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台灯的文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493发布日期:2020-02-18 12:4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台灯的文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台灯的文具盒。



背景技术:

文具盒是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具之一,台灯作为生活中启照明功能的工具,在学生宿舍中非常广泛的使用。文具盒和台灯是两个分离的工具,但又都是学生的必需品之一,经常需要同时购置这两件工具。

现有专利号为cn201621256615.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台灯的文具盒,包括文具盒本体,文具盒本体包括盒盖以及与盒盖铰接的盒体,盒盖内上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灯座,灯座内设有灯泡,盒盖内下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根立杆,盒体内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两根套杆,套杆在立杆套滑,套杆底部设置有第一金属块,立杆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块,灯座的正负电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于两个第二金属块,使用时,学生打开盒盖,立杆和套杆之间拉伸,第一金属块与第二金属块接触,从而使灯座导通,点亮灯泡。

由于灯座固定连接在盒盖上,若因长时间使用后,台灯出现故障,无法实现照明时,使用者很难拆卸和更换台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台灯的文具盒,其优点是便于使用者更换台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台灯的文具盒,包括盒体以及与盒体铰接的盖体,盖体内壁上设置有台灯,台灯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若干个灯泡;所述外壳与盖体可拆卸连接,外壳相背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同轴设置,盖体内壁上开设有容纳第二连接轴转动的第二凹槽,第一连接轴背离壳体的端面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轴滑移连接的凸柱,连接槽内还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和连接槽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凸柱固定连接,盖体背离第二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凸柱的第一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外壳时,使用者先将第二连接轴放入第二凹槽内,再向第二凹槽的方向挤压凸柱,凸柱在挤压的过程中,第一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凸柱一部分滑入到连接槽内,另一部分插入第一凹槽内,从而将外壳固定在盖体侧壁上;拆卸时,使用者先将第二连接轴抽出第二凹槽内,使得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弹簧发生形变,将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凹槽内拨出,再将第一连接轴从第一凹槽内拔出,从而将外壳从盖体侧壁上拆卸下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台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柱为铁材料制成的块体,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与凸柱互相磁吸的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柱和磁铁之间的相互磁吸作用,增强凸柱固定在第一凹槽内,使得凸柱稳固的卡接在连接槽和第一凹槽之间,将第一连接轴插入第一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轴背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圆槽,第二凹槽内开设有与其中一个圆槽位置相对齐的固定槽,固定槽底部水平固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置有卡接到圆槽内的转动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整台灯照明角度时,使用者通过将转动转动杆,从而使得卡接球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接到不同的卡槽内,从而实现调整照明角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铅笔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将不同类型的铅笔放置在不同的放置槽内,便于使用者收纳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用于保护铅笔笔芯的支撑块,支撑块上设置有若干个容纳铅笔笔芯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铅笔笔芯插入插孔内,避免铅笔笔芯因碰撞而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块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料的支撑块减小铅笔笔芯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背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槽,电池槽外周设置有用于盖住电池槽的固定盖,固定盖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盖和外壳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者更换台灯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卡块,外壳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卡接的卡槽,固定盖背离卡块的一侧设置有便于开闭固定盖的弹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片的弹性形变,使得卡块卡接到卡槽内,将固定盖固定在外壳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外壳相背的两侧设置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在盖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过容纳第二连接轴的第二凹槽,背离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连接轴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凸块;通过将第二连接轴放入第二凹槽内,再将凸柱朝第二凹槽的方向挤压,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形变,使得凸柱一部分滑入连接槽内,另一部分插入第一凹槽内;在拆卸台灯时,通过向第一凹槽的方向拉动第二连接轴,在第一弹簧的形变作用下,使得第二连接轴脱离第二凹槽,再将凸柱抽离第二凹槽内,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拆卸和更换台灯;

2.通过在第一凹槽内设置磁铁,将凸柱设置为铁材料制成的块体,通过凸柱和磁铁之间的相互磁吸,从而增强凸柱卡接到第一凹槽内;

