型防雾霾口罩具有防雾霾效果好、柔软亲肤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