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登山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0022发布日期:2020-06-02 18: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两用登山瓶,包括瓶体以及盖体,所述盖体内具有中空的瓶腔,所述瓶体上开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第一瓶口,所述盖体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瓶口液密配合,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瓶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嘴上设置有第一吸管,所述第一吸管内具有中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吸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水端、弹性导管以及第一出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端插接在所述瓶嘴上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瓶腔连通,所述弹性导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并设有供人饮用的第一出水端;

所述第一吸管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吸管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导管呈自由状态,所述第一流道敞开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端和所述第一出水端,所述第一吸管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导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一流道闭合阻断所述第一进水端和所述第一出水端;

所述瓶体上还开设有第二瓶口,所述第一瓶口和所述第二瓶口分别开设在所述瓶体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二瓶口上设置有与所述瓶腔连通的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以及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瓶口上并与所述瓶腔连通,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用于喷出经所述雾化组件雾化的水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上还设有第二吸管,所述第二吸管内具有中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吸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连接形成第二出水端,另一端朝所述瓶腔内延伸形成第二进水端;

所述第二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出水端分别置于所述瓶腔相对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与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翻盖通过所述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盖体,并可绕所述第一转轴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盖体上摆动盖合遮挡或敞开所述第一吸管,所述翻盖上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对的一端凸出设有扣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扣合所述扣体的弹性卡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吸管的两侧凸出设置有盖壁,两所述盖壁之间形成有容纳槽;当所述翻盖盖合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一吸管被所述翻盖抵压并完全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以使所述弹性导管呈弯折状,当所述翻盖敞开于所述盖体,所述弹性导管弹性恢复呈自由状态且所述第一出水端伸出于所述容纳槽以供人饮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端为吸嘴;所述第一吸管还包括中通结构的转动导向件;所述转动导向件套设于弹性导管,所述转动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转动导向件的一端与两所述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转动导向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出水端;所述第二转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盖壁的外沿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翻盖两侧配合的台阶状的璧沿,当所述翻盖盖合于所述盖体时,所述翻盖两侧分别卡置于两所述璧沿上,以使所述翻盖和两所述盖壁连接围蔽所述容纳槽的。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瓶腔的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并置于与所述第一吸管相对的一侧;当所述翻盖盖合于所述盖体时,所述弹性导管呈弯折状以使所述第一出水端抵压于所述排气阀门,被所述第一出水端抵压的所述排气阀门呈闭合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腔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设置有容水腔,所述容水腔与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容水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瓶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瓶腔,所述单向阀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容水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登山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上盖设有底盖,所述底盖用于盖设于在所述瓶体具有所述喷雾装置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登山瓶,涉及一种容器,瓶嘴上设置有第一吸管,第一吸管内具有中通的第一流道,第一吸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水端、弹性导管以及第一出水端;瓶体上还开设有第二瓶口,第一瓶口和第二瓶口分别开设在瓶体相对的两端;第二瓶口上设置有与瓶腔连通的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头以及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安装在第二瓶口上并与瓶腔连通,雾化喷头与雾化组件连接,用于喷出经雾化组件雾化的水雾。使本实用新型的两用登山瓶既具有饮用饮料的功能,也具有喷雾功能,给登山者提供补充水分和物理降温的功能,降低登山者登山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经济特区特艺塑料容器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