3.通过在放置槽内设置用于支撑铅笔的支撑块,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铅笔笔芯插入的插孔,从而减小铅笔笔芯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显圆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凸显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凸显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凸显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1、盒体;11、放置槽;2、盖体;21、第一凹槽;211、磁铁;22、第二凹槽;3、台灯;31、外壳;311、卡槽;312、弹性槽;313、电池槽;32、灯泡;4、固定盖;41、弹性片;42、卡块;5、第一连接轴;51、连接槽;52、凸柱;53、第一弹簧;6、第二连接轴;61、圆槽;7、固定槽;71、转动球;72、第二弹簧;8、隔板;81、支撑块;81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台灯的文具盒,包括盒体1和盖体2,盒体1与盖体2通过合页铰接。盒体1和盖体2均呈矩形,且矩形的棱角处均设置为光滑的弧形,从而减小文具盒棱角处的磕碰,延长文具盒的使用寿命。盖体2内壁上设置有台灯3,结合图3,台灯3包括外壳31和设置在外壳31上的若干个灯泡32,外壳31的背部开设有电池槽313,电池槽313内放置台灯3的电池,电池槽313外周设置有固定盖4,固定盖4边缘设置有一对卡块42,背离卡块4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片41,外壳31相对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卡接弹性片41的弹性槽312和用于卡接卡块42的卡槽311,通过卡块42卡接到卡槽311内,使得固定盖4和外壳31连接,弹性片41便于使用者拆卸和安安装固定盖4,从而便于使用者拆卸和安装电池。

如图2和图4所示,外壳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5和第二连接轴6,第一连接轴5和第二连接轴6同轴设置且均为圆杆形。盖体2侧壁上与第一连接轴5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第一连接轴5背离外壳3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51,连接槽51设置在第一连接轴5的中部,连接槽5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插入第一凹槽21内的凸柱52,凸柱52朝向外壳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53,第一弹簧53一端与凸柱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槽51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时,使用者将第一连接轴5往第一凹槽21方向推动,使得凸柱52在第一弹簧53的弹性形变下滑入到连接槽51内,第一弹簧53恢复初始状态时,凸柱52一部分在连接槽51内,另一部分插入第一凹槽21内,从而对第一连接轴5进行固定。凸柱52为铁材料制成的柱体,第一凹槽21朝向第一连接轴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铁211,通过磁铁211和凸柱52之间的磁吸作用,增强凸柱52与第一凹槽21之间的固定,从而避免第一连接轴5从第一凹槽21内脱落。

如图4和图5所示,背离第一凹槽21方向的外壳31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2,第二连接轴6与第二凹槽22滑动连接,结合图6,第二连接轴6朝向第二凹槽2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圆槽61,圆槽61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二凹槽22内壁上开设有与其中一个圆槽61对齐的固定槽7,连接槽51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72,第二弹簧72一端与连接槽5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接到圆槽61内的转动球71。使用者可以调整转动球71卡接到不同圆槽61内,从而调整台灯3的角度。

第二弹簧72的形变作用下,第二弹簧72的作用力小于第一弹簧53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当凸柱52插入第一凹槽21内时,转动球71能够卡接到圆槽61内。安装外壳31时,使用者先将第二连接轴6放入第二凹槽22内,再朝第二凹槽22的方向挤压凸柱52,在第一弹簧53的形变作用下,使得凸柱52能够插入第一凹槽21内,且凸柱52与第一凹槽21存在间隙,在磁铁211和凸柱52之间的磁吸作用,使得凸柱52固定在第一凹槽21内,从而将外壳31固定在盖体2侧壁上;拆卸时,使用者先朝第一凹槽21的方向拉动第二连接轴6,在第一弹簧53的形变作用下,使得第二连接轴6脱离第二凹槽22,再将凸柱52从第一凹槽21内拔出,从而将外壳31从盖体2侧壁上拆卸下来。

如图1所示,盒体1内设置有若干个隔板8,隔板8固定在盒体1内,隔板8将盒体1分割成若干个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放置有用于保护铅笔笔芯的支撑块81,支撑块81上设置有若干个插孔811(本实施例为3个),通过将铅笔笔芯放入插孔811内,从而对铅笔笔芯进行保护,减小触碰导致铅笔笔芯损坏的可能性。为了对铅笔进行保护,将支撑块81设置有橡胶材料的,通过橡胶材料的柔性,从而减小铅笔笔芯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外壳31时,使用者先将第二连接轴6放入第二凹槽22内,再将朝第二凹槽22的方向挤压凸柱52,在第一弹簧53的作用下,凸柱52插入第一凹槽21内,从而将外壳31固定在盖体2侧壁上;拆卸时,使用者先将第二连接轴6抽出第二凹槽22内,再将凸柱52从第一凹槽21内拔出,从而将外壳31从盖体2侧壁上拆卸下来;调整台灯3照明角度时,使用者通过手动转动第二连接轴6,从而使得转动球71在不同的圆槽61内滑动,实现调整台灯3的照明角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